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 第三百九十章 武戏文唱不可取

“资金,我再强调一遍,资金,我们不能太理想化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问题。”

会议室内,一位面色稍冷的中年妇女,一边说,还一边敲着桌子,看着疾言厉色的,让人望而生畏。

哗哗哗……

外面下着大雨,屋里浓烟滚滚,开会的时候,好像不抽烟就没办法拓展思路。

顾北起身把窗户打开,结果一阵风吹过来,伴着雨点,将放在窗户边上的资料都给打湿了。

“关上!”

正说着话的妇女说了句,顾北立刻老老实实的关了窗。

这位叫蔡小青,也是央视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导演,资历老,荣誉多,光飞天、金鹰就拿了好几个。

“我当然也想把三国的金戈铁马都拍出来,可是,钱从哪出?别忘了,无锡那边马上就要动工了!”

蔡小青说的无锡,指的是无锡影视城,早在87年就已经开始兴建了,原本只有一座唐城,规模也不是很大,是为了电视剧《唐明皇》准备的,前段时间,剧组刚被拉过去。

王福林最近又给上面打了报告,准备再建一座三国城,计划将三国故事里,比较有代表性的“刘备招亲”、“火烧赤壁”、“横槊赋诗”、“草船借箭”、“借东风”、“诸葛吊孝”、“舌战群儒”等重场戏放在那边集中拍摄。

三国毕竟是个大题材,如果只是找现成的景点拍外景,一来未必有合适的,二来也缺少历史的厚重感。

这都是王福林在报告里说的,具体什么叫“厚重感”,归老王头儿一个人解释。

一旦三国城开始建设,疯传的1.2亿资金都得去掉一大半,剩下几千万,要将整部《三国演义》拍出来,当真不容易。

“蔡导,稍安勿躁!”

王福林发话了,给顾北递了个眼神,让他把门给敞开了,台里所有的大.烟枪都聚在一起,他这个会抽烟的都受不了了。

“关于蔡导提出的武戏文唱,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筹备组的会开了一场又一场,要求的是各抒己见,结果只要开始讨论,总少不了吵架,王福林只能从这些吵架声中,挑选有用的建议。

“我看……也好,《三国演义》是烧钱的买卖,咱们不敬着点儿手,到时候,就是个无底洞。”

“我也赞成,也不是不拍战争戏,咱们可以少拍几场,然后通过旁白,人物叙述,将战争戏给带出来,能节省不少开支。”

众人议论纷纷,大部分都表示赞同,刚才还在反对的人此刻也没了声音。

王福林细细的思索着,关于这个问题,他始终拿不定主意。

三国应该怎么拍?

侧重点是什么?

如果手头宽裕的话,王福林当然更愿意拍金戈铁马,英雄纵横的三国,像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赵云长坂救幼主,张飞当阳一声吼……

把这些全都拍出来。

可蔡小青有句话说得很多。

钱呢?

“小顾,你别老不说话,好几天了,大家讨论,你只是负责记录,今天你也得开尊口,让大家听听你的意见。”

王福林有点儿郁闷,他千方百计的把顾北拉过来,可不是为了找一个会议的书记员,他知道顾北是个聪明的。

当年的《西游记》,好些点子都是顾北帮着出的,就连《红楼梦》,顾北都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建议。

这会儿哪能不说话!

听到王福林的话,一时间,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顾北的身上。

这小子,不是个安分的!

呵呵!

这是台里大部分同事对顾北的看法,有才华,有能力,有手腕,最重要的是不迷信权威,还有点儿恃才傲物。

许爱民如今在中心的处境,顾北有很大的责任。

虽然绝大多数都是明事理的,也知道,是许爱民先招欠,怨不得顾北,可毕竟是认识多年的老同事了,还是不免有种误伤几类的感觉。

“行!既然王导开口了,那……我就说说。”

还真是一点儿都不谦虚!

一般来说,以顾北的资历,这种场合是应该少说多听才对,即便王福林这位总导演点了他的名,也该谦虚一下。

可顾北倒好,既然让我说,那我就说。

“刚才蔡导提到了武戏文唱,也有同志提出了该怎么武戏文唱,通过旁白,还有人物对话来表现,旁白我能理解,公元某年某月某日,谁和谁在什么地方爆发了一场战争,简单叙述一下战争的过程,然后再讲一下谁赢了,最多拍上两个行军的镜头,赢了的趾高气扬,输了的灰头土脸!”

用说的这么详细吗?

蔡小青板着脸看向了顾北,顾北虽然还没表明态度,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可是,听他的语气,已经非常明白了。

靠旁白来代替战争场面不靠谱,至少并不完全靠谱。

“人物对话怎么带出来?”

顾北说着,还装出一副神神秘秘的表情,对着身旁的同事说道。

“听说了吗?汜水关前,董太师的大将华雄,让人给砍了,宰他的人是个赤面长须的,可尿性了,出战之前,有人斟酒壮行,人家都没喝,抽袋烟的功夫,拎着华雄的脑袋就回来了,那酒啊……还温乎着呢!”

噗……

顾北那像是长舌妇传闲话的模样,逗得会议室内众人一阵大笑,就连蔡小青都没绷住。

咳咳咳……

王福林也笑得不行,好不容易才忍住,用力敲了敲桌子。

“安静,安静,顾北,出什么洋相,这……开会呢!”

顾北双手一摊,无辜道:“王导,这怎么能是开玩笑呢?要不然怎么说?汜水关前,十八路诸侯会战董卓,卓部将华雄勇猛无敌,众皆不能胜,恰平原相刘备麾下关羽请战,曹操斟酒以壮,羽拒之,言少待,纵马奔出,顷刻回转,酒尚温。这样行吗?”

这次没有人笑了,顾北虽然说的挺好玩儿,可是经他这么一搅合,众人也明白过来了。

武戏文唱不可取!

“顾北,你的意思是,应该着重描写战争场面?”

蔡小青问道,语气倒不像是在质问,她这人无论做什么,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别人要是说的有道理,她自然也愿意听从。

“当然了,咱们拍的是《三国演义》,不是《孔雀东南飞》,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豪杰无数,两军对垒,气壮山河,哪能是一帮穷酸腐儒耍嘴皮子,武戏就是武戏,文唱就算唱得再好,也没了味道。”

“可是钱呢?”

话题又重新回到了这个最为关键的点。

资金不足,说得再好听也没用。

“蔡导!”

顾北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我一直不赞成把钱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台里要改编《三国演义》,所为的就是要将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这一段完美的呈现出来,如果不能展现真正的三国英雄争锋,那我们拍摄这部戏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要是最后就拍出一场文戏,光靠嘴皮子说,那还拍个什么劲儿,直接把袁阔成先生请出来,再说一回评书不就得了。

“当然,资金的问题,我们也必须重视,将整个故事里面,一些不那么重要的部分,可以删减掉,或者一笔带过,比如曹操远征乌桓,曹操和吕布的濮阳大战,还有孙策征江东,这些部分要么直接删除,要么简化,将资金主要集中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诸葛亮六出祁山上面,重点讲述老百姓熟悉的段落。”

蔡小青刚要反驳,听到顾北后面这段话,也陷入了沉思。

“你说的……也有道理!”

王福林没说话,满眼都是鼓励,示意顾北接着往下说。

顾北这几天也不是只带了耳朵,众人的意见,他也总结了不少,今天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一股脑全都说出来。

“刚才说的是讲故事,这个需要编剧组的老师们多费心,抓准了调子,该怎么讲,讲哪些,要将整个三国故事里的精华讲出来,一些过渡性的情节可以弃之不顾,现在我要说的是,塑造人物。”

关于这一点,这些日子开会,也有人提到过,选角才是拍好《三国演义》的重中之重。

之前经过讨论,王福林已经定下了分组拍摄的方案,他担任总导演,通观全局,然后再在全国各地选几位优秀的导演,分组进行,这样做有利于缩短拍摄周期。

蔡小青就是王福林定下的第一位执行导演。

可是摊子铺得大了,各组同时进行的话,演员怎么调配?

有人建议可以给每一个角色选两到三位形象接近的演员,这样可以做到每一个组之间都不耽搁。

可顾北显然不能同意,一个故事里面,三个张飞,三个关羽,三个诸葛亮,观众在看的时候,还不得精神错乱啊!

“我的意见是,定下几位核心角色,这几个角色的演员绝对不能变,要保证观众在看咱们这场大戏的连贯性,其他角色……可以按照年龄段做适当的调整。”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