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最长一梦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国士遇我,国士报之

最长一梦 第四百七十二章 国士遇我,国士报之

作者:屋外风吹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4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一月二十日。

本来张青就要立刻启程去美国,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俞天赐那边传来了喜讯……

但凡换件事,都无法阻拦张青的脚步,但这件事,实在是没有办法。

俞天赐打电话给张青,告知张如今希望能见张青一面,面谈。

但基本上问题不大。

他告诉张青,张如今这个人很有想法,是很少见的,对大陆抱有极大善意的华裔。

张青自然不能大意,对于这位后来被称为中国的半导体之父,他心中存着巨大的敬意!

这个人,是一个纯粹的人。

……

平京国际机场。

因为此次前来拜访算是秘密前行,所以张青并未大张旗鼓,只三辆奥迪等候。

中午十二点整,在fbo通道,搭乘俞家私人飞机前来的俞天赐和张如今准时抵达。

张青先和俞天赐热情拥抱后,双手握住张如今的手,鞠躬道:“张先生,感谢您的信任。”

张如今完全没想到张青会如此郑重尊敬,在他和俞天赐交谈中,俞天赐将张青描述成为一个顶级天才外,也大概说了下他高冷傲气的性格……

但眼下……

张如今反应过来后,热情握手道:“张先生……哈哈,我们两个五百年前还是一家人呢。张总,你叫我理查就好。”

张青也笑道:“既然是一家人,我就厚着脸皮,往前凑一凑叫声张叔吧,您叫我青仔就好。”

俞天赐“哇”了声,无语道:“青仔,太厚此薄彼了吧?我为你跑了那么多腿,办了好多事,你对我从来没这么尊敬过!你对我爹地都没这么尊敬过!”

张青微笑道:“维克多,张叔虽然全世界建厂,有建厂狂魔的美誉,但他从来不是一个商人。”

俞天赐斜眼:“商人怎么了?”

张青解释道:“不仅张叔,连张叔的父亲和母亲,在抗战时期,生产了九成的重武器!一个管机械加工,一个研发子药,为抗战的胜利,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又玩笑道:“维克多,不要多事,我们是战略伙伴,张叔是让人尊敬的长辈,不是一回事。”

然后对不知该说什么的张如今道:“我们先回去,回家说话。”

……

等到了南池子大街胡同,车队停下后。

张青亲自为张如今开门,而门口也迎出来一行人。

张青为张如今介绍道:“张叔,这二位是我女朋友的父亲和母亲,在我成长道路上,教了我很多,让我受益匪浅。这位是古卫红古阿姨,这位是孟洁孟阿姨。他们都是我的长辈,知道您要来,特意前来迎接。因为您的行程是保密的,所以没去机场接机……”

听张青介绍了古卫红和孟洁的背景后,张如今震惊的有些麻木了,连忙与诸人握手,有些想不明白道:“我何德何能啊……”

李素芝微笑道:“张先生不要客气。老实说,我们并不懂半导体,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但张青说,张先生是一名非常爱国,并且非常值得尊敬的长辈。而半导体产业,是关乎未来的命脉产业。张先生能舍弃美国富足的生活,丢开湾湾的成熟产业,来为大陆建设半导体工厂,将来一定会是国家强盛的不朽功臣。他自忖年纪小,为表敬意,特意请了我们来出面。”

古卫红笑道:“你们谈,我们去准备午饭。”

张如今忙道:“我们在飞机上吃过了。”

古卫红笑道:“张先生不在乎茶饭是否精致,维克多肯定吃不惯飞机餐,你和张青去谈,我们请维克多吃一顿。晚上,再准备大餐。”

她和俞家人都很熟。

俞天赐知道这必又是张青的安排,无语的瞪他一眼,却也只能跟着离开。

张青则邀请张如今去了西花园。

“哇,这种中国风园林,真是很有意境。”

张如今是个很开朗的人,看到小桥流水、假山花圃后,高兴说道。

在凉亭内,张青请张如今坐下,早有人准备好了茶炉,茶还是热腾腾的。

给张如今斟茶之后,张青道:“张叔,您有什么问的,只管问,我知无不言。”

张如今也不藏着掖着,道:“能否保证,世达不会用于非民用之外的其他方面?不要误会,因为96年的瓦森纳协议,半导体的一切相应设备,都在禁运范围内。我可以努力去争取,但肯定要找人背书,我不能失信于人。”

张青微笑道:“将世达总部设在港岛的初衷,就是为了便于张叔去美国活动。我可以做出书面保证,世达的半导体产品,绝不用于任何非民用方面。”

实际上,在金毛登基之前,即便是非民用的半导体芯片也从来都不缺,只是国产化水平不高。

早在五十年代起,中国就有了一批老毛子式非民用工业和科研体系的院所专家。

得益于一批回到新中国的半导体人才,在他们的带领下,蹒跚起步的中国半导体行业完成了最初的使命:一是保障了“两弹一星”等一批项目的电子和计算配套。二是为中国建立了一套横跨院所和高校的半导体人才培养体系。

只可惜,随后就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前辈们的下场……

从此之后,一路泥泞。

但即便如此,得意于前辈大师们所打下的基础,基本的所用芯片,至少不会被卡脖子。

张青可以做出保证,世达的产品绝不用于非民用方面。

但并未说,技术方面,不能共享……

张如今高兴道:“第二点就是,资金上的保证。投资比较大,64nm工艺建厂就需要二十亿美金。这还是建立在港岛的地和楼提供好的前提下,不然费用更高。”

张青笑道:“没有问题。我在青衣岛买了一块地皮,可以建厂。另外,俞家正在中环建一座五十层的大厦,也可以拨给世达来用。”

张如今道:“我个人其实更倾向于,在大陆建厂。地便宜啊,也方便争取国家级的政策支持和人才资源。”

张青笑道:“没有问题,世达的总部在港岛,研发中心在港岛,工厂可以建在大陆。我在浙省西湖边准备了一块两千五百亩的土地,世达可以拿去建厂,并作为内地的总部。张叔,还有什么要求,你只管提。”

张如今道:“我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建厂一定要在行业低谷期进行。眼下,并不是最好的建厂期。并且世达想从湾湾拆厂转移到港岛,现在也不是好时机,湾湾未必肯放人。所以我想再等等,最多,不会超过两年。”

张青忙问道:“为什么是两年?”

张如今道:“眼下的it行业太热,而且有越来越热的趋势。这不正常啊,微机互联网当然能改变世界,但眼下的科技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任何一家科技股只要和互联网挂上钩,哪怕只有一个概念,股价也是一天一涨。这怎么能是正常的呢?我料定,两年时间内,这个泡沫一定会破裂。到时候,半导体行业也会遭遇寒冬降临。那个时候,有大批的半导体公司破产,无论是引入设备,还是招揽人才,都非常划算!”

张青闻言苦笑道:“我不怕成本高一些,就怕张叔你被别人招揽走啊……”

张如今立刻严肃道:“我又怎么会是朝秦暮楚之人?更何况,你可以先收购世达嘛,明面上,算是俞家的投资,湾湾方面也不会过于刁难。等半导体寒冬降临之时再走,就容易许多。”

张青点点头,道:“好,就依张叔之见,推迟到半导体寒冬。不过,我有一个请求。”

张如今道:“青仔,你说!”

张青道:“我希望张叔建的,不只是芯片加工厂,而是全产业链,就如日本七八十年代那样。当然,我没痴心妄想到能够做到像日本那样,做到独步天下。但是,我希望能够做到技术储备,哪怕落后世界先进水平一代,也要有这些技术。以防有朝一日,落到日本曾经的下场。”

张如今再次受到了震惊,看着张青道:“全产业链啊,那需要的投资,就太大了。对技术的要求之高,简直不可想象。”

张青面色肃然道:“张叔,虽然长辈们教过我,为人处世最忌交浅言深,但我尊敬您,也信任您,所以可以给您透个底。我愿意用二十年时间,投资两千亿美金,甚至可以不设上限,来完成这个目标!这件事,我会当成最高的人生目标来对待。这样的伟业,需要伟大的人来完成。以我目前的了解,除了张叔您,我很难再去信任其他人。”

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华清人占半壁江山都是谦虚的说法。

这么说吧,整个半导体行业,基本上都由华清人笼罩着。

但这些人发展行业的水平不怎么样,互撕的水平之高……啧啧。

勾结高通对内狙击的事,层出不穷。

所以哪怕张青也算是华清人,却根本无法信任这些精英。

很难想象,魔幻!

这也是张青,对张如今如此尊敬的原因。

张如今都不明白张青为何对他如此看重,如此信任,但他确实感动了。

在湾湾,由于他一直心向大陆,想在大陆建厂的原因,所以屡屡受到衙门刁难。

可是在大陆,一个才二十岁的年轻人,如此的信任他,尊敬他,让张如今大受感动。

他握紧张青的手,道:“青仔,那就让我们一起,共同建立中国的先进半导体行业!套用一句古言:国士遇我,国士报之!”

……

ps:改了个七零八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