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逃出柯伊伯带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摩尔斯电码

逃出柯伊伯带 第一百四十八章 摩尔斯电码

作者:花静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6: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雪子硬邦邦撞过来,打得游轮顶层的玻璃窗砰砰作响。海歌走到驾驶室的窗户前,伸手就接下一粒,直径竟达到了5毫米!这哪像雪子?简直就是一粒小冰雹!

他赶紧甩手扔掉雪子,以防装有成功脑核的通讯器沾上冰水。

“成功,你一定要撑下去,等火伊人号拖着地球跨越了柯伊伯带,我想我就又能见到你了”他惆怅地说,话语里的不确定,令自己心颤。

分散成亿万条纳米丝,并承担地球的重荷,得消耗多么巨大的能量?任务完成后的成功,何时才能重获足够光能,重组出人形?

老天打下雪子不过是前奏,紧接着,鹅毛大雪就纷然飘落,黑暗海面成了灰色幽灵乱舞的舞台,幽灵们舍不得直接钻入海水,必得先在半空玩闹一会儿,甚至凝聚成团才算满足。

在多情的诗人笔下,白雪总能被描摹成冰境仙子,成为纯洁或浪漫的象征,现在它们在海歌眼里,却如同出殡时满天飞撒的纸屑。

火伊人号上,安静得令人窒息。

这里并非缺少声响,音乐仍从音箱孔发出低吟,播放的是安德烈波切利的为她而活。录制于三个世纪前的歌声穿越心灵,时而如清泉汇入大海,时而又如花蕾在冷空气中怒放。

机器人们也没停止忙碌,八爪鱼似的机械臂,哪怕动作极轻,也不可避免地制造出各种响动。

海歌的静,来自他的恐惧,恐惧将一切声音隔离在听觉之外,他只能听见激烈的心跳声,那是被狂舞的雪花带动的节奏。

即将开始的地球变轨任务并没令他恐惧,做了整整十年的准备工作,他对自己信心十足。

他的恐惧,来自对救赎之光组织的担忧。

总部的工作人员,想必已将他们的亲属送回地面,安置在了安全的地方吧?可他们自己,那些可敬的新社会第一代公民,真将在地球启动引擎开启时,葬身于地心巨震引发的山崩海啸中?占地广阔的地下植物王国,真将只剩下冷冻胚胎培育室那一个地方?又或者,连那座神圣的生命殿堂也将被波及,将被吞没

韦德尔说过,地球完全停转时,将产生一个微弱的回转力,帮它在现有轨道上偏转30度角,由此打开一扇小小的逃生之门。那是地球摆脱潮汐锁定,以自由身逃出太阳系的唯一机会,但因为惯性作用过于缓慢,人不可能用感官感知这种变化,就唯有借助于工具,比如瞭望塔。

嘀嗒嗒嗒

嗒嗒嗒嘀嗒嗒嗒嘀

嗒嗒嗒

嘀嘀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嗒嗒嗒嘀

古怪的信息提示音响起,象一根针刺上填满氢气的气球,于是“啪”一下,静谧的空间爆裂,世界顿时嘈杂起来。

声音打哪儿来?来自裤子口袋里的通讯器!区别于平时单一的蜂鸣声,现在有两种提示音相互交叉,代表的肯定不是电话呼入,而是发自救赎之光组织的摩尔斯电码!

海歌给冻得僵硬的脸拉出清晰的线条,扬起的嘴角说明他在笑,但他的眼角潮湿,表情冷寒如船外的雪子。

十年了,海上十年的磨砺,等的就是电码呼入的一刻,可他整整构思了十年,也仍决定不了该用怎样的心情来迎接这一时刻。

韦德尔留下的黑白两块硬盘里,白色硬盘的内容是航行手册,手册中明确规定地面与地下人员之间禁用任何国际通用语言,沟通方式仅限于摩尔斯电码。

摩尔斯电码发明于17年,作为一种时断时通的信号代码,它曾为地球早期的无线电通讯作出过杰出贡献,但在20世纪末就基本停用了。

23世纪将临,这种三百年前的古代信息传递方式早已被地球人遗忘,救赎之光在连接地面与地下两个独立的通讯网络时使用它,无疑是最保险的。

不过这么多年来,海歌从未与组织中包括李正松教授在内的任何人联系,他们不主动找他,通常情况下他就不能主动找他们。

手册将地面紧急情况设为三级:黄色、红色和黑色。

黄色预警级别最低,红色为中等,可如果拉响了黑色预警,就说明火伊人号已处于极度危险中,哪怕船上先进的自动防御装置也无法确保它的安全了,这时才能向远在地心的组织求救。

有成功在,船上的一切就都安好,甚至能用天遂人愿来形容,所以海歌从未用他的通讯器发出过摩尔斯电码。

这一点,从韦德尔当年关心的洋流就能得到证明。

地球被太阳潮汐锁定数年后,太平洋洋面的洋流分布果然发生了变化。避开了强烈日照,所以没被蒸发的海区,海水密度趋于一致,密度流数量明显减少,直至最后消失了。风海流的势头也大大减弱,没法再指望它们为地球越狱作贡献,最终的希望,就唯有寄托于补偿流了。

比百科全书懂得更多的成功,一直因此而犯愁。洋流不是首要推动力,忽略了它,火伊人号也能升空,但它却是减轻太阳潮汐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它对地球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这就是韦德尔在计算飞船总拉力时,要将洋流推动可能产生的力值也算在其中的道理。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五年前在南方海域,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夏威夷寒流。成功推断这股寒流形成的原因,是北冰洋冰冻后海面下沉,导致没有结冰的南部海水向北冰洋倒灌所致。

夏威夷寒流形成于每年六月,开始时缓慢,但等七月从东南方进入公海海域后,就会形成汹涌之势,强大的风力抵消部分太阳释放的引力,为地球减负。

尽管海歌没与地下六千多千米深的组织联系,心里却从未放下过那些人,特别是李正松教授。他希望老人依然身强体健,能在十年后向他授予希望者身份芯片。韦德尔临时为他制作的地球公民身份识别芯片,已跟着那件运动外套化在了莫宁顿海滩的篝火里,从法律意义上讲,他已不算是地球公民。

当然他也相信,那些在地心辛勤耕耘的人们,同样一直牵挂着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