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446章 【洋行大班】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446章 【洋行大班】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79年1月1日,和记黄埔在和记大厦总部,举行了股东大会。

此次股东大会的举办目的,是选举董事局主席一职,这是因为去年和记黄埔的大股东发生了变化,按例进行的股东大会。

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一职,将在林志超、韦理两人之间进行投票表决。而参与股东大会投票的股东,足足有六七百人,所以为了计票公平,是聘请的律师行计票。

在一间大型会议室里,林志超等人坐在主席台上,韦理主持了会议。

在提问环节中,有股东站起来询问道:“林先生,能不能透露一下长实集团持股和记黄埔的股票占比?”

林志超笑着说道:“不低于40%的持股!”

场下的股东顿时轰动起来,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长实集团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暗购不低于15%的股权,但和记黄埔的市值仅上涨15%左右,显然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殊不知,长实集团已经控股45%的和记黄埔股份,妥妥的逼近全面收购线。

韦理顿时心中偃旗息鼓,今天的选举已经没有悬念了!

果不其然。

随后的选举中,呈现一面倒的局面,在长实集团最后放弃选票的情况下,林志超依旧以绝对优势战胜韦理,当选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

在当选演讲中,林志超一如既往的表露出谦虚。

“很感谢大家给予我的支持我对和记黄埔的管理层一直非常是非常信任和满意的,所以我后续的工作是主持董事局会议,和管理层们一道经营好公司,提供建设性的意见给现在管理层,让和记黄埔的市值,尽快位列香港股市的前四名。”

掌声雷动起来!经久不息!

在座的都是和记黄埔股东,岂有不希望和记黄埔市值飙升。而现在林志超说市值将飙升至前四,也就意味着仅次于汇丰、怡和、长实集团,超越置地、太古洋行等。

而目前,和记黄埔市值仅27亿港币,显然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

与此同时,林志超的话也比较谦虚,那就是表示将和管理层进行和平沟通、协商,不会爆发内乱。这样一来,大家对和记黄埔信心十足了。

韦理顿时心中生出一种兔死狗烹的感觉,当然他并不想离开和记黄埔,因为他现在每年可以拿2.5%的利润分成,年收入可以达到600万以上。

所以,他必须和林志超进行妥协,否则离开太早就不划算了。

当然向林志超妥协,也不是丢人的事情,毕竟他本来就是一个高级打工者,而发工资的可以算是林志超。

翌日。

《星岛日报》报道:昨天,林志超爵士成为和记黄埔主席,这是华人出任香港一间大贸易行的第一位(九龙仓集团不算独立洋行和贸易行),正如香港的投资者所说,他不会是唯一的一个。

《东方日报》报道:昨日,横跨航运、工业、地产等行业的林志超爵士,没有意外的入主和记黄埔,同时也结束百年来在香港商界‘英强华弱’的局面,未来华资大亨们,将继续挑战英资。

《南华早报》外籍记者报道:这半年多来,我一直穷追不舍的问沈弼‘为什么选择实力已经超过汇丰的财团首脑林志超’,他终于在最近回答‘长实集团成绩优秀,声誉又好,而和黄的业务脱离1975年的困境踏上轨道后,现在已有一定的成就,汇丰在此时出售和黄股份是顺理成章的。’他接着补充道‘汇丰银行出售其在和黄的股份,将有利于和黄股东长远的利益,坚信长江实业将为和黄未来发展做出极其宝贵的贡献。’

《虎报》外籍记者报道,据说汇丰银行收购海丰银行之中,有林志超的介绍之功。假设是这样,我们不由得感叹林志超影响力巨大,还得承认——这就是一场交易。

媒体纷纷隆重报道,较去年三月份的报道也不谦让。去年毕竟只是交易25%的股权,以韦理为代表的董事局还有可能发起反收购;但如今林志超当选董事局主席,便意味着长实集团入主和记黄埔是定局,没有人再能发起反收购。

毕竟40%以上的股权,再加上汇丰银行的支持,断无道理被人反收购。

一周后,长实集团宣布:已经持有和记黄埔45.5%的股权,按照惯例派遣两位董事加入和记黄埔董事会,分别是长实集团的执行董事麦里斯、非执行董事李业广。

和记黄埔董事会也批准麦里斯、李业广加入,代表着和记黄埔正式迎来‘长实系’的身份。

在和记黄埔的董事会上,林志超正式坐在了主席位置上,韦理、李察信分列两边,长实系两位董事也坐在一侧。

大家很明显的感受到,长实对和记黄埔的介入更进一步,特别是林志超派驻进来的两位董事,更是让所有人没有想到。

李业广他们都熟悉,这可是香港的大律师,哪怕是各大洋行大班也得尊重的存在,当然李业广也有林志超的‘参谋’的外号。

麦里思大家都有些陌生,但经过介绍后,大家不由得感叹,林志超连洋人都请进来了,显然和记黄埔的事务便摆脱不开长实的干涉。

接下来,大家肯定既有合作,又有一些隐性的竞争。

林志超随即说道:“和记电讯的事情,既然大家已经得到调研,并得到认可,那么就马上筹备成立吧!韦理总裁,你觉得呢?”

这么一件事情,林志超还是多次提出,并协商。很显然,面子已经给得很足了。

韦理马上说道:“没问题!我们尽快成立和记电讯,并收购大量的传呼企业和牌照,争取第一时间打造成香港最大的传呼企业。”

香港的传呼业务毕竟小,和记黄埔就算没有全面恢复,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完全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收购来成为行业老大。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很好!只要是有前景的行业,和记黄埔完全可以涉猎、发展。今时不同往日,和记黄埔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长实集团拥有丰厚的资产和现金流作为后盾。”

一种西人管理层,顿时明白——形势比人强。

长实集团可是香港市值第三的企业,仅次于汇丰、怡和,这是因为长实集团拥有庞大的地产资产,以及多元化业务。

接下来,韦理开始主持工作会议。

他高兴的说道:“去年(1978),和记黄埔取得2.5亿的纯利润,进一步摆脱困境.和记黄埔的负债仅剩下8.1亿港币”

似乎在讲,他韦理的功劳很大。自他上任一年,第一个整年(1976)的利润是1.07亿港币,第二个整年(1977)的利润是1.6亿,第三个整年(1978)的利润高达2.5亿;而巅峰时期的债务高达13亿港币,如今负债为8.1亿港币。

殊不知,和记黄埔的资产高达60亿以上,比长实集团的资产值高出不少,但利润足足少了一半。至于负债减少,实际上还有不少出售资产,当然也有不少新投资。

总体来讲,韦理只是在资产重整上,有着功劳;但在企业的经营上,只能说一般般。

而恰恰一个企业的首脑,首先会的必须是经营之道,至于资产重组和财技,仅为第二。毕竟一个经营良好的企业,资产重组和财技安排,并不是特别重要。

林志超并没有挤兑韦理什么,毕竟别人也是做出功劳了的,所以他反倒是肯定了以韦理为首的管理层的表现。

顿时,皆大欢喜!

但会议进行到后半部分,,林志超再次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记黄埔目前旗下的上市公司有:和寳、屈臣氏、和记地产、海港工程、均益仓,连同和记黄埔一共是六家上市企业。其中海港工程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我建议将其出售给长实集团,进一步缓解财政压力。”

韦理顿时一惊,他顿感不妙。

果不其然。

董事夏伯殷随即说道:“这个方案很好!海港工程,就是一家基建工程公司,和记黄埔本来就在建筑基建领域不强,这家企业显然比较鸡肋;相反若是卖给长江实业集团,然后交给保利建筑进行整合,便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韦彼得也点点头,说道:“我同意这笔交易进行磋商!”

随后一众高层纷纷附和,毕竟这对和记黄埔有利。

韦理作为行政总裁,也只能同意。

这样一来,林志超尚未兼任总经理,便已经开始主政起来;所谓的建议,便已经成为和记黄埔的决策。

毋庸置疑,林志超已经用较短的时间,已经获得和记黄埔董事局、管理层的信任,韦理逐渐失去影响力。

韦理的缺点是,他既不是和记黄埔的老臣,和李察信等人实际上并不是铁板一块;又不持有和记黄埔的股权,仅是一个高级打工者。

所以,他注定没有可能和林志超扳手腕!

在林志超看来,韦理比起李察信的威胁,甚至更弱;李察信在和记黄埔拥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反倒是上台行政总裁,会成为一个‘威胁’。

这样一来,林志超希望韦理能待个两年时间,李察信再接任两年时间,最终全部滚蛋,换上自己的核心高层。这样一来,林志超就必须找到可以主政和记黄埔的总裁人选,马世民再次被他想起。

会议结束后,林志超为了缓和和韦理的关系,主动邀请他去自己办公室闲聊,言语之间比较肯定他的业绩。

这让韦理感觉,自己又行了!

而得知这个消息的李察信等人,不由得感到一些失望。

林志超当选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不久后,继而出席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会议。

会议上,最复杂的可能就是邵逸夫。

从七十年代开始林志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香港的传媒大亨。传媒集团在纸媒、电影、出版行业,迅速成为香港的霸主。

特别是旗下的电影公司——嘉禾电影,杀得邵氏兄弟片甲不留,迅速消沉下去。其霸道程度,远比前世的嘉禾厉害得多。本土电影前十,嘉禾每年都占有七部上下,而邵氏勉强一两部而已。

而如今,邵逸夫更是心惊胆战,因为林志超实际上已经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之一。目前TVB股权结构是:

汇丰银行、和记黄埔都持有236万股股权(非上市企业),为最大的两个股东,股份都一样。

时代生活国际公司持有226万股,这也是一家英资企业。

利孝和作为TVB主席,仅持有27万股;

利荣森、林荣达合计持有11万股,这两个也是利希慎家族的人;

邵逸夫作为总经理,仅持有32万股。

还有一些小股东,持股都仅是几万股而已。

所以在邵逸夫看来,若是林志超以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身份,去拿下汇丰银行手中的TVB股份,那么和记黄埔便持有TVB超过51%的股权,届时林志超便顺理其章成为董事局主席,亦或者成为TVB的掌权人。

那么这样一来,岂不是他不仅丢掉电影霸主的地位,还失去了电视行业的机会。

而林志超则真正成为香港的传媒大亨,他邵逸夫辛辛苦苦十几年,完全是在为林志超做嫁衣。

悲剧啊!

“由于林爵士已经是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他又是传媒行业的老行尊,所以这次我提议他接替韦理先生,当选TVB的董事。”利孝和微笑的说道。

林志超和利氏家族关系不错,特别是和他哥哥私交良好,所以他乐于交好林志超,第一时间便邀请林志超加入TVB。

至于林志超若是真对TVB有想法,那他也不能阻止,毕竟汇丰银行和林志超关系匪浅,两者加起来的股权便占TVB的61%。

会议室,响起掌声,显然大家对这个并无异议。

林志超随即发表自己的演讲:“很高兴加入TVB担任董事在我看来,TVB目前经营良好,邵先生经营手段堪称典范,所以我们这些董事啊,每年享受分红就是啦!”

众人不由得有些意外,毕竟林志超本身就是传媒大亨,窥觊TVB也很正常。哪怕是汇丰银行沈弼也非常惊讶,他还想着若是林志超来讲TVB的事情,再卖个人情,出售一半的股权也无妨,毕竟连和记黄埔都出售了。

如今林志超的言行当中,似乎完全对TVB没有想法,他们不怀疑林志超的‘真诚’,毕竟林志超不需要假惺惺。

邵逸夫马上出来谦虚道:“林生擅长奇谋和经营之道,仅从东方报社、嘉禾电影的经营便可以看出,若是参与TVB经营或建议,那TVB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我也好跟着学习下。”

他完全放低姿态,事实上也比较诚心,毕竟你可以怀疑他林志超对TVB有企图,但绝不会怀疑林志超的经营本领,或者说传媒业的经营本领。

林志超摆摆手,说道:“这真没有时间和建议,邵先生就不要谦虚了!”

随后利孝和说道:“林先生既然这样说了,那邵生也不要谦虚了。”

此时林志超在线,若是明年(1980)利孝和死之后,他完全是第一顺位入住TVB董事会主席的,因为和记黄埔是大股东,他又是传媒大亨,这都没有悬念的。

但他接不接这个董事局主席职位呢?

实际上,接不接都不影响和记黄埔随时可以成为TVB最大股东,没有之一。也就是说,林志超随时可以通过股权,将TVB拿下。

不过,林志超更渴望经营丽的电视台,然后经营成一家创新的电视台,和TVB争夺本地市场,再向海外发展(版权、卫星电视台等)。

当天的董事会,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丘德根居然也是股东,虽然仅有几万股。

不过林志超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有荔枝园的丘德根,财力完全不足,构不成威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