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481章 【矛盾出现】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481章 【矛盾出现】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10月中旬时,佳宁集团罕有地宣布取销派发‘中期息’,改由10股送1红股代替,并筹备发行5亿股优先股筹集资金5亿港币。

此举立即暴露出了佳宁集团的困境,佳宁集团股价当即暴跌,一天之内跌去30%。受此影响,整个香港股市亦大幅下跌,恒生指数急跌9.5%,被视为‘坚固防线’的800点大关轻易跌破,股市总值损失152亿港币。

然而首先遭受厄难的,却是佳宁集团的好兄弟——益大投资。

11月1日,益大投资宣布清盘,公司主席钟正文潜逃出香港,遗下21港币债务和其它担保16亿港币。因为港府按照港英法律保留的‘大清法’中的‘债务世袭’判例,法院第一时间将钟正文的儿子拘留,准备投入赤柱监狱服刑。

随着钟正文的逃离,香港商界无人不知益大和佳宁是孪生兄弟,钟正文和陈青松多次联手,打得火热;益大如此糟糕,佳宁集团也好不到哪里去,就算佳宁集团有海外财团支持,但也不足以说明其没有问题。

所以,证券处否决了佳宁的供股集资计划,并开始对佳宁集团进行财务调查。

一时间,佳宁、益大相继出现问题,还有一个地产大好友——置地,已经瑟瑟发抖!

置地的负债高达180多亿港币,若是拖到明年,总负债将高达200亿以上。这个负债数额,远超过置地的资产值。

维港中心。

在一间写字楼里,林志超和五个儿子——林瑞寰、林瑞江、林瑞海、林瑞楷、林瑞诚,再加上自己的妹夫——林本丰,在会议室开会。

林志超首先说道:“八达通财务公司的目标,是成立一家银行。当然并不是将八达通财务公司升级为银行,毕竟这样太过麻烦和费时间,而是准备收购香港的银行。这一次危机,会引发银行危机,届时便是我们下手的时候。所以本丰,你要做好准备!”

林本丰心中震惊起来,他佩服自己的大舅哥,这未卜先知的本领,堪称传奇。

“嗯,我已经开始吸纳专业的人才加盟,不过对外是讲——我们八达通财务公司,要升级银行。”

林志超点点头,这样做无可是非,毕竟不这样讲,很多人才都不会加盟。如果这样讲,再加上林志超的影响力,银行类人才就会乐意加盟。

而八达通财务公司,有着辉煌的历史,早期是长实集团和加拿大帝国商业公司合组的财务公司,一开始的业务是房屋按揭,也吸纳存款(不能开设分行,但能私下吸纳存款),后面又投资了赛西湖地产项目。

今年年初(1982),林志超便对八达通财务公司进行‘股权调整’,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顺势退出(已经完成使命——在香港站稳脚步)。

新的八达通财务公司股权结构是:长实集团、长江工业集团、环球集团、九龙仓集团、传媒集团,这五家集团公司各持10%股权;维港投资持股30%股权、林志超家族办公室持股20%。

而自己的妹夫——林本丰,也被邀请过来担任行政总裁,为接下来收购银行做准备。林本丰一开始是汇丰银行的中层,最近这些年在维港投资担任副总裁,并进行了海外深造,所以深得林志超信任。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关于银行的发展,我的想法是吸纳多个‘问题银行’,进行整顿合并,最终改组成八达通银行。别看问题银行亏损着,需要注资才能解救,但如果被港府或者汇丰、渣打救下来,再进行改造,最终他们一转手,照样赚钱出售。”

前世,港府接收的恒隆银行、海外信托银行,都从上面赚到钱。所以只要不是太大的亏损,只要挨过危机,很快就可能盈利。

林本丰说道:“只要资金实力足够,再加上优秀的银行制度和管理方案,打救一家银行不是问题。其实很多银行倒闭,多处于信誉崩塌,而老板你的信誉,不亚于汇丰银行,所以收购濒临破产的银行,确实最好扩张的途径。”

随后,林志超对五个儿子说道:“银行的事情,暂时不需要你们操心,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就行。”

“是,父亲!”

大家都明白,父亲将五家集团公司入股八达通财务公司,是希望打造一个家族银行,同时也希望利用这家银行,团结五兄弟的感情。

至于另外的两位兄弟,他们的事业是在海外,所以当然不会加入。

随后,会议结束。

林志超和林本丰两人留下,进行了会谈。

“目前八达通财务公司的资金是2亿美金,港币下跌已经是定局,就看明年会不会暴跌!所以投资事宜无需急着入手,更重要的是银行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我明白,会物色一些高级人才,让他们加盟我们。”

“嗯,你先物色,若是有需要我出面的地方,就通知我。”

“没问题!”

林本丰可是知道,自己的这位大舅哥实力,若是进军银行业,简直就是可以一举成为本土大型银行的潜力。

“密切关注恒隆银行,我觉得最先出事的一定是它!当然,只需要了解恒隆银行就行,什么时候出手我有分寸。”

“好的”

林本丰已经习惯自己老板的这种预判,不过恒隆确实已经浮现出问题。

和记黄埔的会议室。

林志超正在和一众高层开会,包括行政总裁李察信、业务董事夏伯殷、政务董事韦彼得、董事麦里思等高层,十几位高层都是清一色洋人。

这种场面若是被媒体报道出去,一定是会有‘大振华人威风’的意思。

实际上,林志超早在五六十年代,便已经用华人当高管——当年的维港投资总裁克里斯,便是最早的。

“收购United States Cold Storage的事情,我是不同意的。和记黄埔当务之急不是去海外扩张,而是应该筹备私有化旗下四家上市公司。”会议一开始,林志超就直接说道。

United States Cold Storage,是美国一家公共冷藏库物流公司。以李察信为首的管理层,最近意图收购这家企业。

李察信闻言,脸上顿时有些难看,他们可是认为这个收购非常有利和记黄埔的。

“林爵士,目前香港危机爆发,前途未卜,我们管理层一致认为和记黄埔应该将重心放在海外!”

他话里的意思,显然已经有‘威胁’的意思,而底牌则是洋人管理层达成了‘一致’。

林志超轻松的笑道:“六七年时,很多公司都是你这样想的。而怡和系,一直是这样想的。事实证明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千万不要冲动的做出决定,则是对股东的不负责任。你们以为我没有想到今天?那和记黄埔的现金流,为什么是兑换成美金存入银行呢?”

说完,他眼神扫视十几位高层,很快有不少洋人纷纷低下头颅。很显然,他们是被李察信胁迫的。

林志超心中有数,最多也就是李察信、夏伯殷、韦彼得‘三巨头’有逆反之心,也能说是‘政见不同’。

李察信眼见林志超气势压倒大家,马上站出来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这次英国面对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华夏,所以香港问题更加复杂,看看外面的移民咨询处,就知道香港这次的动荡有多大了!”

林志超说道:“有些问题要深入一点思考!不管怎么说,和记黄埔眼下的工作,依旧是香港为重心。至于海外发展,是将来手中现金充裕后的事情。”

李察信不死心的说道:“林爵士,和记黄埔的管理权在我们手中,我们希望长实集团只作为大股东,我们也是为所有股东考虑!”

林志超看向李察信,这简直是在向自己发难,看来这两年李察信是膨胀了。

李察信、夏伯殷、韦彼得‘三巨头’本身能力没有问题,所以这两年林志超也信任这三人。这就导致他们今天,居然如此膨胀。

“李察信总裁,我希望你注意自己的言辞,长实集团拥有和记黄埔47%的股权,和当年汇丰银行完全是两码事!毫不客气的说,长实集团随时可以将股权增持至51%,甚至马上私有化。所以,我们是绝对控股,而你们只是我请来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和记黄埔的股东一定是更支持我的,不行你可以试试。”

他可不是李家成,需要等和记黄埔分红后,再增持持股。

李察信顿时脸红润起来,马上服软道:“抱歉,林爵士,我为刚才的冒失道歉!”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我理解大家的想法,但是我能在商界三十多年来纵横,从来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思考。所以越是这种处境,我们越是要冷静下来思考,切莫冲动做出决定。目前和记黄埔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去私有化旗下四家上市公司,明年的工作重点便是如此。”

和记黄埔目前的现金流,已经高达3亿多美金,差不多是20亿多港币。再加上银行贷款,完全够私有化四家上市公司。

重要的是,和记黄埔的负债率极低了!

散会后。

李察信、夏伯殷、韦彼得,见林志超已经离开和记大厦,才敢聚在一起商讨事情。

“怎么办?我们有反击的实力嘛?”夏伯殷忧愁的说道。

李察信摇摇头,说道:“看林志超今天的表现,若是我们不听他的话,宁愿将和记黄埔私有化,也不愿意只当大股东。”

夏伯殷说道:“这么说来,长实集团是想掌权和记黄埔了?这样一来,我们岂不是要对长江实业唯命是从。凭什么?和记黄埔本来就是我们英国人管理起来的企业,他林志超不过是仗着和汇丰银行的关系拿下来,现在就想过河拆桥?”

三人随后陷入沉默,思考对策。

随后,韦彼得说道:“我有个办法,至少可以阻拦长实集团和林志超掌权和记黄埔!”

“什么办法?”

韦彼得作为政务董事,说白了就是管人事等工作的,他露出一丝狠厉说道:“最近几年,林志超一直向和记黄埔及下属企业的华人高级职员示好,我们只要排挤这些人,不然他们和长实集团连成一片,让他们离职。这样一来,长实集团和林志超就得继续依赖我们,而不敢和我们闹翻!”

李察信和夏伯殷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

“就这样决定!”

“给林志超一点颜色看看!”

三人在今天高层会议丢了颜面,不敢和林志超硬碰硬,但想到了使用这种小手段,一时间总算觉得找回了场子。

另外一边。

林志超和麦里思在回去的路上,也交谈起来。

麦里思说道:“老板,现在是大家政见不合,怕是很难齐心协力了!”

他加入长实集团后,就深受重视,所以还是和记黄埔的董事。

相当于,他就是林志超打入和记黄埔的棋子。

林志超说道:“不是政见不合,是他们太过短视!投资海外,本来我也是有打算的,但他们不该这个时候提出来。”

麦里思点点头,随后说道:“那现在该怎么办?”

林志超说道:“你帮我约一下新加坡的马世民,就说我想谈谈收购他的企业问题!”

麦里思好奇的问道:“老板是想让马世民来管理和记黄埔?”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马世民身上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是我比较钟意的。不出意外,李察信等人也会彻底和我们闹翻,预计得挤压那些华人高级职员。”

麦里思不得不佩服自家的老板,又为李察信等人悲哀,一点都看不清形势。

长实集团持股和记黄埔虽然没有绝对持股,但也有47%。更重要的是,长实拥有近百亿港币的现金流,随时都可以增持和记黄埔的股权,甚至私有化。

当然,私有化是没有必要的,现在哪怕增持至51%股权,由于最近六个月股票价格都不高,所以按照最高价私有化,股民也不会交出筹码。这种方式,便可以逃避全部收购的条例。(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