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逃出柯伊伯带 > 第四十七章 军事重地

逃出柯伊伯带 第四十七章 军事重地

作者:花静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6: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成功告诉海歌,冰堡建筑群主要就集中在这一地区,另外在阿拉斯加以及西伯利亚等地也有少量分布,但那些地方的数量极少,就算有,也属于是在北极大陆的早期建筑。当北极圈内已人满为患,房屋主人们出于安全考虑,开始纷纷往格陵兰岛搬迁,哪怕这儿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区,也吓不退他们。

“第三次世界大战?!”

北极战争,竟被冠以了如此具有时代标志性的名称,海歌打了个冷颤。

关于地球上波及全球范围的一战与二战,总有各种史料记载可查。同时各类描写那种时期故事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几乎每一部都能引人入胜。

海歌知道,那是不同国家结成联盟后,彼此间进行的战争,所以给称为“世界大战”,可这所谓的“三战”,交战双方还存在国家的概念吗?恐怕已彻底演变为社会两大对立阶层争夺生存权的末世决战了吧?

从全景角度俯瞰冰堡建筑区以及它四周的建筑布局,看得出没有一栋房屋是随意找地方搭建的。那里明显经过了周密规划,按照管理者的意图,开辟出了一片具有综合使用功能的大型区域,整体呈现出规则的六角形。

成功说,这是地球联合政府的新创举,他们用军事布阵方案设置民居,将格陵兰岛以北的广大平原全部划成了军管区。

财富阶层的住所全部安置在军管区正中,六角形的六个角便是部署军事防御力量的核心据点。每两个据点之间拉起戒备森严的防线,民兵团就算要来抢夺武器与粮食,也得先过与军队正面交锋这一关。民居区给六大军事据点防卫得固若金汤,有钱人只要不走出军管范围,基本都可以安枕无忧。

海歌问:“那么如果民兵团向冰堡区发射导弹呢?万一政府军没能成功拦截,高高在上的富人不就得被一网打尽?”

成功回答:“当然有那个可能性,只是以目前的局势分析,可能性非常小。你看见冰堡屋顶闪烁的金光了吗?那些正是隐藏的雷达防御系统。它们不仅具有侦测功能,还能发射一颗秃鹫BE-3型拦截导弹,目标命中率高达90%,任何飞行高度在40千米内的弹道导弹,都可能败在秃鹫的利喙下。”

“政府军的防御型导弹系统,安装进了民用住宅?难怪散落在格陵兰岛平原外的冰堡也非要往这儿挤呢!”海歌鄙夷地说。

成功说:“其实冰堡已不能被单纯看作是民宅了,它们占据着最为有利的军事位置,就象是联合政府在北极安插的一把利剑。在每一座冰堡顶安装这种最先进的雷达系统,正符合军队全方位战略部署的要求。再说了,联合政府的官员以及军队的高级长官,不全住在冰堡里吗?所以说北半球的可怕旱灾,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政府与上流社会融为一体,共同对付反抗他们的平民,说明无论多么强大的星球文明,在天灾面前也是不堪一击的。”

北极大陆虽然长期被夜的黑暗笼罩,炮火强光却能照亮大部分角落。格陵兰岛北部平原上的六角军事重地,每一处都异常忙碌。能不时见到各类坦克装甲与军用车辆从两边积雪的道路通过,履带或车轮在雪地里拉出长长的车辙,那暗灰色的痕迹,象从地下渗出的黑血。还有列成方阵的陆军士兵在军营里进进出出,海歌甚至能听见整齐的军靴踩雪时发出的“咯吱”声。

一幕幕场景如此鲜活,海歌又生出了疑问:“成功,这都已经是22世纪末了,人类投入进战争的武器,应该早就发展到更高层次了吧?比如激光武器。可怎么看起来,还和二百年前差不多呀?”

成功说:“先生的观察可真细致,这一点我正打算告诉您呢。人类的激光武器,其实早在百年前就发展得非常完善了,但等真爆发了大战,交战双方却谁也不敢拿出来用。他们甚至达成妥协协议,无论战争进程如何,也只能采用老式传统武器,绝不动用激光。”

“这是为什么?”海歌大惑不解。

他相信政府军做出如此大的让步,绝不可能是为民兵着想,为避免让他们的敌人伤亡惨重。那些恶毒的混蛋,肯定巴不得一颗原子弹投过去就将穷人消灭干净呢!

成功答道:“太阳灾变发生后,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就是地球的大气层,无可避免的,影响就波及到了电离层。电离层是地球上短波通讯的传播媒介,出现问题,就意味地球世界所有的通讯中断,轮船停止航行,飞机也在空中撞成一团。而从生活角度说,人们可能连电灯都用不上了。为尽量保证电离层完好,地球的太空物理学家们不停在对大气空洞修修补补。他们大多是善良的人,无法遏制战争,就只能在活着的时候,尽量用绵薄之力为地球治疗创伤。出于安全考虑,政府军确实不再实施空中打击手段,在科学界的不断施压下,也同意了放弃在战斗中使用可能对电离层进一步产生破坏作用的激光武器。当然,了解清楚了地球目前的处境有多危险后,联合政府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妥协决议。”

海歌再次看向军队重兵把守的冰堡建筑群。建筑群的整体风格美观大气,但实际上,仍有一些房屋略显简陋与廉价。不过毋庸置疑,哪怕是最差的一套,被隔离在六角形富人区外的劳苦大众也买不起。

格陵兰岛南面,从卡纳克到努克,聚居的人口数量远超北部平原,可这里的大众居所就仅限于因纽特人传统的,用普通冰块浇筑水后凝结成的简易冰屋。

人们尽量将冰屋建得远离战场中心地带,但高射炮火,或炮火造成的高温仍会让部分冰屋破碎或融化,于是人们在失去新家后,不得不再重新盖一间。当然还能有机会重新盖房,总比跟着冰屋一起被炸碎,化成一堆散碎的血肉要好……

地球世界从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倒退回刀光血影的野蛮时代,在天灾下只花了二十年时间。它就象一座插入云天的高楼,人们耗尽毕生心血搭建它,为它配备各种具有最先进科技元素的超级设施,将它打造成了世纪奇迹,然而一场小小的爆炸,就在五分钟内让这人类为之骄傲的奇迹化作乌有。

哎,这是多么令人唏嘘的事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