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164章 推己及人

聊斋狐婿 第164章 推己及人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官家好神采。”

“可见到刘世才?”

雨过天晴,夕阳普照大地。

县衙后亭,官家夫妇相见。

夫人杨氏见丈夫脸面透着爽气,从丫鬟手里接茶奉上。

陆知县端茶笑道:“夫人明察秋毫。方才在他家一番小叙,把我近来忧思都解了。”

杨氏笑颜对坐问:“这三日,刘公子闭门在家都做何事?小弟还在刘府?”

“嗯。”陆侯用茶后说:“世才在给我乡百姓思谋复业,帮我思量‘如何重振民生’,教我‘如何仁治临安’……”

“夫人可知《子贡赎人》和《子路救人》这两篇典故?”

“如何不知?”

杨氏坐正说:“这两篇典故讲的都是‘仁义’,子贡赎人而毁仁,子路救人而得仁。”

“爹爹说,子贡为鲁国人赎身后撕毁契约凭证,看似品性仁义,实则不通仁意。”

“而子路救人后收下一牛,是为天下立仁义,他才是通晓仁意的君子。”

“但仁义之道难用,不通仁义之人用不了,刘世才是如何教官人‘仁治’的?”

陆侯眼眸添彩,笑道:“他叫我厚赏船家,使其收益最大,如此就能作为‘先例’引来‘后者效仿’……”

“以利诱来谋利之人,以赏引来各方善义之士,如此使八方都来协助。”

说着,他把‘刘彦所谈’细说一遍。

杨氏听完钦佩道:“刘公子真是聪明,所教‘仁治’,恰到好处。官人得其相助,真是如得神助一般。”

“明日祭祀,可与他说?”

“说了。”

陆侯放下茶碗,起身道:“我本欲请世才明日领祭,让他担任‘祭酒一职’……”

“他婉言推脱了,其实不想‘喧宾夺主’,怕他皓月之辉遮蔽我萤火之光。”

“夫君何必贬低自己?”

杨氏安排丫鬟去备饭,牵起丈夫含情道:“在妾身眼里,夫君不比那君子差。”

“寒梅开在冬天,桃花开在春天,只是时辰不一样,早晚都会开花。”

“我夫君不是庸俗之辈。”

陆侯被她一言动心,无言点头。

夫妇温情脉脉时,杨万山大步回来,见此一幕立即转头,却被家姐叫住。

一家三人凉亭叙话,谈的是‘潘子逑’。

万山道:“关于‘潘生之事’,我问了世才兄。”

“他说‘潘生害庶母已经查实,但眼下不是动用王法、审问其罪的时候’……”

“一旦此事传扬出去,则与临安名声不利,与兄长官声不利。”

“若天下人知道临安有这等逆子小人,就不会怜悯临安灾民,会觉得本乡之人不仁不善,该得瘟疫报应,因一人而恶本乡万民。”

“世才已暗请仙家相助,给潘家王氏母子驱瘟去疾。保他们母子性命无忧。”

“而潘生自那日之后,惊吓的不轻,犯了怯心病躲在家里,也不敢再行谋害庶母之事。”

“世才提议,等王氏病体养好,临安诸事稳妥,再治潘生之罪。”

……

南城刘府,后院书房。

刘彦和阿九也正在谈‘潘生’。

“我欲借此事养自身仁德。”

“若能作成这桩‘仁事’,也许养出‘仁气’来。”

阿九听公子言,思问:“公子是想以宽仁宽恕他,帮那潘子逑脱罪,使其改过自新?”

刘彦摆手说:“我不是要给他脱罪。潘子逑暗害庶母王氏,忤逆不孝,存有弑母之心,论罪当千刀万剐。”

“可他的罪行尚未落实,被我吓怯了心。”

“如果他有悔改之心,加上王氏饶恕其罪,我方能从中施以‘仁术’。”

“胥君说‘仁义君子,不轻易害人性命。该杀则杀,可恕则恕。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娘子可知【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是为何意?”

阿九爱听他讲学,笑道:“奴婢不知,请公子讲解。”

刘彦提笔沾墨,把这句话写在纸上,落点道:“此话出自《孟子》书,意思是‘强迫使自己做到推己及人,乃是最快做成仁德的办法’。”

“而此言之要,又在于‘推己及人’。”

“推己及人之意就是‘用自己的心去推想别人的心,设身处地替别人思量’。”

“此与《论语·卫灵公》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相接的。”

“潘子逑其罪可杀,但要先弄明白,他为何如此恼恨那庶母。”

“届时杀他一个罪有应当,才是‘仁杀’。”

“事不查明,而取其命,非仁者所为。”

“如果其罪可恕,其心能改,则以惩罚取代杀戮。”

“我要施展的‘仁术’,就在这里。”

“娘子觉得可行否?”

“可行!”

阿九倾慕道:“公子见仁德,知仁义,奴婢近朱者赤,亦能沾染一些仁性。”

“我品性不高,望公子以后帮我助长德性,……”

刘彦眼望窗外南房,笑着出门说:“娘子只需遵守一件准则,那就是‘我不愿做的事,你也莫做莫行’。”

“不妨试着对我‘推己及人’,你亦可得仁意、仁德。”

“嗯,奴婢记下了。”

阿九点头,不禁想起‘自己与黄家二女合谋赚于氏祖学……’,暗下再次自省。

此事刘彦没有过多责怪她,只因这娘子无德,觉得有利就去做,其心思并不坏。

所以,刘彦定下这条准则,恪守即可,德性可温养。

阿九跟着身后,两人走到对面南房。

平儿、福伯、沈炼、沈翁都在,他们正收整屋子,今夜沈炼就要住进来。

见公子来,沈翁面貌红润道:“老朽替家弟多谢公子。炼儿能得公子抬举,实乃他的福分,……”

刘彦不等船家后话,淡笑道:“我与沈兄颇有缘。他留下相助治疫,是为‘侠义之心’,我岂能不给有义之人提供容身之所。”

“明日下元节,我乡举办祭祀,船家不妨凑凑热闹,把身心歇息好,再回徐州也不迟。”

沈翁应承下来,见天色渐晚便拱手告辞。

临走又当面叮嘱侄儿几句,怕他不懂练达人情。

沈炼句句应诺,与刘彦一路送大伯出门。

此时,门口小巷有一对爷女正在东张西望。

巷尾刘府门一开,他们各有所动,娘子眼望,老汉耳听。

刘彦相隔三户与那娘子相视……

只觉此女眼光不同寻常,分外明亮清澈,以为他们来此寻亲戚,送走沈翁便和沈炼回院。

“大伯有礼。”

“有礼有礼。”

那娘子笑与路过沈翁见礼。

等船家出了巷子,她目光流转看去县巷尾,细声道:“刘世才的确住在这里。”

老汉耳朵一动,用瞎眼看巷尾问:“可是开门送客那家?”

娘子嗯声说:“今夜请阿伯帮我护法,我出窍到他家探一探。”

老汉把握她手腕,出巷子叮嘱道:“寇娘要小心为上。”

“我听一人脚步,乃习武之人,究竟是不是执天司众,还尚不知晓,不可轻视啊。”

被呼做‘寇娘’的娘子说:“我自省得。方才小奴与他一眼相视,见此君眼眸透着聪慧,慧光由心窍而发,必是聪明之人。”

“兴许他双目能见鬼神。”

“不过我自叫他查不着,看不到。”

老汉问她有什么方法隐身藏行。

寇娘笑问:“阿伯没听见他家狗叫吗?”

老汉恍然而笑,两人把手去往东城客栈。

……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