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德芸大师兄 > 第二百四十章 极限创作

德芸大师兄 第二百四十章 极限创作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38: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宫商角徵羽。

不了解的人肯定不知道萧飞写的是什么鬼画符,可张晓韵好歹从小就学古筝,尤其是在京城的时候,跟着萧飞的爷爷学习的那段时间,曾系统的接触过,一眼就看出这是中国传统的五声音调。

只是,自家阿哥写这些干什么?

张晓韵看了一会儿,渐渐的也察觉出点儿东西了。

“哥!你……你该不会是打算自己谱曲创作吧!”

说完觉得有点儿不大可能,她承认这个表哥是绝对的天才,从小一直聪明着长大的,无论学什么,只要他肯学,就没有学不会的。

比如,张晓韵唯一认真学过的才艺古筝,她学了小一个月才勉强入门,就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当时少年宫的老师差点儿把她给夸上了天。

可萧飞呢?

两天!

当萧飞半生不熟的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时,小小年纪的张晓韵就感觉到了来自全方位立体式的碾压,整个世界对她都充满了恶意。

现在萧飞居然要临场创作?

张晓韵觉得萧飞应该可以,反正她是没见过,萧飞有什么学不会的东西。

但是,时间上太紧了吧!

再有不到九个小时就要录制节目了。

现在才开始创作,时间上能来得及?

但是……

“不然你以为呢?”

萧飞随口应了一声,手指还不停的在琴键上来回弹着,一段一段的旋律响起,时不时的将其中的一两段记录在空白的简谱上。

不懂音乐的人可能发现不了,真正懂的人,一听就能听得出来,萧飞自始至终都没有弹“发(fa)”和“稀(si)”这两个两个音阶。

因为正宗中国古乐曲,是没有“发(fa)”和“稀(si)”这两个音阶的。

比如,现在还时常能听到的江南小调《茉莉花》就是古曲之一,它全曲若用唱名哼出,只有“哆、来、咪、索、拉”,所对应的正是“宫、商、角、徵、羽”,全无“发、稀”两音。

张晓韵一开始还不大明白萧飞的用意,甚至觉得自家阿哥是有点儿异想天开了,现在距离录制,就剩下不到九个小时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要重新创作出一首曲子,然后还要填词,在她看来这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越看,她就越震惊,特别是随着那张简谱被越填越满,她跟着音律一点一点哼唱出来之后,心中的震惊,简直无法言说。

哥!都知道你是个小天才,可你这也太……逆天了吧!

太聪明的人不长寿。

张晓韵被脑袋里突然冒出来的这个想法给吓了一跳,赶紧在心里默默的祝祷:满天神佛、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还有齐天大圣孙悟空,我哥就是脑子稍微好使一点儿,你们可千万别多事,把他给带走啊!

这会儿要是让萧飞知道张晓韵脑子里在想这么奇怪的东西,非得把那张简谱给揉成团,全都塞她嘴里去。

“萧飞!这……这是你刚写的?”

萧飞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创作当中,根本就没时间回答佟筱娅的问题。

他也知道时间紧迫,这会儿也只能极限创作,勉强为之了。

“韵宝!”

张晓韵连连点头:“嫂子!反正我以前是没听过这首曲子,不过……”

说着,又哼唱了两段,不由得暗暗皱眉。

“怎么觉得这曲调怪怪的啊!”

“奇怪?我听你唱,觉得挺好听的啊!”

“是好听,可就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张晓韵困惑也很正常,因为现在国内的流行音乐受港台、日韩的影响很大,尤其是韩流这些年大肆入侵,将中国本土音乐给冲击的七零八落。

80年代和90年代在国内流行乐坛红极一时的校园民谣,西北风,几乎都已经不见了踪迹,眼下流行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节奏劲爆的舞曲、电子音乐。

而萧飞现在还没谱完的这个曲子,明显不符合当下的音乐潮流,旋律之中满满的传统气息,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一大段旋律哼唱出来,居然还带着京剧的韵味。

“丫丫!”

萧飞终于开口说话了。

“嗯!怎么了?”

“你和韵宝去找那位宋导演,既然他说了会全力配合,总不能只是嘴上说说就行了,这首歌要配着古筝和长笛这两样乐器,让他尽快找来,另外,还需要录制的时候,现场的音乐总监配合。”

现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到时候现场演唱需要的伴奏,根本就没多少时间可以用来排练,只能多步并做一步走。

“哦!哦!好!韵宝,我们走!”

张晓韵现在也没有了其他的办法,只能选择相信萧飞,这对她来说并不难,毕竟,从小就是萧飞的小迷妹,萧飞说什么,她就信什么,也早就习惯了。

两个人出去没一会儿,萧飞就将笔放下了,抖了抖手腕,拿起自己刚刚谱好的曲子,轻轻的哼唱了一遍,又将其中几个段落做了修改。

总共耗时不到一个钟头。

大体来说,他对这曲子还算是基本满意。

萧飞不是第一次谱曲,他从小就学各种中国传统乐器,各家流派都有所涉猎,闲暇之余也喜欢弄一些小曲子来玩玩。

当然,他的水平肯定远远比不上历朝历代的先贤大家,最多也就是自娱自乐罢了。

检查了两遍,感觉这曲子勉强也能用了,便又拿出了一张空白的五线谱,对照着誊抄了过去。

接下来就是填词。

相对于谱曲,填词对于萧飞而言就简单的多了。

他的国学功底深厚,说句不算夸张的话。

以萧飞现在的水平,如果放在古代,去参加科举考试的话,进士什么的或许还差点儿意思,但是考个秀才举人,应该不在话下。

而且,萧飞在填词的时候,也并非是选一些华丽的词藻去空洞堆砌,情之所至,文思自涌。

就是刚刚在谱曲的时候,萧飞也不是硬编出来的,而是结合着来长沙的飞机上,在一本文摘上看到的小故事有感而发,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曲子谱好。

说起来,那个小故事还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萧飞小时候,他爷爷曾不止一次的和他提起过,每一次讲述,老爷子也是唏嘘不已,感叹连连。

那件事发生在民国二十六年,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就是在那一年,随着日寇枪声响起,举国上下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当适时,尚未受到战火波及的安远县城内一片祥和,戏院的戏台上仍咿咿呀呀的唱着悲欢离合的《桃花扇》,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是不知这戏里戏外唱的是谁的悲欢,又是谁的离合。

裴晏之便是这戏园子的角儿,方寸戏台上,只见他水袖柔婉、昆腔曼妙,在一众叫好声中,生生演活了那位敢爱敢恨、不惜血染桃花的李香君。

然山河倾颓,家国破碎,百姓飘零,孰能幸免。

不久,战火便绵延到此,日寇包围住县城,并来到戏园子,要求给他们单独演一场,以慰问所有小鬼子,并指名要让裴晏之登台,若是胆敢拒绝,便烧了整个戏园子,乃至县城,所有人亦难逃一死。

裴晏之没有拒绝,转身便坐到妆台前,描起了眉目。

当夜,小县城内一片寂静,映衬着戏院里灯火通明,日本人都坐在戏台下,喝着酒,吃着肉,放肆谈笑。

锣鼓敲响,戏幕拉开,好戏开场。

台上唱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台下坐的是豺狼虎豹,恶鬼当道。

随着鼓声急切,唱腔愈发悲愤,台下那些豺狼竟似也怔住了,就在此刻,台上的裴晏之突然大喝一声:点火。

直到敌人发觉,火势早已蔓延,想逃出去,却发现门早已被堵得严严实实,整座戏楼都在他们不知不觉间被泼洒了油。

台上的戏还在唱着,正唱道: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楼塌了,戏却未终。

位卑未敢忘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国,都道戏子无情,怎知戏子也有心。

萧飞完全沉浸在了回忆之中,当初小的时候,每每听到老爷子说起这位裴晏之先生,他也是不住的感慨,恨不能生在那个年代,与小鬼子拼个你死我活。

位虽卑,却时刻未敢忘忧国,这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恰好在来的飞机上,偶然间在杂志上看到了这篇小故事,刚才正要谱曲,突然就想到了,随后便是一气呵成。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写得好,写得好!”

身后突然有人说话,萧飞猛然间惊醒,回过头却见佟筱娅和张晓韵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和她们一起的还有个身量不高,戴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

“过奖了!”

萧飞起身,看向了对方。

“萧先生,这位是节目组的音乐总监裴旭先生!”

宋导演也来了,刚刚也一直站在萧飞的身后,这会儿看着萧飞的眼神都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有才华的人,无论到了哪里,都会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一个说相声的,不光会唱戏,居然还会填词谱曲,这怕不是个全才吧?

还会什么,一起亮亮呗!

萧飞点点头:“您好!”

裴旭笑道:“您好,萧先生,我听佟小姐说,这首曲子是您临时创作的?”

“随手写的,让您见笑了。”

裴旭听了,眼里也是精光一闪,他是国内知名的音乐制作人,萧飞的这首曲子,写的倒不是说有多好,只是细细的品味,格外的有意境。

再配上刚刚填好的词,哼唱起来,更是让人忍不住深受触动。

“萧先生知道裴晏之?”

萧飞闻言也笑了:“您也知道?”

等等,他也姓裴,难不成……

裴旭显然看出萧飞在想什么,笑着摆了摆手:“萧先生误会了,裴晏之先生的事迹,我听说过,虽然都是一个裴,但是没那个荣幸与英雄同宗,不过裴晏之先生,我确实十分崇敬。”

裴旭说完,看向了宋导演:“宋导!你刚才说的事情,我现在应了。”

宋导演顿时长出了一口气:“裴老师,那就麻烦您了!”

“谈不上麻烦,这本身就是我的工作,再说,遇到这么好的作品,我能参与编曲,说起来,还是我占了便宜。”

萧飞听了,也大概明白两个人是什么意思。

临时要加进来一首歌的伴奏,时间又那么紧,想来最开始找到这位裴总监的时候,人家是不答应的。

重新排练一首新的曲子,即便节目组请来的是正规乐团,可时间太仓促,到时候现场直播,一旦出现纰漏,这个责任谁来担着?

但是看过萧飞的这首曲子,又看了所填的词之后,裴旭也是见猎心喜,身为一名音乐制作人,看到好东西,便不免心痒难耐。

心里草草的计算了一下时间,虽然确实很紧张,但是,也未必完成不了,回去花点儿心思重新编曲,到时候,肯定是一首好作品。

另外,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裴旭喜欢这首曲子里面的中国风元素。

他可不是那些习惯了“拿来主义”的,一味的去捧高丽棒子的臭脚,说什么k-pop是世界流行的新元素,中国音乐人应该从中得到启示,紧跟世界流行趋势。

去特乃乃的腿儿。

我大中华以礼乐治天下的时候,三韩地区还特么是原始社会,一帮毛都没退干净的猴子,光着屁股蛋.子啃玉米棒子呢。

音乐的老祖宗,现在居然要跟着那个屁大的地方学,不nia毛。

再说,那个所谓的k-pop有什么了不起的,唱来唱去,就是个三音节,哆来咪,连发都唱不上去,那玩意也能算音乐?

还学呢,学个屁啊!

裴旭就一直反对那些怪腔怪调,坚持中国元素的音乐创作理念,所以在看到了萧飞的这首歌之后,立刻便大为欢喜。

“裴老师!拜托了!”

萧飞说着,将他誊抄好的五线谱,双手奉上。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