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从宝莲灯前传开始穿越诸天 > 第七百三十四章 生丝案和玉如意案

姚惜很是难过的开口:

“你们是不知道,张遮本与我在议亲,但在他开罪兴武卫,触怒圣上后,便主动与我家退亲。”

“退亲之前,我本以为他攀附上我姚府门楣,知道我父亲是当朝一品大员,必不会主动退亲,却不想他真是个君子,又那般的磊落。”

“为了不累及我,在停职没多久,便主动将亲事退了。”

“在他退亲的当日,我就想女儿家活在这世上,不就是为嫁个良人的,就算他出身不好,前途难测,家有寡母又有何妨,反正我什么都有,也不劳他多费心,便特意去寻他。”

方妙听到精彩处,见姚惜突然没不出声,连忙问道:

“姚姐姐,然后呢?那张遮该不会还是不愿吧?”

姚惜神色怔然:

“他当真是个温润如雨,清正如松的君子,是这世间比任何人都要好的人。”

“从头到尾都在为我考虑,说自己性情寡淡又无趣,又说届时他要是被贬出京,我亦会跟着离京,父母生养不易,怎能为儿女私情,今后相隔千里,难报父母恩。”

她的神情愈发的黯然:

“不仅如此,他还说若亲事退后,要是有一些风言风语,不妨就说张遮克妻,是天煞孤星之命,如此一来,也就再难对我姚府生出什么是非来。”

周宝樱听完,很是动容的道:

“天啊,没想到这张遮竟是这般人,居然用自己清誉来成全姚姐姐,怪不得姚姐姐你难过伤心,要是换作是我的话,若丢掉如此上好姻缘,我不得哭死。”

姚惜一听,神色越加难过,不禁询问:

“阿殊,你说我该怎么办?这些时日,我一直都有挽回亲事的念头。”

薛殊轻轻地摇了摇头:

“伱既已说张遮是君子,那么以他的秉性,是决计不愿累及他人。”

此刻,姜雪宁双眸涌动出复杂难耐的情绪,心中默道:

“当个坏人吧,姚惜跟他不合适,别管旁人怎么看,去把张遮抢过来。”

可是她虽然是这么想的,但却如此说道:

“张大人素来清正,我相信好人有好报,若等到他官复原职之日,未尝不可挽回这门亲事。”

“并且,我也不相信如此风光霁月的人物,会就此前途难测,姚小姐,你不妨等等看,或许要不了多久就有转机。”

姚惜闻言,神情低落:

“为今之计,也只好如此。”

席位上,姜雪宁眼底更是尽显难言之色,心中自道:

“张遮,对于你,我又有什么资格去争取呢。”

十日后,清早。

张宅。

杨蛟在卧房内穿好官袍,因熟知剧情线,便不担心被贬出京,而今亦如原剧情一般。

平南王派谋士公仪丞来京城,就是为了燕家,但急于朝廷大乱,但又忌惮燕家军的实力,就想借定国公之手除掉燕家。

而谢危表面上是万人敬仰的少师,德高望重的朝廷命官,更是皇帝沈琅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实则还有两重身份。

一是平南王的手下,二是定国公薛远与勇毅侯燕牧妹妹之子薛定非。

平南王本是先皇之弟,在皇位争夺中落败,被远遣封地,可终是不死心,暗中养兵,再于二十年前挥军北上,直取京城,随后用重兵包围了整座皇宫。

彼时先皇因出宫养病而避过一劫,当时还是皇后的太后与还是太子的皇帝却留在宫中,跟他们在一起的还有正巧在宫中的薛夫人母子二人。

在平南王杀入宫中,没见到这些人的踪迹,便察觉皇宫有密道,但因不仅围了皇宫,更是围了整座京城,深知他们就算有密道,也逃不出去。

就在皇宫内外大肆搜捕,因平南王对先皇恨之入骨,自是恨屋及乌,不找到尚是太子的沈琅绝不罢休。

于是,凡遇到孩童不由分说全部抓起来。

抓了整整三百孩童,却发现无一人是沈琅,然后七岁的薛定非在太后用亲生母亲的性命威逼下,自冒太子之名。

最后,三百孩童被杀戮殆尽,平南王更是发现薛定非并不是沈琅,可见他有十足的利用价值,便并未下杀手,打算让其改名换姓,再教养长大,派去打入皇宫内部,蓄势待发。

不过谢危本人虽是作为平南王的暗棋,来到京城成为内应,但他的目标并非只是为了支持平南王的叛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皇家和定国公薛远的深仇大恨。

因此在察觉平南王想利用薛家去对付燕家后,就打算让薛家自顾不暇,那么纵使平南王派来的公仪丞反了天,也奈何不了燕家。

所以,谢危前几日发现京中出现的生丝案,其背后有着薛家的身影,就派人暗查。

便查到前些日子薛家联合京中的大丝绸商,故意压低生丝价格,等丝价大跌又暗中买入,再运去江南织造,最后再运回京中以高价售卖丝绸,没承想这趟却翻船了。

谢危考虑到因逆党案迟迟没有进展,该让刑部立些功,不然压不住兴武卫,就把查到的人证和物证不留痕迹地交给了陈瀛。

随后,陈瀛自是将生丝案呈禀给了皇帝沈琅。

而沈琅就觉得定国公薛远掌握着兴武卫,结交半数朝臣还不满意,竟又插手漕运之事,官商勾结,左右市价,还欲杀人灭口。

当然最关键的是,见自家无子嗣,身子骨又不好,居然开始拉拢礼部,想请立皇太弟。

就理所当然的用生丝案敲打了定国公薛远一番,使其开不口,为了彻底把此事压下来,也给了刑部一些甜头。

用办生丝案有功为借口,不仅对刑部上下予以嘉奖,还不追究逆党一案始终没有进展,相关人等更是官复原职。

就是因为这些种种的勾心斗角,阴差阳错的让杨蛟免去罪责。

四日后,夜里到了杨蛟在刑部当值。

没想到刑部却是好不热闹,先是谢危的人来请陈瀛,没头没尾说想请他去皇宫查什么玉如意案,救什么姜姑娘,还拿出沈琅亲赐给谢危能够自由入宫的令牌。

接着宫里的小太监又来到刑部,带着太后口令,请陈瀛入宫一趟。

陈瀛明白多半就是为了什么玉如意案,他乃是滑不留手,明哲保身之人,自是怕有什么万一。

恰好见杨蛟亦在当值,也听闻了他与姚尚书退亲,想着若是等会查案有什么错漏,这不就是上好的顶罪人选。

杨蛟当然也心知肚明,也没说什么,便跟着陈瀛进宫,并且由于熟知原剧情,明白玉如意案跟平南王逆党有关。

不就是见薛家因为生丝案自顾不暇,拿出一柄玉如意,铭刻事关三百孩童之言,专门送给太后,让她心虚之下气急败坏的搜查。

其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嫁祸给燕家,有不臣之心,让皇家和薛家彻底铲除燕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