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400章 【合作共赢】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400章 【合作共赢】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石油危机后,香港各行各业都陷入困境,玩具产业和塑胶产业更是重灾区;本来利润就不高,现在原材料暴涨,甚至出现短缺,所以一时间一些工厂处于破产的边缘。

在这种困难时机,长江工业集团充分发挥行业领导者的作用,宣布‘平价’供应各类塑胶原材料给香港同行,以此共渡难关。

一时间,整个玩具、塑胶花、塑胶行业的工厂主纷纷绝地逢生,香港的这几个产业也‘逆市发展’,继续巩固自己在世界老大的位置。

而林志超本人,自然也收获大量的赞誉,香港华人领袖当之无愧。

长江工业集团。

林志超正在听取集团副总经理王良、长江贸易总经理陆本胜的工作汇报。

“假如全力供应本港工厂主的廉价原材料,能坚持多久?”

陆本胜马上说道:“得先考虑为长江工业集团预留一年的原材料,之后全力供应本港塑胶原材料的话,大概能坚持3~6个月时间。”

林志超说道:“预留八个月的自家供应,其余都平价供应给同行。石油危机预计也就半年的时间,倒是物价不可能再下跌,材料也会再涨.不过我们产品的附加值较高,比同行们日子好过。”

他的财富已经很高,需要更多的是影响力,要带领香港玩具业、塑胶产业继续在世界上加大影响力。

这是一种社会责任!

陆本胜马上说道:“我明白老板的意思了!”

王良也说道:“这次我们准备了价值上亿元的塑胶原材料在仓库,若是按照市价出售,能获利数千万港币。老板站在行业领导者的位置做出平价供应的决定,势必会让香港相关产业在世界上更具备影响力,这些企业主最近也纷纷对您表达了感激。”

林志超平常心说道:“我去年便预测中东不会平静,所以不过是顺手为之。倘若赌对,避免行业遭受重大打击,给大家一个缓和的期限;倘若赌错,我们也没有损失,材料我们用得完。”

确实,他压根没有损失。

以他的身份,也不需要炒卖原材料赚钱了,以前倒是做过。

王良点点头,随后他说道:“对了,老板。加拿大帝国银行总裁亨瑞·斯塔克下周来香港,到时候我安排你们会面。”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隆重一点,这个事情对我很重要!”

王良认真的说道:“没问题!我们和加拿大帝国银行合作很多年了,关系不错。”

早年,长江工业集团将塑胶花打入北美,是通过北美一家日用品批发商;而这家北美最大的日用品批发商的合作银行,正是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经过多年的相处,大家关系都算不错。

而此次受林志超的邀请,加拿大帝国银行总裁亨瑞·斯塔克来港考察长江实业集团,为其在多伦多上市做准备。所谓上市,就是在多伦多股市发行一部分新股,筹集资金,并获得第三上市地位。

长江实业集团要发展,就得多筹集资金,去购买资产。所以发行新股集资、贷款等多种方式,林志超都会尝试。

一周后。

维港中心。

“欢迎亨瑞总裁来到香港!”

“林先生,很高兴又见到你!”

林志超和加拿大帝国银行亨瑞·斯塔克友好的再次见面,两人算是熟识。

这几年,加拿大在香港移民中尝到甜头后,加拿大各省纷纷开设驻港机构,办理移民事宜,卷走香港不少资产。

与此同时,香港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各国的企业纷纷来港发展分部,这是大趋势。

“如此漂亮的摩天大厦,一定是林先生旗下的物业!”站在大厦的广场上,亨瑞感叹的说道。

“亨瑞总裁说对了,这确实是我斥资近亿美金投资的摩天大厦,也是香港,乃至亚洲的最高的摩天大厦。”林志超自豪的说道。

这是实力的象征。

亨瑞笑着说道:“我很期待,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能和林先生旗下产业进一步合作,因为你是实力的象征。”

“哈哈,我也很期待,这里请!”

进军加拿大,还得靠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而这一步棋,早年在和北美最大日用品批发商合作时,林志超便已经在筹谋。

接着,林志超带领亨瑞一行人,考察了长江实业集团的写字楼,并详细介绍了长实集团的情况。

到了晚上,又是陪同大家一起在美丽华酒店会宴,林志超还邀请了冯景禧、李高福前来作陪,两人都在加拿大生活一阵时间,加上现在又是香港的大富豪。而作为加拿大帝国银行的总裁,也需要和香港的富豪们打好关系,或提供移民投资的帮助,或需要香港富豪的助力让加拿大帝国银行在香港站稳脚步。

“林先生,长江实业集团在多伦多上市,完全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现在正值石油危机,世界经济遇到麻烦,你是否还是选择在这个时候上市呢?”亨瑞认真的问道。

今天的初步考察,长江实业集团的实力给他留下很深厚的印象,这家企业已经在香港和新加坡拥有庞大的业务,且业务不局限地产,是不可多得的优质企业。

长江实业集团目前的市值45亿港币,较高峰时已经跌幅65%。

林志超说道:“没关系,资本市场廉价的同时,市场上的资产也廉价,这丝毫不影响企业本身的运作。”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只要开启印刷股票的机器,就可以去换取市面上的优质资产,这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

而站在企业主的角度来说,无疑就是股票稀释和摊薄。但目前林志超持股依旧高达72%长实集团,再加上市值依旧还有45亿港币,所以林志超想趁着最近抓紧时间从多伦多股市集资1亿港币。

冯景禧笑着说道:“林生的算盘,肯定是非常精明的,亨瑞总裁就不用担心了,哈哈!”

亨瑞笑着说道:“听说长江实业集团在伦敦上市,便是冯先生牵线搭桥。”

冯景禧回道:“我算是林先生的参谋,他有什么事情,我很乐意效劳。”

众人笑了起来。

林志超和冯景禧的关系也不错,他算是林志超的股票经纪之一,再加上帮助长实集团在伦敦上市,大家合作都多了起来。

冯景禧还得感谢林志超,当初林志超套现股票立场,冯景禧因为担心,也跟随套现一部分股票,结果少损失至少一亿港币。当然,就算如此,他在股市也损失了两三亿港币。

不过两三亿虽然多,但也不致命,冯景禧之后迅速展开其它业务,进行回血。

整体来讲,冯景禧这辈子是多灾多难,本领不小,但奈何运气太差。后世仅给后代留下十亿多财富,远不及新鸿基另外两巨头的家族富裕。

次日,林志超继续陪同亨瑞一行人。

“林先生,我们帝国商业银行也想来港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亨瑞诚恳的请教道。

请教只是表面上的,真正是想搭上林志超这个地头蛇。

这就是利益互换!

林志超马上说道:“目前香港经济受石油危机影响,有一定的下跌,但这和国际形势相关,所以并不是不行。而港府不允许外国银行在港开设分行,所以帝国商业银行若想来港发展,可以先成立财务公司。如果贵方有兴趣,可以考虑和长江实业集团合作,成立一家财务公司,专门从事地产投资、住房贷款等业务。”

目前,香港的金融市场还是不直接对外开发,不允许外国银行开设分行,也就是不能吸纳存款。所以外国银行来港发展,只能以财务公司等形式发展。

事实上,财务公司也能吸纳存款和贷款,但外国财务公司肯定不行。

亨瑞大喜,立即说道:“林先生爽快人,待我们替长实集团在多伦多完成上市后,再在香港合作如何?”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没问题!合作共赢而已!”

“合作共赢!”

春节过后。

长江实业宣布,开展一个为期十二年的金钟建设计划。

第一期工程是建设‘来福士广场’,总计五层20万平方尺的购物中心,包括地上三层、地下两层,预计将在1977年竣工;

第二期工程是建设‘长江广场’,将海军船坞域多利兵房旧址的三十万平方尺地盘,将修建一个一流的商业综合体,包含一个面积70余万平方尺的购物中心,以及两幢酒店及酒店服务式公寓的摩天大厦、两幢甲级写字楼;整个长江广场的楼面面积将达到500万平方尺,预计将在1986年竣工。

消息一出,震惊整个地产市场。

好似相约好的一样,置地也正式宣布——斥资6亿元,开展一项为期长达 10年的中区重建计划。

第一期工程是重建历山大厦,新的历山大厦将于1976年建成,楼高36层,楼宇总面积 35.7万方尺,比旧历山大厦多出 11.9万方尺。

第二期工程是拆卸重建告罗士打大厦及皇室行,为了将物业连成一体,以便兴建一流的高层商厦及有广阔平台的商场,置地以毕打街对面的怡和大厦与会德丰公司交换连卡佛大厦,将于1979年在原址建成告罗士打大厦和与之相连的置地广场。

第三期工程是拆建毗邻的公爵行和公主行,建成与告罗士打大厦外形相仿的公爵大厦,整个庞大计划于1982年完成。

两个消息虽然很振奋市场,但奈何石油危机和股灾的影响巨大,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浪。反倒是,不少人将两家企业进行对比,谁才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公司?

巅峰时期,长江实业集团市值110亿出头,而置地才70亿港币。但实际上,长江实业集团的市值有其流动股票不多,再加上新上市,所以冲得很高。

当然,整体资产应该也是长实集团高不少。

长江实业集团。

“老板,华人置业有意放售华人行大厦!”胡兆煦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汇报道。

林志超顿时来了精神,华人行大厦可是个优质物业,位于皇后大道中28号,也就是中环心脏地段。

这座大厦还有着很悠久的历史:香港开埠初期实行‘华洋分治’,维多利亚城中环是洋人的地盘。英殖民时代的香港,在由洋行控制的香港心脏地带‘中环’,当时的华人公司能在这里租场地办公都算是一种扬眉吐气。

1922年,香港邮政总局和香港法院的旧址拍卖,在英属香港的华人们,把握住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以每平方英尺50港币的价钱,买下了这块地。1924年,这块地上建起了中环第一座由华人投资的大楼。

然而,洋人自诩高人一等,不屑于华人同楼聚集,于是这栋楼便只有华人租客,故而得名‘华人行’。后来的半个多世纪里,无数的华人从华人行发迹,由华人创办的首家交易所“远东交易所”亦是在此诞生。

“如今股市暴跌,再加上石油危机,能购买这座大厦的买主不算多吧?”

“确实,哪怕置地的现金也是枯竭,华资地产更是没有合适的买家,唯独我们长实集团实力雄厚。”

胡兆煦自信的说道。

长江实业集团手中握有2亿出头的现金流,以及即将从多伦多股市集资1个亿,老板还联系了多家银行,可以随时贷款3亿港币以上。

所以,长江实业集团实力雄厚。

林志超说道:“那我安排李业广和你一道去和华人置业商量,看看什么价格比较合适!”

胡兆煦点点头,说道:“好的”

安排律师参与谈判,是很正常不过的手段。

华人行价值上亿港币无疑,而且仅是一幢旧厦,需要重建。

林志超好奇的问道:“华人置业的背后是‘李佩材价值(李福兆、李福树)’、冯平山家族(冯秉芬),没想到也沦落到出售祖业的地步!”

胡兆煦说道:“如今商界就是这样,新兴财团崛起,老牌家族跌落,唯独老板您的企业屹立香港商界二十多年,越加庞大!”

林志超笑道:“那我考考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胡兆煦说道:“随着大批地产公司在香港股市挂牌上市,并透过公开发售新股、配股、收购、兼并去扩大公司资产规模,拓展业务,香港地产业与股票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相互影响大增,逐渐形成了香港经济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股地拉扯。当经济好景气时,地产市道畅旺,地价、楼价节节攀升,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资产市值也随之上升,带动股价上涨,上市公司便利用发售新股或将股票按揭以筹集资金,发展地产业务,形成地产与股市互相扯动上涨局面。而一旦经济不景气,地产市道转淡,地价、楼价下跌,上市公司资产市值下降,拖累股价下挫,上市公司筹资转趋困难,部分资金周转不灵,公司被迫抛售地产物业套现,加剧地价、楼价跌势,形成地产与股市互相扯动下跌的恶性循环。

‘股地拉扯’的形成,无疑给一部分深刻认识香港经济、地产循环周期的地产发展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市道高涨时,股市亦被推高,这正是地产公司上市或发行新股的良机,时机把握得准,可在股市高潮中筹得大量资金用以发展,并趁地产低潮时大量购入地盘物业,几个回合,实力和资产即可膨胀数倍。”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照你的说法,那就是很多老牌地产商看不清形势,这次要被淘汰和拉下一批。你认为哪几家地产公司最有前景?”

胡兆煦思考一番后,认真的说道:“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地产应该能在这次危机中,获得成长。其它方面,合和地产遭受大难,怕是花费数年功夫才能爬起来;恒隆地产看错形势,斥巨资购买邵氏物业,现金流必定枯竭;大昌地产没有勇气独立开发项目,裹足不前;福和地产,中规中矩,防守有余,进攻不足说到底,我们长江实业集团甩开他们太多了,实际上我们眼里一直只有置地,但也早已经超越置地。”

说到最后,胡兆煦自信的说道。

林志超笑着说道:“你分析的有一定道理!不过长实集团未来的发展,晚点我们还得认真讨论下,第一个是综合化发展、全球化发展;第二是董事会职业化发展。”

胡兆煦惊讶起来,第一个他能理解,但第二个却有些不理解了。

董事会职业化发展,意味着老板打算将董事会‘职业经理人’化?

目前长江实业集团虽然上市,但董事会就是林氏家族的董事会,管理层算是职业化,但董事会是家族化。

“这些不急,一步步的走,走稳很重要!”

“老板说的对!”

实际上,林志超是打算培养第二代管理层一个想法,董事会职业化,也需要一个过程。当然,董事会职业化不代表林氏家族‘大权旁落’,只是意味着加入新鲜血液而已,不再全是企业培养出来的高层和董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