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聊斋狐婿 > 第161章 上达天听

聊斋狐婿 第161章 上达天听

作者:士心本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20: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天后。

十月十四,京都洛阳,大雨。

一匹快马卷风雨在长街上奔行,直达执天司府门外。

马上蓑衣客轻身而落,对守门公差亮明令牌,入门求见司丞大人。

此刻,赵司丞正在后堂, 与观天司台议事。

听闻是‘雷鸣呈交的公文’,立即照见。

蓑衣客见官行一礼,怀中取一方公文匣呈上。

匣盒一掌长宽,上面贴着黄纸封条,代表王法加持。

封条上朱砂红笔写着【急急如律令】,是为加急文书,需在一定时辰内送达,延误私启封条,都要治罪。

赵司丞观封条未动, 只是浸入雨水,对蓑衣公人问:“雷鸣现在何处?”

蓑衣客抱拳回话:“雷大人在开封府,其马劳累,不能奔行,故交与在下送来。”

司丞点头,让一旁司差领他去外堂歇息用茶,亲手揭开王法封条,见里面装着三册‘交功文书’。

观天司台端茶转身回避,虽说二司之间如同连襟,但涉及到呈交天子的文书,还是要避耳目。

就在他背身用茶之时,赵司丞口中暗念咒语,手指凝光抹在三册文书上。

霎时文书封面法破,此法乃防止鬼神窥视, 只要其神念探入,便会引动上面法术, 文书将焚毁。

半盏茶后,堂外雨势减缓。

赵司丞明眸雪亮,合上手中最后一道公文,对门口的观天司台道:“临安无忧了。”

“我要觐见天子,尽快呈上此文,天家必定欣喜!”

堂门前观天司台回眸,见赵司丞神清气爽,思问:“临安变数是人是物,有利无利?”

“是人,且有利!”

赵司丞简言回答,于脑海构想一位君子形象,收拾文书入匣道:“等见了天子,交上公文后在于你说。”

司台点头不再探问。

赵司丞的回答已让他心中放宽,可以安心主持明天的‘下元罗天大醮’。

不多时,一架马车驶出执天司,奔往北方皇宫,天家府邸。

……

皇宫东园,暖阁。

亭阁建于水榭之上,四面门窗镶嵌琉璃。

其内三丈见方, 炭火熏烤的暖气如春, 清雅的香气沁人心脾, 周围陈设不多, 简单明亮。

中间吊起一帘白纱帐,见里面一青年一老者下棋对弈。

那青年身着宽襟儒服,束发不戴冠,看似寒门儒生,却是当今天子。

老者身着素篮道袍,高挽牛心发纂,亦无冠带,如山中无名老道。

但其道号名满神州,小道见了扣头,高道见礼行礼,乃太和山罗真人。

账外,只有一个大太监踹手闭目养神,纹丝不动,是为天家心腹。

“以仙家所见,我有几年可用?”

天子轻声轻语,落子问话。

真人捏棋子思量,观天子面说:“长则三年五载,短则一年不到。”

“气运消长,难料难断。以贫道愚见,临安灾象变数,乃国运之所在。”

“传国玉玺乃造化神器,其夜发紫霞祥瑞,与临安之变必有关联。”

“那方瘟疫若得化解,则有利于国运,有利于天家。”

“可为天家争取三年五载,若变数不能解瘟,寒冬之时将会有民变兵变。”

“明年,即是大争之世!”

啪,真人一子落下。

赵天子垂目观棋,二十几岁的面颊略带青须,迟缓道:“天数有变,神器更易,此乃古之常理。”

“我即使为末帝,也要尽心施仁道。”

“天家仁厚。君子不问天命,不畏天命,只要把握当时,诸事可以解,只看如何运筹帷幄。”

罗真人笑说请君落子。

天子捏白子,寻位置道:“言之有理。”

“我闻江湖上出现莲花教众,在扬州、临海一带广收教徒,其众已过万……”

“仙家可识得那教主?”

真人道:“莲花教为罗教分支,拜莲花老母,自前朝便有。其教主道号‘青莲’,是位坤道女修,道行不浅。他们要做乱?”

天子说:“未曾查实他等有谋反之意。我只是见其众广大,有心将其诏安。”

“仙家何时见到那青莲教主,可代我告知一声,只要是善道,我朝不会干预。”

一老一青帘内谈论诏安‘莲花教’之事。

帘外大太监睁开眼,见暖阁门口有小太监捧着黄纸公文匣,便知乃重要机密来了。

他挥手让小太监退到门旁,走出去询问公文何来。

小太监细语说:“是执天司赵大人亲自送来,他在偏殿候召,说公文乃表临安之事。”

大太监一听开盖查验,见无机关暗器,端匣子回暖阁。

天家与真人还在叙谈,他不敢插言说话,双手奉匣立外等着。

罗真人明眸看到帘外太监手中匣子,提醒天子:“君家公事到了。”

话出口,大太监即入帘账,上呈道:“执天司丞亲自送来,事关临安变数。”

赵天家闻听,安定的心生出一丝急切,接过册子便观读,慢慢的沉入其中。

一连三册读罢,天子眼眸光彩,口中念出‘刘世才’三字名,君面显笑。

真人和太监耳闻此名,各有琢磨。

赵天家回神,对心腹太监道:“让堂兄在偏殿稍待,我与真人小谈几句便去。”

“喏。”

大太监领旨出去。

罗真人笑问:“天家所念之人,莫非就是‘临安变数’?”

赵天家心神愉悦道:“这位君子解了我燃眉之急。临安不但变了,而且否极泰来。”

“皆因他出谋划策,相助知县治疫消灾。”

“儒门出此君子,乃文道之幸,天下之幸。”

罗真人笑颜补充:“这也是天家之幸。此人能够扭转灾象,必定应运而生,于国有利。”

“贫道不耽误天家国事。告辞。”

话落,稽首一礼,合袖后化作清气散出纱帐,于门口气聚成形,挥拂尘避风雨,飞身遁入虚空,去了龙门山上清宫。

赵天家步出暖阁目送,拥一身清风雨气,君心安然。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临安刘府。

刘彦亦在书屋门前望天,享清风雨气。

不同于洛阳急雨,江南之雨很柔,细细雨丝潲在青瓦,拉成一线珠帘垂落。

他两手垂袖,就这样立身仰望,心窍却在时刻闪烁明光。

此时神思脑海,有两个刘世才对面盘坐。

一个文士貌,一个书生貌,一个是跳脱胎中迷的穿越者,一个是此身孕育出的胎性本相。

刘彦此刻所处的心境,便是庄子所言‘用心如镜’。

须通达‘明心见性’,方能‘用心如镜’,并且还要巧用一种‘心法’。

这心法乃胥君昨夜所传,名为‘明镜法’。

胥君传授此法与刘彦,是叫他以后每日‘明镜照心’,如此方知‘胎性之变化’。

经过这三日听讲,刘彦已然通了【仁】字之意。

昨夜一更睡梦中,他忽见胎性起明光,就如昔日心窍文光一闪,之后便寻不见了。

刘彦二更去西湖,见胥君、相君说明此事。

两位湖主相视而笑,恭喜他本性见仁德。

那明光乃德性之光,发光则表明有德之人。

日后不断的德性,其光则越发显现,甚至浮于脑后、脑上、印堂,鬼神一眼可见。

此刻,刘彦神思照镜,与胎性本相对视。

他见‘书生’眉心一点莹然,指点道:“我以前嫌弃你愚直,使我用心不全。”

“如今方知,大道有缺,无暇必毁。”

“请回。”

他敛袖一招手,对面‘书生本相’化作一点明辉,合入神魂之中。

思想之外,微风向面。

一滴雨点落在他眉心处,胎光、文光、仁光三重晕染开,似一粒宝珠镶嵌于印堂穴。

正房出来的阿九一眼看到,欢喜飘来公子前,仰面观看:“公子德性修成了?”

刘彦微笑相视,说:“距离成仁、成德还差十万八千里。”

“昔日胥先生六丈仁者之气,尚不敢称‘有成’。”

“我连仁气都没养出来,岂敢与娘子欺心?”

“我只是懂了仁意,养出仁性而已。”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