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547张 【老将出马】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547张 【老将出马】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瑞楷和施南生来到港府文康广播科广播事务管理局,会见了处长麦文斯(英籍)、副处长李达文等负责人,双方在会议室进行了恳谈交流。

林瑞楷是林志超的儿子,港府官员都会给面子,这一点是吴光正、郭炳湘等人不及的地方;至于施南生,也擅长公关,她不仅负责对港府的公关,还负责亚洲卫视以后海外的市场推广。

大家坐下来后,林瑞楷首先礼貌的说道:“麦文斯处长、李达文副处长,你们认为今天的香港,在文化领域是否突出,或者说是香港经济重要的一环?”

谈及香港文化,不管是香港人也好,还是在香港工作的英国人也好,都会有一种‘文化自信’;更不要说,分管这个领域的部门官员。

麦文斯笑着说道:“你们传媒集团在这一方面,确实做得非常成功,据我所知,《百万富翁》节目就是你们做的,版权已经在美国、英国等几个国家出售,引起很大的轰动。香港的漫画产业,也是传媒集团的功劳”

李达文点点头,说道:“香港的电影在亚洲有‘东方好莱坞’之称,香港的明星在日韩、东南亚都非常的受欢迎.”

两人对林瑞楷也是比较给面子,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看法。

林瑞楷便顺势说道:“感谢伱们的认可,你们相当于我们的父母官,分管这一领域,香港文化的成功也离不开港府的鼎力支持.”

一通马屁下来,在港府官员受用之际,他继续说道:“既然文化产业如此有前景,我觉得港府英国鼓励大家公平竞争,不设置门槛,让大家以‘内容’来经营企业。激烈的竞争情况下,更有利于优质节目的出现,这对香港经济、市民的娱乐体验,都是一个很好的行为。所以,我希望港府不要给我们亚洲卫视设置门槛,允许粤语节目播送,也允许我们通过商业收费来经营企业。”

虽然父亲说过,节目收费这个事情可以慢慢谈,但林瑞楷认为,一并谈下更好。

卫视不像无线,没有设备上的多余开支,而卫视是要在每一座大厦(唐楼也算一座大厦)装卫星接收设备的。

所以收费是要争取的!

当然,卫视的主要收入,也是广告费,而且是大企业的广告费。

麦文斯为难的说道:“林先生、施小姐,你们传媒集团已经拥有亚洲卫视,在电视领域作用50%以上的收视率。若是亚洲卫视再播送粤语节目,无意形成垄断,这对无线电视台不公平。而你们若是收费,就会对有线电视形成竞争,对他们不公平。”

施南生马上回道:“最大的公平,其实是大家公平竞争。港府一直以来,在香港经济发展上都是自由经济管理,所以在传媒上,我们决定还是自由竞争为好。而且,我们希望拿出更多的优质节目,立足于香港,走向海外,为香港文化传播做出更大的努力。”

在林瑞楷和施南生的轮番辩解下,麦文斯和李达文等人港府官员,只能言他们再进行讨论,以及征询多方的意见。

他们既然用这个理由来拖延,林瑞楷也不是吃素的,他和施南生离开港府后,也筹备传媒攻势。

说到底,港英政府一向重视舆论,这样体现出他们的‘好’来。

所以,舆论也是影响的关键地方。

接下来的日子,林瑞楷双管齐下。

第一,借助传媒,指责港府的规定非常荒谬:一家香港本地注册的电视台,却不准许播放本地话的节目,此乃无稽之谈……

第二,林瑞楷委托一间独立的公关公司搞了一次民意调查,接近百分之百的市民都赞成播放粤语节目(外籍用户则希望再增加英语节目)。林瑞楷将调查结果呈交港府的文康广播科广播事务管理局,作为修改条例的参考。

几大家族的二代斗法,很快进入白热化。

有线电视的人向传媒表示:“根据我们长期的调查,香港这块弹丸之地,只能容纳一个收费电视,两个只会造成恶性竞争,两败俱伤。”

有线电视的董事吴天海更是透露:“政府若批准卫星电视收费,我们肯定放弃(有线电视计划)无疑。政府若批准卫星电视播放广东话节目,观众的节目选择将大增,对有线电视影响巨大。除非政府在其他方面给予补偿,如克专利权税等,否则我们打退堂鼓的机会也大于一切。”

有线电视采取哀兵之术,以争取公众舆论和港府有关官员的同情。

林瑞楷则丝毫不动恻隐之心,仍穷追不舍。对有线电视台的‘善意警告’,林瑞楷充耳不闻,欲置敌手于‘死地’。其势之锐,足以令并非等闲之辈的郭炳湘、吴光正胆战心惊。

正当双方斗得热火朝天,港府那边也传出有可能放宽粤语节目的限制,但只维持一家收费电视的态度。

面对这种情况,林志超突然接受几家媒体的采访,表达自己的观点。

站在‘ATV大厦’的广场上,林志超说道:“最近这个事情闹得纷纷扬扬,我觉得有必要站出来讲几句:当初我投资卫星电视的初衷,并不是赚多少钱,也不是垄断香港的电视收视率,而是宣传传媒集团的‘港流文化’大方针,一旦‘港流文化’获得成功,它将为像香港漫画产业一样,带动香港的经济、旅游、就业、文化底蕴等,所以成立卫视一直是传媒集团的目标,就算没有亚洲卫星一号,也会独立购买一颗新的卫星,并且发射。”

现场一片哗然!

港流文化,他们是第一次听到这样‘词汇’。

但传媒集团的漫画产业,真的是香港之光,也带动了整个香港漫画产业的发展。最近又开始连载《精灵宝可梦》,深受关注。

记者:“林先生,什么是‘港流文化’,能不能和我们透露一下?”

林志超说道:“港流文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整个工程庞大无比,一旦取得成功,将可以成为香港的一个经济新支柱。细节上来说,就是‘造星工程’,批量培养优质的偶像,在亚洲,甚至是世界宣传‘港流文化’。再具体一点,就是一种新型的娱乐模式,包括音乐、剧集、节目都进行全方面的创新,并且我们要形成一条龙的完善培养制度,从偶像的选拔、培训、包装、宣传.所以,我们真心希望港府能给卫视一个机会,也给香港文化产业一个新挑战机会最终回报收益的,绝不只是我们传媒集团,而是整个香港经济,港流文化将形成一个大产业,不仅我们可以做,就是他们的同伴无线、有线也可以做,大家齐心协力,将港流文化推向海外。”

虽然没有说具体的包装模式,但记者们似乎也隐隐约约知道一些,比如SM娱乐大张旗鼓的在港澳招募练习生,闹得纷纷扬扬;比如《百万富翁》、《香港好声音》的独特创新,并取得骄人成绩;比如亚视的剧集,明显这几年都非常上档次,更受香港市民欢迎(目前亚视收视率搞过无线)。

林志超的这个‘隐退老将’亲自出马,立马在香港舆论界掀起巨大影响力,‘港流文化’成为香港所有媒体的关注焦点。

绝大多数的市民都讨论,传媒集团这是又准备创新。

林志超不仅亲自在传媒上呐喊,亦去港府进行游说,毕竟这种事他不出马,面子也是薄了三分。

在林氏父子的连番攻势下,港府很快松开粤语节目播送权,不过收费之事,依旧不松口。港府的担心,是有线电视的股东退出有线,而有线电视还没有缴纳专利费。

无线电视台。

邵逸夫、方逸华在办公室里,也在讨论最近传媒界的大事。邵逸夫是给港府施压过的,那就是阻止卫星电视播送粤语节目,毕竟他不希望传媒集团彻底压过无线电视台。

这几年,亚视和无线的争斗中,亚视已经是稳居上风,无线成为弱势一方。亚视的代表剧集有《包青天》、《新白娘子传奇》、《大时代》、《天地有情》、《创世纪》等一系列招牌好戏;综艺有《奖门人》、《香港好声音》、《百万富翁》等,特别是在海外版权出口方面,堪称传奇;音乐方面,亚视也后来居上,不仅有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加盟,张国荣、罗文等老牌歌星也加盟,还有部分歌星可以两家电视台跑(亚视不设限制)。

“阻止不了了”邵逸夫感叹道。

方逸华说道:“你是说卫星电视可以播粤语节目?”

邵逸夫点点头,说道:“本来就算林志超出面,卫星电视播粤语节目至少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但现在林志超拿出一个‘港流文化’,立即占据了舆论的顶端,港府那边也非常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不允许播送粤语节目,已经不现实了!唯一可能的是,卫视收费可能要缓一缓,毕竟港府也不希望有线电视的财团退出。”

方逸华说道:“这个港流文化到底是不是真的?什么新形式的娱乐文化,我怎么觉得不太可能的样子!”

邵逸夫说道:“可能,林志超不会站出来乱说话的!就是不知道,他们的新式娱乐文化,市场买不买账,这才是连我都觉得好困难。亚洲人喜欢香港电影,是因为我们几十年的努力,而非一朝一夕促成的”

方逸华思考了一下,说道:“那港流文化若是成功,我们无线的日子就难过了!”

邵逸夫说道:“不!若是大成功,我们无线也可以跟着做。你找人去打探一下消息,看看这个港流文化到底具体是什么?特别是那个SM娱乐公司,一定有很大的收货。”

“好”

又是一年春。

长实集团公布业绩,1989年度的正常利润为41.6亿港币,非正常性盈利为78亿港币,总计利润高达119.6亿港币,震惊四座。

而非正常性盈利,为出售RB物业带来的利润,所以大家纷纷给予高度赞美。

长实集团的股票,自年初500多亿港币,本来就已经涨了20%多,高达700亿港币,结果次日再涨10%,逼近800亿的关口,股民喜笑颜开。

那些听取林志超的投资建议——购买林氏控股的企业,顿时更是感激林志超的发财之道。

与此同时。

林志超带着人去了内地考察,在珠海投资了不少工程,包括跨海大桥、发电厂、高速公路等,正式宣布投资内地的基建行业。

内地的基建行业回报率一般可以达到10%左右,胜在非常的稳定。

本来林志超觉得投资基建很容易‘挨骂’,毕竟基建是靠‘收过路费’来盈利的。但是,如果没有基建项目,一个地区想发展经济,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长江基建绝对未来十年在内地投资500亿的基建项目,当然八成左右的资金是利用贷款来完成。

珠海之行结束后,林志超又赶到京城,获得高层接见。

再之后,他来到津门经济特区。

“老板,这就是我们正在筹备的生产线,一共是三条方便面生产线!”陈普凡带着林志超,走进一间厂房,介绍道。

作为长江食品饮料公司的总裁,最近一年,他开始将工作转移至内地,带领团队调研,按照老板的吩咐考察。

最终,选择在津门开发区开设方便面工厂。这边的人听说是长实集团的投资,自然是举双手欢迎,给予了很多方便。

林志超走在生产车间,说道:“对于康师傅在内地的发展,你有没有信心?”

陈普凡说道:“非常有信心!内地虽然很早就有方便面,但我都吃了一遍,发现怎么也难以下咽,口感缺失而我们研发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相信会深受北方人的喜欢,因为这边的人挺喜欢面食的。”

选择津门,就是看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市场一定错不了。

当然,西南一带也吃面食,但口味较重,所以比较适合老坛酸菜方便面,这个几年后再进行推出。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嗯,你们团队要多招募一些有前景的内地人作为干部储备,后期我们长江饮料食品就算是在内地彻底发展.”

陈普凡高兴的说道:“好,我明白了!”

香港的市场太小,长江饮料食品旗下的公仔面、红牛虽然走出香港,但依旧没有庞大的市场做支撑。

红牛倒是不错,口味独特、功能性饮料,所以远销整个亚洲,一年盈利在亿元以上(含提供欧美红牛的原材料利润)。

如今,内地的市场,让长江饮料食品的管理层都看到希望。

接下来,林志超仔细考察了康师傅方便面的情况。

在取名、LEGO、口味、广告上,林志超都直接提醒了管理层,所以这个工作的大方向很明确。

如果这都不成功,那么说明养的是一群‘废物’,只需要及时换管理层就行。

当然,林志超还是挺自信的,香港的管理人员水平还是比内地人员高,毕竟见识、学识、经验都在哪里!所以内地管理人员需要经过人才储备、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主力。

停留一天后。

林志超启程回港,此次他亲自来内地考察,以后他的工作,主要就是考察内地和欧美的市场,再指点儿子们进行投资。

半退休,不是退休,他仅是不再参与公司的日常工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