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最长一梦 > 第三百六十一章 谈判

最长一梦 第三百六十一章 谈判

作者:屋外风吹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45: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青,这是JH市乔老板,也是小月的四叔。”

丰泽园包厢内,白启给张青介绍道。

张青微微躬身问候道:“乔老板好。”

乔太行自然早就知晓了张青的根底,和气笑道:“你和小月是那么要好的朋友,还叫我老板?叫四叔!”

就凭张青目前的情况,叫声四叔真算不上高攀。

白启怕张青书生气,忙道:“应该的,你在我们家,都不算陌生人了。而且你把古卫红都叫古姨,更不必和我们家见外了。”

乔太行身旁的老人闻言,脸色微微变了变。

张青扯了扯嘴角,又称呼了声:“四叔好。”

乔太行哈哈一笑,方面阔口直鼻大背头,很有官相,应道:“好,好!”又亲自给张青介绍道:“呐,这就是我们JH市乡镇企业的骄傲,徐文中老先生。”

张青立刻又躬身问候:“徐老先生您好,您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们。横店传奇虽然低调没有被广为人知,但了解过的人,无不对老先生的高瞻远瞩钦佩不已。”

七五年就开始搞集体企业,并且当年盈利,之后更是连年丰收,一般人谁有这个胆子?养三只鸭子都算资本主义的年代啊……

徐文中不断打量着张青,摇头微笑道:“欸,真是……怎么也没想到,鼎鼎大名的杜娟文化的老板,居然是这样年轻的一个在校大学生。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可也太传奇了些。”

乔太行笑道:“年轻人,代表着我们国家的朝气和希望!能出现张青同学这样年轻有才华的杰出青年,也印证了天佑中华,民族必然强盛,是个好兆头!”

白启见张青眼角都开始抽抽了,笑道:“四哥快坐吧。我们张青同学啊,现在最怕的就是各种夸赞表扬的词,越夸张的他越难受。真喜欢这些,也不会背上书包回学校来上学了。”

四人落座后,乔太行问张青道:“张青,接下来准备做什么?”

张青沉吟稍许道:“打通亚洲大中华区的院线渠道和周边渠道,投资影视行业,彷照乔氏片场,建一座更先进更完善更宏伟的杜娟文化影城。不过作为晚辈,我要提前表明一下态度。如果徐老先生根据横店集团的利益考虑,认为不改制更好,那么杜娟文化也绝不强求。来的路上,白老师还在教导我,合作的基础,是要尊重对方的意愿,我深以为然。”

白启笑道:“合作是要以共同的利益基础为前提,徐老先生可以自己思量。”

乔太行也点头道:“从一开始,我就表明了这个态度。不过在我看来,这个合作还是非常合适的。最简单的例子,《黄飞鸿》如果在横店拍,那么横店今年的旅游人数得有多高?带动多大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前景?张青,还有其他的电影计划吧?”

张青点头道:“当然。而且不止杜娟一家,港岛上百家影视公司,都有机会过来拍戏。至少,想进大陆市场的,就得过来好好拍。”

白启解释道:“杜娟文化有和港岛合拍片的唯一资格,是上面特批的。”

乔太行突然想起来了,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

一直没开口的徐文中缓缓道:“我也知道这件事,只是……该怎么个合作法?”

张青没兜圈子,直白道:“两种方案。第一种,杜娟集团溢价百分之三十,全资收购横店影城及周边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使用权。第二种,是横店影城进行改制,杜娟文化投资入股,但持股权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

“太高了。”

徐文中摇头道。

第一种方案他根本不去考虑,一次性卖断固然能得一大笔资金,但横店集团目前并不缺钱,怎么会杀鸡取卵?

第二种,也不够好,股权太低。

张青解释道:“徐老先生,杜娟收购横店影城后,会进行短期内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投资数不会少于三十亿。因为港岛拍电影都很快,无法像内地,一年拍一部大片建一座城。这么大的投资,我们必须保证杜娟文化的利益。而且,横店也要拿出相应股权的投资资金来。”

乔太行插一句道:“这三十亿,是之前你说的那三十亿吗?”

张青道:“包括一部分,但肯定能保证投资在影城的资金超过二十亿。另外一部分资金,我希望能在东阳组建一支大型建筑公司。东阳是全国有名的建筑之乡,建筑技术高超,木凋、石凋、竹凋、砖凋技术独步天下!这支建筑队伍不仅要在影城建设中出力,还要在杜娟文化全国门店装修建设,乃至亚洲院线建设中发挥作用。投资,几乎可以不设上限。”

乔太行盯着张青看了稍许后,对白启笑道:“你这个得意学生啊,还真是有意思,把我都说的激动起来了。”

白启笑道:“还是比较理想主义。”

乔太行问徐文中道:“老徐,你怎么看?”

徐文中道:“一次投入二三十亿,我们横店集团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保全股份份额。”

就以二十亿算,横店也要至少拿出四个亿的现金来平衡股权。

这个年代,哪一家大型企业都不可能在账上留下这么多现金空闲着。

张青笑道:“没关系,可以拿现金和土地来入股,也是一样的。大型场景的还原建设,需要大量的用地。”

徐文中又道:“横店的管理权……横店集团就是以横店镇为根基,如果一下划出去三十平方公里,三分之一都划没了。没有管理权,我不好交代。”

张青道:“管理权一定是大股东的,但我可以授权给横店集团进行联合管理运作。横店影视城建起后,一定会大大带动旅游行业的发展,对横店经济的促进,不言而喻。实际上,在我的构想中,影视城内所有场景对影视拍摄全部免收场租,以此来吸引海内外的剧组前来横店影视城拍摄。”

乔太行有些讶然道:“那影视城如何营利呢?投入这么大。”

张青笑道:“彷照港岛乔氏片场,成立影视管理中心,统一管理运营制景、道具、服装、化妆、车辆、设备租赁、演员队伍等配套服务,高效的管理,低廉的价格,优秀的服务,打造亚洲第一影视基地。再整合各景区的导游营销队伍,成立统一的旅游营销公司。包括酒店、特色客栈、酒楼、平价饭馆、特产周边店等,全部严格管理,绝不允许有宰客黑店之事。靠口碑,打造成旅游胜地。靠这些造血营收,反哺影视城,不断开拓创新。”

乔太行又盯着张青看了好一阵后,问徐文中道:“老徐,这些和你之前跟我说的,大同小异,你还有什么说法没有?”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徐文中苦笑道:“哪里是大同小异,分明比我这老头子想的完善的多。影视城,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运营。我无话可说,回去就开会,商议影城改制的事……张总,你对横店集团的发展,有什么想法没有?”

张青笑道:“徐老先生叫我小张就好。对于影视城我敢放言,是因为我在港岛待了不短的时间,一直泡在乔氏片场,又请教了不少业内人士,才有了点总结见解。至于其他行业,就不敢乱说了,不熟,也没什么兴趣。”

徐文中心里松了口气,嘴上笑道:“可惜了。其实我很喜欢听听年轻人的意见,尤其是张总……小张这样年少有为的年轻人。”

张青呵呵一笑,心道他果真对横店集团的事指手画脚,这桩生意可能就难成了。

为什么非要选横店?

除了徐文中这个人能力超群,又兼周围环境优美、场地宽阔外,天气适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江南之地,每年能保持两百天以上的晴天,并且冬季必有雪落的地方真的不多。

关键还是徐文中此人,一个只有小学文化,年近六十,却能在九十年代想到建立影视基地,开发旅游业的强人,在横店拥有极高的威望,有这样的管理人才在,真不怕横店发展不起来。

没有这样的地头蛇在,光拆迁都是大难题。

至于将来强人会不会反噬……那倒不必担心。

改制之后,徐文中说破大天也只是一个商人,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不怕商人坐大……

等用过饭后,张青要告辞,乔太行却没让,在丰泽园寻了间茶室继续聊天。

“小张,你对东南亚经济的把握之精准,连高层智囊团的专家都感到惊叹。张青,能不能从你的角度看看,在这场灾难级的金融危机里,我们中国能寻到什么样的机会?今天这里没外人,你大胆直言。”

乔太行比较郑重的说道。

张青倒没谦虚说客套话,只道:“我讲一点个人的看法,肯定有不足不准确之处。纵观亚洲的发展,六七十年代,日韩两国借住美国发动的安南战争,经济迅速起飞。哪怕战争结束后,依旧凭借着制造业,通过为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提供廉价的工商业产品,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完成了经济腾飞。但到了八十年代,由于日韩的经济升高,人工、土地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制造业开始发生了转移,从东亚转移到东南亚各国,也造就了四小龙、四小虎的经济腾飞。

到了九十年代,东南亚各国的经济纷纷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再次升高,对西方的价值大减,然后就迎来了这一次疯狂血腥的洗劫。对了,日本在八五年广场协定起,也被下套,到91年楼市大崩盘,房价暴跌八成,几十年的财富被美国收割。

但是,西方世界为了维持高福利的生活,仍旧需要一个新的廉价产品生产国。就目前来看,除了中国,几乎没有第二种选择。”

乔太行凝视着他,问道:“那将来有一天,我们中国也富了,是不是西方资本也会像今天搜刮爪哇这样,也给我们来上一遭?”

张青道:“就西方资本的德性来看,百分之百少不了这一遭。”

不过张青心里也有些感叹,按历史的进程,A股几乎从来没有雄起过,偶尔一回爆发到五千点,也迅速的回落,还是央妈自己爆狠料给打下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防备着这一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