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24章 【暴风雨前夕】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24章 【暴风雨前夕】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来到1967年4月份。

长江实业的会议室,林志超正在和十几位高层开会。

整个长江实业的总部拥有一百六十多位职员办公,这不包括酒店员工、购物中心职员等,更没有包括地盘工、石矿工人等。

这已经是香港最大地产公司的实力,要知道像新鸿基也就十几名员工而已。

唐彩芸亦出席会议,她在长江实业比较特殊,和黄昌宏为首的管理层形成一个默契——唐彩芸不会干涉大家的工作,过多发表自己的意见;但黄昌宏为首的管理层,会在林志超不在香港的时候,对唐彩芸进行工作汇报。

唐彩芸也不是长江实业的‘女王’,她是有实权的,只是她一般不用实权,只是监督管理层有没有按照林志超的意思在做。这这一点上,她做得非常完美,深得林志超的信任。

以前林志超也有过担心,让唐彩芸在公司参与工作,久而久之,会不会和黄昌宏为代表的管理层,经常发生一些意见相左的事情,导致黄昌宏这些管理层有些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该听老板的,但老板夫人就得罪了。

结果证明,林志超担心是多余的!

会议室里,胡兆煦发表了一个看法:“今年一季度的地产有回暖的趋势,原因大概是经过两年市场的消化,住宅的库存已经差不多结束.”

他只讲自己分析的事情,却不讲建议公司抄底,还算聪明之处。

林志超转移了话题:“新加坡那边情况怎么样?”

梁光昌立即说道:“酒店项目进展顺利,准时封顶没有问题!至于新加坡政府对乌节路的规划,应该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今年应该会明确下来。”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那不急!等他们明确后,我们再考虑投资一座购物中心和写字楼。”

这种事,新加坡官方会联系林志超的,毕竟有实力投资购物中心的商人,没有几个人选;但林志超一定是最好的人选,拥有雄厚的资金和经验。

一番沟通下来,长江实业也算稳定下军心。

林志超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属下,会不会到时候想移民,并向他提出辞职;当然,林志超也会尽量劝他们留下来,这么大一把年纪了,不需要再去国外陌生的环境。

若是想移民,让子女先移民好啦。

长江实业此时还有7200万的现金流,这是将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的投资,拨给了新加坡的公司后的情况,这点资金抄底有些不足。

不过林志超并不担心,长江工业集团的手里,大概足足有4.8亿港币的现金流,随时可以支援。

会议结束后,唐彩芸跟着林志超回到他的办公室。

“老公,你是不是在担心什么?”唐彩芸忧心的问道。

林志超将她的玉手把玩起来,漫不经心的说道:“你怎么知道的?”

唐彩芸干脆坐在林志超椅子上的扶手上,随后说道:“最近你将深水湾79、80号的别墅,都加强了安保力量,给孩子们也追加了保镖,我不难发现这些奇异的地方。”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嗯,是有些担心!香港离内地那么近,我担心波及到,所以未雨绸缪没有什么问题。你就不要担心什么了,你只需记住,香港的前景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坚定在香港发展大本营。”

唐彩芸点点头,说道:“喔,我明白了!”

她明白,自己老公虽然对工人非常的好,但也和英国人走得非常近。若是长个心眼,是没有问题的,非常时期,自然是更要重视家人的安全。

林志超接着说道:“对了,我打算从长江工业集团的现金流里,抽取3亿港币注入环球集团。这个月我还得打造10艘22.6万吨的油轮,为了不使环球集团的债务过高,就暂时借长江工业集团3亿港币。”

唐彩芸笑着说道:“都是你的钱,你跟我讲干什么!”

林志超拍拍唐彩芸的手背,说道:“要给你们讲清楚,毕竟你们也参与到我的事业来了,资金往来都要知道。”

唐彩芸点点头,她突然好奇的说道:“环球集团再造10艘22.6万吨油船,岂不是有1200万吨的载重量?”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是的!不过发展至2000万吨,我就会停止发展。”

唐彩芸暗暗咂舌,自己的老公可真是会赚钱。

实际上,很多知情人已经担心林志超的船,可能租不出去了。

如果被人知道,林志超又打算订购10艘22.6万吨油船,恐怕所有人都要说他是傻子,发展也不是这么冒进的。20艘22.6万吨的油船,全球市场突然增加那么多,怕是也难吃得消。

450万吨的油船,要在一年半下水,可谓十分夸张。

林志超当然不担心,今年六月份苏伊士运河就得关闭,届时区区450万吨的容量,算得上什么,4500万吨还差不多。

毕竟一旦运河关闭,相当于全球十万吨以下的船只,统统运程多一倍;而目前虽然船只朝着大方向发展,但十万吨以上的总吨位,占比还是非常小的,毕竟还没有发展几年呢!

与此同时,林志超算过一笔账,截止今年六月底。

环球集团的‘净债务’大概在1.5亿美金,这些债务是包括下半年下水的船只在内;

而即将造的10艘船,因为有注入的5300万美金,暂时不需要贷款,毕竟只需要支付25~30%的建造款。就算需要贷款,也只需要1.5亿美金。

而接下来,从七月份开始,环球航运的盈利将大涨。

按照9亿美金的船队,30%的年盈利,一年也将高达2.7亿美金左右。

暴涨一倍!

等环球航运造船到2000万吨的时候,可能负债都没有了!

“老板,日本造船厂今年都涨价了,几家能接22.6万吨油船的造船厂,都报价2100万美金,这还是给我们环球集团的价格。”冯永发从日本考察回来,告诉林志超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林志超倒没有在意太多,但还是问道:“原因呢?”

冯永发说道:“大概是打开了VLCC的市场了吧!去年底,董浩雲也打造了6艘22.6万吨的油轮,可见不少人真的很重视VLCC油船。”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嗯,那他们的订单有没有要延迟交付的情况?”

冯永发立即说道:“这到不需要,几家造船厂都信誓旦旦的保证,在12~18个月内交船。并说,我们的订单是不需要排队的。”

林志超知道,该在这个月动身签署十艘VLCC的合约了。一旦苏伊士运河关闭,造船厂的订单也会大增,先不说要不要排队,仅是造船成本就得提高10%以上。

因为造船费用,本身就受市场的影响,也受钢铁价格的影响。八十年代初造一艘30万吨的VLCC油船,造价要5000万美金;但如果你造了船,五年过后,这艘船只能卖出500万美金。

这就是董浩云、赵从衍差点破产的原因。船的价格,也受市场而暴跌,你想卖船都不行,卖了就是硬亏。只能找人注资,等待航运寒冬季慢慢过去。

董浩云去年能造6艘22.6万吨的船,让他刮目相看。自从肯尼迪死后,新美国总统立即扩大了越南战争,所以亚洲航运也非常不错。

董浩云凭借和美国的政府关系,也接到不少军事物资的运输,大赚特赚。

环球集团也接到了一些活,但没有董浩云的关系硬,毕竟董浩云就是台岛籍,且早年和美国军队合作过。

所以董浩云赚了钱,立即举债造船,这和他的作风差不多。可惜他才不到两百万吨船只,还得慢慢发展。

“好,下周去日本一趟,将今年的造船任务完成!”

冯永发犹豫了一下,问道:“老板是不是觉得苏伊士运河会出事?”

毕竟公司突然负债增加,和老板一向的作风不一样。

林志超说道:“你觉得会不会出事?”

做航运的,最关心的莫过于欧美政治、中东局势。

冯永发想了想,说道:“这几年以色列和阿联(埃及领导的阿拉伯联合国家)确实冲突不断,上个月叙利亚和以色列还发生空战,叙利亚损失六架战机。说不定,还真有可能发生战争!”

林志超平静的说道:“不管有没有发生战争,我又从其它公司调集3亿港币的资金,可以作为这次造船的订金。这样算下来,我们大概也就是3.2亿美金的近期和远期负债。就算以目前的行情,两年半也足以还清,不碍事!”

冯永发点点头,说道:“好的!”

他只是稍微提醒老板一下,负债高了点。

话虽说以目前的行情,两年也差不多可以还清,在不造新船的情况下。但就怕新船租不出去,航运下跌,届时三亿多美金负债就要命了。

当然,目前航运形势不错,应该不会突然下跌的,冯永发如是的想到。

两天后,林志超又来到长江工业园区,他让几个集团高层陪着考察了生产车间。

“现在长江工业园区有多少名工人?”林志超问道。

“长江工业园区一共是1.21万名工人和职员,主要集中在玩具和拉链工厂,高级假发和美的电器的工人不是很多。将军澳那边的冶炼厂,一共是1500名工人。”王良随即回答道。

美的电器,并没有发展得很厉害,收音机和电风扇都不是香港的前三;实际上,也没有认真的发展。

林志超又问道:“那大家的薪水如何?”

王良和大家有些意外,老板应该知道才对,不过想想可能是老板要引出接下来的话题。

“薪水都非常不错!按照你的指示,去年底辞退了一些非熟练工的低收入者、童工等,如今我们的工人,几乎都是熟练工人,薪水普遍达到250~300港币。这个水平,已经是香港差不多最高了,很难有工厂能达到这个平均数据。”

“好,我们是香港最大的工业集团,自然也是要待遇最好的工业集团。”

之后,林志超不再讲这些,该布局的已经布局好了。

不仅仅是要保证长江工业集团不要爆发罢工潮,更重要的是还要大家团结一心,保证接下来的大半年能正常生产。

当然,实际上香港罢工的就是那些有工会的,即香港电车、天星小轮、港灯、中巴、九巴等。虽然一开始是私人塑胶花企业开始的,但那个完全是引子而已,后期都是有组织的。

实际上,今年香港的工业产值并不会下跌,会继续增长。这也证明,香港的私人企业还是非常强势的,你要搞事,我就开除你,马上就能找到人干活。

到了生产车间,林志超看得比较舒适。

香港其它工厂,普遍比较狭小、杂乱,而长江工业的工厂,显得井井有序、干净、空间也不算密集。

这得益于4S管理制度,以及足足120万平方尺的工厂楼面,厂房非常充足,而还空了一半。因为塑胶花和假发不生产后,留下不少厂房。

考察一番后,林志超要带着高层去工人食堂吃饭。

不过他刚打完饭,就有些没食欲起来,不过他还是和高管们坐在一起吃。

“我记得标准是每人5毛钱的伙食,你们怎么看?”林志超一边吃着,一边有些不高兴。

王良刨了刨菜,随后说道:“有油水有肉,标准应该不会错,我们采购部门都有监督贪污的。只是这个菜没有用心炒,感觉厨师很不负责任。”

林志超说道:“那还用说!晚点这方面再改善一下,五毛钱的伙食标准已经很高了,去年就为了五分钱的涨价,闹得不可开交。五分钱可以购买一碗白粥和一碟小菜,可以吃顿早餐;现在我为工人拿出每人五角午餐,吃这个样子,我是不高兴的,而且搞不好那些厨师瞎搞。在这方面,给我尽快办好!以后集团管理层,就轮流来体验一下。”

“嗯,我们一定认真的办!”

不少工人好奇的看着他们,可能不太认识林志超他们,但西装革履的,还是比较少见。管理层是有专门的食堂的,等级观念还是要有的。

林志超见状,招手喊来两个女工。

“你们觉得现在伙食怎么样?”

两个女工有些害怕,一人说道:“比去年好多了,每吨都有肉!”

林志超夹起一块肥肉,说道:“这样的肉你们吃得下去么?”

长江工业的女工很多的,没有什么歧视,男女同工同酬。

“有点肥,偶尔吃得下!”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这就是了!这厨师也不知道搞好点,你们放心,一周后这种情况要得到改善。厨师烧不好,就换掉他们。去吧!”

随后,林志超对高层讲道:“可以搞两个菜,分开炒!一个油水较多的菜,一个蔬菜,而且成本其实是一样的,就看他们用不用心!”

王良点点头,说道:“老板说的对,这方面我们企业是‘以人为本,善待员工’,但工作没有做好。”

林志超说道:“我们工厂为什么在香港做的那么大,还那么赚钱呢?不说大的方面,就是我们工厂的熟练工人非常多,很多都是干了五年、十年以上的工人。恰恰,我们的拉链、玩具都是在和日本竞争,靠的就是品质。假设拉链是生手生产的,你们能确保质量还有这么好吗?”

王良说道:“肯定不行!细节决定成败,这些熟练工很珍贵的,新进员工只能做一些不影响的工序。”

聊了一通管理方面的道理后,大家都收获良多。

林志超考察过德国、日本不少工厂,他们工人的质素真的很好,所以这些年他也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一周后,林志超开启日本之行,此行他要造10艘22.6万吨的油船。但是,他和各家造船厂讲好了,要进行保密,至少造船的业主要保密身份。

一共在四家造船厂完成订单,交付日期都在12~18个时间。也就是说,最晚也是在1968年10月交付;届时,刚刚关闭一年时间,别人的船还没有下水,依旧抢手得很。

预计,前四年都处于一个紧缺商船的状态,毕竟造船厂也来不及造;船坞能造多少船一年,都是有定数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