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宝莲灯前传开始穿越诸天 > 第八百零二章 朱高煦:我太想进步了

永乐十年,应天府。

当今皇帝御驾秦亲征阿鲁台,终于今日凯旋返京,时至正午,浩浩荡荡的队伍缓缓进入城内,正中间之处,大批精锐将士拱卫着天子所乘之车大辂。

这时,城内道路两旁的百姓,皆作跪地接驾,手捧香炉状。

当大辂进入城门,猛地激射出诸多弩箭,紧接着香灰四起,又出现许多辆燃烧熊熊火焰的推车,将长龙般的队伍隔断,四周再冒出众多刺客,持刃向大辂冲杀而来。

又有人高声喊道:

“奉建文皇帝旨意,斩叛臣逆子朱棣。”

此话一出,只见士卒有条不紊持盾护住大辂,又有大批将士异常勇猛向刺客拼杀而去。

而四周的百姓见有人刺杀王驾,早已慌乱的四散而逃。

与此同时,在一座富丽堂皇,典雅恢弘,又显得宁静而肃穆的王府内,于一间书房之中,一名十一二岁,显得很是俊俏的少年郎,正襟危坐的看着书卷。

霎时,他的双眸浮现一抹幽邃之光,脸上出现了少年不应有的深沉与老练。

“汉王世子,朱瞻壑。”少年郎也就是杨蛟喃喃自语。

随泥丸宫内的阴冥碑投影流光一闪,此界的剧情脉络缓缓的在心间划过。

他的眉梢浮现一丝饶有兴趣的神色,没想到此界亦是融合之世,不仅是大明风华的世界,更是魔幻手机的世界。

但杨蛟放开身心,想要吸收天地灵气的时候,却大感疑惑,灵气很是微薄,怎么都不像是能修炼成仙神的世界。

他当即把心神放到阴冥碑投影传输的信息之中。

少顷,杨蛟嘴角微扬,没想到此界岁月长河外显,不用破入太乙之境,便能通过岁月长河进行时空穿梭。

而当世由于岁月长河横断在唐朝末年,出现了绝天地通,便导致唐朝以后灵气逐渐消失,到如今已然沦为再无何神仙妖怪显圣的时代。

是以现在连所练的武功都没有任何超凡迹象,纯粹就是打熬筋骨和防身杀敌的技击之术。

不过对于杨蛟而言,他的修行之法,完全不在乎世界是不是末法时代。

并且,在这仙神不显,人欲泛滥的时代,冥冥之中的负能量之力,倒是比其他诸天世界精纯了许多。

旋即,他就把心神放在剧情脉络之上,此身来历,大明永乐皇帝朱棣第二子汉王朱高煦嫡长子朱瞻壑。

虽说此世有些架空大明的迹象,但大抵结局未有变,此身永乐十九年将病故,生父朱高煦也免不了落个被炙烤而死的下场。

大概剧情就是讲述了在明永乐元年,御史大夫景清一家被满门抄斩,长女孙若微被副将孙愚救下,隐姓埋名在外生活。

次女蔓茵被朱高炽救下,交给宫中女官收养,化名为胡善祥。

十年以后,孙若微等人计划刺杀永乐帝朱棣,未果后,跟太孙的朱瞻基纠缠了九年之久,终是嫁给了他,成为了朱瞻基的太孙嫔,其妹胡善祥成为太孙妃。

而在孙若微经历了一系列权谋斗争和宫廷生活后,历经六朝五帝风雨,逐渐为江山稳固百姓福祉放弃仇恨。

杨蛟看到这,颇感无语,槽点太多,一时之间,难以言表,值得一提的是,算算时间,现在应天府的刺杀,就是此身生父朱高煦在利用靖难遗孤。

他早就清楚自家老爹不在大辂上,便是想用靖难遗孤刺杀皇帝之举,想造成太子监国不利的假象。

没办法,谁让朱高煦太想进步了,被画了半辈子的大饼,实在是不甘心做什么藩王。

当年的靖难之役,他可谓是第一猛将。

白沟河之战,燕军遭遇南军勇将,也就是朱元璋的养子平安和翟能。

平安于燕军必经之地预先埋地雷,导致燕军损失惨重,不敌撤退,燕王亲自断后,掩护大军撤退,期间被南军围攻,燕王亲冒矢石,拼死抵抗,先后三换战马,箭尽三筒,战刀也砍断,几乎被南军生擒。

危难时刻,是朱高煦不避险阻,冒死冲破南军截击,及时赶来援救。

一面令人于南军背后放火迷惑,一面亲自率军,大呼杀敌,直冲南军阵中,激战中阵斩翟能父子,这才击退南军,救回燕王。

而后,又一鼓作气,追击南军主将曹国公李景隆,大破之,缴获粮草无数,收降南军十余万,这才让当时的燕王朱棣真正觉得,自己可以打败大侄子朱允炆,夺取天下。

又有东昌之战,朱棣亲自率前军猛攻南军,被南军统帅盛庸诱敌深入,然后合围于阵。

燕军大将张玉、朱能焦急万分,急忙赶来救援,久久不能救出燕王。

关键时刻,还是朱高煦赶到,与张玉、朱能商议后,让二人佯攻,自己率精骑乘隙杀入包围圈,势不可挡,杀散南军,救出燕王,并掩护北返。

当然,其中也有建文帝朱允炆说出,勿使朕有杀叔之名的功劳,如果不是这命令,南军四面包围,刀枪火器重重围困之下,朱棣和朱高煦多半凶多吉少。

因此,朱棣以下将领及燕军将士,可以说对朱高煦无不折服。

重要的是,他于靖难之役中,身先士卒,每战争先,多次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又数次救燕王于危难中,战功赫赫,无人能比。

建文四年五月,燕军于灵璧会战大胜后,大举南下,避开南军重兵驻守的城市,乘虚抵达扬州,距离京师咫尺之间。

建文朝廷大哗,京师戒严,六月初一,燕军准备从浦口渡江,攻击京师。

南军最后的大将盛庸集合剩余军力,于浦口拼死一战,做最后的抵抗,但是有如神助,南军居然击败燕军,夺取胜利。

此时因深入南境,四面都是建文朝廷势力,为了避免被南军乘胜围攻,朱棣决定接受之前朱允炆所遣使者的请求,接受他割地所请,南北议和后北返。

正在此时,依旧是朱高煦率援兵及时赶到,从而立马消除朱棣后顾之忧。

于是,朱棣再无顾虑,命令立即进攻,破南军渡江,并对劳苦功高的朱高煦说出了影响他一生的话。

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朱高煦得到父亲的暗示,大受鼓舞,当即率军殊死作战,击败强弩之末的盛庸,此自南军再无抵抗力量,燕军便顺风顺水的攻入应天府。

但之后朱棣登基称帝,直接来了个翻脸不认账,立了体弱多病,生性仁厚的世子朱高炽为太子。

如此一来,是个正常人都受不了,更别说从血海里拼杀出来的朱高煦,以至于这些年来心心念念的就是扳倒自家大哥。

所以,这么总结下来,对于朱高煦而言,他太想进步有什么错,这本就是他家老头子曾对自己许下的承诺,不过是他现在不认账罢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