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宝莲灯前传开始穿越诸天 > 第八百三十章 你们可知,在这五浊恶世,反而诞生出一个打灭漫天神佛的狠人

牛魔王恍然大悟的叫道: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为何净想起赚笔大的,我自己都不能确定这不老丸,究竟能不能让凡人活到一万岁,我怎么就被不老丸的一万岁蒙住了双眼。”

“明明几十上百年就能让那些富豪趋之若鹜,说不老丸能活一万年,反倒无法取信他人。”

他越说越气:

“我甚至不用造假,使些法术就能轻而易举的帮人延长寿命,我怎么就犯傻了,非要去搞什么桑姆液,我真是想瞎了心,蠢到了家。”

此时,在场人的眼神很是微妙,先是望着懊恼不已的牛魔王,又把目光投向不紧不慢走来的杨蛟。

“没文化就算了,还又蠢又贪,你说你这种妖怪活在世上,是不是浪费你所处之世的灵气。”

陆小千一听,连忙开口:

“牛魔王要是死了,西天取经上的劫难就要少了一难,您可别就这样把他杀了。”

杨蛟一脸漠然:

“说的好像取经人取得真经,就能普度众生一样,要是真能普度众生,何至于等到我去一统世界,让天下大同。”

“在我修行有成时,便发现唐代以后,天下渐渐地陷入了修行荒漠,说要造福众生的神佛,更是毫不留恋的抛弃了生活在五浊恶世的众生。”

“伱觉得这些所谓的神佛,值得我去尊重吗?这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的神佛,只会让我由衷地感到作呕,是以牛魔王死便死了,西行与我何干。”

“况且,你也不要把神佛想的太蠢,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本就是他们造就的,少一个牛魔王,自会多一个神佛座下的孽畜下凡。”

话音刚落,牛魔王大放幽邃之光,呼吸间身躯溃散,化作劫灰,消散在原地。

在场的人听到这番话,无不心神震动,尤其是猪八戒,他算是明白了,不是漫天神佛视这位为灭世大魔,而是这位发自内心的鄙薄,敌视漫天神佛,所以,才有打落神佛之举。

猪八戒越想越苦恼,心中惆怅万分:

“玉帝,佛祖,你说你们这是怎么回事?人间就算灵机不显,成为了末法之世,也可以想办法抢救一二嘛,为何这般果断的放弃。”

“你们可知,在这五浊恶世,反而诞生出一个打灭漫天神佛的狠人。”

随牛魔王身死道消,杨蛟的眸子侵染了一层幽邃之芒,《大德自在天经》水到渠成的破入第三重。

“琐事已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杨蛟看向陆小千。

“哦,马上。”陆小千晃过神。

“楚楚姐,记得帮我跟何姐告个别,还有你,你有练武的绝佳资质,我教给你的武功,可要好好练,须知外物不可依,你别看小千他们现在无所不能,归根究底,终究是摆脱不了生老病死的凡人。”

“我期待你将来武道有成,能够以武成仙,那么我们便有再见之日。”

程少商对肖楚楚说完,灿烂一笑,走到杨蛟身旁。

旋即,陆小千轻道:

“傻妞,时空穿梭,送朱瞻壑和程少商回最初来到现代社会之前的时空。”

随两人周身环绕绿光,立即消失在原地,场上的气氛一下子轻松许多,黄眉也不复之前看到杨蛟的畏畏缩缩。

“明终帝,果然是开古今未有之盛世的绝代帝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立下前无古人的盖世功业,也只有他这样的心性,才会不把皇帝的位置放在眼里。”

游所为语气一顿:

“我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正是因为他这种对神佛的态度,以至于后来成为了新的天帝,就像整治贪官污吏一样,去整治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佛。”

忽然,猪八戒出声询问:

“游总,小千,你们说,等我回去后,能否劝住玉帝和佛祖放弃人间的举动?”

游所为摇了摇头:

“你觉得一个被大公司辞去的员工,或者是大公司一个正在进行考核的员工,向公司老总提想法,提建议,并让公司老总为之采纳,这现实吗?”

陆小千也反问道:

“猪哥,你要是真能劝的动,又怎么会发展出现在的世界?”

猪八戒一听,默然无语。

星夜,京师,汉王府。

一座清雅的庭院内,显化出杨蛟和程少商的身影。

“还真是恍若一梦,去了后世一遭,才真正的明白清静的难能可贵,现代世界虽然从修炼上的资粮来讲,要比我们这个时代充沛,但实在太过欲望横流,很难静心修行,简直是每走一步都有绊脚石,稍有不慎,便会栽个大跟头。”

杨蛟眉梢微扬:

“你不是能从喧闹的繁华中体悟清静自在吗?哪里来的这么多感慨。”

“我又不是一开始就体悟出清静的,才到现代世界的时候,还不是被热闹至极的都市迷花了眼。”程少商刚说完,就迈着轻快的脚步回屋去了。

两个月后,清早。

圣谕来到汉王府,让杨蛟和朱高煦身披甲胄一同出府,去往京师三大营驻地。

京营入口处,一身甲胄的朱棣一马当先,身后跟着大批将士,朱高煦和朱高燧紧跟其后,杨蛟和朱瞻基则跟着他俩后面,再后面大多都是精悍铁血的将士。

而营地之中,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已然整装以待,肃穆而立,雄赳赳,气昂昂的等待朱棣的巡视。

时至中午,主帐内。

朱棣端坐在主位,朱瞻基站在御案旁,朱高煦和朱高燧坐在下方两旁首位,杨蛟则坐朱高煦身旁的案桌上,帐内还坐着许多气势凛冽的将军。

此刻,帐内气氛有些沉默,只见杨士奇跪在正中央,双手高举一卷画轴。

“这是太子爷抄的杜甫的《兵车行》,刚送来的,你们都看看。”朱棣看向朱瞻基:

“挂上。”

“是。”

马上有侍卫搬来一个架子,朱瞻基从杨士奇手上接过画轴,挂在架子上后迅速打开。

朱瞻基却见画轴上的《兵车行》只抄录了半首,但还是朗读道: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在场的人听完,自是知道诗中就是在传达百姓对战争的痛恨,和战争所带来的痛苦,明白朱高炽想间接的规劝自家老爹勿要再启战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