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逃出柯伊伯带 > 第一章 不灭之光

逃出柯伊伯带 第一章 不灭之光

作者:花静开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6:1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记不清具体是发生在二十年前的哪一天了,在地球南半球赤道上生活的人们,早晨迎来炽热的阳光后就再也没能送走太阳。那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到黑夜降临前的几分钟,霞光如镀上金边的暗红色波浪涌向地平线后,总会出现一缕两缕的残留,那色彩如虚弱的热症病人面颊泛起的潮红,虽不难看,却预示着死亡。

从那个时期开始,晚霞变得徒有虚名,它们蛮横地赶走不时飘来的雨云,越来越喜欢成群霸占西方天空,肆无忌惮地稀释夜色的浓度,以求无止尽拉长白昼的时间。直到有一天,它们成功了,黑夜在南半球退化成昨天的记忆,若不拉紧厚重的深色窗帘,人们就会丢失那段记忆,忘却呆在黑暗里是什么感觉。

太阳忽然对地球发威,专断地将四季压缩成单纯一个夏季,地球就快被这位向它传递了近五十亿年光与热的守护神摧残得面目全非了。

持续数月滴雨未落后,烈火炼狱向南半球敞开了大门,火焰高飘的熔炉在大地上露出炉膛,持续增高的气温拉开了地球灾变时代的序幕。

最先遭受致命影响的地区是南极极地,当冰川温度从零下六十度直线上升,企鹅与海豹成群死去,位处西经30度至170度区间的东南极洲最先出现了冰融迹象。分离于古冈瓦纳超级大陆的冰原,在平均厚度超过2.5千米的巨大冰盖下安然躲藏一亿年,此时不得不面临着冰盖冰层分崩离析,整个冰盖即将崩溃的绝境。

威尔克斯地与毛德皇后地的面积在快速缩减,南极半岛西南部的威尔金斯陆缘冰层逐渐融解,以至印度洋里漂浮的浮冰数量激增,那些淡水冰块冲破含盐量极高的海冰,又与它们杂糅成一体,声势浩荡地抬高印度洋海平面,再在西南季风卷起的洋流切割下分流冲入太平洋与大西洋……

冰融灾难发生十年后,总面积达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澳大利亚那么大的南极洲,仅剩下了南极半岛以及埃尔斯沃思地一半的地域,包括伯德地在内的西南极洲以及东南极洲整体,已彻底从地球的版图上消失。那时有科学家预测,幸存下来的南极半岛的融化时间也不会超过十年,因为气温若继续上升,很快就会突破零度界限成为正数,到那时,地球半数以上的陆地将不复存在。

这个从人造卫星上俯瞰,完全由蔚蓝海水统治的美丽星球,海平面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上升了近四十米,七大洲里的大洋洲率先没入海底,随即灾害蔓延到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马尔代夫……这些风景优美,游人如织的滨海国家悉数沦为汪洋泽国。

大量外来海水的灌入,以及上层海水受高温照射时发生的热膨胀,使大西洋的海面也不断上涨,美国的迈阿密如溺水的鹰般扑腾着沉入海中,另外从坦帕到亚特兰大,甚至包括密西西比州三分之一的地区,人们都在疯狂打点行装往北边奔逃。大量包括美国人在内的美洲难民涌入加拿大境内,致使这以地广人稀,全年清凉之名闻名于世的优雅国度变得人满为患,秋天里很难再有人带着闲散的心情欣赏红枫漫天的怡人景观了。

故事要追溯到二十五年前,也就是公元22世纪的2174年。最先察觉出这一怪异天象的,是玻利维亚西部的白色城市,苏克雷的市民。

两名结束了下午课程的气象学系学生,背着带指南针的太阳高度测量仪爬上圣弗朗西斯科.哈彼埃尔大学高耸的白钟楼,打算通过测量黄昏时太阳变化产生的高度角画出曲线图,以精确计算此地春季夜晚持续的时长。这是教授布置的研究课题,他们必须在今天结束实验并算出结论。他们喜欢这种类型的作业,因为这能让他们名正言顺地通过保安检查爬上钟楼,从学校最高的地方欣赏日落。

然而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通过每隔十五分钟一次的观测,他们发现预先设定的太阳光线照射点丝毫没出现迁移迹象。从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三个小时过去,阳光光束仅偏移了78毫米,如果没使用丈量仪器,而是单凭肉眼观察,他们压根就不可能看出太阳正在按自然规律往地平线下隐没。

凭借从课堂学到的气象知识,学生们意识到这现象极不寻常。他们讨论了一会儿出问题的一方究竟是太阳还是地球,却没有结果。

造成异常天象的原因只可能有两个:第一,太阳这颗视星等达到了-26.74的巨亮恒星,开始莫名其妙地与地球一起转动了,并且二者旋转的速度相当,所以在地球上出现了日难落的奇观。第二,太阳安静如昔,但地球不明原因地减慢了自转速度,慢到几乎停滞,所以才始终用相同面对准太阳。而那78毫米的太阳角偏移是来自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这需要耗费365天才能转完一周的缓慢速度,暂时还未受到地球自转速度改变的影响。

苏克雷市位于东科迪勒拉山脉东麓的卡奇马约河谷地,经纬度为西经65度16分,南纬19度02分,海拔2790米。该市虽然属于亚热带气候,但因为给夹在斯开斯卡山和群克拉山中间,得到了左右两扇天然屏障,所以气候温和,一年的平均温度大约在15.7摄氏度。

但是近年来不知为何,气温逐年升高,哪怕进入寒冷的一月,女孩子们也还能穿着吊带衫在街上大秀身材,可真是奇了怪了。

小市民天文地理知识有限,闹不懂其中道理,最多就只能聚在一起埋怨老天,把所有罪责都抛给了什么厄尔尼诺现象、大气污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等。

但当发现太阳再也舍不得落山了,夏季延长这事就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精明的人们渐渐意识到,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说不定这是某种天灾即将降临的前奏。

初春时节,本该在六点三十分左右就挥手与大地告别的太阳,七点过了仍悬挂在西方天空,如同一盏拔掉电源后,靠吞噬游离于空气中的电子来强迫自己继续发光的怪灯。若任由这种现象发展,或者说哪怕仅是维持,接下来将发生什么也可想而知!气温一而再再而三地升高,高到看不见节点,生态环境就肯定会被改变,比如已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干枯死亡,大气中的氧气减少,动物难以适应炎热环境而使多种物种灭绝,水域断流后水中生物爬上陆地等等……达尔文设定的生物链将断裂,存活下来的物种重新排序,新的顺序将是什么,这问题生物学家哪怕想一想都会不寒而栗。再者,缺少了黑夜的人类世界将渐渐陷入混乱,这种来自自然界的威胁,引发新一轮世界大战也说不定……

两个学生拨通玻利维亚国立气象中心的电话,汇报了太阳不同寻常的变化,当然汇报内容不仅包括太阳没按时落山这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还有他们用测量仪器量得的结果。

接到电话后,气象中心快速反应,立即将学生们的发现直接上报给了前身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科技联合会。

事实上,早在2125年,也就是五十年前,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以及南非的五位天体物理学学术权威就联名向各国政府发出通报,用大篇幅文字说明根据从国际空间站监测系统获得的可靠数据分析,太阳内部的氢元素消耗不明原因地加速,氢聚变加剧所带来的能量增强使太阳亮度也大幅度增强,以至这颗大质量恒星的体积略微膨胀,首先对距离它最近的水星发生了负面影响。尽管如此,太阳核心却显现出坍缩趋势,它似乎忽然间就老了……

这份通报如刺耳的警钟打破22世纪的平静,科学界与政经界都沸腾了,不计其数的天体物理学家开始了对太阳系的深入研究,政府也破天荒降低标准为他们提供资助,所有知情者都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找出导致太阳发生变化的元凶,以及这变化将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然而为维护全球社会的稳定,以及来之不易的和平,政府首脑们一致决定将此项危机保密,暂不对公众宣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