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531章 【四大屋邨】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531章 【四大屋邨】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加拿大,温哥华希尔顿酒店。

这是长实集团的资产,当年长实集团一共收购了多伦多、温哥华的两座希尔顿酒店,总计代价6亿港币。当然,两座五星级希尔顿酒店并没有为长实集团带来太大的利润,回报率仅在6%~7%,仅仅好过收息。

这在香港酒店业、新加坡酒店业,简直是个非常低的回报率,香港酒店业的回报率一般能到12%,新加坡酒店业的回报率也可以在10%;而欧美酒店业回报率,一般也就在5~8%。

在酒店的行政会议室里,林志超、亨瑞克、郑裕桐、李兆基四人代表四家企业,正在翻阅标书。

原来,这是长实集团、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准备两手,投标温哥华世博会旧址86公顷的土地发展权。

四家企业合组‘加拿大协和世博发展公司’,长实集团占股62%,新世界和恒基各占17%、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占股4%。

加拿大协和世博发展公司的标书大概内容是:

该集团在未来15~20年里,斥资127亿港币兴建一个巨型的‘邻舍式组合体’,整个计划包括7650个住宅单位、300万平方尺的商业楼宇面积、一家拥有400间客房的五星级酒店、21000个车位的停车场、一个可容纳650艘游艇的避风码头、一座国际金融中心、一个高科技研究中心、一个设备齐全的公园。

该项计划将是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计划!

当然,加拿大协和世博发展公司,并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是‘温哥华置地公司’。

“投标方案做得非常漂亮,如果我是招标主管,会毫不犹豫的投这份标书一份!林先生,这份标书是谁的杰作?”亨瑞克高兴的说道。

林志超指着周淮安说道:“是我们的周副总裁策划的,一旦中标,他也是这个项目的管理人。”

当然,周淮安不可能留在加拿大一直盯着这个项目,他是长实集团的地产发展负责人,业务忙得很;特别是,长实集团即将制定‘四大屋邨’计划,香港怎么能少的了周淮安。

所以,这个项目的直接负责人,是长实集团另外的一名高层。

亨瑞克笑着说道:“我知道周副总裁,长实集团的地产策划主要负责人。”

周淮安笑着回应道:“亨瑞克先生和我们老板是多年老朋友,连我们也认识了亨瑞克先生,打过交道。”

“哈哈,是的,都是老朋友了!”

接下来,亨瑞克说道:“此次投标总价(地皮费)我们出3.2亿加元(约25亿港币),实际上,温哥华政府可以允许首期只需支付5000万加元,后期允许15年之内付清。所以,这次投标比拼的是——谁的方案更好,我相信我们是稳中的!”

此次协和世博开发这个项目,邀请的是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作为财务银行,也算是进一步合作。所以亨瑞克为了这个项目,也有前后奔跑。

当然,林志超是加拿大官员的拉拢对象,所以他的影响力才是这个项目的关键。

林志超说道:“在这方面,相信对手远不及我们的经验,所以请大家放心!这个项目后期,将由我们长实集团的人来完成,大家只管以后分红就是了。”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郑裕桐说道:“林生这是全球开花,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都有大型地产项目呢!”

当长实集团宣布在英国投资‘金丝雀码头集团’时,消息传到香港,已经是闹得纷纷扬扬。林志超一旦回香港,怕是要被传媒围堵。

毕竟70亿美金的海外投资,相当于长实集团巅峰时期的市值。

林志超说道:“没办法,企业总得寻求突破!”

郑裕桐、李兆基点点头,他们也在考虑投资海外,追随林志超的脚步。特别是郑裕桐,投资海外事业的心情,更是急迫。

虽然如此,郑裕桐又同时选择在内地投资。

所以不能说他们是在走资,大家的想法只有一个——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更何况,大家谁不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世界商人。

结束工作后,将事情交给手下们去做,他们四人相约一起打打高尔夫,聚餐,这就是老板的工作。

连着和郑裕桐、李兆基打了两天高尔夫球后,林志超又继续在加拿大工作。

来到赫斯基的总部,马世民、霍建宁已经先一步到来。

再加上赫斯基总裁布莱尔等高层,大家在会议室坐下来。

布莱尔汇报导:“Canterra石油公司的报价是3.75亿加元,我们承担其全部债务一旦收购成功,赫斯基的资产值将从原来的20亿加元扩大一倍,并成为北美五大石油和气体公司之首。当然,赫斯基的连串收购扩展令债务剧增,收益锐减.”

简而言之,赚的钱,基本拿去支付银行利息了。

而是有要在1994年以后,才会真正的上涨,利润才会大增。

林志超点点头,沉思一下后,说道:“收购是要收购的,毕竟机会难得。至于债务剧增的问题,后面我们视情况再做考虑吧!”

要么硬挨到1994年,当然这样的话,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原油储备,也会一直支付大量的银行利息。

不管怎么说,目前Nova Corp公司还持有43%的股权,林志超希望他们交出股份之后,和记黄埔再考虑注入资金。

布莱尔说道:“好,那我们继续进行谈判。”

林志超随后说道:“建宁,你要做好财技安排,不要让企业陷入违约和困境。”

霍建宁点点头,说道:“好”

他现在可是长实集团的红人,身兼长实、和记、赫斯基的财技安排负责人,忙得一塌糊涂。

霍建宁作为林志超的近臣,也明白林志超的想法,那就是赫斯基的债务高一点不要紧,主要是可以逼迫Nova Corp公司交出股权。

否则以和记黄埔的实力,是不会如此窘迫的。

回到香港,已经是1月下旬。

但关于长实集团斥资70亿美金投资伦敦金丝雀码头的新闻,依旧成为香港媒体和市民的关注焦点。

当然,股民一如既往的相信林志超,长实集团股价自消息正式公布开始,半个月时间上涨15%,再次突破500亿港币大关。

林志超也是当着自家媒体《东方日报》的财经频道记者,这样说道:

“这笔投资70亿美金的项目,资金方面不是压力,长实集团也不需要将香港的资金调往伦敦。”

“长实集团早年在伦敦成立了投资公司,专门投资金融类产品,如今这部分资产已经有20亿美金左右。如今金融产品风险提高,故转移到地产投资,乃是正常的商业安排,无需过度解读。”

“长实集团在海外的投资,都属于长期投资,不会在乎短期的回报率。当然,在日本的投资确实让人非常惊喜,得到了比香港投资更大的回报率。”

他的言论,很快打消一些人的顾虑和紧张,舆论也算平息下来。

当然,香港的富豪都不傻,纷纷在海外投资已经成为趋势。

长实集团。

唐仲源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两人在沙发上喝着茶。

“岳父今年82岁,依旧精神奕奕,且活跃在商界,让我很佩服!”林志超放下茶杯,轻松的说道。

他和岳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长辈晚辈关系,而是一种‘战友关系’。当年他们两人差不多同时在香港打拼事业,一路上交际颇多,当然是林志超扶持唐氏。

唐仲源说道:“总是放不小公司的事情,虽然你的两个妻弟都已经能独挡一面,侄儿们也纷纷开始工作,但我总觉得.”说到最后,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林志超说道:“可是显千、友千两脉的分工问题?”

唐仲源马上点点头,说道:“还是你最懂我,显千是长子,当年帮助企业很多,非洲事业就多亏了他当年的去那边打拼.只是如今,纺织成衣都算是夕阳产业,他作为长子,有些吃亏起来。”

林志超说道:“显千、友千兄弟感情和睦,而且我的那些侄子们现在也走上管理岗位,岳父身体也很好,您又何必担忧这些!”

唐仲源一想,顿时也豁然开朗,他现在也重视孙子们的培养。第二代两兄弟有分工,第三代却没有分工,而是混合了。比如唐显千的长子,就进入香港兴业工作,从事房地产开发。

唐显千、唐友千,从来没有分过家产,只是在东方集团各执掌一部业务而已。

“嗯,你这样一说,我心里一下就疏通了。”

林志超说道:“其实,还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等内地开发后,适合投资地产业时,可以让显千一脉,去内地投资地产,以后分管内地地产业务;友千一脉,则分管香港地产业务。”

这种模式,就是李兆基家族前世的模式。

而且,唐显千经常出差内地,投资纺织、成衣业务,对内地熟悉很多。

唐仲源有些激动的说道:“内地的地产何时适合投资?”

林志超摇摇头,说道:“还不知道,但我相信内地经过这些年的摸索,肯定会彻底开放的。岳父耐心等待就是,我相信五年之内应该有希望。”

唐仲源点点头,说道:“幸好,我还能等得到!”

林志超笑道:“岳父的身体,再活20年没有问题!”

香港长寿的富豪太多了,90岁只能算是勉强长寿,95岁才算真正长寿,100岁也不是没有(邵逸夫)。

详谈了一会,唐仲源询问道:“你请我来办公室,是有什么事情?”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置地准备出售两幢大厦,分别是湾仔的夏悫大厦、铜锣湾的皇室大厦,岳父要不要去洽谈一下。”

他听到置地放售的消息后,本身不是特别感兴趣,但却想起了自己的老岳父。

东方集团这几年有些走下坡路,主要是将精力都集中在愉景湾、荃湾工厂旧址的建设上,在地产开发领域已经落后下去;再加上,纺织和成衣走下坡路,所以东方集团的市值并不高。

按照这种情况下去,怕是十大财阀榜都挤不进了(原来第十)。

林志超喜欢对岳父一家照顾,因为这样一来,两个老婆就会在心里感激他,林志超就可以在外面风流也没有丝毫问题。

唐仲源立马问道:“你看好这两幢大厦的前景?”

林志超说道:“当然了,都是不错的收租物业,每一幢其实都可以作为家族的核心资产,东方集团的商业地产项目仅在尖沙咀、中环拥有一幢大厦,正好可以增加一倍的实力。若是岳父有意,到时候可以去恒隆银行寻求贷款。”

唐仲源点点头,说道:“好,我马上安排洽谈!”

他对女婿是深信不疑的。

送唐仲源离开后,林志超回到座位上想着事情。

由于他对刘銮雄有些‘意见’,所以刘銮雄这一世的轨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爱美高当年将风扇打入北美,就遭到美的抢先一步,所以风扇业务可能只有前世的一半;爱美高胜在价格低,美的胜在渠道广。

其次,爱美高上市后,市值肯定没有前世高,仅是一家小型上市公司,虽然刘銮雄依旧狙击了企业来获利,但只能染指小企业,错过了华置和中华娱乐,这两家公司,被冯氏家族和韦理的联合财团,获得了胜利。

总之,刘銮雄在八七股灾前虽然狙击的对象有十家上市公司左右,但却仅仅是赚了点钱,也拿下了一家小型地产公司,但失去了最宝贵的华置和中娱。

如今的刘銮雄,哪里有资金购买夏悫大厦和皇室大厦,所以林志超听闻置地有意放售后,就将消息告诉岳父。

唐仲源若是收购下来,以后唐氏家族能稳居十大财阀。而且,唐氏家族在非洲和海外还有大量的资产,并不在上市资产之列。

春节前夕,长实集团召开了管理层会议。

林志超坐在主席位置上,看着顺利交班的第二代管理层,心中很认可。

副主席、总裁林瑞寰,总领长实集团所有事务;

副主席、执行董事麦理思,长实集团的大管家;

执行董事、副总裁周淮安,负责长实集团的地产业务;

执行董事、副总裁霍建宁,负责长实集团的财技安排;

董事、副总裁李明慧(女),负责长实集团的市场部、销售部业务;

其他高层也分别是某重要领域的负责人,包括长江商业地产管理、长江饮料食品、长江基建、保利建筑、长江财务投资等业务的负责人。

会议上,林志超询问道:“和中信集团合组财团事宜,工作做得怎么样?”

林瑞寰立即说道:“已经准备好了,大家都比较重视这次合作!”

林志超点点头,和中信合组财团的目的,是投标4月份招标的‘蓝田地铁站上盖发展权’。这是一个大型屋邨的项目,大概可以盖20幢30层上下的住宅大厦,总计提供4000个以上的住宅单元。

“如果这个标,被我们投中,我们长实系将在90年代有四大屋邨的庞大计划。分别是天水围的嘉湖山庄、蓝田地铁站上盖的汇景花园,另外两个大型屋邨计划,则是和记黄埔的茶果岭丽港城、和黄和港灯的鸭脷洲海逸半岛。所以,接下来大型屋邨才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当然其它地产项目也不要降低。”

众人脸上露出高兴的表情,这些大工程可都不简单啊。

而长实集团目前每一年的供应量都在20%,也就是占香港物业发展的20%,一直是香港地产业的领导者。

新鸿基是第二,供应量在18%;恒基是第三,供应量16%;长和地产供应量第四,供应量10%;恒隆供应量第五,供应量8%;新世界的供应量第六,约不到5%。

六大发展商,占香港物业开发的近80%,形成超级垄断集团。

当然,这是香港地产开发(住宅)的数据。

实际上香港地产公司几千家,这些地产公司有的是‘商业地产管理性质’,有的是‘炒房炒物业性质’,有的是‘置业投资性质’。

长实系的四大屋邨计划,一旦实施,将形成更大的垄断,将会把住宅供应量提高至25%。

所以像是长和、恒隆、新世界,也纷纷要减少份额。像是恒隆,本来就在开始投资商业地产,减少了地产开发;新世界更不用说,李家成的长和也因为收购会德丰,负担开始加重,朝着多元化发展。

唯有新鸿基、恒基,才有实力跟上,最终长实、新鸿基、恒基可能将垄断香港近70%的住宅供应;剩下的几家地产商,可能又高度垄断剩下的30%多份额。

这就造成,能开放发展地产项目的地产公司,已经是寥寥无几。

目前长实集团的四大屋邨计划,实际上就蓝田地铁站上盖的发展权,还没有获得。

天水围的开发权,林志超已经和华闰谈好,保证华闰获得7.5亿港币利润;超过均价1750元,长实集团的利润分成提高至75%(没有超过则50%)。这个项目,可以提供15000个住宅以上。

茶果岭的丽港城项目,是和记黄埔用青衣岛的船厂用地(早年的船坞业务),交换蚬客石油在茶果岭的油库所得。这个项目,可以提供8000个住宅以上。

鸭脷洲的海逸半岛,也是和记黄埔用青衣岛的船厂用地兑换的蚬客石油在鸭脷洲的油库,以及港灯集团将鸭脷洲电厂搬到南丫岛。这个项目,可以提供12000个住宅单元左右。

四大屋邨计划,总计占地面积750万平方尺,可建成楼面3000万平方尺,其中住宅4万个,总投资约180~200亿港币。

当然,目前四大屋邨计划并没有公开。

林志超的想法是,等蓝田地铁站上盖发展拿下后,再等明年地产低谷时,他再高调宣布。

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交好内地政府,代表林志超家族依旧看好香港,看好内地。(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