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咸鱼的悠闲人生 > 第7章 南音之王,客途秋恨

咸鱼的悠闲人生 第7章 南音之王,客途秋恨

作者:呆萌小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29: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地水南音吗?

讲真,其实大家都不是什么音乐艺术家,只是喜欢听戏曲的爱好者罢了,真要让他们用传统音律唱法腔调等专业知识去辨别,那肯定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的。

而且正如苏白所言,在座还真没人听过这首南音,所以完全就是一点能够对照、对比的资料都没有。

但是仅一句唱词之后,在场所有人红着的眼眶里,那疯狂打转的晶莹泪水,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檀板响,南音唱,喃喃自语,泣诉衷肠,闻者寂,境苍凉,余音袅袅,一曲难忘......

只一听那仿佛直达心底的弹唱,那种仿佛跨越时空般的久别重逢之感,那种难以言喻又让人欲罢不能的销魂之美,不是地水南音,又还能是什么?

用网络的潮语来说,体内的DNA动了,真真切切的动了,甚至是在沸腾与燃烧!

“好......好啊!”

“南音一响,天地苍凉!”

“轻拨低唱,曲中弦上话凄凉,这就是......这就是地水南音最本真的味道啊!”

“他,他竟然真的会唱地水南音......”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为什么这么好的南音我以前从未听过......”

活动中心里,在一阵阵无法抑制的激动议论声后,又缓缓的恢复了平静,因为苏白的歌吟声仍在持续不断的飘荡着。

南音很慢,慢到有足够多的时间给他们去反应,去思考心头的各种疑惑,去平缓各种躁乱的心情。

而无论听众怎么反应,苏白都仿佛不受任何干扰一般,一心三用,左手拍板,右手弹筝,口唱南音。

“......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凉天。你睇斜阳对住双飞燕,我独倚蓬窗思悄然。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住寒烟。”

在外面越下越大的暴雨声中,他那哀婉多情的吟唱声,渺小得就如同于狂风中飘荡在大海的一叶扁舟,仿佛但凡有一个浪头打过来,它就会被瞬间湮灭。

但是他弹的每一个音都那么从容不迫,如珠之圆,如玉佩之铿锵,唱的每一个字都那么徐疾有致,情绪饱满,或哀婉或悲叹,引人入胜。

那一段段婉婉转转的粤韵曲调,一句句如诉如泣的文雅唱词,就如同在听众的感官中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隔绝了现世所有的烦嚣。

让人只感觉外面喧嚣呱噪的暴雨狂风声,都在他那喃喃自语的清音中瞬间消失了,仿佛从来不存在一般。

与此同时,所有人先前那狂乱的心神与思绪,也很快就都被那悲凉深沉的唱腔牵引着,迷醉在从那曲里流露而出的冷暖人生之中。

就连心情最为激动最为复杂的权伯,虽仍有万般疑问绕心头,但也很快的缓和平复了下来。

他看了一眼刚刚同样完全失态陷入疯魔的邓伯,现在已经如痴如醉的抖起腿来了,不禁自嘲一句:“想那么多做什么?现在就该像他那样没心没肺的,有什么等先欣赏品味完小曲再说。”

可瞥见邓伯手里正在录音的手机后,他又不敢说人没心没肺了,太机智了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要赶紧录音?

嗯,那自己也不用录了,老邓的手机更高级些......权伯心里想着,又将视线放回了苏白身上。

突然的,他就又后知后觉的明白了先前的许多不经意的小细节。

就比如刚才开唱前,苏白的刻意拖延,现在看他那一心三用仍游刃有余的样子,与其是说他自己要调整,倒不如说他是让自己这些听众先调整下情绪,平和一下状态。

因为南音真的很慢,慢到可能你的眼泪还来不及流出,就已经干在眼眶里了,若是听众心情浮躁的话,是没办法欣赏到其中之美的。

甚至连苏白带戴墨镜的举动也是别有深意,绝非是他为了搞笑活跃气氛才戴的。

为什么南音的唱法分支流派那么多,人们却独尊地水南音为南音正宗,仿佛只有失明人士唱的,才能算是真正的南音那般?

同样也是因为南音的节奏缓慢,伴奏的乐器单调,唱腔的韵味又独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开眼人是唱不赢失明人的。

开眼人在演唱时看到观众闷,心里就会慌,慢慢就会催快,一快就全变味了。

而失明人慢慢咏叹,就能够很好的将自己情绪透过南音表达出来,平静苍凉,心随意动,令人回味无穷。

权伯甚至敢打赌,此刻苏白墨镜背后的那双眼睛,那双仿佛永远平和无波澜的眼睛,此时此刻绝对是闭着的!

诸多的小细节,都说明了苏白是真的很会啊,并且是很用心的在唱。

所以,即便权伯心头里的疑惑仍有无限多,但在眼下都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此时此刻,哪怕错过一个音,一个字,他觉得都是对艺术的亵渎!

想至此,权伯也缓缓的闭上了眼睛,跟着慢悠悠的节奏慢悠悠的抖起脚丫,只倾听着苏白唱述的故事,沉浸在那恍若隔世的独特韵味之中,感受着那无穷无尽的惊艳。

曲中的故事并不复杂,说的是一个叫缪莲仙的穷文人在青楼与一个叫麦秋娟的歌女相恋,后逢乱世,他投笔从戎走上了战场,两人从此天各一方,失了音讯。

在秋天的客途中,缪莲仙感怀伤情,于是便以一曲哀怨的南音倾诉心怀。

没错,苏白演唱的,就是地球世界里大家耳熟能详的南音之王——客途秋恨。

甚至说它是“南音之祖”都不为过的,因为在苏白熟知的地球世界里,据说南音起初并无专名,后来正是因这首《客途秋恨》流行于世,人们才始称此调为“南音”。

所以,苏白的心里根本就不虚,若这首都不算是南音的话,那他就要重新评估一下这个世界了。

当然,这只是半开玩笑的话,拿地球的南音经典作品到这里来说事,显然就是属于“拿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有点耍流氓了。

实际上苏白之所以敢如此“狂妄”,真正的底气来自于,他已经谨慎的通过原主的记忆,粗略对比过了两个世界的南音。

看一下两者常用的调式,都是正线、反线和乙反线,再看一下板式,慢板、中板、流水板。

最后,不论是地水或戏台南音都有个特点,在唱词与唱词之间的某些位置,都会间以南音的典型过序音乐。

所以只要再扒一下这里地水南音唱段常用的板面,即唱段的前奏,比如常用的八板南音板面,工尺谱那么一走:工尺上尺六工合......

诶嘿,两个世界都有一样的,那不瞬间就清晰明了了么,放心大胆的上就是了。

这也是为什么刚刚古筝前奏一响,全场就跟炸了一样。

因为它就是这个味啊!

虽然大家都没听过《客途秋恨》这个唱本,但是指不定就在哪首曲子里听过同样的板面,所以一下就被击中了。

而苏白的演唱,也是最纯粹的地水南音唱法,且不带一点删减的,含有大量的“苦喉”,因此特别的慢,时间特别的长。

要是给不好这一口的年轻人唱,他可能就直接张卫健版走起来了,快速念几句“凉风有信秋月无边巴拉巴拉加强健的臂弯”就完事收工,稍慢一点别人可能都跑了。

但唱给戏迷老人听,那当然是越原汁原味越好嘛!

不用担心“苦喉”过多过于拖沓,这里没人赶时间,而且对于喜好南音的人来说,地水南音的美妙就是在苦喉中达到极致的,低沉摇颤,如泣如诉,妙不可言。

若让苏白自己挑自己的毛病,可能就是伴奏缺了一把椰胡吧。

如果能有一位乐师配合伴奏,再加上那缠绵、醇厚的椰胡乐声,音乐效果肯定会更棒。

不过这样也不错,古筝和拍板,虽音乐丰富性稍差了些,但同时也更显寂寥悲秋的意境。

而感受到大家的反应后,苏白也彻底的放下了心来,同时他的心底里,更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归属感在悄然升起。

他的脑海中,不由得就闪过了一位香江教授情深意切的文章。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文化传统就好比轻轻吹拂的微风,好比天边洒落的明月,与我们的先祖、父母,以至我们自身,一同度过悠悠岁月。偶尔回首,才醒觉其间的色相声痕,沥沥淅淅。《客途秋恨》,大约两百年前出现的一曲南音,凭借凉风秋月,一直飘荡到今日的香江;尽管曲中的红豆西风与大众关怀的科技经济,似乎没有半点关涉,但其间的缠绵游丝却时时在日照下闪映......”

这就文化血缘啊,虽然时常潜隐在日新月异的声光屏障之下,但却又水流不息,总能在不同的时代里随时浮现于我们的意识世界中。

所以,即便是从未听过南音的人,甚至是完全听不懂粤语的人,在第一次听的时候也依然会被深深的感染,产生一种如沉睡的灵魂被唤醒般的神奇感觉。

苏白此刻的个人感触就更深了,突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里,任你的心态再好,那种与这个世界无关的孤独感都是无法避免的。

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世界里,大家并非毫无关联,最起码体内的文化血缘是一样的。

也正是这种带着烙印的审美,才令自己这个来自异世界的陌生人,在唱起来自异世界的陌生歌谣时,他们听到,也会被深深吸引,似曾相识,似梦迷离。

而他自己,无形之中也多了一份心安,无需再问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