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逃出柯伊伯带 > 第九十四章 供氧系统

逃出柯伊伯带 第九十四章 供氧系统

作者:花静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6: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韦德尔告诉海歌: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是认为自己一无所知的人,这样的人,通常会将自己变成一块海绵,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的养分,而非终日自以为是地夸夸其谈。他们是智者,并由始至终是痛苦的智者,因为获得的知识越多,他们就越会意识到自己很渺小。

其实一个人哪怕能活十万年,十万年里的每一天都在学习,也不可能弄清宇宙中发生的每一个现象,获知每一项科学技术的本质。

知识的海洋博大精深,就如同宇宙黑暗的背景,在无限空间中恣意流淌着。可当黑暗被光明取代,就出现了边界,人们沉浸在新发现中,以为两眼已看透了一切过去未知的领域,通常今后就很难再突破光明的限制,拿出勇气走入另外的黑暗中,从零开始探索。

“孩子,”韦德尔语重心长地说:“这便是我对U星科学界的评价。地球科学界则不然,目前它还处于起步阶段,正因为你们的科学家没有排斥我,我才有机会从旁协助,拯救这颗蓝色星球。”

海歌涨红着脸不住点头,这是他唯一能表达歉意,证明自己虚心受教的方式。

话题回到火伊人号上。

韦德尔轻fu飞船模型闪光的船身,脑子里想象的是艾儿那一头美丽的红发。他触动显示屏上的一个红点,投影在墙面的三维图景便立即切换,海歌见到的是一幅极为详细的飞船内部结构图,详细到连每个零件的尺寸与质量都标识得一清二楚。

韦德尔说:“你能看到,火伊人号的船体总长只有42英尺,也就是13米,但得划分出三个舱:载人舱、储备舱与燃料舱。驾驶员的体型没法改变,为了让他在飞行途中尽量舒适,我就必须尽可能地减小储备舱与燃料舱的占用面积。这一点上,GVR眼镜发挥了了不起的作用。只要驾驶员能坐进去,并将座椅调节至他满意的角度,就能进入影幻,在那里享受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生态环境,我是指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任选一个。GVR眼镜就安置在载人舱的电子操作台内,309个感应探头则分布在座椅周围。”

“飞船行驶途中,驾驶员大部分时间都会呆在影幻里?”海歌顿时想到了顺磁性高能射线的游离化撞击。如果长时间处于309个感应探头连接的网络中,驾驶员能受得了吗?

韦德尔明白他在担忧什么,解释道:“你放心,放入火伊人号的GVR影幻眼镜,软件上已经过我的改造,里面只保留了普通的地球环境,不会再产生电磁波的强烈冲击,所以不会再对地球人类的大脑造成伤害。但最值得关注的沉浸感,并未因使用了不同软件而降低。”

“哦……”海歌绷紧的神经放松,刚才他可是捏了把汗。

韦德尔说:“相比GVR眼镜,你更该担心飞船的供氧系统。地球人需要靠氧气维持生命,通往银河系外的旅途漫漫,普通供养设备难以保证贯穿整个行程的氧气供给,我就必须放弃地球上现有的设备,制造出全新的体积小,但造氧率高的空气循环系统。地球上最常用的造氧办法,是用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或者分解高锰酸钾等等。人们也会制造压缩空气,它甚至能充当某些机械仪器的驱动动力。这些方法确实有用,但不适用于火伊人号,因为它们通常需要采用大体积与大质量的生产设备,并且制氧效率很低。我的方法是,将飞船驱动系统所使用的燃料与氧气制造系统相衔接,其实更像是合二为一,当飞船消耗燃料行进时,制造氧气的工作就开始。而飞船停止飞行时,冗余氧气给收纳在金属瓶里,至少还能再维持使用200个小时,这段时间,足够让飞船整装待发,重新启航了。”

“韦德尔先生,联合使用飞船驱动力与供氧系统的方法,确实是值得称赞的创新,可我贫瘠而迟钝的大脑认为,燃烧意味着耗氧,这种物质运动过程只会更多地吸走飞船上的氧气,又怎么反向贡献氧气呢?”海歌挠着头问。

韦德尔反问:“是吗?那么氧气缺乏的太阳,又是如何发出火焰一般的强光,让人们错觉它在熊熊燃烧的?”

“这个……”海歌答不出来,只好摇头表示不知。

韦德尔说:“太阳核心的气体中,有71%是氢,27%是氦,两种气体受到压力发生聚变,产生热量促使太阳发光,就犹如自燃,这一过程可没有氧气参与。取代液氢和液氧,为飞船提供驱动力的核聚变发动机,威力强到足以推动任何一艘宇宙飞船在宇宙中遨游。所以将核作为宇宙飞船的燃料,是地球航天工业的飞跃,标志他们相距宇宙科技的平均水平,近了一大步。”

“原来您是打算用核燃料推动火伊人号航行!”海歌懂了,但又追问:“核燃料中只有氢和氦,您空气循环系统中的氧又从何而来?”

韦德尔赞许地点头:“嗯,这才是值得我回答的问题。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在核聚变发动机旁,安装一个能产生并压缩氧气的微型造氧装置。这个装置由一根金属管与发动机连接,能将核聚变过程中的冗余氢气吸收进来。氢在高温状态下与氧结合生成水,水又沿埋藏在建造材料内,遍布飞船内舱的合金水管里流淌,通过氢氧电解系统还原氧气。至于制造压缩氧气的原料,你也无需担心不够用,使用核燃料后,飞船的造氧原料需求量比地球人通过他们现有的设备造氧,降低了近两千倍,也即是说,原本在地球上只够使用一年的原料,在火伊人号上可以使用近两千年。”

火伊人号上氧气循环系统的设计原理,韦德尔已解释得十分清楚。此时海歌再看投影中的飞船结构图,对那些弯弯曲曲相互连接的管道,就有了一定的概念。

依照图示,螺旋桨的安装位置旁就隐藏着小型燃料舱,燃料舱是标准的圆形,因为圆形比方形容积更大,可储存的燃料更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