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深空之下 > 第四章 寻找下一个地球

深空之下 第四章 寻找下一个地球

作者:最终永恒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7:3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氦-3,好东西啊,不仅仅是一种能源,还可以用来做某些超流体实验,可以一定程度拟合宇宙弦的形成……”

“而且单质氦-3是一种惰性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对许多实验也非常有帮助。X”

聊到氦-3,物理学家丁一东教授说出了一串奇怪的名词。

他心中还在想着他的科学实验。

一直到现在,物理学的黄金盛世还没有过去,还有大量的难点没有攻克。

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人类的技术也在蓬勃发展。

这位大科学家觉得……在这里开会有点浪费时间,他更想要回到自己的实验室。

经过长达一百六十年的艰苦奋斗,这些工作习惯都刻在了人们骨子里。

特别是安装了大脑芯片,智力得到了飞跃以后……所有人都感觉突破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人们思维的活性大幅增强,奇思妙想也层出不穷,不做科研……实在有些可惜了啊。

其中一位工程师倒是说了个有用的观点:“如果用氦-3代替氘作为主要的核燃料,核反应更加清洁。没有了中子流,核反应炉的维护间隔可以增加18倍!这对于我们是大有好处的。”

“而且氦-3弹的当量更小,可以在较小的反应炉内进行……”

现在人类确实实现了核聚变,却是直接用几公里厚的反应炉,再加上强磁场,粗暴地将核爆能量直接吃下。

这种反应炉长期运作下来,也需要一定的维护。

而核反应产生的中子流更加讨厌,中子本身不带电,不能用磁场或者电场隔绝。这些中子混在离子里边,不仅会破坏炉壁,还会破坏发电机的相关设备,使得维护工作大大增加。

如果用氦-3作为核燃料就不会产生中子,确实清洁高效了许多。

“甚至……更高等级的星际文明也是需要氦-3的,它也是文明间的一种交易标的。”

众人热烈的讨论着,开采氦-3成为了首选大事。

当然,这件事不能作为长期的工作计划,凭借储存在诺亚号的海量机器人,几年内就能完成开采工作。

那么,几年之后,人类应该干嘛?

现在人类成为了星际文明,可以涉足的区域更加广阔,可供选择的目标太多太多了。

但人们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有许多事情人们必须要搞清楚才行:首先自然是……新人类文明应该如何发展?

刚刚踏入星际的人类,应该如何面对整个宇宙?或者说……如何面对充满了秘密的银河系?如何对外探索?

虽然从外星生命体“黑”的报告中,人们得知了一些宇宙基本信息,但这点信息依旧太少太少。

于易峰想了想,直接说道:“就这样漫无目的地漂泊在银河系,实在太过危险了。”

“所以我认为,如果有一颗类似于地球的母星,或者有一颗太阳作为后盾,然后再向四周探索,无疑更加符合我们的思维逻辑。”

“……就目前而言,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寻找下一颗地球,寻找下一个太阳系!”

“大家觉得呢?”

这个方案获得了在座各位人士的一致首肯。

每个第一代的老人,都非常向往另一颗地球。或许是年纪大了,时间久了,他们莫名怀念地球上的一些日子。

“半年后,我们将到达gb131号行星,挖矿的时间大概在两年左右。接下来大家有什么合适的目标可供挑选?类似于地球的行星我们有发现吗?近一点的那种。”于易峰一边问,一边研究绿光文明曾经发过来的星路图。

上面的信息并不是很多,只是标注了一颗四千多光年以外的恒星,在银河系核心的外围区域……

那应该是绿光人的殖民恒星。

绿光人还欠人类东西没有还呢……

不过,人类暂时不可能跑到这么远去勒索绿光人。

光凭飞船的体积上看,人类的科技还是比不上绿光文明……跑过去要债,就是被吊打!

天文学家汤姆逊率先提议道:“我们身处的这个双星系统,不存在像地球一样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必须离开这个恒星系统才行。”

他操作着计算机,屏幕上跳一个比较复杂的图像,正是双星的运行轨道。

宇宙中的二体问题,如果只考虑万有引力,以一个星体为参照系,另一个星体的运动轨迹是圆锥曲线轨道。

只有这样才满足万有引力定律的平权性。

这种圆锥曲线轨迹虽然计算起来简单,但对于生命星球来说实在是太不稳定了,忽远忽近,忽冷忽热。再加上双星海量强劲的太阳风,直接就能将较近星球的大气全部吹走。

所以,双星系统内的所有行星,都不符合人类的要求。

汤姆逊教授说道:“我们观测到,距离这里6.3光年外有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宜居带内或许有一颗类地行星。我们可以去那里探探运气,实在不行也可以尝试着自己改造一下……”

“只是不知道那里有没有土著文明……”

“还有另外一些较远处的类地行星,这是具体资料……你们可以看看。”

他将一份资料发到各人的电脑上。

于易峰粗略瞥了几眼,点点头道:“那就这样,这段时间先对那颗类地行星进行详细地观测,分析具体数据。等我们补充完氦-3后,再做最后的决议……”

这个简短的会议就这样结束了,当然也只是最初步的会议,让大家了解一下近期的目标而已:

先挖矿,然后寻找下一个地球!

于易峰忽然有些感慨,6.3光年外的星球啊,以往地球人想都不敢想的距离!

但按照目前曲率航行的最高速度,也就差不多两年的航行时间,人类完全可以接受。

只要两年……人类就能跑过去了。

这就是……科技带来的质变!

“如果那颗星球质量实在太差,需要几百上千年的时间改造,还不如直接放弃,寻找下一个。”

于易峰默默地想着。

“银河系这么大,不可能没有下一个地球……”

话虽然这么说,要完全找一个一模一样的,还是有些困难的。

行星的反射光实在太过微弱。想要用射电望远镜清楚观察遥远处的行星,相当相当困难……

就一颗普通类地行星与附近炙热的主恒星对比,行星的反射光被恒星大量掩盖,就好像萤火皓月一样,人类很容易忽略过去。

这也是低级文明的一种天然保护方式。

隔了6.3光年的距离,人类的射电望远镜只知道这颗行星的表面有大气,可能类似地球,仅此而已……

不过于易峰心中清楚,如果真的类似地球,生命是大概率存在的。宇宙中,因为生命普遍定律的存在,人类并不寂寞,除人类以外的智慧生命体太多太多。

但是,人类已经非常“好运”地,或者说非常“努力”地,成为了稀有的星际文明。跨越了大过滤器的星际文明绝对是稀少的。

若是用科学技术等级来划分的话,基本上99.999999%以上的文明,都是低级文明,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果参照“黑”给出的信息,这些文明,被简单地划分为“k级文明”,也即低级文明的意思。

成功者都有相似的地方,失败者却是五花八门。在星际文明眼中,就是这些k级文明,组成了多姿多彩的银河系……r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