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 第八百六十七章 丢丢丢…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八百六十七章 丢丢丢…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0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会堂,西游主题音乐会后台。

所有参与演出的人员都在紧张忙碌的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大海呢?”

顾北也到了后台,看到李诚儒,开口询问道。

“我也没瞧见,转两圈了都没找到人。”

李诚儒说着,正要拦下一个工作人员询问,却被顾北给挡下了。

“行了,既然交给大海了,咱们就别跟这儿捣乱了。”

顾北知道李诚儒不放心。

尽管大海已经二十多岁了,可是在李诚儒的眼里还跟孩子一样。

自打入行,每一部戏都是李诚儒盯着完成的,怕的就是大海出错。

其实顾北何尝不是一样呢。

天底下做父母也都是如此,孩子再大,在父母的眼里,也依然是孩子。

李诚儒还想再说什么,就被顾北拉着走了。

在休息室里,两人见到了许静清老师,一起的还有杨婕导演。

“杨导,许老师!”

许静清老师看到是顾北和李诚儒进来,挤出了一个笑脸:“来啦!”

看得出来,老爷子很紧张。

一辈子都没怎么抛头露面,可今天突然成了主角,心中难免忐忑。

“许老师,您别紧张啊!今个对你来说,可是大日子!”

许静清笑了:“我知道,我知道,可就是……到时候上了台,也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

这段时间,许静清已经准备了无数份发言稿,在家里也是每天都在练习,可真到了这一天,没等上台呢,这会儿脑子里就已经是一片空白了。

“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今个您就是站在台上骂人,都有我给您兜着。”

顾北说的虽然是玩笑话,但是,他知道许静清的心里肯定有怨。

他们这个时代的人确实淡泊名利,但是一直没人忽视,明明一首歌曲,是由词曲作者和演唱者共同完成的。

凭什么颁奖的时候,只给了演唱者和词作者,反倒是把最关键一个环节的曲作者给忘到了脑后。

人家就能享受献花,掌声,名利双收,到了他这里,直接邮寄到了单位的传达室。

没这么欺负人的!

见许静清不说话,顾北又说了一句:“许老师,今天就是要给您正名。”

杨婕也跟着说道:“对,小顾这话没错,老许,就是要给你正名。”

许静清用力的点着头,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李哥!!待会儿介绍许老师上台的时候,隆重着点儿!”

李诚儒闻言忙道:“没问题,都交给我了,别的不行,咱这嘴皮子上的功夫可一点儿都没落下!”

听到他这么说,休息室里的人都笑了。

很快,时间来到了晚上七点半。

顾北也回到了观众席。

舞台上没有亮灯,随着一声丢丢丢……

演出开始了!

第一首,自然也是最为经典的《云宫迅音》。

想当初人们对于古典名著《西游记》改编的电视剧,竟然用西洋的电子乐,都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有人给央视寄信,表达了强烈的抗议。

央视的领导也因此多次找到杨婕导演,表示要将许静清换掉。

当时杨婕导演是怎么说的?

“要换他,就先把我给换了,人是我找来的,我觉得他最适合,换成别人我都不满意,要是出了问题,我负责,我一个人承担责任。”

就这样,杨婕导演一个人抗下了所有的压力,这才有了伴随着《西游记》一起火遍全国的多首传世佳作。

听着熟悉的音乐,一幅幅画面又出现在了顾北的脑海之中,原本已经有些模糊的记忆,又重新变得清晰。

随着时间的流逝,《西游记》早已经成为了一代经典,在许多人的童年里,每逢暑假电视台都会滚动巡回播放西游记,这也成为了一代人经典的童年回忆。

然而,《西游记》拍摄的过程有多难,只有像顾北这样的亲历者才明白,归根结底就一个字——穷,说句玩笑话,当年的《西游记》剧组穷的就只剩下演技了。

回想当年,央视的领导因为小日子版的《西游记》,深受刺激,于是拍板要拍中国人自己的《西游记》。

可说出这句话简单,真的要把《西游记》给拍出来,又何谈容易??

那时的央视资金是真不充裕,连最基本的资金都无法提供到位,小日子的《西游记》虽说情节雷人,但是它却不用面临资金难题,各种场景制作的恢宏大气,还融入了当时最先进的电脑特效。

可杨婕导演和她的团队有什么?

因为初期资金不够,台里的领导也不敢贸然启动《西游记》这个项目,最终东拼西凑来了一笔小钱,让剧组先进行试拍。

于是,1982年7月,剧组试拍了《除妖乌鸡國》这一集,并于当年国庆在央视播出,这是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如此稀奇的电视剧。

里面的孙悟空飞天遁地,各种特效层出不穷,令人很是惊奇,因此,这一集的收视率竟然高达89.4%,甚至有人看完一遍之后,还在等着看重播。

首战告捷,再加上杨婕导演的苦苦劝说,终于,剧组拿到了300万元的拍摄资金,在那个钱还非常值钱的年代,这绝对称得上是一笔巨款。

然而,尽管有了三百万元巨款,但是,《西游记》涉及的场景复杂,涉及的人物太多,涉及的特效太复杂,以至于三百万真的用到拍摄当中,也显得捉襟见肘。

为了让作品尽善尽美,杨婕导演率领团队走遍了全国十九个省,仅仅是安顿演员住宿和吃饭就不是一笔小钱。

再加上昂贵的后期特效,还有群众演员的酬劳,一开机就得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于是,还没有拍到一半,就又没钱了。

当时,台里对此也是爱莫能助,毕竟在那个年代,大家都缺钱。

好在剧组的制片李鸿昌老师联系到了铁道部,又拉来了三百万元的赞助,才解了燃眉之急。

这笔巨款来之不易,如果资金再度烧光了,就对不起赞助商的一片热情了,剧组从此之后就过上了把一分钱掰成两瓣花的穷苦生活。

馒头、咸菜、喝凉水!

这在剧组属于常态,顾北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那时候大家都咬牙坚持下来了,没人抱怨,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在做着怎样伟大的一项工作,即使吃苦也甘之若饴。

就是靠着这股啃硬骨头的精神,剧组终于战胜了困难,拍摄出了一代经典《西游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西游记》一经播出,立刻引发了国内外的轰动,国内就不必多说了,《西游记》的收视率年年霸榜,即使到了现在,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也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它的身影。

在小日子、高丽棒子,还有东南亚的很多国家,《西游记》也非常受当地观众的喜爱。

总之,《西游记》剧组不辱使命,将中国的文化成功输出海外,为中国的文化自信打下了完美的开局之战。

想想当年,再看看现在,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现在拍一部戏,绝大多数的剧组都不用为钱发愁了。

许多电视剧投资没有个一两千万,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但是随着电视剧的场景越来越恢宏,特效越来越精良,观众们不难发现,现在的电视剧缺少了灵魂。

电视剧被当成了盈利的手段,导演和演员们不约而同的忽略了它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这也导致电视剧质量的下降。

比如后来重新翻拍的四大名著,《新三国》雷人桥段不断,《新西游记》形象令人吐槽,《新红楼梦》情节设置不合理。

归根结底,精良的制作只是电视剧华丽的外衣,观众还是更加渴望看见富有内涵的东西,这也是为何《西游记》至今依然能够经久不衰。

曲终,李诚儒走上了舞台,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掌声。

“大家好,我是李诚儒!”

说着,李诚儒对台下的观众深深的鞠了一躬。

“大家在今天看到我,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感觉我和《西游记》好像也没什么关系啊!有的观众朋友或许还在琢磨,这位是谁啊?演唐僧的?不是!演孙悟空的??更不可能了,总不能是演白龙马的吧?”

台下响起了一阵笑声。

“您诸位也不用猜了,说起来,甭管是演了唐僧的三位演员,还是演孙悟空的张金莱,他们和西游的缘分,都没有我深,早在82年,《西游记》还没开拍的时候,我就已经进组了,不过我当时干的不是演员,而是剧务,谁都没想到吧??”

的确很少有人知道李诚儒的这段历史,人们熟悉他都是从演员这个身份开始的。

“当然了,今天这个场合,我可不是主角,主角是谁啊?”

李诚儒神神秘秘的一笑。

“我先卖个关子,简单介绍一下这位老师为《西游记》做出的贡献,刚刚这首曲子,大家都很熟悉,知道名字的恐怕不多,《云宫迅音》,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头曲,我要说的这位老师正是这首曲子的作者,另外,整部《西游记》里面,他还创作了包括《敢问路在何方》、《女儿情》、《天竺少女》、《取经归来》等等等等一共47首曲子,这位老师就是,来,咱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

“许……静……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