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54章 【发展科技产品】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54章 【发展科技产品】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由于‘尖沙咀地王’以2930港币每平方尺拍出,带动整个港九住宅的单价上升,均价从80港币每平方尺,直接暴涨至95港币每平方尺,而且巨升势持续向好。)

一时间,地产的旺盛人人皆知,自然炒房者再次非常活跃。

长江实业的办公室里。

林志超坐在椅子上盘算着事情,他觉得将长江工业集团的流动资金,大笔转移至长江实业集团,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首先,长江实业集团虽然有‘远东金融中心AB座’、‘香格里拉酒店(香港)’、‘来福士广场(新加坡)’三个大型商业要投资总计约6.5亿的资金。但是,今年长江实业集团的盈利能1个亿以上,再加上1970~1971年的利润,三年时间差不多就是4亿港币的规模可以用于商业项目。

其次,长江工业集团已经将1967~1968年的结余流动资金1个亿,转给了长江实业集团。

最后,林志超当初投资3000万股票,如今已经大涨至7000多万港币,再涨两年,怕是2亿都没有问题。

这三个资金渠道,便可以凑足近7亿港币的资金。

够了!

林志超决定不将长江工业集团今年的盈利和以后的盈利,去投资地产业。

而是,他想投资电子产业!

他投资电子产业,或者说投资工业、科技产业,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到了1978年以后,他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林志超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同样也有一个赤子之心。

假设他只是地产商、世界船王,回国投资最多也就是搞基建、房地产,亦或者为国家造船业做一定的指导性意见。这样一来,他和前世的李家成、包宇刚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长江工业集团才是他真正可以拿得出手的‘礼物’。

并不是林志超为自己的‘资B家’身份洗白,毕竟他是真不忍心看同胞们受苦!

1978年以后,他将玩具厂逐渐引进至内地,这个产业能养活大量的工人;

1978年以后,他将拉链生产逐渐引进内地,这是在培养国家工业上的技术;

1978年以后,他将电子企业逐渐引进内地,这是在扶持国家的科技产业。

这些事情,他有能力去做,且不会因此受到什么影响(不是未来的高科技战争)。那他,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据林志超的了解,前世的香港商人在八十年代初期,占据内地80%的外资。

如果说是为了钱,那绝对是不懂感恩的人才这样说。那个年代,人人畏之如虎,国际名声极差,如果不是爱国,谁敢去冒险。政策朝令夕改,谁不担心是下一个受害者。

据林志超了解:前世像是曹光彪、唐翔千等这些人,直接七十年代末期就去西域投资,为国家扶持一个个品牌,将羊毛、绵制产品远销欧美日,没有这些人,羊毛依旧是羊毛,棉花还是棉花,没有先进的设备、管理技术,一切都是枉然。还有大量的工业家去内地,带去了先进的设备,优秀的管理技术;没有这些人,不知道要走多少冤枉路。

发展科技!

林志超终于决定,认真来做这件事情,而不是让企业顺其自然发展。

他旗下的美的电器,目前专门从事生产收音机、录音机、电风扇等产品,以收音机为例,目前每个月生产10万多台,每年出口120万台,但利润实在低,大概只有800万港币左右;这已经是香港最大的几家电子厂之一,美的电器连同其它业务,一年也赚不到一千万港币。

这些都是香港的初级电子产品,而且都是组装企业。

不过,香港却是可以生产收音机的全部零件,收音机的壳当然是没有问题(塑胶),电池也毫无问题(有好几家电池品牌);科技含量最高的‘晶体管’,香港也有工厂在组装和测试,不仅可以供应香港所需,还能远销海外,当然是美资公司的产业。

在这个世界经济交互的时代,不需要什么零件都自己生产,只要你掌握自己的技术,一样可以畅销全球。当年日本为了本国收音机的利益,宣布不卖给香港晶体管,而香港各大厂商一周时间便已经寻找到新的渠道,从美英等国进口。

香港的收音机,比日本还有竞争力。而香港的电子工厂,也从1960年的5家,达到今天(1969)的200多家;工人从260多人,达到今天的仅30000人,用工增长了100倍。

香港电子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纺织、成衣、塑胶及塑胶花、玩具之后的第五大产业。

在后世,香港电子产业在80年代初成为第二大产业,出口金额135亿港币;到了九十年代初,已经成为第一大产业,出口额高达600多亿港币,产品非常的多样化。

只不过,香港在八九十年代时,错失电子产业升级,以至于中低端产业转移至内地,华强北便是香港电子产业的一个延伸;至于高端产业,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最重要的还是没有人愿意投资和冒险,因而香港错失机会。

想到这些!

林志超隐隐约约有些兴奋起来,是时候展现出‘钞能力’的时候,他要为香港培育一个拥有科技的未来。

将来,和内地互相结合,形成一个效应。

翌日,林志超出现在长江工业集团的办公室,并招来集团核心管理高层,以及美的电器的总经理李振隆、副总经理彭嘉年。

众人坐在他办公室的会议区,进行讨论。

林志超率先讲道:“我看好电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香港电子产业一定是后来居上,成为第一第二的产业。所以,我准备重点投资这个产业,并且以后集团利润都用集团扩张,而电子产业是投资重点,但我希望做技术含量高一点的产品。”

说完,他期待看着大家的表现。

大家首先表现出兴奋的表情,老板做这个布局,就代表着长江工业集团拥有更远大的前景。虽然目前长江工业集团的拉链、玩具,都是香港工业的代表,钢铁也是香港三大钢铁厂之一。

但如果能新增一个强大的产业,那么长江工业集团自然更加厉害。而且随着香港工业的发展,一些工厂年利润也能达到两三千万港币。

王良率先说道:“今年长江工业集团发展状态非常好,特别是拉链产业发展增长在20%左右,以后集团依旧能保持着充足的利润额,可以为电子产业的投资,保证坚实的基础”

他从集团的层面分析,长江工业集团是可以冒险投资高科技或者电子科技产业的,毕竟稳定的现金流是最大的资本。

李振隆是美的电器的第二任总经理,他深知前任是如何失去老板信任的,很快便说道:“今年日本研发出石英石电子手表,使用的是成熟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使水晶(石英石)运用手表工业成为可能。我觉得,我们可以在这上面布局,我个人觉得这个产业在七十年代一定会成为一个流行趋势。”

这么一说,林志超也想起来一些事情:前世的70年代初,集成电路的兴起,电子表产业发展了起来,起初价格很高。1972年,英特尔收购了microma,野心勃勃地想进入这个领域,推出的电子表定价为400美元。结果,几年之后,随着日本企业(西铁城、卡西欧、精工等)的疯狂扩产,价格降到了数十美元。1978年,英特尔灰头土脸地退出了这个行业,从此再也不做电子整机了,专注做cpu。80年代初期,日本和香港地区生产的电子表,在全球手表市场占领top2位置。

香港在八十年代初,便已经是全球电子手表排名第二,所以说这个路子是可以行得通的。

林志超立即说道:“这个产品可以做!晚点拿出方案来,然后成立项目组,开始进入研发阶段。这一次,我希望加大技术的研发和投入,甚至可以进行收购海外的零部件企业。所以你们要做好准备!”

以后长江工业集团的利润,林志超都不拿走一分钱,全部去投资工业。

李振隆没想到老板直接肯定了自己的方向,顿时大受鼓舞的说道:“好的,我一定认真考察这个项目!”

林志超补充道:“是团队!人才不够就去招募,香港不足就去海外招募。”

“是,我明白了!”

接下来,王良见老板似乎野心很大,便也提出一个建议的说道:“老板,不知道我们是否也可以发展街机。据我了解,美国在今年二三月份出现一种街机电子游戏,短短三个月的销量便达到3000台,并且轰动了硅谷的科技人员,认为这是电子游戏的始祖。”

他知道,雅达利是奥黛丽公司的子公司,而奥黛丽公司的老板则和老板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

林志超说道:“你说的,也是我考虑过的。我觉得完全可以做,依旧以美的品牌来做。你们先组建一下项目部,技术上晚点我提供一点帮助给你们。这玩意其实技术含量不算高,美国已经有很多厂家能做出来,不过现在雅达利是有技术专利,所以优势非常明显。”

前世,雅达利因为没有提前注册专利,销量损失了三分之一,街机《PONG》一共销售的数量是1.5万台。雅达利真正崛起的还是家用主机‘雅达利2600’,销量高达3000万份,其中1981~1982年的销售额分别是10亿、20亿美金。

香港本来就是七十年代中后期的街机生产重要地区,林志超打算让奥黛丽拿出一些技术图和资料,直接提供给美的电器。这样一来,可以提前进行研究。

王良立马点点头,说道:“好的,我们集团管理层也会帮助美的电器筹建这两个项目部。”

他就知道,老板和奥黛丽赫本一定是亲密的关系。据传闻,奥黛丽赫本有两个混血儿子,看来自家老板还真是厉害得惊人。

林志超也说道:“我也有个想法,用耳机、录音机、收音机等产品,研发出一种叫做‘随身听’的产品。音乐可以用磁带复制,然后一盘磁带放进微型录音机,这个录音员具备收录音机的功能,可以挂在我的腰间,可以放进我的衣服口袋。我在用一副耳机连接他,这样一来我可以随时随地可以听到音乐。”

众人顿时露出迷茫的思考,毕竟这是一个创时代的概念。前世在1972年,由巴西裔德国人就将概念提出,并在五年后拿下专利;但实际上,随身听在1979年才由索尼真正拿出爆款的产品来。

在一开始,索尼、飞利浦等不屑一顾,声称这种牺牲音质的产品,是不会有市场的。事实上,要想拿出随身听的产品,首先得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随身听本身的磁带音质,缩小;第二,耳机的音质要提高,以及和随身听的联动。

耳机很早就已经出世,但音质就非常差的。

李振隆说道:“这个产品确实是创时代的产品,但也是非常艰难的研发,音质、收音机的体积,电池的电量.这些都非常有困难。”

电池容量也很困难,确实;随身听的体积那么小,也只能用小电池,那么电量自然很小了。

林志超立即说道:“有困难就去解决!我们正好要拿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产品,从而脱离山寨、组装厂的标签。”

李振隆连忙说道:“没问题!”

反正是老板去砸钱,他没有理由退缩。

林志超说道:“三个项目,都尽快启动。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收购海外企业,来加强我们的技术能力和零部件供应等。”

“是”

最终,大家开始忙碌起来。

林志超也有绝招,香港理工学院在林志超的推动下,已经有相关的学系。七十年代,会涌现出一些大专学历的电气化和电子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虽然不会太多,但也比前世情况好很多。

传媒集团的办公室,林志超听取了邹文怀的工作汇报。

林志超介入嘉禾电影,仅局限在办公室内,和集团副总裁李子多、嘉禾电影总经理邹文怀、副总经理乔山,都会有工作沟通。

他要明摆着告诉邹文怀,嘉禾电影并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当然,这种做法肯定也会让邹文怀产生一些想法,可能导致将来邹文怀出走。

不过林志超不担心,只要嘉禾电影的影响力足够大,大到像六十年代的邵氏;再凭借嘉禾电影挖掘人才和剧本大纲的实力,邹文怀未必敢走,就算离开,嘉禾电影依旧将成为香港电影界的当之无愧NO.1.

“李翰祥导演已经在创作《大军阀》的剧本,他准备十月份或者十一月份就开拍,正好台岛那边的国联影业结束。”

“李小龙也已经答应替我们拍摄三部电影,但预计明年上半年才能正式开拍.”

林志超闻言后,说道:“《大军阀》这么快吗?主演选好了没有?”

自己还没有来得及讲呢!

邹文怀说道:“剧本很快的,就是筹备也很快,所以主演还没有确定。”

林志超说道:“向李翰祥推荐一个人,就是无线电视台的主持人许冠文,如果李翰祥钟意,你就签约三部电影和许冠文。”

每一个大明星,先便宜给嘉禾电影拍三部电影,后面再以卫星公司的方式合作。毕竟像是李小龙、许冠文、洪金宝、程龙、周星池这些,是不可能给你一直打工的。语气最终闹得不愉快,还不如一起合作。

邹文怀对于林志超的建议,习以为常,他现在也明白——老板绝对是一位高手,而且非常专业。不管是李小龙,还是李翰祥,都是老板指挥,他更多像一个执行者。

至于对于老板安排一个家臣在嘉禾电影当副总经理,邹文怀倒是没有感觉,毕竟乔山只是管行政,而且还挺支持他的工作。

“好,我马上安排李翰祥导演面试许冠文!”邹文怀说道。

他对李翰祥的电影,参与非常低,主要是李翰祥有自己的主见,再加上老板都给了剧本方向。邹文怀反而对李小龙的使用,打算亲力亲为,亲自打造一个功夫皇帝。

林志超说道:“如果能在12月份前拍摄完成,我希望将他作为‘春节档’来大力宣传,作为我们嘉禾电影的一个秘密武器。”

邹文怀疑问道:“春节档?”

林志超笑着说道:“春节档,就是春节前后的‘大戏’、‘拳头产品’,还有‘暑假档’便是七八月份的大戏。这是一个可以营销的手段!”

邹文怀眼前一亮,随即说道:“这个想法真的很不错!”

林志超笑道:“没什么,毕竟也不知道一年什么时候电影院人最多,这个可以参考下对了,李翰祥导演不会被邵氏挖走吧?”

邹文怀一愣,心道这个老板考虑可真长远,随后他说道:“合同签约了三部戏,在这期间他不能给邵氏拍戏。”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那就够了,不要想着用一个长期合同去绑架别人,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大家能合作,最好是双赢,不然早晚麻烦出来。”

邹文怀说道:“老板的开明,也很有道理。只是一些大牌明星,胃口确实会变得越来越大,脾气也会越来越大。”

林志超笑着说道:“这就是你的管理水平,该如何在将来处理这些事情。但有一点,王羽那种惹事生非的人,要酌情合作,不要绑到公司上。”

他知道,邹文怀一直在拉拢王羽,预计明年就能跳槽。

邹文怀说道:“没问题!”

在这一点上,他也是差不多这样的看法。

聊了一阵,邹文怀便回九龙嘉禾电影写字楼。一般来讲,只有林志超叫他的时候,他才会来传媒集团汇报工作。

一般的时候,由集团副总裁李子多,代林志超进行监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