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逃出柯伊伯带 > 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线无战事

逃出柯伊伯带 第一百五十三章 北线无战事

作者:花静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6: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冥王星。”海歌说。

“没错,”崔伦浩抬手滑开编号,一个由岩石与甲烷冰块组成,至少一半地域被石灰白覆盖的暗红色星球,就出现在屏幕左端。金色航轨看上去是从冥王星中心穿过后发生转折,以它为终点和起点,一分为二地射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目测夹角约为30度。

崔伦浩告诉海歌:“您现在见到的,正是韦德尔先生苦心考证七十年,才得以确定的人工拉格朗日点。当地球抵达了这里,将进入冥王星的运行轨道。冥王星同样会围绕太阳公转,但它的公转周期差不多能持续248个地球年,这对地球来说既是好消息又是坏消息。好消息是,它目前正处于远日点,基本不受太阳灾变的影响。坏消息是,地球必须在走完全部航轨前就离开那里,以避免与冥王星相撞,并在它的卫星卡戎的右侧找到停泊点。冥王星与卡戎二者间潮汐锁定,地球若擅自闯入,有可能会打破它们之间的平衡,从而对三者都造成巨大灾难。”

“三角航轨的第三个支点在冥王星上,火伊人号却必须带领地球远离那颗行星,中间隔着它的卫星卡戎。这样的操作,又是一个难题!除此之外,柯伊伯带中布满冰封物体,就算能避开它们,接近绝对零度的气温地球人怕也难以承受。”海歌这样想着,不禁担忧。

冥王星曾一度被划归在太阳系内,属于位于远日点的第九大行星,后地球国际天文联合会纠正了这个错误,将它列为在柯伊伯带发现的第一颗天体,属于矮行星。

冥王星表面的温度低至零下229摄氏度,当地球进入这个冰质天体的轨道范围,如果得不到任何保护,地球表面的生物会被活活冻死,到那时,恐怕冰堡也救不了任何人。

崔伦浩等三人看出了海歌的忧虑,米歇尔明媚一笑,手指顺着三角航轨滑回地球的位置,再轻轻点下去。

“是时候向您解释地球上正发生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我们倾向于称它为第十年转机。”崔伦浩说。

“第十年转机,这是什么意思?”海歌不知所云地傻站着。他没见全息图景发生变化,却感觉瞭望塔里的环境变了,头顶出现了淡白色的天空,空中流云飞卷,阳光如织,遥远的东方似正有鸟群披着几缕红霞飞来。

“这是,薄膜型红外整流罩!”海歌惊叹。他猜到那种封闭邮轮的保护膜还能作何用途了—救赎之光将用这种物料来对付柯伊伯带的寒冷!

崔伦浩说:“这项设备想必您不陌生,火伊人号借助它在太平洋公海安全航行了十年。不过小游艇比不得大地球,要为整个地球覆上这层整流罩可不容易,就算它具有足够的延展性,能量供应源也将是巨大的考验。”

海歌完全同意崔伦浩的观点,火伊人号上,哪怕那样小一只整流罩的用电量,也占了核发电机组电能产量的三分之二,现在地球人全涌去了北极圈打仗,地球上哪还找得出一座正常运转的核电站,来保证覆盖面积远超5.1亿平方公里的整流罩正常工作?

崔伦浩与两位助手交换目光,三人取得共识后,米歇尔再次切换了全息画面。海歌头顶,模拟红外整流罩下的天空消失了,向下俯瞰,他的下方是一大片六角形区域。他认得那是哪儿,那正是北极大陆上,富人们居住的冰堡区,六角形的六个角全属于军事据点,政府军日夜重兵把守,防止无产者联盟发动突袭。

这一次,米歇尔演示的北极图景不再是虚拟,而是由引力波探测器从太空空间站远距离拍摄。海歌不自觉地产生抗拒心理,很不愿见到血腥的战争场面。可他观察崔伦浩等三人的表情,不仅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出愤怒,竟还暗藏了喜悦,便隐隐觉出了什么。

图景继续放大,海歌站进了一间装饰华丽的冰堡房间。

这儿晶莹剔透的墙上,成排悬挂古代地球名人的油画画像,其中有拿破仑、伽利略和哥伦布,还有苏格拉底与他的弟子柏拉图,燃烧得正旺的壁炉上方,高悬着中国的孔子。

房间正中,是一张能供二十几人围坐的椭圆形会议长桌,沿墙则全是高背座椅,属于供旁听者安坐的旁听席。

“我们现在进入了新联合国新闻发布中心。刚刚被北极世界人民民主推选出来的第一任联合国秘书长,紧急召开了专门针对地球拯救计划的公开联席会议,因为时间紧张,新闻发布会也同时举行。”

“民主推选?可他们刚刚还在……”对于崔伦浩的介绍,海歌有思想准备,但真正听到这消息时,仍难掩震惊。他想到了那道撕裂天空的,来自阿达茨导弹的紫色电光,还有裹成狗熊,在雪地里哆嗦着作战地播报的记者。

将政府军作为暴力武器,全力对抗平民“叛乱”的联合政府,突然愿意以大局为重,顾及全地球的整体利益了?又或者,坐在眼前的联合政府领导班子,已被新鲜血液替换,他们是愿与无产者联盟平起平坐的和平主义者,或者根本就来自无产者联盟?

会议大厅里座无虚席,旁听席上坐满了记者,没找到位置的干脆就在地毯上席地而坐。

海歌看见记者们不时拿相机对准椭圆形会议桌拍照,屋角也挤满了摄像师,几十架大炮筒正从各方位对准开会的人,恐怕连他们脸上的毛孔都能数清楚……

坐在桌边的二十几人,是这次大会的主角,他们神色平静,大多数人都手托着腮在沉思。从着装上看,他们应该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并从事着不同职业。其中有几位军人,其他人则如海歌猜想,属于平民。

每人面前都摆着厚厚的报告,白色封页上的署名者竟然是……

海歌忍不住念出声:“全球科技联合会暨救赎之光组织?!”

……

崔伦浩开口了:“小休恩先生,全球科技联合会与无产者联盟一起,同联合政府的政府军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殊死搏斗,既为普通民众争取生存权,又为救赎之光组织合法化奋争。全球科联参战,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一年后。一名与救赎之光组织联络的地面工作人员遭到暗杀,成为了科学界与民众联合反抗暴政的导火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