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德芸大师兄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录音

德芸大师兄 第一百七十四章 录音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38: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康老师,我到楼下了,门卫说得让您出来接我一下,哦!好嘞!”

萧飞挂了电话,仰头看着京城广播大厦,嚯,真高啊!

时候不长,康大鹏就一路小跑着出来了,看到萧飞,连忙上前。

“小萧!”

“康老师!”

他们俩算是熟人,偶尔在天桥剧场后台碰上也能聊上几句,这一位可是德芸社的贵人,德芸社能在京城逐渐打开名气,称的起是居功至伟,德芸社无论是谁都得跟人家客客气气的。

俩人说了几句话,康大鹏跟门卫这边登记了一下,便带着萧飞走了进去,直奔录音室。

“小萧!咱们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呵呵!

看康大鹏那急不可耐的模样,哪还等得及他休息啊!

“不用了,康老师,咱们抓紧时间录音,回头晚上我还得去德芸社演出呢!”

萧飞现在每天就演晚上这一场,可不能耽搁了,毕竟有不少观众是专门冲着他来的。

“好!好!”

康大鹏给萧飞介绍了一下录音棚里的几位工作人员,不管多大岁数,萧飞张口都得管人家叫老师。

听着工作人员讲解了一番,萧飞就明白了该怎么弄,走进录音棚,按照人家的要求试了几个音,确定没问题之后,正式开始。

“小萧!您先在这边录音,我去给你办一个临时的出入证,你看咱们定一下时间,往后你自己过来就行了。”

“行啊!听您的,我看······就定每天一点半吧!录到下午四点。”

本来当初定的是每天两个小时,可萧飞现在要给佟筱娅补习功课,每天上午还得去同仁堂坐诊,时间上确实有点儿紧了,距离高考还有五十多天,得赶紧把录音的事忙活完。

“行啊!就按你说的。”

康大鹏又跟着工作人员交代了一下,便出去了。

萧飞这边稍微稳定了一下,对着工作人员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得到回应之后,迅速调整状态,开了口。

“守法朝朝忧闷,强梁夜夜欢歌,损人利己骑马骡,正直公平挨饿。修桥补路瞎眼,杀人放火儿多,我到西天问我佛,佛说······”

啪!

“我也没辙!”

按照萧飞的要求,康大鹏在录音室里还准备了一块醒木,真要是没有这玩意的话,萧飞还真不习惯。

坐着说单口,萧飞还是头一回,他虽然过去跟着老先生学过评书,可却没在台上正式演过,这坐着使活,总觉得施展不开。

只是,他每次录音都要三个小时的时间,饶是他年轻,身强力壮,也有点儿吃不消,再加上收音的时候,也不方便,只能勉强凑合了。

“从今天开始,给您诸位演的是长片单口相声《九头案》。”

刚才进来的时候,萧飞还稍稍有点儿紧张,毕竟是第一次录音,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弄,尤其是眼前没有观众,屋里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隔着大玻璃坐着两个工作人员,完全感觉不到应有的气氛。

可是真开始说之后,萧飞的一颗心立刻就稳当了下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故事之中。

“相声有真有假,有些故事呢,是来源于生活当中,被相声演员拿出来经过提炼,反复的艺术加工形成的,也有的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历史上的一件真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就发生在咱们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大清国一共传了十二帝,大家伙都知道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

既然是在电台录音,不需要通过太多的垫话让观众集中注意力,自然就不能有那么多的闲白了,简单的聊了两句,萧飞便进入了正题。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如果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有268年。”

这些历史上的小知识,萧飞说起来如数家珍,要不然怎么说,相声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知识呢,讲一个清朝发生的故事,如果连清朝的历史都不知道,靠着一张嘴胡说八道去蒙人,也就干不了这一行了。

“公元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到了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十四爷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大顺、灭大西、扫南明,后又征讨三藩之乱、统一宝岛,至此宇内一统,经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但到了道光年间,英夷入侵,国运日衰,咱们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清朝的道光年间。”

萧飞在录音棚里侃侃而谈,坐在外面的两个工作人员听着都不免暗自称奇,萧飞说的这些历史知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要准确的说出一些历史事件发生在那一年,还真不容易,而且,不光要描述出来,还要将逐字逐句的斟酌好,往往三两句话就能将一件事给表述清楚了,那就更难了。

他们做这份录音工作,之前也遇到过不少人,有过来录有声的,基本上就是拿着一本书照着念,充其量也就是在念的时候,加入一些感情色彩。

萧飞才是真牛。

刚才康大鹏带着他一进来,这俩工作人员就免不了好奇,萧飞过来录音,居然什么都没带,等到录音开始了,也没见他拿出来个台本什么的。

真的就是靠着一张嘴说,东西都在脑子里记着呢!

这个可就厉害了。

他们也曾听说过,当年有评书艺人来电台录音,老先生就是带着一张嘴过来直接说,他们当时听了还觉得这事有点儿假,今天算是真的开眼了。

“······塔二18岁这年,烦人托窍的在衙门口找了个差事,上两天差歇一天,上差这天呢,就直接歇在衙门口了,休息这天就回家住,嫂子呢,是个好人,兄弟每回家来住,都得预备一桌好吃的,有时候跟着兄嫂,三个人一起吃,塔大一忙,就剩下叔嫂二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故事渐渐的展开,两个工作人员一开始还没在意,他们不是《开心茶馆》栏目组的,平时也不怎么听相声,知道的相声演员也就经常上电视的那些位,民间的艺人根本不熟悉,更别说是萧飞这么一个二十都没到的小伙子了。

在他们看来,康大鹏就算是对萧飞再怎么重视,可这么个岁数能有多大的能耐啊!

结果一听,没多大一会儿就被吸引住了。

萧飞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往往会穿插一些小知识,有历史的,有民俗的,三教九流,风土人情,无所不包,就冲这知识面,他们也得在心里写下一个大大的“服”字。

更别说萧飞在说的时候,声情并茂,模仿起人物来也是惟妙惟肖,时而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时而是个尚未成.人的孩童,时而又成了一个暮气昭昭的老人,时而变成了千娇百媚的小媳妇儿。

可无论是男女老少,萧飞就通过一张嘴被刻画出来了,而且,还让人感觉不到一丁点儿的违和感,这个就神了啊!

“······列位,您记住了,但凡干媒婆的,要是没张能说会道的巧嘴,绝对干不了这一行,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媒婆的嘴,骗人的鬼,只要主顾把钱给到位了,愣是能把死的给说活了,一见面上来就是这姑娘怎么怎么好,在家里怎么怎么能干活,说的是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塔大奶奶问清楚了这姑娘的家庭地址,当面也没应,让媒婆听信,她出去一打听,好嘛,这姑娘在家可够疯的,人送外号‘人来顺’,大奶奶心说,这可不行,我得对得起二兄弟,不说是十全十美吧,可也得差不多啊,像这样的可不能进我们家的门。”

《九头案》这个段子的包袱不是特别多,特别密,吸引人主要靠的是故事情节,这里面奸情人命,九头十三案,桩桩件件扣人心弦。

不过到底是单口相声,萧飞也通过话术时不时的抛出一两个小包袱,让外面的两个工作人员忍俊不禁。

人来顺!

这包袱说的太隐晦了,不过稍微一琢磨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在电台,如果去电视台的话,这类小包袱都是绝对不允许说的,否则的话,一定三俗的大帽子扣下来,节目都得停播。

萧飞说到一个小时的时候,康大鹏回来了,小声问了一句:“怎么样?”

工作人员一挑大拇哥:“真棒,老康,这人你是打哪找来的啊?岁数不大,说的可是真不错。”

康大鹏呵呵一笑:“一看你就没听我们的栏目,今个晚上回去听听《开心茶馆》,你就知道了,这小伙子是德芸社的,最近我们栏目一直在放德芸社的相声,怎么说呢,德芸社的相声和别人······真不一样。”

何止不一样,听了德芸社的相声,康大鹏都有种穿越回了旧社会的感觉,坐在茶园子里,点上一壶茶,要几样干果点心,听着台上的相声艺人说着市井俚语,逗得满院子人哈哈大笑。

这才是相声原本该有的样子啊!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