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民国大文豪 > 第二百零三章 让文学归于文学

民国大文豪 第二百零三章 让文学归于文学

作者:薪越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8:53: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首《回答》在后世很有名,是朦胧诗的代表作品。

林子轩只用了前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后世对这两句诗有不同的解读。

主流的观点认为,卑鄙者可以在世界上畅通无阻,如鱼得水,高尚者只能被埋在地下,作者以此控诉这个黑白颠倒,道德沦丧的丑恶社会。

结合《回答》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能知道作者诗作中所指的年代。

那的确是一个暴乱而荒谬的年代,整个社会毫无秩序可言,黑白不分,险恶丛生。

把这两句话放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同样适用。

这一期的《新月》杂志发行后,林子轩的这首《回答》火了起来。

不少诗人或者评论家都进行了解读,认为这是林子轩对于现实社会的披露、怀疑和挑战,这是诗人对这个社会做出的回答。

军阀混战,外国列强欺压,大总统贿选,全国罢工浪潮,残酷的镇压……

这无疑是个混乱的年代。

我们是成为卑鄙者从而苟活下去,还是成为高尚者进行反抗,就算死亡也在所不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林子轩很久没有发表诗歌了,这让他新诗奠基人的名头有点被人遗忘。

上一期《新月》杂志刊载的《再见,康桥》成为了新格律诗的典范,这一期的《回答》是一首内涵深刻的哲理诗。

这时有人才恍然记得,林子轩不仅是位还是位著名的诗人。

这一期泰戈尔专刊收获了好评,也受到了批评。

《》的主编郑震铎对此表示欢迎,《》早在1923年9月和10月就连续发行了两期泰戈尔专刊,全面介绍了泰戈尔的诗作。

这和郑震铎是泰戈尔的追随者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其中也牵扯到了经济利益。

梁启朝在1920年成立讲学社,与商务印书馆达成协议,利用他的声望延聘西方著名学者来中国讲学,商务印书馆每年赞助5000银元。可垄断演讲稿的出版权。

有了资金,梁启朝的讲学社曾邀请杜威、罗素、杜里舒访问中国。

这一次邀请泰戈尔也是计划之一,泰戈尔一行来中国的吃住行都由讲学社负责,还包括演讲的费用。没有赞助谁来填补这笔钱。

和爱因斯坦到日本讲学一样,都不是无偿的,而且出场费不低。

这一次《新月》杂志发行泰戈尔专刊,和《》相呼应,也算是万象书局和商务印书馆的一次合作。

所以说。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看有没有利益。

但这种做法遭到了以陈独绣为首的学者反对。

陈独绣发文称:“混乱的老庄思想上,加上昏乱的佛教思想,我们已经够受了,已经感印度人之赐不少了,现在不必又加上泰戈尔了!”

他忘记了,在1915年10月15日《青年杂志》上正是他最早翻译了泰戈尔《吉檀迦利》中的四首诗。

胡拾对此保持了沉默,他一向推崇西方思想,对于泰戈尔批判西方思想,认为西方文明濒临破产的观点不能认同。

这其实是各种思想观点的交锋。

起源于从1923年2月份发起的那场“科学和玄学”的大论战。

那场大论战讨论到最后变成了谁才能救中国?

是靠东方哲学。还是靠西方科学,还是靠唯物论?各方都认为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陈独绣是唯物主义者,所以对泰戈尔推崇的东方哲学尤为不满,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学评论了,而是牵扯到了其他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少得了郭沫偌。

郭沫偌炮轰道:“一切甚么梵的现实,我的尊严,爱的福音,只可以作为有产阶级的吗啡、椰子酒;无产阶级的人是只好永流一生的血汗。无原则的非暴力的宣传是现时代的最大的毒物。”

但他在1916年读到泰戈尔诗作的时候,还不是这种态度。

郭沫偌读了《吉檀迦利》等诗歌。说:“我真好像探得了我‘生命的生命’,探得了我‘生命的泉水’一样。”

这些人由粉转黑,都和文学无关,而是和他们个人的主张有关。

泰戈尔还没有来。中国的文化界已经乱成一锅粥。

当然,中国的文化界就没有安静的时候,总是在论战之中,林子轩已经习以为常了。

这次的论战分为保泰派,批泰派和中立派。

梁启朝和徐至摩以及商务印书馆的一批人是坚定的保泰派,陈独绣、瞿秋百和郭沫偌则是批泰派。胡拾和鲁讯暂时是中立派。

他们都有自己的倾向和主张,代表着各自的阶级。

可以说,在这场论战中泰戈尔是无辜的,还有林子轩,他其实没什么倾向。

然而,不少人都把林子轩当成支持泰戈尔的一派,在文章中不免攻击林子轩。

林子轩写了篇文章《让文学归于文学,让主义归于主义》,呼吁他们冷静下来,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待泰戈尔,不要掺杂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只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受到重视,反而受到了抨击。

因为在现在的中国没有纯粹的文学,文学都是为了背后的阶级服务的,那些人不谈文学,只谈主义,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林子轩感觉和后世网络上的骂战一样,不讲道理,只看立场。

如果泰戈尔和他们的主张一样,他们绝对会对其顶礼膜拜,现在泰戈尔和他们的主张不一样,就完全否定泰戈尔的一切。

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了,这就是这个时代中国的文学界和思想界。

想明白之后,林子轩释然了。

他不再理会这场论战,就像后世在网络上你永远说服不了一个立场坚定的人,他会一遍遍的宣传自己的立场,除了口水战,没什么意义。

他把精力转向了电影市场,明星电影公司准备了多部影片,既有有声电影,也有默片。

林子轩提出了贺岁片的概念,这一次,他推出了一部赌片。

在后世香港的电视剧中,有不少民国时期的赌片,比如《千王群英会》和《千王之王》。

上海滩,十里洋场,赌风盛行,赌片中高超的赌技一定能吸引观众。

这又将是一部卖座的电影,而且可以作为系列一直拍摄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