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44章 【天助我也】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44章 【天助我也】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结束新加坡之行后,林志超和唐彩芸分道扬镳,他来到日本订购船只。

林志超一行来到石川岛播磨重工,受到了其会长大村次郎的热情欢迎。

最近几年,石川岛播磨重工大幅增长造船实力,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造船厂,发展神速。

今年(1968)甚至率先造出32.6万吨的“UNIVERSE IRELAND”号油轮,长345.3米,成为首艘超过30万吨的油轮。被称为ULCC(ULTRA LARGE CRUDE CARRIER,超巨型油轮),这样的油轮听说已经承接三艘的订单,第一艘就是已经下水的“UNIVERSE IRELAND”号油轮。

而环球集团今年的利润大概是已经超过2.5亿美金,相当于已经偿还所有下水船只的债务(理论上讲,很多钱不急着还)。当然,还有10艘VLCC将在明年(1969)中陆续下水,这批船相当于‘新增债务’;但是,总体来讲,明年赚的钱又足以偿还当年下水船只的债务。

实际上,环球航运已经实现——船只下水不久,便没有负债的‘营收规模’,后续甚至还有多余的盈利。理论上讲,1971年中,能偿还所有的债务(1930万吨的船队),也是最后一批下水的船只。

从1973年开始,林志超便打算考虑减轻船队的重量,当然只是考虑签约不上长期合同的船只。

“林先生,听说日本轮船、山口汽轮都委托你制造一艘32.6万吨的油轮?”大村次郎在林志超考察时,询问道。

林志超回过头,看着大村次郎精明的眼神,回应道:“是的!”

大村次郎随后说道:“其实他们已经各造了一艘ULCC,看来他们对林先生领导的环球集团非常信任,宁愿租赁贵方的船只,也不愿意多打造一艘ULCC。”

“哈哈”林志超笑着说道:“他们确实非常信任我们,就像我们非常信任日本造船厂一样。大家合作,一直非常愉快!”

大村次郎点点头,说道:“林先生所言极是!”

对于林志超,日本造船厂不敢‘抬高自己’,而是非常敬重有加。道理很简单,林志超在欧美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可以将日本造的船,大量在租给西方人使用。在林志超的领导下,将欧洲船东,特别是希腊船东,短暂性的打压下去。

实际上,此时世界上最大的航运明星,虽然是日本;但是,日本的航运公司基本上是为本国服务,因为日本经济发展得厉害,但本国又没有任何资源,所以需要大量的运输力。

这就导致,日本航运业被业内视为世界最大的体量。

但实际上,香港才是最大的航运体量,仅环球集团已经下水的船只,就已经是1200万吨,董浩云也拥有300多万吨的体量。再加上其它船东的船,整个香港怕是又2000万吨以上的船只,比苏联整个国家的商船还大得多。

当然,香港船东的一些船只也注册在海外,所以这中间肯定也有很大的偏差。

“大村会长,如果我造五艘ULCC,你们造船厂是否来得及?”林志超认真的询问道。

日本造船能力太强了,从1966年开始,全球每年下水的一半吨位船只,都是日本造的。其次是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加起来还没有日本造得多。现在日本一年下水的船只总吨位大概是1400~1500万吨,这个数据还在增长中。

“来得及,最多20个月全部交付,我们愿意为这批订单,暂缓接更多的订单。”大村次郎诚恳的说道。

“那太好了!此次来日本,我已经订购了五艘VLCC,再加这五艘ULCC,可谓收获满满。”林志超轻描淡写的说道。

大村次郎震惊的无以复加!

全球都没有像林志超这样疯狂造船的‘船王’,最近几年,每一年都是200万吨以上的造船规模。

说实话,很多知情人都担心林志超的这种投资方法,一旦苏伊士运河打开,他可能会受到很严重的打击。比如说,明年上半年苏伊士运河打开,那么林志超手中的20艘大船,可能就租不出去几艘,足足近五亿美金只能疯狂贬值。

殊不知,林志超正是知道苏伊士运河是1975年重开的!当然,期间在1973.10~1974年的时候,由于中东不卖欧美石油,所以大概有一年出头的时间,油船运输量非常低。

了解这些信息,让林志超信心十足!

可能这个时候,很多国家的船东都不敢造船,担心苏伊士随时重开;但林志超却大量造船,去抢占他们的市场和份额。

在石川岛播磨重工待了2天时间,林志超签署了造船合同。播磨重工为了减轻林志超的负担,主动提出仅需20%的定金。

这就是世界船王的信誉!

毕竟,造船所需要的主要是钢材,而日本没有铁矿,所以几乎都是从外面购买;那么同理,播磨重工造船所需要的钢材,也是要自己掏钱先垫付的。

所以,首付越低,他们也是做出一定的让步。

不过环球集团付钱爽快,几乎船只下水不久,就会全部支付,不会拖欠。

元旦(1969)过后不久,来福士广场的‘远东金融中心AB座’正式开始动工,也宣布海军船坞旧址的建设正式开始。

因为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投资多少仍旧是个迷。林志超当然不会讲出来,仅来福士广场的一期工程(远东金融中心AB座、香格里拉酒店)的建筑投资就高达5亿港币。

若是传出去,恐怕港九都得震动!

加上新加坡的‘来福士广场’,林志超家族需要支付6亿港币的建筑费。

好在林志超计算过,在1967~1971年这五年,长江工业集团可以贡献2.5亿的;与此同时,长江实业集团也可以贡献出3~4亿港币。

所以,理论上是不需要贷款,已经足够完成;不过,接下来的几年,港府应该会拿出中环码头填海地段的一幅地皮拍卖,也就是前世怡和大厦的地皮,所以林志超也是势在必得。

钱总是不够花,所以还得贷款的。

开幕仪式现场。

戴麟趾作为邀请嘉宾,开着玩笑的说道:“当年林爵士力压欧美日投资商,那些这幅地皮。现在看来,林爵士的眼光是一流的!如此庞大的一流旺地,势必能发展成香港一个地标性区域。”

周围的人表情有些奇怪,因为传闻欧美日投资商都是林志超找来香港陪标的,但因为没有证据,且合法合规,所以这个也只是大家私下讲讲。

林志超笑道:“港督阁下,不是我夸奖自己,换做任何一家投资商来开发海军船坞,都不会有我们的方案好,以及投资金额之大。要知道,为了投资这幅地皮,我可是差点将船都卖出去几艘。”

戴麟趾点点头,他不得不承认林志超说的话。

事实上,此时港府虽然觉得卖便宜了,但所有官员都认可林志超这个投资商,来建设海军船坞。

整个海军船坞的方案,都已经出来,包括长江广场的规划也在效果图你;10~15年时间,海军船坞将成为中环最核心的商业地区。

戴麟趾期间好奇的问道:“整个规划中,林先生为什么舍得将东边的一幅地块预留着,莫非是资金不足?”

所有人都好奇起来,林志超预留的地皮起码有二三十万平方尺。

林志超笑着讲道:“港府在出售这幅地皮时,旨在振兴香港的地产,这是好事。所以我想,那边空地除了修建花园外,亦可以预留至将来,以备之需。”

其实就是打算将来和港府讲条件的,如果地铁站设立在来福士购物中的地方,他就考虑捐出一幅地给地铁公司,靠近湾仔的那边,然后再和地铁公司合作,将前世的警政大楼给修建成两幢商业大厦。如果地铁公司将地铁站修建在花园的地方,那么林志超就将地皮卖给港府一部分,作为警政大楼。

总之,他不会吃亏,而且地铁站必定只能落在他的来福士广场的这片区域。

戴麟趾笑道:“原来如此!”

此时的他,以及政府官员,压根没有考虑将来这幅地皮的价值。他们只知道,林志超投资海军船坞,对香港的发展很有利。

回到长江实业。

林志超在办公室里,和黄昌宏、周福照、胡兆煦、梁光昌开了个短会。

长江实业已经拿下7-11的港澳经营权,最近正在筹备开设门店。

“今年我们要开设三家7-11门店,分别是位于中环、湾仔、铜锣湾,梁经理,你尽快带领团队完成属于我们自己的计划方案。我们加盟7-11便利店,并不代表要跟着他学得一模一样,相反,我们要有自己的一套计划方案。比如选址的要求、门店布局”

梁光昌一边记录,一边说道:“好,我们已经进入这方面的计划,设计选址、门店布局、产品渠道.这些,我们都会制定好的计划,拿给您过目!零售部门已经组建完毕,并充满斗志。”

这是长江实业真正意义上的进入零售业务,所以组建了一个部门,暂时属于商业地产部门管理;时机成熟,再单独成立部门。

长江实业的商业部门很强,并不仅仅是收租那么简单,还有一个核心的工作,那就是建立一个去全球品牌的合作关系和渠道。比如主动邀请某个知名品牌,来香港开设分店,提供良好的铺位合作.类似这样的工作,已经非常的复杂化,所以总部职员又已经攀升至200多人。

林志超满意的说道:“很好!地产公司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那就会趋向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甚至还可以横向发展——例如进入地产公司的相关企业。长江实业无疑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所以招募人才也得一直加强,不要怕养的人多,只要公司发展下去,将来长江实业集团也能成为一家跨国企业,并拥有职员上万人。”

“明白,老板!”大家纷纷信心十足的说道。

实际上,长江实业现在也算得上跨国企业了,在星岛投资也不小。

接下来,林志超将自己对便利店的理解讲述出来:“我们的便利店营业时间要延长,早晨五点~凌晨一点,实行两班倒的工作模式然后在布局上面,收银台的旁边要有热狗、汉堡、包子等食品出售,真正方便他人.店内设置小型餐桌1~2张,可供用餐门口摆法杂志、报纸等出售提供公用电话、邮件寄出等服务便利店,顾名思义就是方便市民的地方.服务尤为重要,大家都知道我们和大丸百货合作,他们培训的店员,这方面值得学习”

梁光昌一边记,一边心里想到——老板真是经商奇才,没有经营过便利店,却感觉是经营高手。

“好,我记下了!”

“嗯,争取今年上半年能开张一家门店,香港的经济蓄势待发,便利店便是最好的诞生时刻!”

“没问题!我们尽快在五六月份开张中环的一家门店,店铺都已经预定好了,是我们自己的物业。”

一番讨论后,属于长江实业集团的7-11便利店已经初步成型。

铜锣湾,传媒集团。

李子多向林志超汇报一个让人惊讶的消息:“老板,香港国泰机构的总经理俞普庆突然暴病死亡!”

林志超一愣,时间这么巧?

上个月,李子多去和香港国泰机构的老板朱国良接触,希望收购香港国泰机构;朱国良没有直接拒绝,但也没有答应,看样子似乎是想再挣扎一下。

而如今朱国良的头号助手突然暴毙,想来朱国良有些头疼了!

“嗯,那先不要联系,让朱国良处理一下再说。你这边,先协助我组建‘嘉禾电影公司’,主要是招募行政人员。等过一段时间,再去探探朱国良的口风。”

既然决定拉拢邹文怀加盟,自然要釜底抽薪,连招牌都给他拿下。

李子多点点头,说道:“好的!上次见面,看得出来朱国良还是犹豫要不要出售,无非就是觉得还能和邵氏斗一斗。但现在他的总经理俞普庆突然死亡,他必定慌乱,因为俞普庆是国泰机构的邹文怀,作用非常大。”

林志超一想也是,便说道:“嗯!这样的话,等俞普庆的事情结束,你替我约一下朱国良,我来亲自和他谈。”

早点搞定也好,俗话说没有梧桐树,怎么引来金凤凰。

他不先把台子搭建好,邹文怀怎么会考虑加盟呢!

当然,林志超也做好了预案,那就是没有邹文怀的团队,那么他也要大力发展电影行业。

李子多说道:“没问题,相信老板出马,朱国良一定会认真考虑的。毕竟香港国泰机构,很久没有拍出好电影,一两年之内本来就有歇业的可能。”

林志超点点头,香港国泰机构确实是夕阳资产,前世在1971年就直接关闭制片厂,将永华制片厂交给嘉禾。至于院线,自然可以解散即可。

所谓院线,实际上也是一个个电影院组成的,这些电影院可以是院线本身的资产,也可以是加盟进来的,交给院线管理。

就好比长江实业的手中,就有两家电影院,而且都是多厅电影院,即美丽华购物中心、新天地购物中心的楼上。

这两家院线是香港唯二的高层电影院,成本非常的低,但生意却非常不错。因为,这两个购物中心是自带人气,市民可以在里面完成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服务。

接着,李子多又汇报道:“邵氏电影也发生了变化,我听朋友讲,邵老六引进他的红颜知己方逸华进入邵氏电影。凡是邹文怀签单的,现在都必须要方逸华再签单,才能拿到钱。听说,邹文怀对此很是不满!”

天助我也!

林志超笑道:“这邵老六真是自掘坟墓啊,你继续和邹文怀沟通,我们这边一直等他。告诉他,我们投资是很大的,这里有他最需要的东西。”

李子多点点头,说道:“没问题!相信,邹文怀今年势必要跳槽到我们这里。”

林志超自信的说道:“没错,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当然了,就算没有邹文怀,嘉禾电影也可以杀得邵氏电影落花流水,我这点自信还是有的。不过我这个人,你是知道的,人才不嫌少,有钱可以大家一起赚。”

李子多崇拜的眼神,看着林志超说道:“是的,老板横跨那么多产业,几乎都是行业的顶尖的存在。邹文怀若是加入我们,主要是我们可以省一些精力和功夫,若是不加入我们,相信老板也能妙招连连。”

“哈哈”林志超开心的笑了起来,随后他说道:“你也好好做,传媒集团初建,大家的机遇很大!而且,香港未必就能困住我们,业务也可以无限拓展。就拿你们觉得产业小的漫画产业来说,我的眼光也是放在整个亚洲,甚至整个世界,只不过需要一步步去发展而已。”

李子多没有怀疑,老板不会无缘无故的夸夸其谈,一定是有足够的构思。

“是,老板,我会努力的!”

林志超满意的点点头!

李子多就好比是他家臣,国外留学后就加盟长江玩具厂,二十七岁时已经是管理层和技术员的双重身份。又经过几年的锻炼,他以三十一岁的年龄,成为了一家集团公司的副总裁。

后续只要不犯错,就是林志超的得力助手,也是以后林志超儿子的太傅级别人物。

林志超就喜欢用‘家臣’管理公司,当然一些专业性质较强的子公司,就可以挖外面的专业人才。家臣有一点非常好,那就是他能坚定的贯彻老板的意思。

而恰恰,林志超的意思就是‘至理名言’,理论上是不会错的,因为都是来自前世的经验和见识,是总结出来的隗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