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诸天:从知否宰执天下开始 > 第九十一章 一个字,贬!

政斗一向是惨烈的。

相比于武将上战场的刀刀见血,文人的嘴皮子一向杀人不见血。

偏偏,却又满是鲜血。

王氏一族做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决定——将顾廷烨和楚鸿的事情搬上朝堂。

顾廷烨杀了王若与,这自然是让王氏一族的人悲愤。

但,王氏一族也不乏明事理的人,认为王若与的确是有错在先,人都已经死去,不应过于激化。

顾廷烨杀人让人悲愤,可他也是盛明兰的丈夫,双方也是亲戚关系,没必要将这些事情搬上朝堂。

相比于将这事搬上朝堂,明事理的王氏族人倾向于私底下商量这些事情。

不管王若与怎样恶毒,她的确是让顾廷烨杀了。

如今,王氏一族式微,不如找到顾廷烨,双方好好商谈。

顾廷烨杀了人,适当给点补偿。

王氏一族则可以借助这些补偿,稍稍壮大,息事宁人。

这个方案在王氏一族内极为通行,甚至就连王若与的丈夫康海丰也倾向于这个方案。

人都死了,就算是真的将顾廷烨绊倒,又有什么意义?

与其如此,不如从中获利,解决家族渐渐衰微的困境。

至少,从大局和家族利益上讲,这是极好的选择。

楚鸿被弹劾的事情,那其实就更简单。

不少王氏一族的耆老都分析过,就是王老太太高傲的态度让人心生厌恶,王素那不远不近的态度让人家不再顾忌亲戚关系。

楚鸿当时可是巡查天下的内阁大学士,文官集团的二把手,一把手的宰辅大相公韩章又是他的老师。

这种情况下,说句涨他人威风的话,当年王氏一族的老太师巅峰时期也真未必比得过。

这样的人物,二十八九岁。

你摆一个高傲的态度,人家不厌烦才怪。

事情也好解决,王老太太亲自上门服个软就行。

好歹盛华兰是那位的正妻,盛华兰又是王老太师的外孙女,王氏一族论关系和那位真的是相当亲近。

楚鸿的嫡长子楚瑞,真论起来也有王氏血脉。

这种情况下,一方服软,亲戚自然是可以好好的做下去的。

至于王素被贬的事情.

王素本就有三品大员的经历,以那位的地位,官复原职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甚至,那位要是心情好,有了简拔亲戚的意思,或者在一些地方有要安插自己人的心思,王素一定是位列前茅的人选。

这也是一条兴盛王氏一族的路子。

嗯.这几种建议,王老太太都没选。

王老太太在王氏一族可是土霸王,有个软弱听话的儿子王素,她在王氏一族一向是说一不二。

家族耆老固然有好的见解意见,但王老太太不听,你能怎么办?

王老太太实在太恩宠长女王若与,当知道顾廷烨杀了长女的时候,也不想长女的人品,也不想家族利益,就想着报仇。

一怒之下,顾廷烨被她状告上了朝堂。

楚鸿的事情也是如此,王老太太一直端着太师的架子,在地方上横行霸道习惯,面临楚鸿这个阁老的时候也没将思想转变。

当得知楚鸿无视了她,甚至将王素贬官的时候,怒气冲冲,一纸罪状告上朝堂。

一样的事情,没上朝堂是一个性质,上了朝堂又是一个性质。

没上朝堂,大家都是亲戚,前面不管闹得怎么僵,总有回旋的余地。

譬如,让盛纮从中间作和,让盛老太太出面.

但是,上了朝堂,那就没有亲戚之分,裁判是皇帝,观众是文武百官。

上了朝堂,就有了输赢之分。

毫无疑问,王老太太输了。

王氏一族自王老太师去世,已然二十年有余。

也就是说,王老太太也有二十余年没有进京。

二十年,变化的东西实在太多,王老太师的影响力早已消弭。

王老太太一介妇人,也从不熟悉朝堂政斗,便将宅斗那一套引到朝堂。

两个对手,一个是进士本事的侯爷顾廷烨,这个她耍赖勉强可以招架。

一个是在内阁都可以驰骋的楚鸿,文官辩驳的巅峰人物,两句话她都招架不住。

如此,怎能不败?

王氏一族败落,王老太师成为了大周朝有史以来第一个被抬出太庙的人。

太庙,享受帝王供奉祭拜。

当初,王老太师那一届的名臣高官不少,大名鼎鼎的范文正公也是那个时代的人。

除了范文正公,其余还有几位名相,誉满天下的内阁大学士。

这太庙供奉,无论从哪里看都轮不到王老太师。

嗯.结果,范文正公变法失败,当时的韩章一书奏罢四宰执。

一下子清空,牛逼的大佬一个不剩,都有被贬的经历。

竞争一下子小了许多,王老太师资历高,上位!

说实话,有点水分!

王老太师入太庙,本就有点争议。

不过,当时仁宗斗赢太后、新进掌权没多久,也急于展示影响力。

这就有点类似于赵宗全有意要推楚鸿上位宰辅大相公一样,赢了,那就要有赢了的动作。

因此,这事也就有了定论,王老太师顺利入住太庙。

王老太师的影响力真心一般,他那一派系也在昙花一现,不如其余几个立国时就存在的派系。

偏偏,他上了。

从理论上讲,太庙位置有限,位置要是满了,那就是进一出一。

前朝时就有这样的说法,满了就进一退一。

不过,说归说,真要将人无缘无故的抬出来,其实不大可能。

如今,大周朝历经五位君王,赵宗全这一朝尚且没有动作,实际上也就四朝。

四朝,拢共也就不到十位入住太庙的大佬,完全装得下一个王老太师!

也就是,但凡王氏一族安生,王老太师将受历代香火供奉。

嗯.这次出来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赵宗全这个太祖血脉登基,皇位也坐稳,楚鸿、韩章这两个师徒和顾廷烨就是关键人物。

韩章作为宰辅大相公,明确的偏向使得党争没有悬念。

未来,韩章入太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甚至,等入了太庙,韩章的含金量还会上升。

太祖血脉重掌山河,未来注定需要扩大太祖血脉是江山正统的思想,也需要考虑太祖血脉和太宗血脉的关系。

楚鸿和韩章这两个师徒就是交替时期的人物。

韩章是仁宗时期太宗血脉宰执天下,楚鸿是太祖血脉宰执天下。

两个师徒,将会是以后历代皇帝最吹捧的人,以此证实太祖一脉江山稳固,正统继承。

这两人,注定在太祖血脉坐江山的时候会是被大力吹捧的人物。

王老太师什么鬼?也敢胡乱碰瓷?

王老太师移去太师之名,从太庙移除。

王老太太的一品诰命夫人自然也是收了回去。

女子的诰命,一般来说是随同夫君或者子嗣增长。

如今,王老太师没了,她自然也就没了。

王氏一族也遭受牵连,诬告当朝顶级官员,这可是大罪。

要是皇帝不仁慈,抄家灭门都是浅的。

王氏一族三代不得为官,没有权力,也注定废了。

不是谁都是楚鸿和韩章师徒,既是千古佳话,也代表着政治正确,影响力可预见性的将遍布历代君王。

王老太师,惨!

小秦氏涉及诬告,但她到底是有一个宁远侯继母的头衔,惩罚没那么重,仅仅是诰命被脱了。

不过,她儿子注定没机会袭承爵位,她的余生也注定在顾廷烨的阴影笼罩下活着,这比杀了她还难受。

顾氏三房,顾廷烨的三叔则是流放,他可没有诰命这玩意抵挡一层伤害护身。

大宗正这一次没有上前,但并不意味着他没事。

皇帝血脉都不一样,赵宗全可是太祖血脉出身,需要一个太宗血脉的大宗正?

这事没过几天,有关于大宗正的各种各样的黑料弹劾上了朝堂。

皇帝甚至都不演了,连弹劾内容都不看。

一个字,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