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318章 【圈养超人】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318章 【圈养超人】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的一年来临(1966)。

元旦过后,林志超带着黄昌宏、李保罗等建筑领域的管理层,来到海军船坞的地皮上。

这幅地皮确实非常大,但规划起来很困难,因为港府那边对道路的要求也是有要求和规划的。所以双方的沟通时间,恐怕都要好几年,幸好林志超本来就打算拖个几年时间。

香港的经济腾飞是在七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只能说是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把整个海军船坞的地皮建设时间定在15~20年时间。

“这块地皮(前世远东金融中心)要建一家五星级豪华酒店,设计成帆船的形势.不要整体采用钢结构钢梁,造价太贵了,将大厦的顶端设计成一个弧形帆的形状即可。”林志超化身专业的设计师指挥道。

此时还没有找合作建筑设计师,林志超打算通过招标的形势,邀请世界知名设计师来合作;当然,林志超会给一个大概框架的。

黄昌宏看看了地皮,提醒道:“老板,这个东西方向要留一条小马路,港府规划署是这个意思!”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我知道!所以,这两块地皮合并没希望(远东金融中心和力宝一座),但可以将马路朝着南边斜线移一点,这边的南北马路也向东北移动一点,为帆船酒店预留大概4万平方尺的面积,便可以轻松解决港府对马路的要求。”

黄昌宏李保罗等纷纷附和,这样一来,4万平方尺绝对可以兴建一幢一流的酒店大厦。

4万平方尺的地盘,是一个什么概念?

用后世香港的摩天大厦为例,几乎都没有超过2万平方尺每层,更多的只是一层1万或者1万多平方尺。

“这样一来,这家酒店大概可以兴建50层高,每层面积1.5~1.8万平方尺左右;旁边再建筑一个两三层的附属楼,作为酒店大厅及餐厅等用途。”

实际上,就是将前世的远东金融中心扩大扩高,挤占了部份‘力宝中心AB座’的地盘面积,但其实不多;主要还是整体向东边扩张,而这部分海军船坞的地皮,属于东西走向的长形地盘。

“那这边呢?”黄昌宏指着前世力宝中心的地盘。

林志超看了看,想起前世力宝中心AB座(双子大厦)被美国评为24座最丑建筑,心想不要也罢;太过现代化,说白了就是太生硬。

“这个地盘的楼面,其实已经转给帆船酒店,但依旧可以修建一幢写字楼大厦,高度也可以达到四十多层,形状可以呈现长方形,物业面积每层差不多1.2万平方尺出头。”

实际上,就是将前世的力宝中心AB座、远东金融中心的‘楼面面积’进行对调;前世力宝中心双子大厦总楼面差不多是88万平方尺,远东中心是48万平方尺。

帆船酒店大概80多万平方尺,是中环金钟濒海的一等一靓地,如果林志超将海军船坞打造成功,整个地段的价值,将不输给置地心脏地段所有大厦价值,甚至更高。

当然,代价必定也非常高,预计20亿以上的建筑费,这还是七十年代。

“老板这个设计非常漂亮!既凸显帆船酒店的尊贵,又没有浪费它背后的这幅地皮。这样一来位于红棉路和干诺道的显眼位置,将成为最亮丽的地标建筑。”黄昌宏兴奋的说道。

这个显眼位置距离置地在中环心脏地段,其实非常近,大概也就是一幢大厦、遮打花园、终审法院的距离。

对置地虎视眈眈!

接下来,大家朝着东边挪动。

其实挺好规划的,在考虑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其实这片区域就是五座大厦(前世是六座,双子大厦算两座)、一个购物中心(金钟廊)的面积,当然这片区域还有一半没有开发,但已经靠近湾仔,所以林志超打算预留下来,一部分做夏悫花园,一部分将来卖给港府做JC总部。

如今林志超来设计,除了帆船酒店取代力宝中心(位置也对调),其它变化不是很大。

“濒海的一边,再修建两幢一流的写字楼大厦;南边修建一个四层购物中心和一幢一流的写字楼大厦,这两个建筑要进行连接(置地式广场)。差不多这边就规划完毕了,那边的空地先不要管”林志超一边比划,一边讲解规划纲要。

五幢大厦(含酒店大厦),一幢购物中心,便是这个区域的大概规划。

与此同时,好像将前世金钟地铁站出口的位置占用了。不过不要操心八十年代的事情,因为金钟地铁站可以将在预留的这边空地,亦或者将在购物中心的旁边,都有位置。

地铁站口根本不需要多大,只是香港地铁金钟地上盖物业发展权没有了。海军船坞几乎就是整个金钟,所以地铁公司只能在长江实业的地盘上选择出口。

“南边的大型购物中心呢?”

林志超随后将后世太古广场的想法,具体说了出来,大概就是两个底座(购物中心),从地下层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购物中心;两个底座之上,各两座摩天大厦,四座摩天大厦的其中两座引进一家五星级豪华酒店,并设立酒店式服务的高档公寓,另外两座大厦则是写字楼大厦。

“这个地盘先大概规划性,真正建筑可能得七十年代后期,待那边的工程结束后,再来搞这边。”

“好”

当初是设计草图,今天实际上也是重复一遍,但要详细一点。今年要招标建筑设计师团队,长江实业的想法是关键。

过去的一年(1965),对于长江工业集团来说,是比较不友好的一年。长江塑胶厂‘倒闭’、长江假发厂‘倒闭’,拉链和钢铁的利润下跌,唯有长江玩具厂逆势增长。

会议室里。

林志超照旧和各高层进行年度会议,他的表情倒是没有伤悲,非常的坦然面对。

去年,长江工业集团好歹也创造了9600万的利润,抛开支出部分,余额有8000万港币。

而长江工业的现金流已经足足4亿港币;他依旧没有选择动用,而是存在各大银行吃利息。

因为此时美股已经涨幅很多,林志超担心进去会赚不了什么钱,今年还有可能发生短期下跌。

毕竟林志超只懂长线投资,如今距离准备套现离场,也只有两年时间出头。

稳定,很重要!

“拉链产业,七十年代一定才是辉煌的开始!所以短期利润下跌,可以不去考虑它。重要的是,我们加强技术研发和质量保证,新的一年,可以加大欧洲、美洲、亚洲研发部的投资,将研发和质量的投资比例,给我增加到利润25%。”

说实话,林志超对长江拉链已经是非常满意的状态,这些年为他赚了好多的钱。仅此一项,就让香港工业家汗颜,因为就利润而言,还没有哪家外面的工厂可能超过它。

长江拉链依旧是YKK拉链的最大竞争对手之一,YKK拉链已经失去击垮长江拉链的时机,未来长江拉链未必不能追赶上YKK拉链。

此时的长江拉链,在东南亚、欧洲都有工厂,在欧美亚有三个研发总部,在台岛、德国有入股的企业。总之,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老臣鲍春来连忙回道:“好,我一定拿出方案交给集团审核.我们长江拉链在研发和设备上长期坚持投资,和对手YKK拉链差距不大,以后一定可以有机会赶超。”

长江拉链每年将利润的20%投入到技术研发、设备更换上面,为的就是保证质量永远不落后YKK拉链。

前世YKK拉链占据华夏80%的拉链市场,不是华夏拉链企业不能攻克技术,而是大家不愿意投资;而YKK拉链长期坚持将资金投资到技术研发、设备更换上,缝纫机外面用两年,他们只用一年,这就是对品质的追求。

YKK拉链之所以后来居上,超过长江拉链,这和日本市场庞大,以及美国市场有意照顾日本的原因;否则,双方是不会实力反过来的。

实际上,论技术的积累,长江拉链反而更胜出。

林志超说道:“七十年代,香港成衣产业必将成为世界第一,我们的拉链一定有机会赶超的。特别是在牛仔裤的拉链上,我们要做好加强技术和质量研发。”

要给手下们制定目标,也要给他们打鸡血。

当然林志超说得不错,随着香港成衣产业的发展,长江拉链也会受益。目前,长江拉链在日本少量的份额,但YKK拉链也挤不进香港。

鲍春来说道:“嗯,牛仔裤流行趋势很明显。我们可以投资铜矿,加大炼铜的产量。”

他作为长江拉链的总经理,自然是非常熟悉工业链那一套,去台岛入股尼龙厂、海外开始分公司,都是他一手促成的。当然,总经理王良也会参与其中,反倒是林志超一直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操心这些事情。

长江工业集团,已经形成真正的集团化管理,林志超不需要亲自做很多事。

林志超对于投资铜矿,也非常感兴趣,在将军澳的冶炼基地,长江工业可以自己冶炼钢铁、铜,是香港的重工业企业。

“行,投资铜矿可行,可以去南美寻找机会,王副总经理你要带头起来。”

王良作为集团副总经理,实际上就是林志超的代言人。

“好的,晚点和大家一起商量下。”

接着。

林志超讲起长江玩具厂:“长江玩具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很顺利,但这得力于我们和奥黛丽玩具公司的合作关系,记得保证品质。接下来,可以适当加强替欧美其它工厂代工的业务,以及将‘邦德玩具’品牌在台岛、东南亚开设分店。”

前世,香港玩具出口在七十年代超过日本,据说宣布消息的那一天,有日本玩具厂老板自杀。

而这一世,长江玩具抢了芭比娃娃的代工,实际上已经对日本玩具形成很大的削弱。

而且,林志超打算在七十年代,假借奥黛丽玩具公司,策划‘领养制度’的椰菜娃娃;届时,长江实业又将代工椰菜娃娃,利润增加。与此同时,林志超打算发展漫画产业,打造属于香港的IP,带动香港的专利玩具。

柯严平认真的点点头,说道:“是,老板。台岛那边倒是可以开设分店了,新加坡有我们一家分店,还可以开设第二家分店代工的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我们一直坚持优良的管理制度和品控.”

林志超笑着说道:“这我就放心了!”

以前美国商务部的官员,就希望奥黛丽玩具公司在日本代工一部分,理所当然被里奇否决掉;第一是双方合作多年,没有出现问题;第二是里奇知道,他要是敢这样做,老板奥黛丽第二天就得炒他鱿鱼。

奥黛丽玩具公司,真正的权利依旧在创始人手中,拥有着51%的股权;而且还有9%的股权,在二股东长江玩具手里。

当然,这几年美国商务部官员没有那种想法了,毕竟日本经济已经不需要扶持了。

最重要的是,美国在五十年代末,就已经彻底改变对香港的想法;六十年代的香港,甚至已经成为美国军队的后勤基地,湾仔还是美国大兵的休憩基地,美国人也在利用香港。

正因为如此,现在香港很大部分工业产品,都是出口美国。

其它的美的电器、中天钢铁,林志超也总结一下,但并没有强调太多。

至于假发、塑胶花,目前仅剩下一些代理业务和高端产品业务,所以无需理会。

目前来说,拉链和玩具,依旧是长江工业集团支柱产业。

长江塑胶厂倒闭,并不是真的倒闭!如果坚持一下,至少也能一年光阴;但林志超并不想在辞退工人,他担心那样会被敌视,被人挑起矛盾。

所以,本来还能养个1500人的,林志超干脆都取消塑胶花生产;这些工人很多介绍到合作公司,但薪水降低不少,很多直接就失业了,当然长江玩具厂也接收一部分。

而长江塑胶厂依旧还是存在的,主要是代理香港塑胶花的产品,出售给欧美批发商;这样一来,每年还有两百多万的利润。

与此同时,香港塑胶花也并不是遇到危机,依旧有一千多家工厂;这是因为小厂容易生存,大厂容易倒闭的原因。

好比前世的犹太兄弟工厂,也是1966年就‘破产’,将工厂卖给别人。

大型工厂的薪资待遇较好,因为一不注意,就容易引起罢工,所以但产业走下坡路时,反而是第一个‘倒闭’的。

塑胶花的工厂一般可以转型生产玩具,这是相通的。

长和塑胶厂。

李家成在办公室里算完去年的账务,稍稍露出一丝喜色。

本来,他以为利润要跌很多,没想到连同工厂租金的利润,一共是120万港币;要知道,去年工厂租金也下调了一些,塑胶花更是行情很艰难,按照道理100万都不一定赚得到。

“多亏长江塑胶厂将业务交给我们工厂不少,这差不多得多出30万港币的代工费!”李家成顿时露出感激的神色。

原来,长江塑胶厂至少分出去300万港币的塑胶花加工费利润,林云初的工厂分得较多,大概有20%,李家成也分担了10%,其余都让顺德同乡。

分给李家成,是林志超打算提携他,毕竟现在的李家成不可能是他的竞争对手,再加上李家成的工厂质量有保证。

“这样一来,我手里大概有300万港币的资金,如今观塘的工厂地皮只需要40~50港币,我要再投资一幢工厂大厦。”李家成思考着问题。

如今投资一幢工厂大厦,可能只需要200万出头。李家成依旧看好香港地产,打算再投资一幢工业大厦。

地产下跌,他觉得正是一个机会!

李家成也布局好未来的规划,那就是进入地产业。虽然他的资金在修建两幢工业大厦后,预计只剩下100万,但毕竟工厂和大厦还可以给他带来稳定的利润。

而他虽然已经预料到塑胶花必将不再流行,但他的塑胶工厂还在生产玩具等塑胶制品。

总体来讲,可以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

实际上,林志超也一直关注这李家成,他得知李家成的工厂规模,就可以推算多少利润,毕竟都是同行。

按照林志超的想法,李家成截止1967年,最多也就是两座工厂大厦,以及1~2个小地盘;这样的规模发展至1972年,怕是能上市就不错了。

而且在七十年代,林志超还会抢他前世的机缘,比如华人行大厦、美高公司(希尔顿酒店)、赛西湖等,所以丝毫不担心他成长起来。

林志超好比是在圈养李家成,允许他成为发展起来,但会进行控制,不能影响到他的布局。

这次将塑胶花代工交给他不少,也是希望他不要从此一蹶不振,将来在十大地产商中,看不到他;无疑,那样的香港,也不是林志超希望看到的。(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