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 第八百四十二章 陈年往事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八百四十二章 陈年往事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0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些年那次西游剧组再聚首,都是在央视的很多领导,还有当初剧组的同仁多方斡旋之下,才组织起来的。

现在才过去几年的时间,又来再来一次,顾北还真有点儿的耐心杨婕导演不肯给他这个面子。

关于杨导和师徒四人的矛盾,其实也都是些陈年旧账。

西游剧组可不像红楼剧组那么和谐。

毕竟的主要演员那个时候的年纪都还不大,从小养成的习惯,让他们对于“听领导话”这件事上,没有任何抵触。

可就不一样了,进组之前,虽然很多人都没拍过电视剧,但是在各自的戏剧团,话剧团,大多都是台柱子,而且年龄偏大,有自己的想法。

特别在央视版前几集播出,迅速走红之后,让剧中的演员们名气也跟着大涨,在当时,也许是杨婕导演与一众演员的艺术追求不一样,双方便产生了矛盾。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导演,艺术在杨导的心中,往往大于经济利益,而一些演员的价值观却不同,在走红后,剧中的一些演员就开始奔走各地,赚取钱财,获得利益。

在当时,还没拍完,剧中的主演张金莱,马德桦,闫淮礼等人,就在各地进行商演。

对此,身为导演的杨婕自然很是气愤,随即批评了麾下的演员们,可这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不满的种子。

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师徒四人最后竟然向当时的央视台长王峰告状,由于王峰早就因为一些事,和杨婕发生过矛盾,差点儿直接解散了剧组。

后来,这一消息被公开了之后,在国内也引发了热议,这一事件也被称之为“走穴事件”。

杨婕导演甚至在媒体的一次采访中提到这件事,说道:“在拍摄完的后十年间,都没有在看过这部戏。”

而其中的细节,在杨婕导演后来的自传中就有提到过。

作为全程跟组的顾北,这一世也曾亲眼见证过,当时在拍摄排练期间,师徒四人经常找各种理由请假,最后竟然被发现在其他地方进行商演。

杨婕导演在知道消息后,也是异常气愤,怒道:“剧组人员经费不够,都在啃馒头,吃咸菜等你们,你们竟然做出这种事。”

不光杨婕导演,就是顾北也非常生气,这也是为什么杀青多年之后,他作为一家影视公司的老板,却从来没和师徒四人合作过的原因。

带火了师徒四人,而师徒四人却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杨婕导演的辛苦付出。

顾北作为杨导的亲信,怎么能不生气。

当时就连主题曲的演唱者蒋大伟老师也曾站出来替杨婕导演鸣不平,称师徒四人这样的行为实在不应该。

因为,如果没有杨婕导演的果敢和坚毅,以及过人的才华,又怎能成就这一段不朽的佳话呢?

没有,又何谈师徒四人。

前世,双方化解这段矛盾的契机是在1994年,为了能够继续将剩下的故事拍出来,师徒四人亲自到杨婕导演家中为了“走穴事件”向杨导道歉。

而为了完成当年的愿望,杨婕导演也决定放下过往恩怨,踏踏实实的将接下来的故事讲完。

不过这一世,因为顾北在最后时刻的注资,让全剧得以顺利完成,自然也就没有了多年以后再拍续集的事。

双方的矛盾也一直延续了下去。

上次是因为各方说和,杨婕导演才勉强同意出席了西游剧组再聚首的活动。

但是,当时顾北就看出来了,杨婕导演依然没有放下心中的芥蒂。

其实,后来想想,顾北倒是也能理解师徒四人的想法,毕竟,那个时候大家伙辛辛苦苦的拍戏,可赚的钱实在是太少了。

从1982年开拍,一共拍了6年,累计投入了600多万资金,剧组预算基本上都砸在戏上了,可以说一直到现在,的五毛特效仍可甩很多电影几十条街。

演员的片酬低,剧组的工作人员赚得更少。

那个时候,顾北每个月都要协助制片主任关小颖发工资,大部分剧组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在50到100元左右。

相对来说带“师”字的技术人员。工资都在80到100元左右,技术工种挣得多是正常现象。

其中工资最高的是负责人物造型设计的王喜忠老师,每个月150块钱,他在全国这个领域都是顶级大师,拿最高工资也是理所应当。

顾北在剧组的干的是现场统筹和导演助理,但剧组并没有明确安排这个职务,所以挂的是美术助理的职位,一个月50块钱。

说起来也不算很低,因为1982年时,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在798元左右,月收入相当于66元。

也就是说,剧组的平均工资和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也是相差无几的。

另外,这个只是工资,剧组常年在外地拍摄,还会有一些补助和津贴,以及夜班费等其他收入。

而师徒四人和顾北他们不一样,因为进组之前都有各自的正式单位,关系属于借调,当时张金莱的工作单位是浙江昆剧团,马德桦的单位是北方昆曲剧院,闫淮礼是京城人艺,许少华则是山东话剧团。

也就是说,他们在拿稿费同时,在原单位还会有一份工资,并非后来网上一些新闻里说的那样,六年就只挣了两千块一样。

应该说他们的片酬有两千多块,其收入还要包括所在单位的工资。

剧组除了主要演员和班底演员之外,其他演员都是临时借用来的,他们的收入也属于片酬性质,原则上最低30元一集,最高90元一集,本来是不超过主演的,但也出现过意外情况,导致个别演员一集稿费收入达到500元,是孙悟空的好几倍。

这个意外的角色就是白龙马,饰演白龙马的演员有两位,一位是演了三集小白龙的王伯昭,另外一位是在里演了一集小白龙化身的任文坚,他们俩也正好成为剧组里片酬最多的和最少的两个演员。

王伯昭片酬高,是因为他当时想狮子大开口,把负责跟他洽谈的制片主任给吓走,没想到对方居然答应了,但是要求他打死都不能说出去,包括杨婕导演在内的其他剧组人员都不知情,直到前几年西游剧组再聚首的时候,王伯昭才吐露真相。

王伯昭一共拍了三集,收到了三集片酬,一共1500元,但是观众只看到他在和里出现过,其他剧集里并没有看到他,这是怎么回事?

那是因为王伯昭还有一集的镜头拍完了,但是后来没用上,但拍了就是拍了,还是拿到了那一集的500元。

而在一集中,本来王伯昭也是应该出场的,但当时他人在老美,于是杨婕导演急中生智,让白龙马嚼着草料替他演了,当时杨导都不知道,她这个急中生智,还给剧组省了500块钱。

白龙马变身成的侍女,饰演者是云南当地一位街道办的会计任文坚,她是武校出身,有功夫。

任文坚在剧组呆了六天,拍了一场戏,最后拿了30元片酬,这份片酬相当于她当年一个月的工资。

同样饰演白龙马,一个一集30元,一个一集500元,天差地别。

从开机到杀青,前前后后一共花了六百多万,而工资、片酬和补助等各项人员支出,却只占了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那钱都花哪儿了呢?

一个是差旅费用,整个剧组跑遍全国大多数省份,跨越六年时间完成拍摄,这其中交通和住宿等费用就不是一个小数。

当然,后来也证明,花这些钱带来的艺术效果和经济效益都是相当大的。

当初剧组在筹备的时候,杨婕导演就定下了要拍摄实景,一方面让场景更逼真,另一方面也宣传了全国各地的美景,到现在还有很多景区特意标出“取景地”来作为吸引游客的噱头呢。

另一个就是制作费用,主要是服化道方面,举一个例子,像那一集为了拍大火,专门制作了一套寺院模型,花了3000多块。

还有小白龙的真身,那条硬邦邦的木头龙也花了剧组900多块钱,本来人家开价1500的,被顾北和李诚儒磨叽半天,才还价到了900。

可以说,86版的钱,还是花在了真正该花的地方,对比之下,现在的影视剧一半以上预算都给演员发片酬,花在制作上面的还剩几个钱。

归根结底,当年师徒四人的做法,确实欠妥,大家都在努力为了拍好而努力,并且做出牺牲的时候,他们却借着带来的名气去赚钱。

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一下子名气暴涨,能借着名气去赚钱了,谁又能挡得住这种诱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