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德芸大师兄 > 第四百八十二章 德芸书场

德芸大师兄 第四百八十二章 德芸书场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38: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萧佳琦从医二十多年,像心脏支架这种手术,累计做了不下几千例,侯三爷被推进手术室,只半个小时就出来了,看着门口围着的一大帮徒子徒孙,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

「闲的啊?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最后只有侯三爷的大女儿,还有王薇留在医院照顾,其他人连病房都没进,就被赶走了。

这就没事儿了?

郭德强在离开的时候,还在反复的找萧飞询问。

「师叔!心脏支架,就是一个非常小的介入手术,我爸每年都能坐上几百例,真没事儿。」

人最可怕的就是自己吓唬自己。

因为关心则乱,需要动手术的又是心脏这个位置,越是不懂,就越是觉得可怕。

回去的路上,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问的萧飞都要无语了。

「血管里放这么一个东西,万一震掉了怎么办?」

「我听人说,有人刚支完架,正好遇上下雨打雷,直接把那个支架给震掉了的,有这事没有啊?」

「我也听说过,我还听人说,做过这种手术的人,往后生活都受影响,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在床上躺着。」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昨晚心脏支架手术的人,如果都这么脆弱的话,开发这种治疗手段还有必要吗?

现在国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患冠心病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真要是像他们说的那样,好嘛,天上打一雷,咔嚓一声,直接躺下一大帮。

那画面,萧飞想着都不觉得惊悚,而是觉得好笑。

「都放心,都放心,三爷爷现在只需要在医院住几天,然后回家静养一段时间,往后的生活什么影响都没有。」

可即便萧飞这么说,还是有人不信,特别是郭德强,看他在车上还坐立不安的样子,萧飞知道,这个时候,怎么解释都没用,还是让时间去证明吧。

不过,萧飞现在想想,也确实觉得后怕,要不是提前发现的话,依着侯三爷那讳疾忌医的性格,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恐怕有一天真要是……

好在那一切不会发生了。

今天没有演出,从医院出来,老先生们各自回家,其他人有事的也离开了,剩下的全都去了天桥剧场。

萧飞本来打算回家的,今天难得休息,他还想着回家好好陪陪妹妹,小丫头正是认人的时候,他因为忙,最近很少回家住,他也怕时间长了,连妹妹都不认识他了。

可他刚说要走,就被郭德强给拉上了车。

「少爷!最近办了个事,你跟着我瞧瞧去。」

又有什么事啊?

德芸社的事,萧飞现在是能躲就躲,一门心思的经营好广德楼小剧场,可郭德强都开口了,他也不好推辞,只能跟着一起去了。

天桥剧场对面,原先一家说评书的场子正在装修。

「师叔!原来那一家不干了?」

「维持不下去,上个月就不干了。」

「您带我过来是……」

萧飞有些疑惑,心里隐隐猜到了什么。

「让咱们给盘下来了,原先那家走了以后,这里的房主就找了你婶子,估计是看咱们德芸社的生意好,就问问咱们有没有兴趣给租下来,我和你婶子看着租金挺便宜的就给拿下了。」

这边的面积不大,演出的时候,也只能容纳不到一百人,租金确实不会太贵。

「您租下来是打算……也想着说评书?」

「没错。」

郭德强笑呵呵的,又添置了产业,看上去心情不错。

「咱们德芸社能说单口的人不少,可平时演

出,安排说单口的机会却不多,我就想着把这里租下来,不为了赚钱,就为了能让大家伙有个使活的地方。」

郭德强这话说的倒是不假,就这么一个小园子,全都坐满了也不到一百人,一张票卖50块钱,一个月下来也就够房租,还有演员的份儿钱。

就算是做起来,其实也没多大意思。

不过,郭德强要开这个书馆,也确实不为了赚钱,相声如今算是渐渐火了起来,可郭德强的心思也越来越大了,他不光想复兴相声,还想要复兴传统曲艺。

评书。

郭德强当年最早开蒙学的就是评书,这些年心里也一直放不下。

「师叔,您可得想好了,现在整个京城,能干的下去的书馆也就是康龄轩和宣南,康龄轩的生意勉强维持,宣南书馆还是指着连丽如先生坐镇,您要做书馆的话,我得问问您,您是打算做长,还是打算做短,只为了给后台能说书的演员,找个说书的地方。」

郭德强要开书馆,肯定不是一拍脑袋就定下来的,这里面说不得有老先生们撺掇。

如今德芸社主打的是相声,而且,已经过了最开始艰难的时候,渐渐火了起来,郭德强肯定要开始捧自己的徒弟。

这也就导致了,后台的一些老先生平时登台的机会都不多,更别说上台说单口了。

算起来,现如今德芸社能说单口的演员不少,比如邢文韶先生,人家可是单口大王刘宝瑞的徒弟,还有李文峰先生也会好几段长篇大套的书。

这些老先生不愿意把能耐手艺给丢了,但是在德芸社又没有演出的机会,恰好天桥剧场对面的园子,原先的班社干不下去走了,老先生们肯定要动心。

他们同样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想要能有机会再把会的东西展示给观众。

所以,萧飞才问郭德强,是打算干长,还是打算干短。

要是想干短的话,那没关系,几位老先生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支应了两三年肯定不成问题。

可如果想要干长的话,就得考虑培养后备力量的问题了。

郭德强这一辈当中,他本身就是学评书的出身,当年第一次来京城闯荡的时候,还曾给山东电视台录过一百回的《水浒传》,这些年评书的底子也没落下。

高锋也能说,之前曾和萧飞聊过,像《三侠五义》、《小八义》、《童林传》这些书都会说,还曾在广德楼说过几回《三侠五义》,也挺受观众欢迎。

再有就是徐德谅,只不过他会的不多,也就是一段《济公传》,其他的就不成了。

年轻一辈就更别说了,除了萧飞之外,其他人能登台的不是没有,但基本上会的全都是一些小活,说个三五回,最多也就是曹芸伟会个十二回短篇的《君臣斗》。

书馆开业,老先生们能盯个两三年,可要是后面的人跟不上,这个书馆开起来也没什么意思。

但凡书馆,甭管是康龄轩,还是宣南书场,做的都是熟客生意,大家伙喜欢,愿意捧,天天来园子里坐坐,听的是个长。

可要是说个两三年,等老先生们演不动了,随后把书馆一关,到时候,容易得罪观众。

萧飞的话,郭德强一开始没明白,一直等到萧飞说是打算做长,还是做短,他也意识到了,这确实是个问题。

「少爷,你脑子活泛,帮着我出出主意。」

呵呵!

又开始了。

郭德强立志复兴传统曲艺,这一点,萧飞是赞成的,可问题是,他的这位师叔看东西就看眼前,一贯没有长远打算,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典型的顾头不顾腚,莽着劲儿的往前拱,走一步看一步,从来没想过五年,甚至十年以后的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老祖宗传下来的话,还能有错?

「师叔,主意有,可是您没有时间啊!」

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培养新人,芸字科,还有贺字科这么些人,其中不乏说评书的好苗子,悉心培养也就是了。

可是,郭德强没时间啊!ζ°.XX.♂

德芸社火了之后,他现在是越来越忙,别说带徒弟了,就算是天桥剧场的演出,他现在都快顾不上了。

眼下天桥剧场这边,平时攒底的都换成了何芸金和李京这一对搭档。

「确实麻烦。」

郭德强对此也是挠头,其实说心里话,外面的那些活动、节目,他真的不想接,让他选的话,他宁愿踏踏实实的在天桥剧场说相声。

可是不行啊!

他和于清两个人是德芸社的台柱子,他们得先红了,才能带着德芸社一起朝前奔。

之前萧飞也曾和他聊过,德芸社往后发展,肯定不可能一直把大家伙都圈在相声这个框里。

最简单的一个问题,郭德强往后的徒弟越来越多,外面来德芸社的演员也会越来越多,就算是整个京城,包括天津,还有其他一些适合相声生存的城市都开遍了小园子。

难道真的能满足所有人的演出需求吗?

到时候,肯定需要一部分已经火了的演员跳出相声这个框子,往演艺圈的其他领域发展,把机会让出来,给后面来的人。

所以,郭德强和于清这对搭档就必须率先跳出去,在演艺圈里给后面的徒子徒孙趟出别的路,找到更多的饭辙。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就算是要培养评书的后备力量,可郭德强根本就没时间。

「少爷,你……」

萧飞一见郭德强朝他看过来,哪还能不明白他的意思,连忙摆手:「师叔,您甭看我,我比您还忙呢!」

又要在德芸社说相声,又要在同仁堂坐诊,同时学业也不能落下,另外,上次萧佳琦在医院里说的那句话,也给萧飞提了醒,他还准备再复原几张古方呢。

「师叔!我给您出个主意。」

郭德强眼前一亮,他就知道,萧飞既然提出来了,肯定有辙:「少爷,赶紧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