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290章 【东边损失西边补】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90章 【东边损失西边补】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年前,林志超自然非常忙碌,毕竟是总结、规划的时间。

和环球航运的高层们开完会议,大家很快又各自回到岗位,林志超也心情不错的回到办公室。从去年(1961)年底开始,国际航运的运费就开始回暖,航运迎来了春天,这些他林志超预期的差不多。

在1959~1961年,世界航运陷入了一个小低谷,如今走出这个小低谷,显然是非常让人开心的。

坐在办公室里,林志超也在考虑环球航运在今年的造船目标。

今年环球航运造船,要等到下半年时间再说,初步计划是订购5手13万吨的油船,及约15万吨的货轮。

仅仅是80万吨的载重量,代价但却差不多要7500万美金左右。

而环球航运目前是基本收支平衡,既没有负债,也没有多少现金流;而今年的预计利润仅为4000万美金,缺口足足3500万美金。当然,造船不需要立马全部支付,交付前再付清即可。

明年(1963年),环球航运的盈利能力将提升很大,因为一些1959年签约的三年长期,将在今年到期,届时租金会提高15~20%左右;与此同时,今年下水的船只高达百万吨。

所以,今年(1962)造船只造80万吨左右,这样资金压力小一点;毕竟下一年,要造更多的载重量的船只。

而今年所有船只下水后,环球航运是460万吨的载重量,再淘汰50万吨左右的船只,预计还能有410万吨左右的载重量。

到了今年底,环球航运就是‘4亿美金的船队’,可谓庞大无比。

林志超伸伸懒腰,走到窗户前俯瞰着维多利亚港和九龙区,心中豪迈不已。

当年除了第一桶金‘困难’一点,毕竟做了半年卖报的,又‘差点’给飞机砸死;之后,林志超的人生自然是开挂一样,无需质疑一个熟悉香港发展史在拥有第一桶金后,所能取得的成就。

前世的愿望——做大亨,如今正在一步步实现,差的只是时间而已。

“老板,桑达士主席来了!”

“好”

桑达士随后便来到林志超的办公室,林志超邀请他坐在沙发上,陪着一起饮茶。

“恭喜,听说你今年就会上任汇丰银行董事局主席!”

林志超毕竟也是汇丰银行董事,消息自然是灵通的。

桑达士笑着说道:“说起来,多多少少沾和你合作多年的功绩原因,就好像你们华人所说的——你是我的贵人!”

林志超立马纠正道:“你这句话华人语言说错了,我们合作十多年,你是我的贵人才是对的。毕竟当初没有你的奔走,环球航运也发展不了如此快。当然,我希望有一天,也有人说我们是互相成就,你和我,汇丰银行和环球航运。”

桑达士顿时更加喜上颜开,说道:“这是对的,共同成就对方!”

此时的汇丰,尚且只是香港的土霸王,要想成为后世那样的世界级银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无疑,和环球航运的合作,会给予他们很多助力。

双方合作的寰宇航运,目前拥有运营的船只是:6艘十万吨油船、4艘五万吨油船;尚在建造的是:2艘十万吨油船、2艘十三万吨油船。

总计吨位是130万吨!

待今年四艘油船下水,预计年底的债务是2000万美金出头,不算很多。

寰宇航运占据‘环球集团’的近40%新油船,可见林志超和汇丰银行合作的深度。原因无外乎两个:第一,最大化利用资金,扩大船队,林志超甚至可以接受和会德丰合作、和日本银行合作,去投资航运,反正是自己管理;第二,和汇丰银行合作的好处很多,主要一个是避免林志超太早的表现咄咄逼人,降低英资的防范。

聊了一阵航运,今年寰宇航运暂时不造船,明年再造,毕竟去年一次性造四艘油船。

随后,林志超将红磡海底隧道的想法告知桑达士,希望得到汇丰银行的合作,以及部分贷款。

他补充道:“合作是一个形式,汇丰银行愿意投资多少股份都无所谓。至于贷款,如果我做担保抵押,我相信汇丰、万国宝通、渣打银行是不会拒绝的。”

这是一种自信,林志超的金字招牌,在银行绝对是个香饽饽。至于担保一事,他作为发起人,且又知道海底隧道回报率不错,所以担保无妨。

桑达士沉思一下后,说道:“晚点我回去和同事们商量一下,我觉得问题不大,你的信誉当然没有问题,更何况这个基建项目很有前景。”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好,我等你回复!其他股东还有希慎置业、会德丰集团,亦可以吸纳其它股东,目前这个项目正在立法局那边讨论。”

桑达士离开时,自然带着林志超送给他的黄金生肖。后续的黄金生肖,并没有扩大体积和重量,主要是考虑桑达士以后不好搬回英国。

这样一来,价值自然有些小了,所以每年桑达士还会在英国获得一份礼物,可能是某个公司的股票,可能是物业,总之现在一年他可以从林志超这里获得一百多万港币的好处费。

当然只能算是区区小钱而已!

林志超来到长江工业园,目前这里的工业厂房一共是128万平方尺,拥有工人1.8万多人,拉链、玩具、塑胶花是三个雇工大户,每家差不多是5000~6000人。至于假发、美的电器都是只有区区几百人,属于小产业。

如果再加上将军澳的中天钢铁厂,整个长江工业集团的工人已经20000人,算得上香港第一大用工集团。

当然,这个用工不算特别夸张,毕竟像是林志超岳父——唐仲源的东方集团,工人也有近一万人,仅成衣工人就有六七千人。

这些都不算海外的用工情况,这些年,长江工业、东方集团都有在东南亚寻求建立分厂,主要是选择在星岛。

副总经理王良陪着林志超在园区考察,并抽空讲道:“老板,最近边境涌进来很多人,今年恐怕要达到高峰。香港一下子多了几十万的廉价劳动力,工厂可以节约不少用工成本。”

林志超讲道:“拉链、玩具都是要熟练工人的,而且拉链、玩具、塑胶花的产业,我们差不多都做到了顶峰了,也用不了找人。只能给那些小工厂,拿去消化了。”

王良点点头,说道:“虽然我们现在不大规模雇工,但是劳动力一下子多出几十万,那大家的薪水自然也不可能涨,也算是节省一笔成本。今年芭比娃娃母公司上市,立即就压低我们代工的费用,长江玩具的利润一下子少了四分之一呢!”

越来越像一家‘低附加值’工厂了,虽然依旧比香港的纺织、成衣的附加值高,但林志超也知道做这些产业,香港真的优势只有廉价劳动力。

若不是长江工业集团的技术和质量,还能得到保证,怕是拉链、玩具产业都不会如此辉煌。

去年奥黛丽玩具公司上市,里奇作为总裁自然知道‘芭比代工’的猫腻,立马考察香港的长江玩具,并提出降低代工费。

这种要求理所当然,林志超直接降低25%,算是给里奇一个面子;毕竟奥黛丽玩具公司现在是上市公司,有些事情里奇也是站在角度不一样了。当然不是说,奥黛丽赫本大权旁落,毕竟她拥有51%股权,再加上林志超的9%股权,完全可以在董事会上罢免里奇这个总裁。

砍掉25%的报价,长江玩具厂今年的利润仅剩下3000万港币,这里面还有其它玩具的利润,大概是500万上下。

“现在我们的熟练工人薪水是多少,一般工人薪水是多少?”

“熟练工人的月薪有150~180,一般工人薪水是100~130,还有少量的临时工,薪水只有3元一天。”

还行吧!

在整个大环境你,这个薪水水平属于优等生;更何况,长江工业以福利多更出名,三个节日福利、年底双薪、加班费、供应午餐等,都是很好的福利。仅一年双薪,实则每月就是加10%的薪水。

前世1966年,熟练工人的薪水是9港币一天,普通工人是4~5港币每天,月薪百元者亦比比皆是,童工占比7%左右。

在这个时代,香江是对面普通人的天堂,但实际上香港的GDP是阿根廷的50%,委内瑞拉的35%,还没有发达起来呢!

更何况,这两年人口暴增10~15%,小小的香港已经承受不住了。能给大家一碗饭吃,已经是很不错了,总会越来越好的。

“嗯,先消化一两年,再考虑加薪的事情。不过,要密切关注情况,以免引起工潮。”

实际上,整个五六十年代的工潮比比皆是,每年可能都是十几次;不过由于没有人煽风点火,且资方稍微妥协一点,很快就平息下来。

前世,就连仙童半导体在香港开的‘晶体管’工厂,都发生过罢工。结果,自然就是加点呗,反正是可以接受的廉价劳动力。

正常的工厂罢工,是不足为虑的,双方互相妥协,一周时间很快可以解决。

目前为止,长江工业集团从未发生过罢工,毕竟薪资再加福利,长江工业集团都是出于顶尖位置。

回到办公室的林志超,坐在位置上翻阅着资料。

去年,长江工业集团盈利1.17亿,分别是:拉链4500万、玩具3000万、塑胶花2500、钢铁1200万、假发和电器等盈利500万。

还不错,东边损失西边补。

钢铁和拉链,利润都上涨了;塑胶花的利润,稳定下来。

刨除再投资的金额,长江工业集团再次获得8000的现金流,在港的现金流达到1.8亿港币。再加上海外的资金,那就是5亿现金。

谁说低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就不赚钱呢!

毕竟前世李家成搞一个塑胶花,都赚取了几千万港币,可谓非常赚钱。

低附加值的产品,一是利用香港廉价的劳动力,二是再投资的资金很少,这就造成拥有大量的现金流。

相反,如果是高级工业,一直需要加大投资,现金流主动不会高的。

春节来临。

奥黛丽赫本带着两个儿子,来到香港过节。

本来在寒假时,已经来过一次;如今欧美已经开学,但林瑞东却想着来体验春节,奥黛丽赫本就直接给他请假,一家人来到香港团聚。

一家人在深水湾79号,其乐融融。

“你怎么不让瑞寰来洛杉矶读高中,这样我也能照看一下的,兄弟三人也可以经常接触!”坐在沙发上,奥黛丽赫本埋怨道。

这个男人既然想家族团结,她便秉承这个理念,更何况大家相处确实很好,三个女人都一起扛过枪,上过战场。

林志超笑着说道:“要的是培养他的独立性,自然不需要有大人看着他,更何况我已经找到了他寄宿的家庭,让他体验寄宿三年生活。”

他对自己这个安排很得意,当然也征询过林瑞寰的意见。而寄宿家庭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既不是林志超的朋友,也不是林志超的手下,而是长江工业集团的一个客户。

不过林志超拜访过,所以他觉得这样安排没有问题。

奥黛丽赫本说道:“我会偶尔去看他的,带上他两个弟弟!”

唐彩芸连忙表示感谢,儿子再聪明,今年也不过十三岁,她很难离开香港,所以有奥黛丽赫本偶尔去探望一下,还是不错的。

林志超说道:“尽量少去探望,不要给予金钱,他的三年高中生活,评价只有在寄宿家庭、学校才能体现出来。而且,这个寄宿家庭我特意拜访过,很有文化、素养的一家人。”

他有他的想法!

见状,奥黛丽赫本马上说道:“好吧,我明白你的想法了,那可以邀请他来洛杉矶万,在节假日的时候。”

她必须理解男人的想法!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这个不错!尽量不要去寄宿家庭打扰,免得闹出一些事出来,晚点让瑞寰联系你就行。”

林瑞寰作为他的大儿子,倾注了最多的精力,读完大学才二十岁,林志超是希望他选择在美国工作两年,或者读一个硕士回港。

这样一来,1971年回港,正好见证长江实业上市的过程。

关于子女留学方面,林志超的打算是:在1967年的前一年,将林瑞江、林瑞海、林瑞楷这三兄弟,也全部送到加拿大、英国、美国去留学。几人最小的林瑞楷,在1966年也不过12岁,相当于中学就开启留学生涯。

第一是提前留学也有好处,第二是那一年香港不太平,分散‘投资’更好。

到了大年初二。

林志超带着一大家子,来到唐仲源家,包括奥黛丽赫本及两个儿子。

而唐仲源一家,已经搬到了深水湾77号,是今年年初搬进的。整个深水湾77号的重建工程,仅用了4年时间,速度比深水湾79号建得快不少。

主要原因就是,满足岳母宋巧玲的迫切愿望,搬进花园别墅居住。实际上,唐家在半山的花园洋房也不错。

别墅里,林志超、唐仲源、唐显千、唐友千坐在客厅的沙发里,喝着茶,而宋巧玲则带领女人孩子们在别墅参观和游玩。

唐显千已经工作三年半,唐友千已经毕业半年,唐仲源现在已经是在培养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今年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小儿子则留在自己身边培养。

唐仲源的事业分为两部分——纺织和成衣,至于地产算不上他的产业,旗下也就荃湾一处大型工厂,北角和柴湾各一幢工业大厦。

“尼日利亚那边做得怎么样?”林志超随口问道。

唐家就是他扶持的,没有他,唐家可能已经回沪市改造了,这个才是唐仲源最感谢林志超的地方。当年他还想着政局稳定下来,就回去,是林志超劝下了他。

而唐家的纺织、成衣,都离不开林志超的扶持,特别是成衣产业,就是当年的长江制衣。而如今尼日利亚的产业,更是林志超提出来的,否则根本轮不到唐家。

“发展很不错,目前我们已经有6家纺织厂、2家染厂、1家制衣厂,资本额已经达到2000万港币多尼日利亚政府部门,对于我们给予了很好的支持和保护,非常希望我们继续加大投资。”唐显千恭敬的向姐夫汇报。

唐仲源补充道:“虽然他们希望我们加大投资,但我们还是一点点追加投资,第一可以吊着他们的胃口,第二是预防政局不稳。”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三年半的发展,已经是很快了,岳父考虑得很周到。”

聊了一阵,唐仲源笑着说道:“瑞寰今年十三岁了,再过七年也能回来帮你了,这孩子既聪明,又稳中,一看就是做事的料。”

林志超笑着说道:“还早,我希望他二十二岁再回来,要么在美国工作两年,要么读个硕士。若说帮手,有彩芸、彩英看着,我已经是不急着考虑其它了。”

唐仲源父子三人这才明白,唐家的另外两个女人,同样是林氏家族的实权派。林志超并没有一些老牌商人的顽固思想,让女人在家照看儿女,而是鼓励妻子到公司工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