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我绑架了一个外星文明 > 第240章 《Nature》

我绑架了一个外星文明 第240章 《Nature》

作者:向南向东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6:42:30 来源:小说旗

《LIMO原子融合理论》

在论文中,李默提出了两种元素的原子,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原子尺度上,相互融合的理论。这种融合会让生成物表达出新的特性,但并不会改变原有原子的属性。

再次仔细的检查了一遍论文,李默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篇论文对于学术界意味着什么。

现在国际学术界有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许多人在评价一种新理论时,会首先注意到它的提出者。如果理论的提出人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知名教授,这种理论就会很快被学界接受。反而如果它的提出人是一位默默无名的普通学者,那些学者们会纷纷戴上有色眼镜,吹毛求疵。

而李默虽然不是学界“新人”,但离德高望重的阶段还很远,所以他已经做好了被人“狂喷”的准备,特别是这种“标新立异”的理论还隐约散发出民科的味道。

他曾在《Nature》上投稿过论文,身为主编的弗里德主动用私人邮箱给他发来了祝贺邮件,并建议以后有论文需要发表,可以直接通过私人邮箱联系他。这也是学术杂志社对待知名教授的常见做法,一方面方便论文顺利过审,另一方面可有优先获得论文的刊登权。

李默打开邮箱翻出《Nature》杂志主编弗里德的私人邮箱,把论文粘贴在附件内,轻轻点击发送。然后倚靠在椅子上,长吁了一口气,为了科学真理,他愿意面对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

英国伦敦Nature杂志社

主编弗里德把湿漉漉的雨伞收了起来,小心的挂在架子上。

“这该死的天气,真羡慕在太平洋上度假的斯瑞德。”他不停的抱怨伦敦的天气,当然每一位伦敦人都会抱怨多雨的天气。

喝了一口助理端上的手工咖啡,浓郁的香气驱走了身上的寒意,他的心情才算好了一些。

“看一看今天又有什么新论文?”弗里德首先打开了自己的私人邮箱,《Nature》杂志作为世界上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杂志,自然深受学术界的追捧,每天在杂志的官方电子邮箱内都会收到无数心怀梦想科研人的投稿。但这些投稿五花八门,甚至有的还错误百出。

弗里德作为主编并不需要审阅这些论文,因为他的私人邮箱内时长会收到一些知名教授的论文。相比之下这种论文的质量就高很多。

虽然杂志社并不提倡这种“藏私”的行为,但对于这种能带来优质论文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单核细胞在癫痫病中作用的新研究》?弗里德看着邮箱内的论文,神情一怔,下意识的看了一下投稿人,来自M国大的教授。

“又一个跟风的。”他摇了摇头,直接点掉了这篇论文。自从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证明单核细胞与结节症有关后,医学界掀起了一股单细胞热,各种单核细胞论文纷纷出炉。但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是英雄,第二个吃螃蟹的只能是狗熊。《Nature》对于这种跟风论文向来不屑一顾。

《三维冰的结构及其成长机制研究进展》,投稿人:普林斯顿的莱斯特教授。

“有点意思。”弗里德点开论文,30分钟后他为自己刚才的草率感到后悔,这篇论文完全由拼凑的数据堆砌而成,并没有提出任何新的理论。作为一家顶级杂志社,是不会让这种没有任何新意的论文刊登在自己的杂志上的。

《LIMO原子融合理论》投稿人:燕京大学李默教授。

原子融合?看到这个惊世核俗的标题时,弗里德觉得自己的眼球马上就要爆掉了。原子可以融合吗?弗里德本身就是一位物理学教授,对于这种物质最基础的构成自然熟悉不过。一种原子只能在特殊的环境下,如类似恒星内部的超高温高压下,才会发生聚变,聚变成另一种原子。或者一些放射性元素由于活泼的原子属性,裂变成另一种原子。

但这位来自燕京大学的李默教授却在论文中用了“融合”这个词语,弗里德好像看到了一篇民科论文。

“李默?”弗里德对于这位作者好像有些印象,他仔细想了一下,李默不就是那位获得阿贝尔奖的华国硕士吗?怎么变成教授了?

当时李默以硕士身份获得阿贝尔奖,众教授不但没有因此看低阿贝尔奖,反而佩服颁奖委员会的勇气,这在当时也成为了一件美谈。

李默被一些人誉为科学界最有潜力的天才新星,比起一些知名教授,发表的论文并不多,但每篇论文都在此后被证明极具学术价值。

他已经在数学和天文系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现在又“跨界”物理学界了?

想到了这里,弗里德对于这篇论文的态度谨慎起来,这样一位天才新星自然不会犯民科的错误。

他轻轻点开论文。

“两种元素的原子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原子尺度上相互融合,这种融合会让生成物表达出新的特性,但并不会改变原有原子的属性。”

在论文的开篇,作者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原子尺度上相互融合。弗里德知道在物理学中,原子在内部的作用力下,它们之间是不会存在融合概念的。

对于未知,所有的科学家都会心怀敬畏之心,弗里德也是一样,他强忍着心中的疑惑接着看了下去。

在此后的论文中,作者用很大的篇幅,通过数学模型证明了这种融合的存在。弗里德虽然不是专业的数学教授,但在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每一位物理学家都是业余的数学家。

随着现代物理学越来越抽象,原本的经典物理已经慢慢退出了舞台,现在的物理学家必须拥有能用数学抽象描述物理过程的能力,所以他的数学功底并不弱于任何科班出身的数学家

“嗯,这个模型看起来没有逻辑错误。”弗里德不自觉的拿起纸笔把模型在草稿上演习了一遍。

“这个转换用的也很好,有点LIMO转换理论的味道。”这时他才想起LIMO转换理论正是这位大佬的作品。

“等等...这是什么?”弗里德皱着眉头看着论文中的方程式,这个方程式中看不出任何数学上错误,但他却很难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这个也看不懂。”

“嗯....看不懂....”

随着论文中数学逻辑的展开,弗里德发现自己现在正处于当年刚读大学,他的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篇当时最高端的数学论文时的场景。

论文中的数字和符号他都认识,但是放在论文中,他却不认识了。

“难道现代数学已经发展到了这么高深的地步了吗?”

弗里德已经放弃了论文的阅读,开始深深的怀疑起自己的专业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