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 第四百三十一章电视剧改编权

顾北还在琢磨这声音在哪听过,陈强和王元熙已经起身迎了出去。

嚯!

规格不低啊!

老两口子一通迎接,绝对是贵宾级别的了。

“来的谁啊?我该怎么称呼?”

大过年的登门,不是亲戚,就是朋友,顾北只来过一次,陈家的亲戚朋友认识的不多,赶紧向媳妇儿求教。

陈小旭想了想:“你喊大爷就行!”

得嘞!

说着话,三个小辈也跟在后面出去了。

来人身材不高,外面披了件军大衣,里面穿着西装,还打着领带,透着那么潮,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笑起来表情很魔性,一张嘴就先飘过一声极具特色的公鸭嗓子。

“这是小旭的对象吧!”

顾北看着来人都傻了,虽然这些年因为工作原因,见过的明星大腕儿无数,但是眼前这位绝对属于国宝级别的存在。

谁都知道鞍山有两大特产,一个是钢铁,再有一个就是评书。

钢铁自然不必说,大名鼎鼎的鞍钢了解一下,从建国之初,国家就将东北列为重工业基地,鞍钢更是重中之重,有着十几万产业工人。

至于评书,其实也和鞍钢有些联系,那个时候施行的是三班制,原本走街串巷,或者扎根茶馆的曲艺人便将目标瞄准了钢厂。

厂工会要时常慰问工人老大哥,传统曲艺在当时自然是首选,又因为是三班制,也就意味着在任何时段都会有观众。

不光是东北的曲艺人,由于鞍钢市场太过火爆,很多京、津、冀的艺人也相继选择常驻,有的甚至直接在鞍山落了户。

这些人促成了非官方的曲艺协会,即市曲艺团的前身,并涌现出一大批曲艺名家,其中就包括眼前这位,最广为人知的单田芳。

当时的单田芳已经颇有名气,与刘兰芳、张贺芳并称三芳。

人红是非多,特殊年代,这位也是遭了老罪,差点儿让人给折腾死。

到了79年,鞍山市曲艺团恢复建制,原先臭大街的,又重新给请了回来,市广播电台还给三芳先后录制了《岳飞传》、《隋唐演义》、《呼杨合兵》,将评书艺术一举推到了巅峰。

那个时候,每天晚上六点半电台都会播放《评书联播》,到这时,全国各地,甭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包括农村场院的大喇叭都在播,只要听到,基本上都不动了。

据说当时刘兰芳说《岳飞传》时,社会都治安大大好转,公安局还特意送了她一面安全卫士的锦旗,从此人称“净街侯”。

单田芳先生自然也是不遑多让,顾北上辈子就听过不少这位老先生的作品,像《太平天国》、《封神演义》什么的。

只可惜后来,评书被新的曲艺形式所取代,电视上很难再看到了。

“大爷!”

顾北跟着陈小旭一起喊了一声。

单田芳打量着顾北,咧嘴笑了:“好,小伙子一表人才,老陈,好福气啊!”

陈强笑着,把单田芳引进了屋里。

“小旭,爸跟单老师很熟?”

“多新鲜啊,一个单位的,能不熟嘛!”

哦!对,老丈人也是市曲艺团的,跟单田芳认识并不稀奇。

顾北进来的时候,陈强已经和单田芳聊上。

单田芳手上夹着一根烟:“刚录完,可把我给累坏了,这不,今天有空,老朋友们都得拜访一下,也是赶巧了,总听你说姑爷好,今天总算见着了。”

呵呵!呵呵!

顾北被夸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刚录完?

哪部书啊?

顾北因为工作忙,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听评书,今天要是没见着单田芳,差点儿把上辈子的爱好都给忘了。

“大爷,您……又有新作品了?”

单田芳眼前一亮:“喜欢评书?”

顾北连连点头:“喜欢,喜欢,您的《隋唐演义》,还有《呼家将》都听过。”

单田芳笑了:“《呼家将》我说不得不好,比不上刘兰芳,《隋唐演义》算是我的把杆儿活。”

这咋还说上行话了。

得亏顾北上辈子也算半个江湖人,琉璃厂的那套词说得很溜。

都在江湖修行,彼此的行话也有一部分是相通的。

“刚又录了一遍《白眉大侠》,听过吗?”

太听过了。

这部书,顾北是跟着他爷爷一起听的,评书不比相声,很难出新作品,要说创作能力,三芳里面,单田芳绝对是最牛掰的。

《太平天国》和《乱世枭雄》都是他的作品。

《白眉大侠》就更别说了,顾北听他爷爷说过,当年话匣子里第一次播的时候,街面上基本上都瞧不见人。

后来这部书经过改编,还被拍成了电视剧。

男主角,顾北不是很喜欢,倒是挺爱里面的房书安。

“听过,听过,您……怎么又录了一版。”

“改了点儿,不多,电台忒热情了,非得让我重录一版,盛情难却啊!”

呵呵!

是给得太多吧!

看单田芳的打扮就能瞧得出来,这位是个极追求生活质量的人。

出来串门还西装革履的,扎着领带。

顾北正想着,突然灵机一动。

《白眉大侠》这个故事不错啊!

内地现在还没有真正的武侠呢。

东方文英他们折腾的那个《江湖恩仇录》根本算不上,上辈子看,感觉跟鬼片儿一样。

要是能把《白眉大侠》的电视剧版权给拿下来的话……

“大爷,不知道您对电视怎么看?”

呃?

单田芳一愣,这咋又扯到电视上面去了?

电视书场现在已经有了,单田芳去年就曾应邀为京城台和山东台分别录制了一部评书。

“你们央视也打算开书场?”

单田芳之前听陈强说过,陈小旭的对象在央视工作。

要是能在央视录一部书的话,那对评书的推广效果可要比地方台强的太多了。

“大爷,新开一档节目,这可不是我能做主的,我现如今在央视的电视剧制作中心工作,我的意思是,想要把您的评书,就是您刚才说的那个《白眉大侠》,改编成剧本,拍成电视剧,您觉得……”

嗬!

这下单田芳更来精神了,他自己编的评书居然能拍成电视剧,还能有这好事?

“小顾,你这是说真的?”

过于激动,单田芳的嗓门儿陡然拔高,都有点儿扎耳朵了。

“我既然跟您提了,自然就是认真的,就是不知道您愿意不愿意。”

“愿意,肯定愿意啊!”

好家伙的,这可是能在门里青史留名的好事,看往后评书这一派,还有谁瞧不起他们西河门。

陈强等人坐在一旁看着,这咋好好的,谈上工作了。

陈小旭也在纳闷,她知道顾北之前一直在写一个战争题材的剧本《亮剑》,据说已经获准立项了,顾北准备等到从小日子回来之后就开机的。

现在怎么又想拍《白眉大侠》了?

“大爷,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签一个授权,您把《白眉大侠》的电视剧改编权卖给我。”

呃?

这玩意儿还能卖?

单田芳显然不了解这里面的事,平时演出拿演出费,卖的是手艺,可这卖改编权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小顾,你把我的书拍成电视剧,这是好事啊,我还得谢谢你呢,咋还成买卖了?”

顾北连忙解释道:“大爷,这部书是您创作的,版权就是您的,我要改编成电视剧的话,自然要付给您费用,当然了,我只要电视剧的改编权,著作权,还有音像制品的版权,以及往后的电影改编权还是您的!”

《白眉大侠》这部书改编成电影并不适合,顾北自然也就没要。

单田芳听了一个稀里糊涂,又是著作权,又是各种版权的,完全听不明白是怎么个意思。

顾北也知道这个年代,人们的版权意识非常淡薄,再怎么解释,怕是也说不明白。

“五万块钱?”

单田芳听到顾北开出的价格,直接愣住了。

他是见过钱的,特殊年代之前,也是吃过见过的人,据传当年一个月的收入就能达到四位数。

要知道,那可是在60年代!

八级工这样的大匠工资才多少啊?

领导人们的收入都比不上一个说评书的。

可此时此刻,单田芳依然被顾北开出的五万块钱给惊着了。

刚刚在广播电台又录了一版《白眉大侠》,电台才给了两千块钱。

“只要您授权给我,这个改编权的费用,就是五万块钱。”

那还说什么啊!

能把自己的作品拍成电视剧,单田芳就已经非常满意了,还能有这么高的收入,傻子才不答应呢。

顾北当即让陈小旭拿来了纸笔,刷刷点点的写了一份授权书。

值得注意的是,单田芳并非授权给央视,而是授权给了顾北个人。

单田芳和顾北分别签字,那五万块钱,随后陈小旭会取了给送过去。

陈小旭虽然不解,可顾北做事从来不是个没有根底的,他既然愿意花五万块钱买,那自然就值这个价。

再说了,家里也不差这点儿钱。

掌握着他们这个小家财政大权的陈小旭,绝对有种财大气粗的气势。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