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归黄金年代 > 第九百章 双赢

重归黄金年代 第九百章 双赢

作者:夜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12: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录像机的诞生其实非常早,在五十年代初,英国广播公司就发明了录像机,但初代录像机实用性很差,并没有得到推广,到1956年的时候,美国安潘克斯公司推出了一款实验性的磁带录像机,这台录像机的体积极大,足足有一辆汽车那么大小,而且售价极其高昂,高达7.5万美元之巨。

随后,技术不断更新,德国和日本的企业先后发明了螺旋扫描技术,使得录像机的体积开始缩小,等到1974年的时候,真正可以实际运用在家庭的录像机诞生。

七十年代末期到现在,国际上的录像机产品日本具有领先地位,尤其是掌握螺旋扫描技术的东芝公司更是其佼佼者,之后索尼、日立、松下、JVC、三洋等公司也开始生产家庭录像机,在这些公司的推动下,家庭录像机的完善度越来越高,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并且其产品占据了全世界录像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八十年代初,日本的录像机开始进入中国,早期只能在友谊商店内凭着外汇券购买。又或者出国人的从国外直接带回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家电。」

就像林宇航和罗琳结婚的时候那样,宋援朝特意让秦正国从香江给他们准备了进口家用电器,其中就包括一台日本进口的录像机。

宋援朝和林燕结婚的时候,也准备了一台东芝的录像机,这台录像机直到现在还摆在宋援朝家里呢。

其实在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家用录像机技术已经很完善了,没有了继续挖掘的可能。但这些些年来,日本录像机生产企业对录像机的研究依旧还在继续,时不时就推出一款新品来取代以前的型号。

但这些新品从基础功能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变化,有变化的仅仅只是一些华而不实地小功能,比如研究出来的画面停止后手动旋转前进或后退功能,又比如数字时钟显示和闹铃功能,还比如通过技术让录像机具有给老式电视机增加频道功能等等。

这个时代,日本人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花招上简直就是乐而不疲,每天钻研的就是怎么在现有的产品功能上怎么去添加新的功能,从而导致录像机的功能是越来越多,设计也是越来越复杂和繁琐,一台录像机的遥控器上密密麻麻全是按钮,这些按钮之多就连许多日本人自己都搞不明白怎么使用。

因为这些公司的如此折腾,不少日本人在报纸上破口大骂,骂这些企业简直就是走火入魔了。

一家公司不好好去研究新技术,天天扣细节弄华而不实的玩意,这些破功能听起来似乎不错,可实际上在真正使用上完全就是鸡肋,谁吃饱了没事干去用这些玩意?录像机的基础功能不就是放录像么?充其量快进、后退、定时录像功能还有点用处,其他功能有个毛用。

可偏偏这些日本企业就是听不进别人的批评,依旧我行我素。而且每一次新功能出现,必然会在宣传上大肆宣扬一番,然后再推陈出新,用新型号取代旧型号,意图在消费者那边赚取一笔智商税。

近十年来,日本企业基本都是这么干的,而且干的兴致勃勃,再加上他们的技术垄断和专利的原因,全球录像机市场一直被这几家企业牢牢占据,而产品的价格也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利润程度。

从这点来说,和盛华的VCD产品在目前市场上的利润是一样的,日本企业的录像机产品成本利润甚至还不入VCD呢,而产品价格却仅仅比VCD稍低些,这样算下来利润会有多少可想而知。

可现在,随着VCD产品的出现,狼终于来了。

日本人善于搞小花招却忽略了技术的更新,当他们发现VCD已有了取代录像机市场的可能性时,不由得变得惊慌起来。

为了继续把持这个市场,这些企业火速联系到了美国公司,提出了技术

合作或者技术授权的请求。

在之前,美国公司方面按照宋援朝的要求和几家公司私下联系过,要求进行技术合作,用VCD技术换取未来DVD的几项关键专利,却被骄傲自大的日本人给拒绝了。

而现在主次已经倒了过来,因为VCD的出现让他们感到了危机,美国公司方面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宋援朝的指示,美国公司方面拿起了架子,直接开出了比以前更高的筹码。

面对这个结果,日本方面也不是没有想到的,虽然对美国公司的态度很是恼怒,可却又不敢得罪美国公司方面,只能继续和美国公司进行扯皮,意图用更低的代价获得VCD的技术。

可没想到,就在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谈判过程中,美国公司方面突然宣布已和飞利浦方面达成了技术交换,免费把VCD技术授权给了飞利浦,当这个消息宣布之后,几家日本公司顿时就慌了神。

要知道日本在家用电器方面固然拥有优势,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也极高,可这些日本公司也不是没有对手的,其中飞利浦就是他们最大的对手之一。

飞利浦的许多产品都和这几家日本公司有着重叠,而且飞利浦的技术力量也非常强,手里握着一些不可缺少的专利,在一些电器产品的生产和研发上,日本公司在有些时候也需要和飞利浦合作,从这点来说,双方既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

现在美国公司先一步和飞利浦达成了合作意向,并且把技术授权给了飞利浦,那么就代表飞利浦已经获得了VCD市场的准入劵。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飞利浦大肆进入VCD产业,对日本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要知道飞利浦可不是小公司,这可是一家和东芝、索尼不相上下的国际大企业,其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不是一个盛华电子可以相比的。

现在盛华电子在中国内地市场独占鳌头,却因为产量问题VCD产品还没彻底取代传统的录像机产品。可假如飞利浦公司开足马力生产VCD,并且找到中国内地企业进行代工的话,这个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到时候,飞利浦的产品能轻而易举地打垮现在的录像机市场,同时在海外各处攻城略地,甚至直接进入日本市场取而代之。

这个结果是日本企业不愿意看见的,所以当美国公司宣布了飞利浦的合作,飞利浦方面也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双方的合作在家庭影视是一个颠覆性的革新,日本人坐不住了,之前咬牙死挺着的日本人终于再一次找到美国公司,重启了之前僵持的谈判。

经过几次会晤,终于盛华通过美国公司拿到了后续发展DVD的关键技术授权,也适当的在VCD技术上给予了回报。此外,日本方面还提出,希望美国公司能拉上飞利浦和香江盛华,一起制定一个行业协议,也就是说对VCD技术进行行业内部共享,但绝对不允许对其他企业再进行授权,并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价格区域,以保证产品市场的利润均沾。

这个建议正中宋援朝下怀,按照宋援朝的想法,哪怕日本人不提出这个建议,他也会让美国公司适当地提出这个想法。现在日本公司首先提出来了,就是再好不过了,让日本人起头,到时候挨骂的也不是自己。

把信息传递到飞利浦方面,飞利浦很快就有了回音,对方表示基本同意这样的操作,不过在国际市场上划分还需要商讨一番。

飞利浦也不傻,这些年录像机市场基本是日本企业垄断,飞利浦好不容易通过拿到VCD技术授权准备扳回一局,怎么可能还继续和以前被日本企业压着打呢?

既然大家要形成联盟,那么联盟内部就应该进行适当的市场划分,这对飞利浦是有好处的。至于盛华方面,原本和美国公司是一个老板,宋援朝授意之下,让徐

慧亲自飞了一趟美国代表盛华进行谈判,去美国之前徐慧和宋援朝见了一面,两人谈了整整一一下午这才赶往机场。

VCD上市后的第二个月,VCD行业联盟初步形成,各方面经过艰难的谈判后最终有了结果,在VCD市场上拿到了各自所需的东西。

其中,飞利浦占了便宜,不仅保住原本的传统市场,还借这次机会有了介入日本这些公司的市场机会,这对于飞利浦方面而言已经是个巨大成功了。

至于盛华方面更是最终的胜者,各方承认盛华是中国内地市场获得授权生产VCD的企业和目前市场影响力,虽然中国内地市场不对日本公司和飞利浦进行封锁,而且也不可能封锁,但日本公司和飞利浦各方都表示绝对不会在中国市场上技术泄密,大家一起做好VCD这个市场,确保市场的利润和规模。

此外,盛华还拿到了海外的销售承诺,各方表示不会在海外市场对盛华的VCD产品进行商业上的打压,盛华同时保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价格不得过低,维持一定的价格范围,换而言之是防止盛华对海外市场进行倾销,但盛华的产品是否能被海外市场接受,就靠盛华自己的本事了。

这样算下来,日本方面似乎是最吃亏的,因为日本方面无奈出让了一部分市场,使得原本基本垄断录像机的格局产生了巨大变化。可是这也是没办法事,形势比人强,至少这样的结果在日本方面还是可以接受的,总比原本的市场全部被VCD给冲垮来得好吧?

当记过通过越洋长途来到宋援朝这里后,宋援朝终于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些日子,宋朝援虽然表面成竹在胸,可实际上却一直在担心日本人真的翻脸,直接不顾美国公司的专利在国内市场捣鬼。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那么前世VCD市场的情况就会重现,VCD这个产品也将在极短的时间内从高高在上跌入深渊,这对于盛华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现在这样的结果是最后的,盛华不仅拿到了后续DVD的关键技术,有了未来替代VCD更好产品的主动权。而且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市场和产品利润,虽然在未来几年里,随着各厂和品牌的VCD不断出现,VCD的成本和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可再怎么样也不会跌到前世烂大街的程度。

只要能维持高利润,哪怕最终利润从目前的4—5倍跌到3倍左右也是值得的。在高利润的维持下,就根本不需要无休止地产量来弥补,这样对于整个市场的整体发展也有相当的好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