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同时穿越从四大名著开始 > 第5章 莫元贞书信召群贤 甲子年儒道起纷乱

两拨访客接连到来,让莫易感觉,汉室的上与下明明共存于一片蓝天之下。

可他们却比自己这个穿越者更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不过,莫易倒也可以理解。

满朝朱紫只知道秦末与新莽两个乱世。

他们没见过南北朝的道德深渊,没见过隋末的战火连天,更没见过,甚至难以想象残唐五代的无情刀兵。

直到张角老师给他们上了一课以后,这些人都没琢磨明白。

汉末群雄里,第一个认识到底层力量的人是曹操。

他收百万青州黄巾,方才奠定了王霸根基。

莫易知道。

所以他一直都不太在乎汉室的大义。

他手里有更好的。

巡游天下过后,儒家经典解释权已经有一小部分被莫易握在手中。

这是那些世家不可接受,却又无可奈何的权力。

而莫易也无所谓他们接不接受。

子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只要莫易把那些世家打到濒死,他们说的话就自然就会变好听了。

同样是有志于天下的雄杰,三国莫易的起点要比水浒莫易好太多了。

水浒莫易开局就只有一个岳飞。

三国莫易不但有关羽、张郃。

诸葛家那几兄弟如今也都锁死了立场。

诸葛亮就不说了,诸葛瑾也是东吴重臣。

他们的堂弟诸葛诞虽然性格有些问题,但死后能有数百人相随,也是一代人杰了。

更关键的是,莫易不用考虑第一桶金的问题。

莫氏是只比山阳李氏、徐州糜氏稍差一等的豪强,配合莫易如今的影响力,拉出万余兵马丝毫不是问题。

现在他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掌握幽州。

从刘秀开始,不论是袁绍、高欢,还是窦建德、石敬瑭,每一个立足于冀州的带头大哥都需要考虑如何获得幽州的支持。

刘秀争夺天下的刀锋就是渔阳、上谷保存下来的西汉突骑。

窦建德则是被幽州罗艺牵扯了太长时间。

以至于等他终于腾出手来时,王世充的棺材板已经唐军摁死,都开始上钉子了。

窦建德只能在虎牢关独自面对李世民。

莫易知道幽州对他的重要性,也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清楚,那里是苦寒之地没错,却也是丰饶乐土。

原来辽东地区的开发还很困难。

但是,在神石天降以后,汉人的平均身体素质正在以一个夸张的幅度提升。

按莫易估计,差不多灵帝身亡,董卓入洛那时候,普通士卒只要稍微有点保暖措施,就能顶住东北地区的冬季。

那边就可以实施军屯了。

眼下黄巾即将起事,莫易自然也不会闲着。

他一边让关羽以围猎的名义整顿兵马,操练士卒,一边开始疯狂的写信。

如今早不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了,纵使有些异论,也大多声称自己不过是比较特别的儒学。

世家固然掌握经典的解释权,并以此作为根基,却不代表寒门之中就没有人才了。

甚至于,世家之中,也不乏对现状不满之人。

这些人收到了莫易的那封内容堪称惊世骇俗的书信之后,有些人回信怒斥莫易,有些人默不作声。

还有些人一路狂奔到了河间。

收信之人,第一个到来之人是个二十六岁的青年。

“北海管宁,见过莫公。”

莫易看着素衣白袍的管宁,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北海有一龙三杰,我只发信于你,不想你也是第一个来的。”

管宁回道:

“礼仪法度,是天下准绳,莫公信中所说,太过骇人,幼安心急,便星夜兼程赶来了。”

莫易表示理解:

“确实,若是随便有个儒生出来说家天下的制度将要崩溃,大家只怕会当那人是个疯子。”

在管宁之后,陆续还有许多人前来。

有曾经在黄巾起义被平定以后,劝皇甫嵩自立,行汤武之事的凉州名士阎忠,和他特别欣赏的后辈贾诩。

也有传说中是董卓女婿,但现在只是左冯翊一个普通儒生的李儒。

还有东郡的普通富户,完全没想到自己会接到莫易书信的程立。

除了这几人之外,还有十几个莫易巡回讲学之时认识的,与世家牵扯不深,思维活络,精通儒学之人也到了河间。

莫易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然后抬手碾平了城外的一座小山丘。

“诸位,吾言一家之天下无法持续,缘由便在于此。”

大伙都是聪明人,基本上都掌握了精神力的应用。

见到莫易的行为以后,他们也都琢磨明白了,为何莫易说家天下不行了。

汉室的权威不是光靠嘴上说说来维持的。

那天下最为精锐的军队才是汉室统治天下的真正法统。

但现在,个人的武力开始夸张化以后,统治结构必然会产生巨变。

换句话说:

“上古之时,帝王禅让,至大禹变为家天下,又历夏商周秦四代,乃有汉室。如今,这天下之制度,怕是要再变一变了。”

听见莫易此言,众人神色各异,反应最大的却是管宁。

只见他坐在席上,默默流下泪来。

莫易有些奇怪。

管宁虽然品性高洁,但莫易记得这人单纯只是不愿意做官,对曹魏也发表没什么意见,应该不是汉室死忠才对。

随后,莫易就听管宁哀叹道:

“我自幼苦读,研习礼仪法度,只求一展胸中意气。如今竟是要变作伯夷叔齐了嘛?”

其余人虽然不像管宁那般专精一道,却也心有戚戚焉。

“诶……”

这时莫易出言否定道:

“我的看法与幼安正相反。伯夷、叔齐虽死,其名流传千古,这便足以证明,有些事是不会改变的。

天下正需要如幼安一般的人物,为这就要脱缰的野马拴上缰绳。”

说着,他环顾众人:

“我请诸位前来,便是要共襄盛举,荡平腐朽的汉家天下,建起我儒门的大同社会来。”

大同社会,这和名留青史一样,是无数儒生心中渴望而不可及的白月光。

王莽曾经靠着这个旗号让儒生们同他一起疯狂。

如今,这个梦想依旧没有褪色。

而这也是正是莫易的目的。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他岂能让张角专美于前。

汉灵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年,甲子岁。

一月,太平道弟子唐周告张角谋反事。

二月,河间莫易通传天下儒生:

“神石天降,汉德衰微,岁在甲子,天下大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