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水龙吟 > 第723章 冰,科普

水龙吟 第723章 冰,科普

作者:夏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3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冰在古代战场上应用的其实不够广泛,主要是以为,古代战场,以中原为主,而中原地区即便在寒冬腊月,温度也不是特别低,冰的低温属性,并没有有效发挥出来,史书上记载的唯一一次利用冰冻属性抵御敌人的实践,就是北宋名将杨延昭——这不是演义里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的。

杨延昭曾今冀州某地发动军民冒着严寒,汲水灌城,往城墙上浇水,利用冰城抵御辽国的进攻。面对萧太后亲临城下擂鼓督战的辽军,杨延昭抓住百年难遇的寒潮来临的机会,下令军民在城墙上一次次浇水,一次次结冰,第二天,高大的城墙,变成了一道冰墙,表面光滑,坚固无比。辽军虽勉强发起总攻,但箭头射在冰墙上最多只留下一个个白点,云梯则无法搭在光滑的冰墙上,会左右打滑,轻松就会被守城的宋军推下去,聊过士兵更是无法攀爬攻城,辽军在城下拖了数日,天气也不见好转,无奈之下,只好退兵而去。

这里就要做个科普了,初中物理大家都学过,水在0左右结冰,但在不同温度下,冰的硬度是不一样的,数温度越低,冰的硬度就越大,在0时,冰的硬度为1—2,很容易碎,跟没有进行过钢化处理的玻璃差不多,在零下-15的时候,冰的硬度为2—3,这时它的硬度,基本和纯铜相当,而当气温下降到零下-40,冰的硬度会变成4,与钢铁的硬度相当,如果再往下,到零下-50,硬度会升为6,已超过钢铁的硬度,而在-70时,冰的硬度可达到7,硬度超过花岗岩。

从水变成冰,体积会增加一部分,但继续降温,又会符合热胀冷缩原理,冰随着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冰越结实,硬度也会增加,在超低温的情况下,冰可能比钢铁、花岗岩还要硬。

现在我估计室外的气温,肯定超过了-30,城门之间结的冰,接近钢铁的硬度,而东方寂白给我准备的水又很足量,可以把城门中间大概一米纵使的缝隙,全部填满,一般来说,一定厚度的冰,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就能够抗击枪弹甚至炮弹,比如在-25的时候,冰就变得非常坚硬,完全可以在战争中被当作战时的「盔甲」,性能不输我的软猬甲,还很轻便。

如果是在极寒的冬季室外,在水中,加上木屑或纤维再结冰的话,更是会极大地增加冰的强度,防护效果就更好。二战期间,盟军将木纤维与水混和冻在一起,使木纤维形成防冰融化的隔离层,这种经过纤维加固了的冰异常坚实,厚度仅为2.5厘米的大冰板,就可以承受住6个人的重量,10厘米厚的大冰板,则可抵挡手枪和步***,从而使盟军在对得军的战斗中伤亡大为减少。

现在城门这边的冰,厚度为一米,别说叛军的热武器不好用,就是把戴路的炮推过来,也未必能轰的开。

实在是很佩服东方寂白的执行能力,排水出口那里的小冰山,她是怎么再短时间内,给打通的呢?估计肯定是当地人对付冰冻,有独特的办法,肯定不是硬凿,和铁一样硬,怎么用铁凿子凿?估计是使用火之类,加温,让冰山融化,或者温度升高,再想办法凿开。

当然,想用兵守住城门,光靠硬度也不行,还得有韧性,巧了,冰还真的具有较大的抗拉、抗压强度和承载力,根据科学试验证明,低温冰的抗拉强度为极大,每平方厘米可达12千克—15千克,抗压强度为每平方厘米35千克—45千克。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冰层越厚,承载力也越强,半米的冰层上面,就完全可以开几十吨的坦克过去。

所以,无论叛军是用攻城锤撞门,还是用马拉着牵引,都没有用,打不开,只能想办法融化调门间的冰,但那是需要时间的!

我要争取的,就是这段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