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166章 先生风骨

聊斋狐婿 第166章 先生风骨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咚,咚咚——”

临安东城,梆敲二更。

天上无月,街上昏暗,打更人提着灯笼、梆子走过东福客栈。

这时南城飘来一缕香火气,飞入客栈二楼一扇亮窗内。

香火直接归入床上寇娘肉身。

她睁开眼两眼泛起玄光,揣着心事转看一旁的瞎老汉。

老汉闻风开口问:“寇娘此去可探到什么?”

“探到一些事, 但尚未探知到刘世才根底。”

说话,寇娘下床顾看窗外虚空,转头说道:“今夜好险,那刘世才与神明有交情……”

“小奴怕被神人察见,暂避一时躲到前院柴房。”

“他们走后,我去后院窥听,听北房二鬼说, 那神人乃东湖水主,他们今夜是去西湖……”

“小奴原想遣‘眼身神’,入房一窥刘世才身窍,只怕屋中二鬼察觉,未敢妄动。”

寇娘把探明之事讲述一遍,又推测说:“我以为,刘世才不是执天司众,但他绝非俗人。”

“此人,极可能是身负玄通的儒士,或是修道,或养真学。”

“修道不稀奇,但若是真学君子,那便要慎而又慎,马虎不得。”

“嗯。”

瞎眼老汉捏须点头道:“世间真才皆聪明之人,心有明光,心思细腻,稍有一点疏忽,他便有三分察觉。”

“我俩受夫人之命,来临安探查其中‘变数’,这事绝不可被他人察知。”

“娘子今夜谨慎用的对。”

得其赞赏, 寇娘子俏颜笑说:“眼下‘变数’已然探明。”

“应该就是那刘世才在运筹帷幄,协助官家治理瘟疫。”

“只要再把他根底摸清楚,我俩就可交功了。”

“小奴想寻个时机,先与那公子做成一场缘法,循循渐进,慢慢探究。”

“阿伯以为如何?”

瞎老汉静坐思量,道:“娘子这般用计是为上策。”

“只是与其交好时,须当矜持,莫被公子才气撩拨了春心。一旦动心生情,就有可能败露目的,被他所查知。”

寇娘面带桃花,扶着他出房说:“从来都是小奴撩拨他人,能够撩我心之人,还未出生哩。”

“纵是他才情甚高,又是一副好身貌,我只把心思一剪,他便不能扰我。”

“呵呵呵……”

瞎老汉乐道:“心思乃从念头起, 你剪得断丝线, 可剪得灭自家念头?”

“佛家得六慧, 照五蕴皆空,才得那般心思见空,娘子不可妄自心高,轻视那公子。”

寇娘笑颜领喏,却没把他提点记在心里。

送走这阿伯后,她熄灯去关窗,巧见明月出乌云,冒出一个念头来。

“听说临安城外有个乱葬谷,我来这两日未见一个疫鬼,莫非众鬼都被镇压谷内?”

“我今夜何不去一探?”

此念一出,她身中小人知道,各自请命前去打探。

寇娘坐回床帐,道:“你俩为我‘眼身神’,不能擅自行动,若是被鬼抓住,亦或受困谷中,我不是成了瞎子?”

“我与你们一同去,只许看不许乱跑,若是不听话,以后就不让你们出身窍了。”

脑中两小人各都领喏。

一股夜风入窗,见她肉身头顶升出一缕精气,卷着两点萤火飘出窗门。

……

百里外,西湖水府,春心园内。

两湖女眷欢谈,怜云夹在其中,细说‘明日下元祭祀事宜……’

绿池中间白石台上席位空着,方才两位君王和刘世才还在石台喝茶攀谈,现在却不知所踪。

怜云眼眸扫过那春心池问:“今夜君家不授学吗?”

长公主笑道:“前三日我父说仁义,传授君子‘成仁之术’,公子全都领悟了。今日我父便要传他‘养风骨之法’。”

三公主接话:“要传此法,须先知‘风骨’为何物。爹爹领他去看风骨了。”

九公主又说:“刘世才见了‘风骨’,才容易领悟我爹爹‘风骨之道’。”

李怜云听言几分诧然,问三位公主:“君家水府内还留存一副君子风骨?”

她通读医书,其中有一卷《内经·骨论》提及到【风骨】一词。

著书医家将其比作【砚石白玉,其坚如铁】。

书中说:“儒家风骨,乃筑学问品性入根骨身性,如将墨水浸润纸张,似佛骨舍利子。千年不朽,万年不化。可与玉石媲美。其骨磨成粉加以诸药,可制成‘正气丹’。”

除此之外,怜云还在一些《志异》杂书见过‘风骨’。

据说‘风骨克诸邪,久养可得神灵入骨……’

长公主看她惊异,引出凉亭道:“我家那副风骨不是旁人的,乃家父舍生取义留下的‘仁义之躯’。”

“养于修身阁内,三百年未见风骨消减,只是没了六丈仁气。”

“怜云若想看,择日我带你一观。”

“但妹妹可不能外传,我是真心与你结交,而非显摆家父德性。”

李怜云欣悦正心说:“公主抬举我,我又岂会不知好歹?小妹自省的。”

“这便好。”

长公主把手与她回凉亭续接方才话题。

她所言‘修身阁’位于水府后院南边一所小园内。

园子只半亩大小,四周栽种着紫竹和青玉石。

阁楼似塔形,上下两层,有六丈高,整体皆由黄铜铸成,气魄浑厚坚实。

一楼设有祭坛牌位,白玉灵牌纂刻金字,上书【吾功业未成存身于此】。

香炉插着一炷新上的‘文香’,乃刘彦来时所敬,是一字文光念化而成,香头闪烁学问明光。

此时他和胥君、相君都在二楼,观瞻一具白玉骷髅,内心大受震撼!

只见这具骸骨皮肉尽消,盘坐黄布蒲团上,周身两百零六块骨头透着玉色,齐绽光华,骨质似无暇白玉,光洁不染污浊。

且,头骨和脊骨散发‘精光’,如辰时的阳光,呈现淡金之色,与玉光合照,显现宝相庄严。

其骨形,庄严正大,仿佛一座青山耸立天地之间。

山中吹出一阵爽朗风气,袭人心神,正人心念。

面对这具骷髅骸骨,刘彦不生半点恐惧,唯有说不尽的敬佩。

能把一身人骨,沁润的如此明亮庄正,可见胥君品性之高、学问之深、仁义之厚!

三者相加,方才筑成这儒士风骨!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见先生风骨,高洁明亮,诸般学问藏于其中,学生只做观瞻便得三分慧悟。”

说着,刘彦拱手一礼。

此礼并非客套,而是发自内心之敬。

胥君受他一礼,一手托住,一手指自家骷髅道:“世才何不走进一观?以你胎光本相与他照个面。”

刘彦虽不明其意,但知必有学问在其中,迈步走近君家风骨。

于五尺前定身观看,更能感受从骨缝流转出的风气。

而且,他发现一点奇异有趣之处。

胥君这具风骨,竟有六道不同的‘骨风’,六种风气同时拂面,给他感受各不相同。

刘彦回眸欲问时,胥君手指一道金光落在他脚下,化作黄蒲团。

君家笑道:“你先坐下自行参悟,悟出什么便记下。我与建元在楼下等你,一炷香后你再下来。”

“那时我自与你授业解惑。”

刘彦点头记下,面对眼前白玉风骨,先细细感受那‘六种骨风’。

二君到楼下,胥君笑问相君:“建元可知君子六气。”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