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506章 【海外信托】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506章 【海外信托】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6月7日的上午,林志超来到恒隆银行的总部,和高层们开了一个早会。

恒隆银行自从被林志超收购一来,存款直线上升,如今已经突破100亿港币;当然,这里面包括了林志超存入的5亿美金,也就是40亿港币不到。

但依旧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充分说明林志超在香港的个人影响力,是信誉的保障。

而在这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林志超也是让林本丰组建了一支非常专业的银行队伍,不惜到处挖人材加盟,就连汇丰银行的信贷部副总经理,都被林志超挖了过来,差点被汇丰银行大班‘翻脸’。

恒隆银行虽然是一家中等银行,但林志超却按照大型银行在发展,管理层的薪水都远高于中等银行的水平。

毕竟恒隆银行的母公司‘八达通金融’,里面的股东包括林氏家族五大集团(各占10%),其余两个股东是维港投资、林氏家族办公室,可谓背景雄厚。

“今天早晨,港府发表声明——海托银行‘无法偿还债务’,停业两天。我想,海托银行已经是资不抵债,即将被港府接管。所以,我请大家来,是打算去和港府接触,看看能不能由我们来接管海托银行!”

一众高层惊讶起来,林本丰马上说道:“老板,海托银行的情况估计非常严重,我听说昨天晚上,港府在机场抓捕了欲逃离香港的海托高层人士,包括海托创始人张明添之妻、代董事长吴婵蕊、以及其子张成忠我估计,海托的亏损可能高达几十亿港币!”

海外信托银行成立于1956年,由来自大马的富商张明添牵头,邀请香港银行家曹耀等港商台组而成,该行于1972年上市。

1976年,海托在湾仔兴建30层高的总行大厦;

到 70年代未,员工过千,资产近30亿港元。

目前,该行控有工商银行、大捷财务公司,共拥有43间本地分行、8间海外分行。

1982年3月,张明添逝世,家族外的黄长赞接任董事长,其子张承忠继任常务董事长。不久,黄长赞被张氏家族排挤出董事局,由张明添之妻吴婵蕊代董事长。

在张明添逝世前海托银行高层就频频作调整,这不外乎是两大原因:一是经营出了问题;二是确保张氏家族稳坐海托江山。

如今连家人都不抓进去,显然是亏损不小!

林志超却说道:“假设他的亏损是30亿港币,我们也只需要注资20亿港币,后续无非是花费长达数年的减少亏损。但你们想过没有,一旦是港府接管,由港府来注入资金,将来海托银行可能卖出40亿港币。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我要让恒隆银行,甚至是八达通金融集团,招募更多的精英人才加盟,目的就是为了接管香港的华资问题银行。有问题不怕,因为这种问题一般都是投资亏损、以及贷款不规范造成的,但是整个银行的网络存在,就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购买银行,并不是购买其净资产,而是在购买其‘潜力’。海托银行海外8间分行、本地43间分行,这些网络是八达通金融集团需要的。

若是将海托银行的总亏损赚回来,再在恒隆银行、海托银行都走上正轨的时候,进行合并成‘八达通银行’;这样一来,八达通银行便一举成为香港第五大的本地银行,仅次于汇丰、恒生、渣打、东亚的第五大资产总值银行。

林本丰点点头,说道:“老板的想法是可行的,只要我们的资金充足。不过注入20亿,对于我们100亿出头的资产,也是非常危险的,毕竟我们放贷的金额非常高。”

林志超马上说道:“我个人马上存入5亿美金进来恒隆,本来这些资金我就想存入自家银行的”

众人不由得惊讶老板的财大气粗,5亿美金的现金流,香港怕是任何富豪都拿不出。

上午,林志超便来到财政司的办公室,见到了彭励治。

彭励治在1974年时,还是太古洋行的董事局主席,在1981年担任香港财政司。这种情况充分说明,四大洋行和港府的关系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然,在绝对实力面前,这种官商勾结在林志超面前也不够看。

比如当年林志超收购了九龙仓集团,不久后港府就制定了35%就是全面收购线(原来51%),但实际上这种对林志超影响也不大,因为那个时期,林志超手里至少是几百亿的现金流(黄金套现),只要找准机会(股市萎靡),他完全可以私有化很多企业,只是他不愿意那么做而已。

“彭司长,我来是想请问一下,海托银行是否即将被港府接管?”

彭励治马上反应过来,说道:“莫非,林先生准备接管海托银行?”

因为有恒隆银行的先例,彭励治马上明白林志超的想法。

林志超说道:“政府接管海托银行,是担心引起连锁反应,造成香港金融混乱。所以我在想,如果我们恒隆银行接管海托银行,是否更能体现出香港自由经济模式!”

彭励治好奇的说道:“林先生知道海托银行的情况嘛?”

林志超摇摇头,说道:“我们希望在港府的协助下,查看一下资料,只要亏损能接受,我们马上可以注入20亿港币进去。”

彭励治惊讶起来,20亿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去拿下一个需要被接管的银行,怕是没有其他商人有这个魄力吧?

他马上问道:“恒隆银行被八达通金融收购之后,这两年确实发展不错,这一点我是知道。只是我不希望,因为海托银行的事情,连累了恒隆银行,毕竟20亿港币不是一个小数字、”

林志超说道:“我今天已经将我在汇丰、恒生的个人存款,转入恒隆银行存,差不多是40亿港币。有这笔资金担保,海托银行的问题不会有任何问题,不会造成香港金融动荡。”

彭励治简直被林志超的作风,震惊的一阵又一阵的,就是简单粗暴。

当然他也明白,林志超作为华人首富,香港压根没有其他富豪可以和之相媲美,就是几个富豪加起来,也不及林志超的财富值。不过短时间拿出40亿港币,注入恒隆银行,还真是被人远远低估了。

“可以,我马上安排恒隆银行团队,并提供你们资料。”

“好的,那就麻烦彭司长!”

“这是我应该做的,林先生说的很对,港府接管的目的是不引起金融动荡,并不是真的想去经营银行,这不是港府的工作。不过海外信托银行爆出很多问题,银监处后续会持续跟进,并拿这个案例警示。”

“没问题,我们安全配合。更何况,我们也希望追回一些损失!”

当天,恒生指数暴跌87点,跌幅之大,可见海托银行影响之甚,业界称之为‘海托震荡’。

在海外信托银行的总行和分行,都聚集着不少储户,但这些大门都已经关上,并且有警察在巡逻,所以大家也是焦急不已。

“不会有事吧?那可是我这辈子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可千万别有事!”

“听说抓住了欲携巨款私逃的张明添家族成员,这些该死的杂碎,居然还想跑!”

“被我抓住,我一定拿他们的脑袋当球踢!”

市民越积越多,大家都非常的担忧,港府也派出公职人员劝道,但很难马上消除大家的忧虑。直到下午传出一个消息,大家顿时轰动了。

“最新消息,林志超先生旗下的恒隆银行,欲接管海外信托银行,上午林志超先生已经和财政司进行了会谈。”

“真的啊?如果有林志超先生担保,我的存款肯定没有问题了!”

有人发出疑问:“恒隆银行不是规模,比海托银行还小嘛?”

立马有人回道:“那是老账了,自从恒隆银行被林志超先生接管后,存款一年翻一番都不止。更何况,恒隆银行背后是八达通金融集团,而这个集团的股东分别是长实集团、环球集团、九龙仓集团、传媒集团、长江工业集团、林志超个人持股的企业,你说这些股东,哪一个不是大水喉!”

提问的恍然,说道:“这不都是林志超的企业嘛!”

有人说道:“现在是林氏五虎在接班这些企业了,怕是林志超先生要专门坐镇八达通金融集团了。”

待得知恒隆银行可能接管海外信托银行之后,大部分人都松了一口气。

简单的来讲,在香港市民眼中,林志超的财富是香港其他几个巨富的总和才对,因为林志超是航运、地产、工业、传媒、酒店、服装领域的霸主。

当天晚上八点,林志超带领恒隆银行的高层,和港府以彭励治财政司为首的官员,以及金融专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

恒隆银行总裁林本丰宣布:恒隆银行注入20亿港币进入海外信托银行,将保障每一个储户的资金安全问题,并全面接管海外信托银行。

财政司司长彭励治,则介绍了海外信托银行的问题所在,初步调查是当年张明添听从好友叶庄霖,运用‘支票轮’,后导致‘支票轮’越滚越大,初步统计已经造成9000万美金的亏损;另外,还有海外信托投资上,也产生账面亏损20亿出头,总计亏损28之巨。

话音刚落,现场一片嘈杂的声音。

巅峰时期的海外信托银行,存款高达300亿,资产值高达120亿;不过从1981年开始,这些数据就一直下跌,海外信托还出售过华人银行,并曾经机会出手收购而来的工商银行。

正因为不少人知道海外信托银行不行了,所以存款也是在大幅介绍,目前总存款在120多亿港币,至于总资产也疯狂贬值。

因为海外信托是上市企业,所以造成如此大的亏损,张明添家族及董事会又造假账、再加上张明添死亡后的社会关系失去,所以再不接收,就只有倒闭一途。

很快,记者们纷纷向林志超提出问题,因为他一向都是主角的命!

记者:“林先生,恒隆银行注入20亿港币给海外信托,是否自身受到影响?”

林志超:“不会!由于恒隆银行暂时没有上市,那么恒隆银行的责任就是我的责任,所以这一点请大家完全放心。”

言下之意,一个横跨那么多产业的霸主,难道会缺钱嘛?

众人纷纷露出笑容,这一点大家当然相信,就是市民也相信‘财神爷’的信誉啊!

记者:“恒隆银行斥巨资20亿港币注入海外信托,这样一个亏损巨大的银行,是否值得呢?”

林志超说道:“值得!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在专业的管理团队下,只需花费5~6年时间左右,便可以将亏损赚回来,我们则得到了一个庞大的银行网络。”

随后,彭励治也对林志超连续接管两家问题银行,进行赞赏,他认为有效地的遏制住即将发生的多米骨牌效应,未酿成大祸。同时,也减轻了港府的财政支出。

次日,香港媒体竞相报道此事,海外信托银行的储户纷纷松了一口气。

林志超的信誉和恒隆银行的接管,再加上港府监管和调查,这让海外信托银行顿时安稳起来。虽然会有少部分人会选择取出资金,但整体大局不会影响的。

当天,恒隆银行派驻团队进驻海外信托银行,港府亦派了金融专家,双方合作稳定和调查海外信托银行。

恒隆银行注入20亿港币,并不取消海外信托银行的上市地位,注入之后,恒隆银行占海外信托银行80%的股权,依旧保持上市地位。

虽然小股东股份被摊薄,至少也不会颗粒无收。

而恒隆银行也不可能拿到100%海外信托,因为这是一家上市企业,就是港府也是这边注入资金,换取大部分股权,而非所有股权。

股民、储户的利益,也是需要保证的。(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