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 第三百六十二章 香饽饽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三百六十二章 香饽饽

作者:慎思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4:0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福林本来还想着再劝劝,可现在却被顾北一句话给堵了回去。

他也知道顾北和陈小旭的孩子去年腊月出生,算算日子,昨天才刚刚过满月,还小着呢。

一旦《三国演义》项目启动,至少未来几年内,顾北都得跟着剧组在全国各地到处跑,不放心家里,也在情理之中。

这可怎么办?

“小顾,你这边有难处,我很理解,不过……改编翻拍《三国演义》是大事,我这边确实需要你的帮助,我还是希望你能好好的考虑一下!”

说出这话,王福林都觉得亏心,也就没再说什么大道理。

顾北闻言苦笑,他已经经过认真考虑了。

前世的《三国演义》,历时四年拍摄完成,难道他还要为了一部戏,搭上这么长的时间?

还错过小雪的成长?

顾北自认为没有老一辈那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让他撇下媳妇儿孩子不管,这对他来说太难了。

他更做不到像杨婕导演那样,为了《西游记》,把孩子一个人扔家里。

当初拍摄《西游记》的时候,杨婕导演的小女儿丫丫只有12岁,还在上小学,属于那种既懂事,又不大懂事的年龄。

夫妇两个长期在外地工作,待在京城的时间很少,即使在京城,也是忙得脚不沾地,经常没办法回家。

他们要忙于工作,小女儿的生活和学习自然就无法照料。

为了小女儿的生活,夫妇两个也是煞费苦心。

毕竟孩子还小,剧组每次外出拍摄都要几个月,丫丫没人照管,自己又不会做饭,怎么办?

最开始在扬州拍试集《除妖乌鸡国》的时候,因为学校正放暑假,就把她一起带过去了,可是等学校开学就没办法了。

吃饭,学习,方方面面都没有人管。

实在是没办法,杨婕导演只能拜托正在国外读书的大女儿的朋友住到家里照料丫丫,可那位朋友自己也不会干家务,只能一点一点慢慢的学。

短时间内还行,可也不能一直这样折腾别人,杨婕导演的心里也过意不去。

于是,再去外地的时候,便把小女儿交给她的老母亲照顾,可杨导的母亲年纪太大,住的地方离小女儿的学校也非常远,往来很不方便。

结果,丫丫就自作主张的跑回家一个人住。

没有人给她做饭,她就饿着肚子去上学,同学有的知道她没饭吃,经常给她带点儿,或者把自己的饭省点儿给她吃。

可大多数的时候,丫丫根本吃不上饭!

杨婕导演后来知道了这个情况,当妈的哪能不心疼孩子?

可总不能把《西游记》停下来不拍吧?

眼瞅着又要出发去外地拍摄,可女儿的生活问题还没解决。

顾北还是听李成儒说起,才了解情况,便让杨婕导演把丫丫送到了他们家里。

当时李素芬已经退休,开起了馄饨铺子,每天让人把丫丫从学校接到店里吃饭,等到铺子关门的时候,再带回家。

吃饭的问题是解决了,可学习上怎么办?

李素芬也要忙着做生意,有的时候,根本顾不到。

恰好那个时候,丫丫还生了病,总是无缘无故的头疼,一开始谁也不知道,她又是个特别能忍的孩子,疼起来,就蒙头躺着,也不叫苦,也不哭,跟谁都不说。

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有时候杨导夫妇回京城,头痛的事她都不对父母讲。

还是有一次,王翀秋老师正好撞见,夫妇两个才知道,问她为什么不说,也只是低头沉默。

显然,这是因为她长期无人照顾,得到父母的关爱太少,因而对父母感到疏远了。

知道孩子生了病,杨导夫妇赶紧带丫丫去了医院,医生检查过后,说这是癫痫病,给开了药,但越治越不好,反而更重了。

更可怕的是,丫丫的反应越来越迟钝,有时叫她一声,她都不理,叫上好几声,她才像是从梦中惊醒一样。

要是再这么下去的话,孩子可就被毁了。

最后还是剧组的一位化妆师,她的丈夫是京城某家医院的内科主任,重新检查过后才知道,丫丫根本不是什么癫痫病,而是神经性头痛。

像这种病到了15岁以后,就会自动消失,可如果继续吃那种药,会把孩子吃傻的。

万幸发现的早,丫丫的迟缓反应是因为用错了药的后果,需要慢慢调理。

只是,按她当时的情况,继续上学必定是跟不上了,生活再这样无人照料也不行。

做母亲的,可以让孩子牺牲学业,不要文凭,但不能不要健康!

否则,杨婕导演为《西游记》付出的牺牲就太大了。

几经考虑之后,杨婕导演给台里的领导打了个报告,详细说明了家庭情况,要求把小女儿带在剧组,让她放弃学业,就在剧组学化妆。

台里的领导考虑了杨婕导演家里的实际困难,便同意了。

从此,丫丫就在她13岁的年纪进入了《西游记》剧组,随着《西游记》一起长大,养好了病的同时,还学会了化妆技术。

可即便如此,杨婕导演现在每次和顾北聊天,只要提起丫丫,想起她的童年,杨导还是深感到亏欠了小女儿。

因为工作的缘故,让孩子失去了像同龄人一样的学习的机会,使她在应该得到父母呵护的时候,却只能惶恐的独自面对生活。

发生在杨婕导演家里的事,顾北可不想亲身经历一遍。

虽然他家里的条件要好得多,陈小旭,还有他的父母都能帮着照顾,可为了工作,撇家舍业,真的值得吗?

顾北自问做不到老一辈人那样,谈理想,讲奉献。

他的要求很简单,过好自己小日子的同时,干出一番事业。

但前提是,顾好自己的家。

“王导,您就别劝我了,我……确实有困难,只能跟您说抱歉了!”

听顾北这么说,王福林虽然失望,却也没办法再说什么了。

让顾北以大局为重?

这话说出来,跟道德绑架似的。

“我能理解,我能理解,小顾啊!你看这样行不行,你不用正式进组,等剧组需要的时候,来帮帮忙,怎么样?”

既然没办法把顾北拉进《三国演义》剧组,王福林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他刚刚接手项目,所有的工作千头万绪的,完全理不清。

顾北是个聪明的,脑瓜儿活泛,当初杨婕导演的工作开展那么顺利,顾北在其中是出了大力气的。

王福林现在也不求顾北能“鞠躬尽瘁”,至少在剧组草创的初期,能帮帮忙,出份力,就已经知足了。

这……

顾北还是觉得为难,但拒绝的话,实在是说不出口。

其实台里完全可以不用考虑他的态度,直接下一份通知,让他找王福林报道就行了。

能做到现在这个份上,已经很照顾他了。

要是还推辞的话,实在是有点儿给脸不要脸了。

“行吧!王导,我这边的工作还没完,您那边,准备什么时候开始工作,我也好有个准备!”

顾北说着,心里打定了主意,即便是帮忙,也只参与前期的筹备工作,等到《三国演义》剧组开机之后,他就不管了。

当初拍《西游记》,顾北跟着剧组几乎走遍了全国,那份辛苦,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说得清楚。

再来一次?

顾北只是想想,都觉得累。

“不忙,不忙!”

王福林见顾北答应,也是大喜过望。

他想要的就是让顾北帮着他理清思路,这个才是最难的,没有一个准确的大方向,没有一个完善的计划,一切都是白扯。

至于后面的具体拍摄工作,倒是其次。

“我跟台里申请了,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来读书,筹备工作大概要等到八九月份了。”

八九月份?

还有半年的时间!

这样的话……

好像完全可以跟阮若霖申请启动情景喜剧这个项目啊!

“行!我听您的招呼,您那边开始,我就过去!”

王福林欢天喜地的走了。

顾北则是满心的舞台,他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居然成了香饽饽。

明明去年拍《知否》的时候,还有好些人看他不顺眼,变着法的给他使绊子呢!

怎么现在就……

“咋了?”

冯裤子欲言又止的,顾北早就察觉到了。

“顾导!您刚才应了王导,那咱们这部戏是不是……”

“两码事!没听见王导说了,正式立项还得等到半年以后,六个月的时间,完全来得及!”

拍情景喜剧,又用不着天南海北的到处跑,手快点儿的话,够用了。

“得嘞,听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冯裤子还以为他做执行导演的事黄了呢,没想到顾北已经有了计划。

只是,六个月的时间,忒赶了吧?

可既然顾北都说了,冯裤子也就没再问。

他是干活的,甭管有什么事,听东家的就对了。

“你先盯着,我找一下阮主任!”

答应了王福林,这件事必须跟阮若霖汇报一下,另外,情景喜剧的拍摄工作,现在开始就得忙活起来了。

六个月,虽然赶趟,可也有点儿紧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