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老师,您觉得这一段,如果这样……会不会好一点儿?”

“对,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还有这里,如果转折一下,会不会更流畅呢?”

“妙,妙啊!我怎么没想到。”

录音棚里,顾北和王利平坐在一起,时不时的在纸上写写画画,偶尔还弹上一段,看俩人聊得那么热闹,俨然一对忘年交。

王福林和黄一贺站在旁边,成了看客。

只不过心情就大不相同了。

黄一贺等得心焦,春节晚会还差一个十二分钟的节目呢,虽说方案已经有了,可是还没最终确定下来。

顾北却在这里跟人家聊起了音乐。

王福林就不一样了。

他这会儿正在为自己的睿智鼓掌。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他就是对顾北有一种莫名的信心。

最初的《西游记》剧组,后来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在《红楼梦》剧组的几次出手。

无一不证明,顾北就是一个大才。

再怎么棘手的事,他也总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有的时候,王福林都觉得这想法很荒唐,顾北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啊!

那么多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都做不到的事,他居然相信顾北能做到。

而事实证明,每一次顾北都不会让人失望。

包括现在。

当黄一贺和顾北过来找他,将事情说过之后,他就生出了一个念头。

不如让王利平和顾北交流一下,也许《红楼梦》的作曲问题就解决了。

这一年多,王福林虽然从来没催促过,但心里也是火急火燎的。

作品迟迟交不上来,可明年剧组就要开机了,再没有成绩的话,王福林就算是再怎么不愿意,也得考虑换人。

没想到,顾北又给了他一个惊喜。

只听了一遍原曲,顾北居然就有了想法,短短的时间里就将原曲的质量提升了一大截。

这小子,还真是个天才。

《枉凝眉》已经定稿,现在顾北和王利平又聊起了《葬花吟》。

前世,王利平一共为《红楼梦》创作了十三首曲子,像《枉凝眉》、《晴雯歌》、《红豆曲》、《分骨肉》、《葬花吟》、《叹香菱》、《题帕三绝》、《紫菱洲歌》、《秋窗风雨夕》、《聪明累》都称得上影视金曲。

不过,顾北也不可能每一首都熟悉,能完整“抄”出来的也就是《枉凝眉》和《葬花吟》这两首传唱度最高的。

两相比较的话,顾北还是喜欢《葬花吟》多一些。

《葬花吟》是《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诗,之前在戏曲舞台上,也是着墨最多的一个段落。

顾北前世看过一篇王利平的专访,据说他写这首曲子前后花了一年零九个月,也是他写得最苦的一首。

前几句曲调很快就写出来了,但写着写着,他越想越不明白,曹雪芹为什么对林黛玉这么情有独钟,把这么有分量的诗句给了她?

按照书中的描写,林黛玉个头不高,眼睛不大,病恹恹的身子,脾气也不好,要说起来也没那么可爱,可曹公却偏偏对她倾注了最为特殊的关爱,也让读者对林黛玉产生了无限的同情。

《红楼梦》那么多姣好的女子中,林黛玉是最聪明的一个,她把人生、命运看得最透,所以最痛苦。

曹雪芹心系于她,林黛玉的死,是对人生的绝望,也是对社会的绝望。

“我之前写《葬花吟》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还有什么没抓住,现在我明白了,小顾,你真是点醒了我。”

王利平说着,也止不住的感慨,刚刚两人在交流的时候,顾北特意提到了一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让王利平突然想到,这不正是一个多情的弱女子在指问苍天吗?

这份命就是带着呼号与悲鸣的天问。

有了落脚点,王利平立刻将他以往的特点发挥了出来,再加上有顾北的配合,这首原本应该最难的曲子,此刻居然已经浮现了雏形。

“王老师,我觉得配器时,还应该加上沉重鼓声,就像敲打在人心上。”

王利平也是连连点头:“没错没错,只有这样,才算是替曹公和他笔下的人物出了一口闷气。”

说完,王利平又抬头看向了顾北,他觉得自己应该庆幸,庆幸今天来了央视,没有再固执己见,不参与合作。

否则的话,且不说《枉凝眉》什么时候能够问世,单单是这首《葬花吟》就能将他折磨死。

“小顾,我要谢谢你!”

王利平突然起身,对着顾北鞠了一躬。

顾北也连忙站了起来,伸手去扶:“您这是干什么,真是……折煞我了。”

“应当的,应当的,我今天真是来对了,获益匪浅,获益匪浅啊!”

此时此刻,录音棚外面已经聚了不少人,看到王利平都对顾北如此推崇,一个个的也是万分惊讶。

王利平是谁?

或许对普通人来说,对于这样一位知名作曲家并不熟悉,但是对电视工作者来说,谁还能不知道王利平。

这位可是国内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之前创作的作品可以说是首首经典。

现在王利平居然都亲口说,跟顾北交流一番“获益匪浅”。

天爷啊!

这件事要是往外一传,恐怕顾北往后真的要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王利平说完,拿起笔就在曲谱上作曲一栏写下了顾北的名字。

“王老师,这……”

王利平一摆手:“小顾,你就不要推辞了,这是你应得的,这首《枉凝眉》,还有这首《葬花吟》,要是没有你的点拨,不可能这么快定稿,署名也算是我唯一能做的了。”

分享署名权,王利平居然要分享署名权。

顾北还真的有点儿……麻了。

虽然一个署名权只能为顾北带来名,带不来利,可现在以顾北的身家,利对他而言,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反倒是名。

有了这个名,顾北的履历也将更加光鲜。

曾参与《红楼梦》词曲创作。

亮出来,还不得晃瞎了别人的眼珠子。

接下来两个人一直交流到了下班,王利平带着满满的收获走了。

可顾北却没那么轻松了。

节目方案定了下来,接下来还要形成文字,关键是要怎么演,才能填满这十二分钟。

“小顾,一首歌,就那么几句歌词,十二分钟实在是太难了,不如来一个歌曲联唱怎么样?王老师不也说了嘛,他准备为每一位重要人物都谱上一曲,咱们……”

顾北赶紧将黄一贺的话打断:“黄导,咱们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不是《红楼梦》展演,一人一首,春节晚会的主题都变了。”

黄一贺闻言,仔细琢磨琢磨,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再说了,林黛玉唱哪一首?《葬花吟》?咱们这是春晚。”

《葬花吟》虽然经典,但是显然不符合春节晚会这个舞台,又是天,又是香丘的,太丧气了。

大过年的,这不是给全国人民添堵嘛!

不成,绝对不成。

“那怎么办?”

顾北早就有想法了,闻言道:“有些不是说时装表演伤风败俗嘛,咱们就来一场古装表演,开场先让几位演员来一段走秀,正好还可以展示一下古代的服装。”

这个念头,顾北在找到王福林的时候,就冒出来了。

纯属于要恶心人,恶心那些没事找事的人。

时装表演就伤风败俗了?

那古装呢?

这些服装放在古代也一样是时装。

算不算伤风败俗?

“等古装表演结束,接下来才是演唱,等唱完了以后,现场随机做一个小采访,自我介绍一下,然后念个诗,弹个琴,写个大字什么的,时间不就凑出来了嘛!”

顾北知道,之前红楼演员培训班可没少教学员们琴棋书画,就算原先没有基础,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培训,一个个的怎么着也都混成小能手了。

比如陈小旭的字,两个人经常通信,其中有一次,陈小旭就是用毛笔写的,那蝇头小楷,顾北是自愧不如。

呃……

还能这样吗?

不得不说,黄一贺虽然经验丰富,但是想法还是少了一点儿,他所理解的文艺汇演都是以往的形式,歌舞、相声,最多加上点儿杂技之类的。

创新,要创新才行。

对了!

黄一贺也有创新。

顾北要是没记错的话,前世85年春节联欢晚会,黄一贺就别出心裁的将演出放到了工人体育馆,结果呢?

两年打下的好底子,让他给玩儿得稀碎。

最后,台领导都不得不在新闻联播,对着全国人民道歉。

这事到时候必须阻止。

“小顾,你这样……能行吗?”

要是时间充裕的话,顾北也不想这么弄,但问题是,现在还有时间吗?

距离录制就剩下一个月了,再不抓紧的话,这场晚会怕是要出大事。

节目定不下来,后面一系列工作都没办法开展。

“黄导,咱们现在还有别的选择吗?”

黄一贺想了想:“就这么干。”

“联系方式已经有了,明天抓紧让人联系,让演员尽快回京城。”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