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170章 天官赐福

聊斋狐婿 第170章 天官赐福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泰山,又名岱宗,五岳之首,自古封禅之地,山势伟岸神秀,神明众多,庙宇众多。

其中东岳仁圣大帝泰山神香火最胜。

其次是碧霞元君和炳灵公, 二圣皆为帝君子女,代父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感应九州,庇佑众生。

今日下元节,泰山僧道率领信徒斋醮,时至未时方完功, 普降甘露。

此时信众皆已下山, 少有些达官贵人留在寺庙道观。

东岳庙堂之上飞起一股灵烟,化作清俊少年迎接南方而来的一神二吏。

彼此见礼后,神人问:“炳灵公可在府中?”

少年回答:“太子正与席少卿下棋,命我迎请岁星福神。”

神人含笑点头,随他驾乘灵烟收落,遁入一方神秀洞天。

这洞天内,藏有三座灵山,山中仙道众多,无不是鬼仙境地。

他们见三太子书童领一神二吏从境外天而来,各都举目而谈。

王寅也在众仙道之列。

他拱手询问身边道友:“我观那位神使官品不低,不知是何尊神?”

被问仙家不足五尺高,脚下踩着一团清气,浮空三尺笑说:“他非神使,而是天官岁星,执掌功德福报的福神。”

“其转职降功德,虽官职不高,但职权甚大。”

“此君下界来见炳灵公,想是为某人赐福添造化的,不知那位贵人这般福气。”

“原来是福神。”

王寅解了疑惑, 拱手答谢,一念思量起‘刘彦’,暗道:“世才还乡有半月了。听说临安遭瘟,不知他如何。”

“世才造化也不浅,又入了真学,与高家结亲。”

“他若有灾难,高家自会相助。应该不会有事。”

……

洞天东山灵宫北园。

园内侍从十多人,有几个神女围观炳灵公与席少卿对弈。

“卿家棋艺见长,今日算我输你一子。”

“承蒙太子相让。”

那少卿含笑一礼,正欲端茶……

见书童领着岁星来此,随即起身,礼见天官。

炳灵公三太子对福神岁星也敬三分,请入座问起‘岁星来意’。

福神道:“今日我下界降福赐功与一人家,恐君家不知此事,特来告知。另请少卿搬来幽冥册,容我添上几笔。”

“哦?”

三太子稍有兴致,笑问:“岁星与谁赐福?他有何功德?”

福神笑道:“此人乃临安刘世才。他有解瘟救万民之阳功,亦有为疫鬼解灾之阴功。”

“两份功德相加甚大。我已将人间功德赐与他祖宗灵位, 还差一笔阴功,需借君家幽冥册。”

三太子闻言又添好奇, 让席少卿去取‘幽冥册’,随口问起‘刘世才具体所行之事’。

从岁星福神口中获知‘刘彦祭鬼问天,使上天降旨安置地上灾鬼。’等一些列功绩。

“原来是位儒家真学君子,也只有这等君子,能够逆天改数。”

“不过我有一问,请岁星解惑。”

“刘世才之功,该归他自家,岁星怎将功德降到他家灵位?难道他不愿受?”

说着,三太子请茶。

福神端茶笑说:“此人非同常人,他乃异人转世,无籍在册,故而功德报与家人,而不显与其身。”

“等‘幽冥册’一到,炳灵公就知道了。”

三太子怀揣兴趣,接着与岁星攀谈‘临安瘟疫’。

不多久,那席少卿和判官主簿搬来《泰山幽冥典籍》。

此书与地府《生死册》同书,都可查看‘生死之期,增减寿命’。

凡六道轮回转世之人,皆可从册查看。

太子翻开典籍,口念‘临安刘世才’之名,结果毫无回应。

福神手指道:“太子念‘临安刘戚氏’一试。”

‘刘戚氏’便是刘彦之母,其母娘家姓戚。

三太子照岁星所言,改念‘刘母姓氏’。

法言一出,见书面白纸黑烟化字,显出‘刘母生卒年月时辰’,以及婚配子嗣、生平善恶……

婚配一处,显的是刘俊业,三十而亡。

子嗣一处,却只显【男丁】,其他未显。

这说明刘母的确有一子,也对应了岁星福神说的话。

其子刘世才乃‘异人转世’。

此处‘异人’包含众多。

可以是鬼仙,可以是佛道,可以是圣贤,但凡不经过地府轮回,而投胎转世的皆为‘异人’。

此类人,生死富贵皆凭自家命数,不上封神榜,不归幽冥册。

除非这一世死后入仙籍,或转入地府轮回,才会显入神册中。

“果然如此岁星所言,刘世才乃异人。”

“不知他这笔阴功,算到谁人头上?”

三太子贵为炳灵公,见过仙家无数,对于异人根底也不做探究。

只好奇这‘岁星如何赐福’。

福神观看典册说:“子不在册,父母在册。其父刘俊业已转世,这份阴功该归于其母刘戚氏。太子以为如何?”

三太子垂目点点头,观刘母生卒年月时辰,笑说:“这妇人小有恶行,寿限将至。其子阴功不小,可以抵消她罪孽,延寿三十年……”

一旁席少卿插言道:“下官以为不妥。”

“刘戚氏阳世犯有恶行,招来减寿,此乃天理报应。”

“其子阴功再大,也不能抵消其母之罪。”

“更何况,此阴功非她所有。”

“我以为刘世才阴功,可为刘戚氏增添阴福、阴寿,但不可改其阳寿。否则有失报应,强逆天理。”

三太子和福神闻言相视,都觉得他所言在理。

福神叫来随行官吏,索要‘功德笔’,持笔将刘彦之功,添注在刘氏名册之上。

……

千里之外,临安刘府。

家祭后,府中上下聚在前堂享受祖先所赐之食。

刘氏今日甚是高兴,胃口上佳,多吃了几块鸡鸭。

眼下有些饱困,想回房小息,正欲起身之际,她忽感脑门清凉舒爽,精神一振,似有灵光灵气入脑神。

但她只是刹那感应。

而旁边阿九却看得清楚,瞧着惊异。

她清楚看见老夫人印堂泛起清明幽光,而后汇聚收拢成一点明辉,归入其印堂之中。

刘彦也有感应,文光入目见母亲印堂发光后内敛,与阿九相视一眼。

两人一起送刘氏回正房,后入书房各说所见。

刘彦问:“母亲印堂之光是何征兆?”

阿九关门说:“奴婢没看出的话,老夫人印堂所显,乃是很大的一笔阴功。”

“我觉得与今日天官赐福必有牵连,可能是公子济世之功,荫庇老夫人。”

刘彦思量笑道:“如此,岂不是好事?”

阿九口中有话,不敢说出来,害怕说了有冲喜悦,听着又晦气。

她之所以认得‘阴功’,乃是从快死之人身上所见。

一般将死之人,印堂皆生异样。

或是产生晦气,或是显现清光,清光是阴功显现,死后能添自家阴寿阴福。

“今日公子祭祖,上天赐功德报于刘家灵牌,兴许地府司官见后,给老夫人加了一笔阴功。”

“因此方才显现……”

“公子明日要随相君修学,还是莫与他说了。”

“我说也说不清楚,还使得公子忧虑。”

阿九思定后,把后话藏心。

刘彦看她‘苦思冥想’,走去床帐坐下道:“今日这两桩奇异,都与我家人都有利,只要不是坏事,娘子就无须深究了。”

“稍后我入梦,你去叫来于成业、书玉子。”

“他们读《诗经》有些时日,该考考他们了。”

阿九收心领喏,服侍公子入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