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 第六百七十八章 提前烧一把火

《大话西游》这部电影不被看好,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

虽然周星池是香江影坛为数不多的票房保障,可也不是说,随便拍一部电影就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追捧。

香江的观众还是非常苛刻的,对待演员的印象也相对刻板,很难接受他们认知之外的风格。

就像当初的周闰发,人们习惯了他在《上海滩》里的许文强,便很难再接受许文强之外的形象。

所以,周闰发才在混迹电影圈子之初,被人们称为票房毒药。

要是没有《英雄本色》里面的小马哥一角,说不定周闰发已经销声匿迹了。

也就没有了后来的神仙发。

同理,人们对周星池的印象已经固定在了《赌圣》的星仔形象,他突然要玩深情,观众肯定不认可。

仿佛下一刻,他就会对正在接受他深情告白的紫霞仙子做个鬼脸,然后夸张的大笑。

不过后来《大话西游》被无数人奉为经典,还被一些年轻人当做爱情宝典,像“爱你一万年”这段台词不知道被多少封情书引用。

可事实上,《大话西游》作为一部电影,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

当然,瑕不掩瑜,最后这部电影还是大火了。

但电影的缺点依然很严重,直接导致上映之后票房惨淡,而惨淡的票房又直接导致了周星池的星辉电影公司关门大吉。

导致电影失败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周星池太贪了。

前世《大话西游》是周星池第一次投资电影,难免急功好利,赚钱心切。

为了强行拔高票房成绩,周星池投机取巧的强行把一集半内容的电影,硬生生的给剪成了两集。

让观众看过之后,感到自己的智商受了极大的侮辱,导致口碑直线下降,票房扑街也就理所当然了。

再有就是故事太乱了,孙悟空,至尊宝和夕阳武士让人傻傻分不清。

更绝的是,至尊宝连续穿越来,穿越去,一会儿至尊宝,一会儿孙悟空,让观众看了半天一头雾水。

剧中的青霞紫霞也是一会儿一变,难以分清。

这哪是电影啊?

简直就是在考验观众的智商啊!

观众花钱是来买精神享受,是为了娱乐,不是来被人吊打智商受罪的。

既然你让我看不懂,索性我就不看了。

这还不算完,剧中的猪八戒和青霞,牛魔王的妹妹,还有一条狗又被移魂大法互换了魂魄,更加重了观众大脑的负担。

所以,最后票房扑街,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终周星池的野心制作,在香江本埠、宝岛、东南亚遭遇全败。

很多人都说,是内地的票房最终拯救了《大话西游》。

说着话的纯属扯淡。

因为当时,《大话西游》在内地也上映了,但最终只收获了几十万的票房。

完败于同期上映的《挑战者》的《红番区》。

甚至有的场次,观众都是个位数。

从电影院走出来的观众也纷纷表示看不懂。

作为周星池合作方的西影厂领导更是将《大话西游》说成是文化垃圾,并且为了撇清关系,还扬言《大话西游》不代表西影厂的制作水平。

事实上《大话西游》真正开始火爆,是在世纪之交,距离《大话西游》上映已经过去了五年的时间。

突然就在全国年轻人中形成了奇特的火热风潮。

让人措手不及。

最开始流行,是在各所高校的录像室、放映厅、露天影院,以及那个时候刚刚在国内出现的大大小小的网吧里。

还被京影学院拿来做教学片使用,口碑的积累,也就是在《大话西游》被一遍遍的播放,开始一步一步的被捧上了神坛。

顾北还记得,当时在互联网上,从BBS论坛到大小网站,关于《大话西游》的台词摘录与讨论比比皆是。

影片里的经典台词,比如“需要吗?不需要吗?”、“I服了YOU”,更成了年轻人之间,流行一时的常用词。

更奇特的是《大话西游》带来的独特文化现象。

那些喜欢把《大话西游》的台词挂在嘴边,处处模仿《大话西游》的年轻人,甚至被叫做大话一族,堪称当时年轻人群体里的火热时尚。

就连影片里《ONLY YOU》等插曲,年轻人平时也是一言不合就唱起来。

大学里逢年过节的联欢会上,模仿、恶搞《大话西游》,更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大话西游》的电影风格,也被冠上了无厘头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荣耀称号。

就连刚刚兴起的网络,也形成了著名的大话西游派,涌现出了《悟空传》、《沙僧日记》等经典作品。

在《大话西游》之前,还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这样得到众多年轻人的心理认同。

为什么一部扑街了好几年的电影,会在数年之后突然躺红。

没错,就是躺红。

因为《大话西游》的投资方什么都没做,已经接受了这部电影的失败。

可这部电影突然就红了。

还给一代年轻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之所以能如此,首先离不开这部电影的高品质。

就以演员来说,无论是主演周星池,吴梦达、朱音、蓝洁莹等香江演员,还是路树铭等内地演员,都正处于演艺生涯的黄金年华,也把他们最好的表演状态,贡献给了这部荒诞的电影。

哪怕是拍摄过程中,严重不认可该片的西影厂编导们,也高度认可周星池团队的敬业精神。

连续几个月的艰苦拍摄,中间经历了风沙等自然条件的考验。

周星池团队却始终保持着认真高效的工作风。

以极致的匠人精神,把每一个细节都精心雕琢完成。

而与高品质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国互联网文化的童年时代。

20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刚刚开始在内地普及,网络文化如同一张白纸,而制作精良的《大话西游》,借助网络高效的传播方式,就成了这张白纸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是《大话西游》进入北京高校,以及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大话西游》后,当时第一批大话西游粉丝们,就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表达观影的感受。

在那个没有的年代里,各种论坛,成了讨论《大话西游》的知名平台。

就是在这样一个白纸般的互联网时代,《大话西游》的热度开始逐渐升温,许多粉丝自发组建了大量的大话西游网站。

虽然这些网站的内容,以后世的眼光来看非常简陋,多是些台词分享,与心得体会,却带来了异乎寻常的参与度。

随便输入”大话西游”相关的几个字,搜索引擎就能找出几十个网站。

如此流量,不火也难。

随着一系列衍生品的出现,让《大话西游》有了更旺盛的生命力,并最终形成了独有的大话西游现象。

可以说,《大话西游》的突然走红,已不止是简单的电影艺术问题,更是内地互联网产业的一场重要革命。

顾北现在想做的就是,让这场革命提前到来,不单单是为了《大话西游》这部电影,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互联网上提前点上一把火。

传统的电影院营销模式,显然不足以让《大话西游》成为火种。

所以,顾北才找陈勋琦要拷贝,准备将前世《大话西游》的爆火之路重新走上一遍。

先以校园为载体,然后才是互联网的疯狂传播。

要做到这一点,顾北首选需要一个专业的营销人才。

想着,顾北便看向了搜狐的办公大楼。

柳强东!

顾北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他。

现在的柳强东还不是后来那个纵横商界的大佬,稚嫩,缺乏经验和手腕。

可以试一下,但却没抱太大的期望。

又待了一会儿,顾北便开车回家了,《大话西游》的拷贝送过来之前,还是先不和柳强东说了。

等到了家,刚进中院,顾北就听到了顾南的笑声。

这丫头回来了!

前段时间,《东邪西毒》上映,张国容回香江做宣传,顾南也跟着一起去了。

“哥!”

顾南也听到了院子里的响动,急急忙忙的跑了出来,还像小时候一样,扑到了顾北的身前,只是现在不必再翻哥哥的口袋了。

“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到家,我给你带了东西,快进来看看!”

嗬!

果然是结婚了,长大了,出去居然还能想起来给哥哥带件礼物。

一条领带!

上面印着奇怪的花纹。

对顾南的审美品位,顾北都懒得吐槽了。

而且,顾北从来都不扎这玩意儿,觉得勒脖子。

可好歹是亲妹妹的一份心意。

正商量着晚上要吃什么,顾北的电话铃声又响了。

“你到家就不能把那玩意儿给关了?”

李素芬第一个表达了不满。

顾北讪讪的笑着,走到外面接通了电话。

是姜纹打过来的!

前段时间,《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斩获了最佳男演员,还进入了主竞赛单元,被提名最佳影片,只可惜最终惜败。

谁说来外就不会分蛋糕的,最重要的几项大奖,基本上不会眷顾同一部电影两次。

就像当初的《霸王别姬》,拿到了最佳影片的同时,也让张国容失去了最佳男演员奖。

“有事儿?”

“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