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 第九十九章 既然给了,就大方一点

时间倒回一个小时。

结束了座谈会,陈董事第一时间便给亚视集团的董事长邱德根打了电话。

说起这位邱先生,他的经历堪称传奇,不像TVB的邵六叔自小便出身豪门,无论做什么,都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邱德根出生在一个小商贩家中,由于家贫,仅读了几个月的初中便辍学了。

后来随家人逃难到了香江,当时香江和现在可不一样,那个时候,这片弹丸之地并不发达,邱德根初到香江,生存不易。

因为之前曾在上海经营过小戏园,放过幻灯片,凭着这么一点技术,勉强在香江站住了脚。

虽然微薄,但他们夫妻两个省吃俭用,慢慢地也攒下了一笔钱,便在新界开了一家小戏院。

邱德根很清楚,他那点资本根本不可能在市区和别人竞争的,因为住在市区里的人只对新上映的影片感兴趣,而新片的租金很贵,只要有一两部片子上座率不高,就足以让他赔光老本。

于是,他便将目光转向了乡村。

当时香江的乡村电影业还很落后,乡村居民很难看上一场电影,对他们来说,即使是老电影也是很新鲜的。

而老片的租金极为便宜,花上一港币就可以租一天。

在乡村开个电影院,既有市场,成本又低,自然大有前途。

这么说起来,邱德根也算是香江这地界,电影下乡的第一人了。

在乡村站稳了脚跟,也从最初的一家电影院,慢慢的扩张到了十几家,还在新界有了影院大亨的名头。

手里有了缺钱,邱德根便开始逐渐扩张自家的生意,随后便有了现如今鼎鼎有名的远东集团的前身——远东钱庄。

随后的十数年间,邱德根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投资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多:银行、地产、证券、旅游、食品、酒店、货仓、影剧院、报纸都有他的投资,甚至还将事业扩张到了国外。

随着时间流逝,邱德根老了,他的孩子们开始分担了家族企业的许多事务。

这时,突然想起一直没有如愿的电影事业,他是在电影业上起家的,有了雄厚的资本,他又想来圆他的旧梦了。

可当时家里人都表示反对,也不愿让邱德根在晚年为此再操劳。

可是邱德根却决意要做的事,谁也不能阻止,当时香江有两家电视台,无线和丽的,前者经营得好,实力也强,拍过不少有影响的电视剧。

而丽的则因为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几近倒闭。

邱德根瞅准机会,于今年斥巨资购买了丽的电视台50%的股权,也就有了现在的亚洲电视台。

现在说起来,聊聊数百字便能将邱德根的大半生总结概括,可其中的艰辛,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作为一位精明的商人,善于把握机会只是基本,审时度势才是关键。

京城那边的谈判刚刚了些风声,还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的时候,邱德根就已经知道,和许多还在对鬼佬抱有幻想的香江人不同。

邱德根很清楚,回归是大势所趋。

现在的中国不同于一百多年以前,是绝对不允许香江继续保持现状,像块狗皮膏药一样,有碍观瞻。

将来会如何,现在谈还为时尚早,但是,提前做些准备,也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当邓峰社长联系到亚视,表示京城那边的电视台要派一个考察团过来交流学习的时候,邱德根特意交代了下去,一定要和京城来的人打好关系。

如果有任何要求的话,随时向他汇报。

“只是这样吗?”

邱德根倒是没想到,京城来人居然只提出了这么一点儿要求。

邀请亚视的艺员黄元申参加一场文艺演出。

“邱先生,他们……确实没提到其他的要求,只有这一个,不过,考察团里有一个年轻人,倒是和我介绍了一下他们说的那个晚会。”

“哦!什么性质的?”

“听他说,这场晚会将要在农历新年的时候播出,还说了,将要面相整个大陆,会有上亿的观众。”

顾北说这些的时候,陈董事明显不信,他对内地的印象和大多数香江人一样。

贫穷、落后……

就算是央视的技术手段能做到,可内地能有那么多家庭买得起电视机吗?

“还说了什么?”

“其他的……还说如果我们接受邀请的话,黄元申将作为香江的代表……”

“我同意了!”

不等陈董事把话说完,邱德根便将其打断了。

“另外,问问对方,还需不需要其他的艺员参加这场演出,只要是亚视的艺员,对方点谁的名字,我们就派谁。”

这下倒是把陈董事给惊着了:“邱先生,我们……是不是在考虑一下,一旦我们接受邀请的话,宝岛那边……”

“不用管他们,记住我的话,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是中国人,黄皮肤,黑眼睛,祖宗传下来的,改不了。”

有些话,邱德根自然不会和手下人说,大势所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现在不提前做好准备,拉近双方的关系还等什么?

如果没有京城的那场谈判,邱德根或许还会和以前一样,凡事都要小心谨慎。

毕竟,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只要涉及到相互交流的问题,总归是非常敏感的,也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鬼佬要是真的和他们说的那样硬气,估计也就没有这场谈判了。

既然肯谈,在气势上就弱了三分,那位铁娘子低头也是迟早的事。

至于未来,邱德根还是决定顺应时势。

现在提前做一些准备,总归没有坏处就对了。

邱德根已经表明了态度,陈董事虽然不明白,可处在他这个位置上,只要照办就行了。

“邱先生,还有一件事,昨天徐总监安排人带他们参观了我们的片场,他们当中有一位杨导演,就是《西游记》的导演,她好像对我们的特技设备非常感兴趣。”

昨天在亚视放映《偷吃人参果》的时候,邱德根其实也在现场,只不过看完之后就离开了。

“我明白了,既然给了,就大方一点,安排一下,等他们离开的时候,将咱们的闲置的设备送给他们一套,另外,如果那位杨导演还想要现场观摩的话,尽可能提供方便。”

“我明白了!”

挂断了电话,陈董事便在第一时间将邱德根的安排交代了下去,随后便打了顾北昨天留给他的那个号码。

“您好,我是顾北。”

“顾先生,您好,我是陈兴健!”

等对方自报了家门,顾北下意识的挑了下眉毛,随后笑道。

“陈先生,是已经有了结果吗?”

“是的,顾先生提的事,我们已经研究过了,也询问过黄元申的意见,决定接受邀请。”

还行,知道该往那边靠。

接着不等顾北说话,陈董事又接着说道:“另外,顾先生既然说是一场文艺演出,不知道还需不需要更多的演员?如果需要的话,亚视的所有签约艺员,顾先生可以随便挑。”

随便挑?

这么大方?

听到这话,顾北也有些意外了。

现在亚视的签约艺人……

米雪、张国容,还有……

真要是能把这些大牌都给请来的话,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还不得经典永流传啊?

“陈董事!”

顾北刚要点兵点将,突然又及时忍住了。

如果是在找到张铭敏之前,顾北肯定不会和亚视客气。

可现在不行了。

这一届春晚的香江艺人,有张铭敏就足够了,或者说,有那首《我的中国心》就足够了。

一旦邀请了其他香江艺人参加的话,到时候,势必要抢了张铭敏的风头。

或许《我的中国心》造成的影响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在这件事情上,顾北可不允许有丝毫的变故。

这届春晚,主打的就是张铭敏和《我的中国心》,就算是亚视真的愿意安排张国容过来演出也不行。

“非常感谢贵方的好意,黄元申先生能同意参与,就已经非常感谢了。”

陈董事见顾北拒绝,也松了口气,他还真怕顾北会狮子大开口,把亚视当红的艺人都带到京城去。

虽然邱德根发了话,可陈董事作为执行者,他也要考虑后续的影响。

一个黄元申就够了,再多几个人被宝岛封杀的话,可就难办了。

“顾先生,如果还有任何需要我们协助的地方,只管开口,另外,昨天因为太匆忙了,顾不上安排,如果大家还想去片场观摩的话,我们这边也可以安排。”

陈董事没提送装备的事,等到这个三人考察团离开的时候,再把东西拿出来也不迟。

“真的可以吗?”

顾北说着,转头看向了杨婕。

“当然,昨天准备不充分,我听说大家还东西想看看,结果没来得及安排。”

呵呵!

这下可好了,刚才杨婕导演还说,要去找邓峰社长,求他联系一下亚视,让她再去片场看看,那个过江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搞清楚的话,小老太太怕是好几天都睡不着觉。

“陈董事,贵方安排的这么周到,实在是……太感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