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49章 【不同的模仿者】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49章 【不同的模仿者】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江实业的办公室,林志超正在翻阅旗下物业的商业项目租金资料。

长江实业集团的收租物业很多,计有:

一、中环写字楼大厦六座:

盈置大厦(18.8万平方尺)、保利大厦(26.8万平方尺)、环球大厦(22万平方尺)、美的大厦(32万平方尺)、国际大厦(30万平方尺)、太平行(5万平方尺)。总计135万平方尺物业,今年中环租金已经涨至1.4~1.6港币每平方尺每月,所以六座大厦年租金高达2600万港币左右,预计利润可得2000~2200万。

(PS:鳄鱼恤大厦已经移交优衣库服装)

二、铜锣湾商业大厦两座、高档住宅大厦一座:

华登大厦(大丸百货、28万平方尺)、新天地大厦(新天地购物中心26万平方尺),两幢大厦是零售 写字楼 高档公寓的商业组合,商业较为成功,今年预计可以获得600~700万的纯收益;铜锣湾半山区的高级住宅大厦,既有106个住宅单元,每个价值25万港币左右,每年租金利润200万以上。铜锣湾物业总计,900万的利润。

(PS:传媒大厦(原使馆大厦),已经移交给传媒集团)

三、九龙的商业项目一个综合体、一幢大厦、一座游乐场:

美丽华酒店、美丽华购物中心,预计年利润在1500万,星光行大厦利润500万。九龙物业租金总计2000万。

(PS:尖沙咀旅游区的商铺租金大涨)

四、全港零散的收租物业:

不少临街住宅大厦的底层,可获得年租金利润400万港币左右。

五、星岛大丸百货,年利润可达200多万港币。

随着租金全面恢复,并上涨至1964年更高,长江实业集团一年的租金都在5500万港币以上。

这还不是极限!

按照这一波的行情,租金大概还能升幅在2~2.5倍。等到1973年时,一年租金纯收益都在1.2亿以上。

恐怖之极!

前世的合和地产在1973年的利润才6000~7000万港币,还是地产五虎之首。

这么多物业,自然是从前世富豪们手中抢下来的:

三座中环大厦(美的、国际、盈置)、一座铜锣湾大厦(华登大厦),及百德新街整个一层铺面(零散物业),是从张玉良家族抢下来的(这个家族已经不足为虑)。

美丽华购物中心 美丽华酒店,是从杨志云家族抢下的地盘,生意则从半岛酒店、海港城、国宾酒店等抢下来的,当然也有其它汇聚起来的。

保利大厦,本事许爱周家族的医生大厦;

环球大厦,本是恒生银行的总行大厦;

星光行大厦,是从置地的虎口拔牙。

一时间,仅商业地产就足以让林志超自傲了!

当然。

这些资产绝大部分不会上市,没有办法统计他有多少物业,反正就是很富裕。

林志超虽然集中了不少地产物业,但他其实也为香港经济做出非常大的贡献:

以航运为例,环球航运的香港籍员工7500人左右(船大,相同吨位的数量船,节约大量船员),几乎年收入都在7000港币以上;至少比前世造就了3000~4000人的‘有能力购房’的人(小房、地段较差);还有两千多的高级海员,购买力就更加的强了,购房都没有太大的压力。

以工业为例,拉链和玩具比前世增加10000个工作岗位,这些人的薪水也比外面高点,形成一股很大的购买力。

“老板,林志浩先生来了!”

“让他进来!”

不一会,堂弟林志浩来到他的办公室,这还是他第一次来,顿时眼睛四处打量,充满着好奇。

“志超哥,你这办公室很简洁呢!”

林志超起身来到沙发区,笑着说道:“我不喜欢放太多东西!来坐!”

林志浩朝着窗户外看了几眼,顿时很震撼的感觉,维多利亚港和尖沙咀漂亮的风光一览无遗。

“喔,好!”

随后,林志超翘起二郎腿,对着林志浩讲道:“我最近正好看了你们那个连开三家大家乐门店的计划方案书,正好有空就找你聊聊!”

林志浩点点头,他是把计划书交给黄副总经理的,没想到堂哥也会看。他是知道,堂哥就一开始指点了他,后来几乎没有怎么关注。

殊不知,林志超虽然没有直接去关注,但有时候午饭也跑去吃大家乐快餐,一样可以看出问题。

“整体来讲,大家乐中环旗舰店是非常成功的,这也是我们建议今年连开三家大家乐的原因。铜锣湾、尖沙咀、旺角这三个地区选址也没有问题.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员工的培训和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心,还不足。后期,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是要做连锁企业,又要朝着上市公司发展,一定要在员工上面多花些精力和金钱.而做这些,就必须员工的待遇要比外面好一些,不能光讲口号。”

林志浩讲道:“这样一来,那企业的开支增大,我们毕竟是快餐.”

林志超说道:“错误的观点!优秀的企业,是不会在员工上过分压榨的,快餐又怎么样,利润也不是很高嘛?而且,企业要做大做强,员工和管理层都非常重要,所以还得有人才储备做快餐又如何,如果有模仿者,我们这方面就是优势。”

他非常喜欢学习日本和欧美的企业,同样的产业,后世的优衣库、星巴克、肯德基等就做得非常好,因为他们员工待遇都要比同行好,对公司的归属感强,当然这是相比较国内企业。

林志浩点点头:“好的,这方面我会加强管理的。”

林志超马上说道:“将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要记牢!比如哪怕是做快餐,任何情况都不能赶走客人。一些小吃店赶走已经吃完的客人,这个他最多损失一个客户;而我们赶走一个客人,则损失的企业的口碑,有位置就坐,没有问题客户可以选择打包。如果赶人那就是容易发生矛盾当然,假如有人吃完,可以让服务员善意的询问——是否可以收拾了,这样也相当于提醒.”

细节决定成败,林志超讲了不少自己的体验。

林志浩拿起纸和笔认真的记录着。

最后,林志超讲道:“今年有三个门店要开,说不定很快就有模仿者!而大家乐也有四家门店,要考虑加大宣传,在电台,甚至电视台都可以打广告品牌效应,忠实稳固的客户群,就会让后来模仿的人,永远追赶不上。”

林志浩点点头,说道:“嗯,我记住了!再努力扩张,占有市场,后期再考虑利润的事情。”

林志超笑着说道:“别想着分钱,这个大家乐将来可以扩张十几家,甚至几十家。我不是给伱讲过嘛,要做到够资格上市,集资的钱又可以去开分店,还可以进入高档餐饮。”

“我明白了!”

一番鸡血打下去,林志浩斗志昂扬,林志超没有和他约午餐,他时间很忙。

林志浩这种小卡米,还是很难和他长时间呆一起的。

林志超对大家乐公司有个简单的规划,今年开满四家,明年再开两三家,以此类推;等到1972年大概就有十家门店以上。届时,提前资产重组一下,将福临饭店注入,长江实业集团也注入一个店铺之类的,这样就上市。

筹集的资金,可以收购珍宝海鲜坊,当然前提还得是和前世一样发生火灾(刚营业的最大海鲜坊船,公司一共有几艘)。

简单的构思一下,就成就一个上市公司,这自然得益于林志超的眼光和能力。

否则,就林志浩的本领,这一波上市怕是很难。

2000万港币的资产,是上市的标准,酒楼和饭店都可以。

另外一边。

维他奶的创始人罗桂祥的次子罗开睦,找到其叔父罗胜祥商量事情。

早年间,罗桂祥在香港开设‘维他奶’成功后,陆续将自己的几兄弟都拉入公司,罗胜祥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此时的罗胜祥和侄子罗开睦,两人合作着一家粤式餐厅。

毕竟罗桂祥的儿子众多、兄弟众多,一开始维他奶还能容得下,时间一长自然能出去创业,就要出去。

罗开睦坐在餐厅里,对叔父罗胜祥说道:“叔父,去年中环开了一家‘大家乐’中式快餐店,生意非常的好。你有没有想法?”

中环大家乐快餐已经开业九个月时间,一般人看来,也就是一家餐厅,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若是了解西式快餐,本身又是做餐饮的人,还是第一时间发现其猫腻——赚钱。

罗开睦几个月前便注意到,经过一番调查,觉得事情大有可为。

罗胜祥点点头,说道:“这个生意确实赚钱,我去考察过几次,每次到饭点的时候,中环的白领就纷纷就餐,位置都是换完一波又一波,很是赚钱。重要的是,这种产业就像西式快餐一样,可以做连锁产业。只是,这个大家乐快餐的老板,一看就比较有钱,原来是福临饭店的老板,而且一开店便在中环旺地,实力非比寻常。”

如今的福临饭店,在香港高档餐厅也有一定的名气,鲍鱼是其特色。因为如此,很多富人都会选择。

罗开睦属于年轻人,兴致勃勃的讲道:“市场有竞争才正常,虽然我们错失先机,但第二个做快餐连锁,势必也能分一杯羹,甚至凭借管理水平超过第一家。叔父若是有意,我们就再次合伙。”

罗胜祥很快就被说服,立即决定:“行,现成的师傅我们很快就可以开设起来。旺角怎么样那边学生多,也是个客源?”

罗开睦说道:“正合我意!在旺角开设第一家门店,投资成本较低,且可以避开大家乐快餐。”

罗胜祥点点头,随后老道的说道:“既然决定做快餐,又是模仿西式快餐,我觉得就干脆叫‘大快活’快餐。”

很明显,就是冲着碰瓷去的。

罗开睦倒是一愣,作为年轻人的他,更钟意有自己的特色,并最终超越‘大家乐’。

可是他也比较信任罗胜祥,将是老的辣。

“好是好,就怕别人讲我们是模仿品、抄袭者,有损我们的名誉,从而影响生意。”

罗胜祥说道:“开睦,你知道大家乐快餐的老板,也就福临饭店的老板,是谁吗?”

罗开睦说道:“好像是一位叫做姓林的老板,年龄听说是30多岁,和我差不多大小。”

罗胜祥说道:“你说的对,但是我还打听到,这家老板叫做林志浩据说和林志超‘林爵士’有亲戚关系。我说这些,不是需要怕,毕竟我们是做正当生意;而是想说,别人的资金实力,恐怕会尽快开分店。所以,我们本来就晚一年时间,你觉得什么最重要?”

罗开睦想了想,无奈的说道:“活下来才重要!叔父说的有道理,他们占尽先机,又资金雄厚,我们资金实力不足,只能跟着走。好,大快活就大快活,吃个快餐,谁会注意那么多。”

叔侄俩,很快一拍即合,绝对照着大家乐快餐,在旺角先开一家。

时间匆匆,转眼一个月时间过去。

林志超从海外回到香港,又是二十多天的海外行程:从参加五月初‘第三批VLCC’的第一艘油轮下水,再和海外的客户谈判总计10艘VLCC的租赁问题,抽空还得参加各种聚会、会议,他的海外行程都很忙。

此时的苏伊士运河关闭两年,大家普遍认为开通遥遥无期(两军在西奈半岛对峙),所以长期租赁油船非常吃香。合同签三年,回报率在30~40%区间。

这批船的合同到1972年中到期,届时回报率跌至25%左右,但业务依旧繁忙,林志超便可以续签五年的合约。需求业务长期,而不需求高回报率。

苏伊士运河是1975年开通(关八年),而石油危机是1974年,所以林志超的船,80%的船可以进行合理的安排。

与此同时,林志超又在英法订购了四艘货柜船,贵的一批!

五月下旬。

长江实业集团旗下的‘7-11便利店’在昭隆街9号的盈置大厦一层开业。

昭隆街位于德辅道中、皇后大道中的中间,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小段马路。德辅道中、皇后大道中,都是银行金融界,是香港中环的繁华马路,故在昭隆街开设便利店,是非常有利的。

盈置大厦又是长江实业集团的物业,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林志超旗下的产业几乎只租自家的物业。

不仅仅如此,7-11便利店开张,还邀请《东方日报》记者前来采编新闻,又是自家的传媒。

开业典礼完成后,林志超率先走进便利店体验起来。

“欢迎光临”

店员热情当中,夹带着一些紧张。

林志超点点头,随后便参观起来。

“门口的杂志架,在客人翻过之后,员工要尽快整理!”

负责零售业务的经理林绍东,立即说道:“好,我们都有培训员工做这个事情!”

长江实业集团的零售部门,是刚刚成立的,林绍东却是公司‘老臣’,以前在商业地产部门旗下做事,也就是梁光昌的直接手下。林绍东以前负责过百货工作、购物中心工作,经验丰富老道。

一直以来,林志超都坚持培养自家的管理人才,储备人才。当然企业大了之后,就会向外招募精英人才。

人才,是林志超最重视的。

“上岗之后的员工,也要定期培训,一个月时间不能低于四个小时的培训,培训课程主要是参考日本零售行业的服务培训等。员工要招募年轻男女,性格积极向上乐观。”

“好的,我记下了。”

今天,包括集团副总裁黄昌宏、商业地产负责人梁光昌,亦跟着前来学习。长江实业集团的未来,是一家综合性集团,所以大家也知道要多学习才像话。

考察一番后。

林志超笑着讲道:“今天,我做第一个顾客,就吃一个汉堡!”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看得出来,老板今天考察得很满意。

随后,林志超购买一个汉堡,自顾自的吃起来。

至于其他人,若是都买下一个,岂不是很快销售完毕?

“汉堡、便当等,都是和大家乐合作的吧?”

“对,暂时是合作的!不过后期方面,我们更倾向在自己的中央厨房做。”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不错!而且,我们要做出特色。比如我们加盟7-11,就得到‘思乐冰’、‘大亨堡’的配方和技术。我们自己还可以研制出‘双层牛肉汉堡’,物美价廉是标准,配上一个口号.嗯,就‘双层牛肉巨无霸,酱汁牛肉夹青瓜,芝士生菜加芝麻,人人食过笑哈哈’,大家觉得这个广告怎么样?”

黄昌宏第一个笑道:“老板真是大才,这么短的时间就做出这样朗朗上口的‘急口令’,这个口号能很快传遍大街小巷。”

大家纷纷附和。

林志超也被自己的急中生智,自我感觉良好得不行,一时间又询问林绍东记下没有。得到肯定答案后,他满意的点点头。

最后,他做出总结:“便利店,首先就是便利,在小小的空间内,却能为市民提供尽可能的便利;其次,后期我们要考虑24小时制度,当然这个得根据香港经济的发展情况,大城市都是有不夜城的规矩;最后,便利店选址很重要的,他没有聚集人群的功能,而是应该靠着良好的选址办法,以及门店数量,来完成铺开整个香港。”

林绍东一边听,一边记,一边点头附和。

香港7-11便利店,不仅有美国南方公司派人来指导和传授,亦有加入林志超的大量想法。

绝对是,徒弟超过了师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