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33章 【传媒集团】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33章 【传媒集团】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12月中旬。

香港风暴终于平息,是高层下达的命令,停止破坏。

香港的左冷禅,已经被抛弃!

带给香港的创伤,却要一点点的开始修复。

当然有一点林志超可以肯定的是,香港的进出口贸易、工业产值不跌反增。

纺织、成衣、塑胶及玩具、塑胶花、电子产业、假发、手电筒等产业,共同组成了香港的工业。其中塑胶花、假发虽然已经衰落,但受影响的依旧是大型工厂,缺乏价格上的竞争力;香港还有大量的塑胶花、假发工厂,多以家庭式作坊存在,成本极低,将产品继续供应全球。

如果林志超是位银行家,就会用数据来说明,香港的经济依旧保持着高增长(9~10%),产值增长多少、贸易增长多少;以此可以推断,香港的地产业前景依旧远大,置业商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所以接下来,郑裕桐、郭德胜、李兆基、王德辉、陈廷骅、陈德泰、陈曾熙等将闪亮登场,香港地产迎来新的财阀。

至于林志超所领导的长江实业集团,大肆抄底对他们有没有影响?

通过林志超的分析,影响其实不大,甚至可以说较小。

首先,香港有两三千家‘地产商’或‘兼营商号’,较大的都有二三百家,这还是1962年的数据。林志超在这个时间吃的份额,都是那些意志不坚定,眼光不独到的置业商手中的资产;只会造成两极更加分化,但不会造成有眼光的人抄底。

其次,林志超这一次抄底后,由于旗下商业项目过多,对发展地产可能不会突飞猛进。后续长江实业集团在发展地产的规模(住宅),可能也就是前世新鸿基规模,并不会一枝独秀;加强商业项目的投资,就意味着占用更大的资金、占用时间更久,正好克制一下在发展地产商的发展规模。

最后,受最大影响的当然还是李家成,前世他可是几千万的抄底资金,再1967~1968年正式抄底,真正进入地产仅四五年时间,就位列‘地产五虎’,可见他在地产抄底获利甚多。这一世,他能上市已经很不错了,二十大地产商都未必在1972年进入得了。

“老板,我给您汇报一下财务情况!”周福照走进办公室,恭敬的说道。

在他看来,老板的眼光太好,香港事件果然平息。

虽然地产恐慌情绪依旧在、出售物业的富豪依旧有很多(移民、惊弓之鸟),但至少较稳定下来;而且地产已经没有那么便宜,价格至少恢复10%。

“嗯,你说!”

周福照随后说道:“目前我们抄底地产已经支出1.52亿港币,共计获得中环商厦一幢(12层)、港九地皮和地盘108万平方尺、新界荃湾、葵涌等的地皮和地盘162万平方尺、司徒拔道独幢洋房一幢.抄底股市3000万港币,已经全部买进账上流动现金为8600万港币.”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还能继续购买地皮和地盘、物业等,以后开发地盘可以采取贷款模式!”

周福照说道:“不过新加坡的购物中心、海军船坞项目,都在您1968年计划之中,也需要预留一些现金流,作为启动资金。”

言下之意,还是得留点现金流比较好,或者老板要准备注入现金流。

林志超思考一番后,说道:“你说的对,这两个项目要投资不少钱,那就再拨出3600万用于抄底地产,其余留着明年开年的资金,毕竟我们要做的项目很多,包括发展地产楼盘。”

“好的!”

整个抄底的计划中,现在只准备花1.88亿,但也是非常利害的,差不多是地产六虎的总和了。但接下来几年,长江实业集团在住宅地皮上的投入会减少,资金要流入商业地盘和地皮。

周福照离开后。

林志超整理了一下关于长江实业集团的资产:

450~470万平方尺的住宅地皮,港九地区占据60%以上;

117万平方尺的海军船坞旧址,全部为商业地皮;

盈置大厦、环球大厦、美的大厦、保利大厦、国际大厦、太平行,全部为中环商业大厦。

美丽华购物中心、美丽华酒店,是九龙的商业项目;

华登大厦(大丸百货)、新天地大厦(购物中心)、传媒大厦(使馆大厦重建后),是铜锣湾商业大厦;

香格里拉酒店(在建)、来福士购物中心(筹备)、大丸百货,是新加坡的商业项目。

保利建筑、安达臣大亚、长江财务公司、公仔面、红牛.

资产实在太庞大,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林志超来到铜锣湾的‘传媒大厦’,这幢大厦原本是使馆大厦,是从希慎置业手中购买;在1965年的银行挤提危机时,进行了重建22层的商业大厦。

大厦命名为‘传媒大厦’自然是打算作为‘传媒集团’的总部大厦。目前尚未进行招租但其实已经竣工,和投入使用。

唯一的客户就是林志超在去年初成立的‘东方出版社’,大兵小将一共三十多个人。之所以不招租,第一是今年的媒体都是‘惹事精’,现在还是不要招惹的好;第二是林志超也不缺钱,打算等过段时间再招租。

就连‘传媒大厦’的招牌,都是这几天挂上去,以免引起左冷禅的关注;如今,港府正在清算左冷禅,自然无需紧张了。

林志超来到‘传媒大厦’的顶层办公室,整个这一层都是冷冷清清,仅他一间办公室有人。

“老板”

不一会,东方出版社的总经理李子多来到他的办公室,他们并不在这一层办公。

“嗯,给我讲讲东方出版社的情况!”

李子多知道,这位老板两年投资四五十万港币,但却丝毫不关心公司的回报和情况,这其中的原因绝对不是这家公司不受重视,而是老板‘所谋甚大’。他毕竟在长江工业集团待了四五年,是明白自家老板的传奇,绝不会是庸碌之辈。

“好的。目前,我们拥有15名漫画主笔级人才,同时他们也是不错的编辑人才,经过两年的学习和转变,他们已经吸取了日本漫画的优点——高品质画质、故事励志向上、感情细腻、想象力等,并自成一派的风格我们拥有学习一年半的实习画师18名.最近一年来,主笔漫画师都以个人名义发表了作品,初步试探了市场的反馈等,比原香港漫画的反馈更好.至于财务方面,已经净花掉公司51.8万港币,还不包括房租(不用付).”

林志超听在耳里并没有什么想法,51.8万港币算什么代价,不过是零花钱、洒洒水而已。他投资漫画产业,已经想好长期投资的准备,用钱砸出来的思想准备。

“好。从现在开始,给你们3~5个月的时间,筹备一本《漫客世界》的周刊,正式面向港澳发行。”

李子多脸上顿时兴奋起来,今年东方出版社虽然出刊了很多,但其实就是一些个人署名的‘连环画’;因为老板不允许‘玷污’《漫客世界》和‘东方出版社’的名声,所以大家出刊些连环画,价格非常便宜,主要是去试探市场的。

“老板,要不了那么长的时间,大家已经学习了快两年时间,一个月就可以筹备出来,正式发刊。而且在内容和画质上,绝对是市面所有漫画不能相提并论的。”

听到李子多的信心十足,林志超笑着说道:“和香港市面上的漫画比较的话,我压根不需要投资那么多钱,你说是吗?”

李子多一愣,随即说道:“只是香港的市场不大,刊物打入海外也比较困难!”

林志超摆摆手说道:“不管它市场大不大,只要作品优秀,那么这个IP它是一直属于我们的;将来,世界越来越联系紧密,只要产品好,一样被日本、美国、欧洲引进。就拿最近的来说,港澳台总能是我们的市场吧!”

李子多不知道老板哪里来的自信,但他就觉得相信老板,因为长江工业集团很多产品都是创新。

“好的,我们就要不断突破自我,让别人注意到我们的优秀!”

林志超笑着点点头,说道:“更何况,是我在投资,又不要你们投资;我开的薪水,也不低于整个行业的水平,甚至还要高不少,大家难道不该努力学习本领嘛!”

李子多连忙说道:“是的!”

随后,林志超将两份资料递给李子多,并说道:“这里有两份素材,是别人的创意投稿,我买下来了。我之所以给你3~5个月时间,是希望你们根据这2个创意,创造2个长篇连载的漫画故事;与此同时,这2份素材也好比是一个教材,大家都可以学习学习。”

李子多一愣,随即不受控制的向前拿起两幅素材,随即看起来。

《北斗神拳》:世界现有的文明成果由于大规模的核战争而遭到毁灭性打击后,进入了使用暴力和武器就能统治一切的黑暗时代,北斗神拳的第60代继承人李小龙,运用自己掌握的北斗神拳武功,加上团结许多反抗厄运和压迫并心存正义的人,他们一起与这黑暗时代中的各种各样的邪恶首脑以及其附属的邪恶势力进行斗争,最终使人民的生活从灾厄转化为幸福的故事。

《足球小将》:以戴志伟为中心的一群年轻有为的足球小将们的成长的故事,从小学、中学,再到他们最终在世界赛场上崭露头角的过程。

这些资料上,林志超都有各种备注,因为他不是专业的编辑,所以他各种备注,显得有些杂乱;比如,他要求漫画要突出核心是什么——不是单打独斗的匹夫,而是团结一致;不宣传暴力和犯罪,而是追求正义和理想。

《北斗神拳》这种素材,说实话就是后世里的‘末世’,但却更正面;

《足球小将》就更简单了,是体育题材的,一定是突出奋斗、努力,有挫折又有爆发,创新一些足球招式——倒挂金钩、猛虎铲球、雷兽降世、凌空雷兽射球、雷兽传球.

“这些只是主题、素材,细节部分要团队拓展,但我相信是吃这碗饭的,没道理学不来。”

李子多手都有些颤抖,随后说道:“这些故事都和香港漫画内容差异巨大,但却非常吸引人.”

林志超笑着说道:“你首先要明白,如果我们不能自成一派,并带领香港漫画走向世界。你觉得,我一个亿万富翁,会看中这样一个产业?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将成为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为什么无限电视台一播出,就影响力那么大?好好想想吧,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李子多一震,老板的意思是,他的眼光还不够远,理想还不够高。

“老板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老板有信心投资,他没有道理不努力去做!

林志超最后说道:“好好做!知道这幢大厦为什么叫传媒大厦嘛?是因为我很快要进入报纸行业、电影行业,你管理的出版社只是传媒集团的一环而已,希望你不要落后。”

“好的,我一定不会辜负老板的信任。”

经过两年的学习,李子多现在也熟悉出版行业的方方面面,重要的是他肯学。

林志超接着说道:“正好,你在这个行业也锻炼两年时间!你最近替我介绍和招募一批报业人才,并替我注册《东方日报》的报纸名字,社长和总编辑、主编的人才,你替我去《明报》、《星岛日报》等非政Z倾向一边的报社去挖。告诉他们,《东方日报》是一份大众报纸,贴近普通市民的报纸,讲究的是新闻时效性,会招募大量的记者来采集更多的第一手消息.兴趣不同,也就不必来——社长、主编的人选,你替我物色最好的,我来谈可以。”

李子多一听,知道这是老板对自己的信任,自然连忙说道:“没问题,我一定干好这件事。”

林志超点点头,他时间宝贵,最多就是投资、出主意。事情交给属下去干,做不好就换人。

一般来讲,在他的创意之下,畅销是必然的。

如今已经是六十年代后期,香港人的识字水平大大提升,经济情况也较好转;在这种情况下,一份大众报出世,那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午,林志超来到福临饭店,发现这里的客人少了不少;很显然,是受到冲击,生意受到影响。

不过,这一次虽然造成不少富豪移民,但接下来他们又会回流香港,因为海外不一定适应,也有不想做二等公民;香港虽然是港英政府统治,但社会主体是华人,绝对算不上二等公民,更重要这些年华人逐渐崛起。

与此同时,东南亚的政Z事件也导致华人纷纷回流香港,他们带着的财富也非常巨大。

而实际上,香港银行的存款已经达到一个非常恐怖的天文数字,毕竟工业那么发达,不可能香港人没有钱。

“志超哥,你来了,这边雅间请!”林志浩早已经等候多时。

本来两人说好做生意的,但最近一年香港风云突变,此时也不了了之。如今事件平息,他其实反而担心投资起来,毕竟福临饭店一时半会都发展不起来。

来到雅间后,林志超说道:“随便上点菜,吃个便饭就行!”

林志浩点点头,随后点了几个菜,依旧为堂哥点上他比较喜好的食物,并不随便。

林志超并没有理会这些,见点完菜,他就说道:“你拿个本子记一下,我们要合作生意的方向!”

“好!”

随后,林志超讲道:“我们要做的生意便是做中式快餐,和香港的西式快餐竞争不过我们的快餐要兼做西式快餐午餐一般讲究图快图饱,晚餐一般讲究口福,这个道理你要明白顾客进门先买票,再凭票吃饭.中式快餐可以搞个几十种,西式快餐搞个饮料、汉堡、热狗、薯条等这种经营方式,最受白领、学生的欢迎要做连锁形势,统一的招牌、统一的工服.”

林志浩一边记,一边想,待林志超休息时,他便提出问题:“要不要保险一点,在楼上供应粤式面铺,供应云吞面、牛腩粉等老派餐饮。”

林志超说道:“没有必要!既然是快餐,就要专一做快餐。虽然我们是中西式合璧,但至少在快餐的范畴。”

林志浩点点头,他只是问一下,却不会怀疑堂哥的眼光。

“中西合璧挺好的,将各种顾客口味一网打尽。”

林志超接着说道:“你接着记.我讲几个特点:第一,就是你说的中西合璧很重要,顾客选择性多,不漏掉一人.第二,就是我们是开连锁快餐店,以后肯定分店很多,所以各分店的食物大部分由中央食品加工厂供应;集中采购,然后送加工厂先期加工,并严格检查,再由车送到各分店,原料、配料全搭配好,分店只负责最后的烹饪第三,重视门店位置的选择,商业区、购物区、写字楼、住宅区附近行人较多的交通要冲.第四,创业之初,要做好一个完整的计划方案,重视整体形象和事务的宣传;初具规模后,要开展一些列宣传攻势,频频在电视、报纸、电台曝光。这叫快速拥有一群忠实的固定消费群体,倘若又模仿者,他们只能望其项背第五,吸取西式快餐的优点,采用现代化企业经营和规划和管理。我们不是开饭店,而是在做一个大企业,甚至是做上市企业。各连锁店的装修和设计、招牌都有统一的标准,菜谱价格表、收银台、餐桌座位的摆放、厨房卫生条件及员工服饰服务等,都要引进西式快餐的做法,甚至要做得更好。”

林志浩顿时感觉,堂哥的一些列方案,简直是完美!他也考察过肯德基、麦当劳,学习了一两年,但根本没有堂哥懂得更多,大概这就是企业管理的高深。

“我都记下来了,晚点我好好的研究!”林志浩认真的说道。

林志超说道:“不是一个人研究,你要先组建公司,招募管理人才,大家是一个团队,共同来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将方案拿给我,哪怕是装修图纸、营销方案等。时间上,不是很急,哪怕是筹备一年时间都可以,先在中环开设一家旗舰店,再辐射至周边和九龙。”

林志浩点点头,说道:“嗯,我把这家店交给副手管理,然后专门负责这个快餐项目!”

林志超这才满意的说道:“我相信你可以的,好歹也历年那么多年了!”

林志浩顿时大受鼓舞,说道:“一定不会让志超哥失望的!”

这个企业按照堂哥的规划,那就是全港几十万的潜在顾客;看似做的是快餐,其实就是在做连锁集团公司。

这是他的事业最大一个机会!

三十岁出头的他,从未觉得有现在如此强大的动力!

最后,林志超在吃饭的时候,还说道:“名字就叫大家乐吧!简单,易懂,不要搞花里胡哨的。”

“大家乐好听,而且也应景!”

林志超做‘大家乐’快餐,不仅仅是看中香港的市场,以后大陆的市场都可以做;更重要的是,大家乐可是在1972年或者1980年上市,之后利用筹集的资金快速发展快餐事业,又可以拓展至其它餐饮领域,打造一个餐饮集团。(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