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279章 【盯着他搞】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79章 【盯着他搞】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又是一年的春天(1961)。

林志超刚从海外回来,就发现香港已经进入春天,心情就更好了。

长江实业的办公室里,林志超看着报纸上的新闻,顿时有些好笑。原来,是廖宝珊在不久前,当着传媒自豪的宣布:他的家财已经超过1亿港币!

这也太嚣张了吧!

自己都没有这么嚣张,难道自己的三十亿港币左右的资产,是吃素长大的嘛!

林志超的资产大部分是环球航运、长江工业集团,赚取的外汇,这个才是足够自豪的事情,否则香港哪里有那么多钱给他赚。

当然了,林志超一向对自己的财富进行保密,没有谁知道他有多少资产。

就好比前世的林志超,认为李家成的资产早已经是1500亿美金以上,但媒体只统计出三百多亿美金。

这是因为媒体只统计股市的市值,而实际上,李家成的私有财富已经不知道存了多少,还有公司的净资产是远高于市值。

廖宝珊如此高调的宣布家财过亿,其实也好理解,他是做银行的,需要的就是知名度和影响力,这样储户才放心将钱存在他的银行;与此同时,这些华资银行纷纷寻求修建靓厦作为银行的总部大厦,这样同样是有利于银行的信誉。

只是廖宝珊没有想到,一场危机已经在酝酿。

眼红他的人不知道多少,他如此高调,殊不知自己压根没有防御能力,别人只要轻轻的一戳,他的商业帝国便会轰然倒塌。

因为廖创兴银行的1亿存款,廖宝珊可能动用了8000万去投资楼市和放贷上。仅在中环德辅道和九龙的两幢商业大厦,就投资不菲。

“老板,锦兴置业的销售已经有些改善,我们要不要将希云街地皮放售两幢楼;虽然不在一个地段,但都是在铜锣湾。”胡兆煦建议道。

铜锣湾希云街一共是七幢商住楼,原来是教会的地盘,总面积15万平方尺。捂在手里已经快十年了,去年十月份才动工。

林志超说道:“一幢一幢的放售,拖了锦兴置业一年时间,我们现在只需正常的竞争即可。希云街的七幢楼,希望可以销售至明年上半年结束。”

一年的时间,锦兴置业资金冻结4000万港币,这已经是很大的损失了;如今再温水煮青蛙一波,一样可以是钝刀子割肉。

不过去年长江置业销售出1600多个住宅单元,比林志超预计的多出三百多个。

所以希云街的不到1500个住宅单元,林志超希望一年半销售完毕。毕竟期间的廖创兴银行挤提,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影响,那就那几个月暂停销售。

至于渡船街的那个地盘,地积比非常高,20万平方尺可以修建3000个住宅单元,按照每个单元5万港币计算的话,足足1.6亿的销售额。(PS:真实数据,香港最早的私人屋邨——文华新村)

林志超记得1962年就会颁布降低20%的地积比,正式施行1965年;正因为如此,香港的地产商拼命的在这三年修建高层住宅大厦,毕竟以后就要少20%的楼面,在同等地皮的情况下。

而在那三年时间,银行大量的资金,投入至地产商,导致了1965年的银行挤提大浪潮。

所以,林志超也打算将渡船街的‘德福花园’在今年年底动工,销售可以明年下半年开始,分两年半售罄。

每一步,林志超走得都相当稳健。

由于长江实业的地皮非常廉价,每平方尺的楼面成本,比其它地产商便宜10港币左右;而香港的住宅每平方尺在40~55港币,可见长江实业有多赚钱。

“好,那我先放售一幢楼那今年的地皮购买计划?”胡兆煦询问道。

去年,长江实业仅购得13万平方尺的地皮,如果除掉希云街、渡船街的开发地皮,只剩下120万平方尺不到。

这120万平方尺,也许在1963~1964年还会开发个10万平方尺,那就剩下110万平方尺左右。

林志超说道:“如今地皮已经回升至1957年的巅峰,港九市区的住宅地皮已经达到170港币每平方尺以上。但公司账上的资金还算充足,再加上租金已经大增长,今年可以拿下10万平方尺左右的地皮!”

胡兆煦马上说道:“好,有情况向您汇报!”

存个120万平方尺,已经足够了。

毕竟,1967年后,地皮便宜得很,绝对不会超过100港币每平方尺(港九市区)。

那个时候抄底,更加有利!

此时香港的地产业,受到了限制——经济不够发达,所以每平方尺的楼面很难超过70港币每平方尺(港九市区),一套住宅也就4~7万;就是在1964年的巅峰,估计也就5~8万的样子。

所以,没必要存太多的地皮。

锦兴置业。

张玉良最近心情还算不错,投资4000万港币的大楼盘,终于开始销售好转了;与此同时,每平方尺的单价还涨至50港币每平方尺,算是可以弥补下账面上的损失,至于账面外的损失,那就无可估量了。

毕竟,去年若是回笼资金,说不定已经又投资了新的几个项目。

而且,铜锣湾百德新街这边的地盘,其实可以卖到52~55港币每平方尺;但因为去年长江置业的原因,所以这边价格并没有涨很多,张玉良也不敢去赌。

毕竟再卖不出去,损失会更大。

“总经理,长江置业又开始了!”只见侄子张守义闯进张玉良的办公室,并且急迫的说道。

张玉良顿时有些苦恼,他惹到林志超,最大的损失不是这个楼盘的损失,大概是将自己的三哥和大侄子引入公司,他就总感觉有尾随不掉的麻烦。

“什么事情,慌慌张张的?”张玉良不高兴的说道。

张守义一愣,随即小心的将报纸递给张玉良,说道:“长江置业在希云街那里,又有楼盘出售。我想都在铜锣湾,怕是又会对我们产生影响。而且我特意去打听过那边长江置业有足足七幢楼,是个大楼盘。”

张玉良也愣住了,连忙看起报纸,发现果然如此。

顿时,他的脸上变幻莫测。

良久,他才无力的说道:“相隔有段距离,他们的价格也不便宜,不打紧!”

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但其实他明白,长江置业的信誉好,怕是会影响到他们的楼盘销售;

当然,也仅仅是影响,张玉良相信今年应该可以销售完的。

“喔,那就好!”

待张守义离开后,张玉良猛拍办公桌,发泄着心中的狂躁。

他不知道林志超何时才会结束对张氏家族的打击,感觉没完没了!

他又痛恨三哥和大侄子在公司碍事,影响自己私吞大部分家财的想法!

周末,林志超的岳父唐仲源、岳母宋巧玲、小舅子唐显千,来到深水湾79号别墅做客;至于林志超还有一个小舅子唐友千,则还在伦敦留学。

客厅里,大人围坐在一起,孩子们则在外面玩他们的。

林志超打趣唐显千道:“女朋友今年暑假回港,你们是打算直接结婚,然后两口子一起去非洲工作么?”

唐显千在林志超面前,虽然是平辈,实际上他对自己的父亲,都没有对林志超的那种足够尊重。

所以听到打趣,他挠挠头的说道:“姐夫觉得呢?”

林志超顿时一噎,说道:“这种事我怎么好掺和!我都不知道你们在伦敦的关系处到那种程度了,能给你建议么?”

他甚至都没有看过女方,只知道也是香港在伦敦的留学生,父母也算是小有家财,否则也送不起国外留学。

唐显千还真就说道:“还没有到谈婚论嫁的那一步,就是确定了恋爱关系。”

唐仲源一愣,说道:“伱不是说只是互有好感嘛!”

宋巧玲顿时打了丈夫一下,意思你干涉那么多干什么。唐仲源顿时没有脾气,他对于儿子有女朋友的事情,倒也是很关心。不过儿子似乎找到靠山,都不给自己说,顿时有些泄气。

林志超笑着说道:“那自然是缓两三年,我和你姐当年的情况,比你紧急得多,也拖了快两年时间。年轻人,事业为重,如果她能理解你,你们能坚持两三年,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唐显千果然立马听进去了,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非洲那边的事情还没有稳定下来,也没有想着马上成家。”

唐仲源、唐显千是轮流去非洲视察工厂、处理人际关系;实际上,目前仅投资2家纺织厂、1家染厂而已,还在试探阶段。

尼日利亚毕竟是‘很大的国家’,恐怕可以开十几家纺织厂、数家染厂等,才算得上真正的‘非洲纺织王’。

唐仲源谈起生意,也暂时忽略儿子的感情事,说道:“去年尼日利亚独立后,我看这半年局势也很稳定,寻思着扩大规模!”

林志超思考了一下,说道:“最好是慢慢扩张,这种国家军方容易政变,我建议你们多和军方打好关系,比如让他们提供保护,给予好处费什么的。总之,现在没人和你们争,可以一年开1~2家工厂,一步步推进。”

他不会建议纺织专业的事情,只是会建议风险控制的问题。

唐仲源果然听进去了,毕竟这个女婿的眼光,是没法不信的。

“有道理,这样确实更稳妥!这两年来,我们在那边已经建立很好的关系网,军方也有人脉;最近,尼日利亚政府方面,就有意鼓励我们追加投资,他们对于我们的工厂是非常欢迎的。”

能不欢迎嘛,几十亿英镑的外汇花不出去,而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如果有外资建设工厂,不仅可以将棉花变成布匹,还可以解决很多工作岗位。

随后,大家都是在交谈事业上的事情!

东方集团目前拥有成衣工人6000名,是香港最大的成衣厂,产品销售南非、尼日利亚、欧美、东南亚;在成衣领域,是第二、第三的总和,年盈利近千万港币。而整个东方集团的年盈利,已经1300~1500万港币,成为香港的大型工业集团。

从这一点来说,纺织附加值最低,成衣次之,塑胶花反而附加值还高些;当然,塑胶、玩具等的附加值,也还不错。

总体来说,纺织附加值低,但是架不住全球市场需求高,所以是香港当仁不让的第一大工业。而目前香港的成衣产业,才正式开始发展,预计要在十年时间,赶上纺织业。

“听说,中环的商业用地已经涨至1300港币每平方尺了!”唐仲源问道。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一点不假!”

唐仲源暗暗咂舌,讲道:“这样一幢大厦,动辄都是三四千万港币的价值,岂不是?”

林志超笑着说道:“岳父莫非是想投资一幢?”

一幢中环大厦,对于一家大型置业公司,都是一个负担。就拿廖宝珊来说,他在中环一共投资了两幢大厦,一幢只有十层高,一幢预计是24层高还在九龙修建了一幢大厦。这些物业就会占据四千万的资金左右,这还是他前两年购买的地皮。

唐仲源虽然也有实力,但估计整个东方集团的净资产,再加他的现金流,也就六七千万港币。

“这倒没有,至少现在没有,我现在更愿意投资实业!”

林志超笑着说道:“岳父很理智,尼日利亚那边做起来,你就是真正的‘非洲王’,成衣、纺织双丰收。”

听到林志超的这种口吻,大家都不奇怪,本来就是女婿在帮助岳父拓展事业。两家人都知道,唐仲源的纺织,一开始是长江拉链扶持起来的;唐仲源的成衣,更是林志超这个女婿送的‘彩礼’;而尼日利亚的事业,也是林志超参谋的。

这些事情,是想遮掩掉,也不可能遮掩掉;更何况在唐仲源本人看来,女婿的商业本领和工业领域成就,完全可以为他的‘师父’——达者为师。

“确实要好好专精这两样产业!当初纺织领域,东方集团一度是前三,后来落后下来,差不多是第五,我一直有在检讨自己。相比之下,炳源堂兄的纺织事业,一马当先,现在已经是第二、第三的总和差不多,估计,资产额都有四五千万了,听他的意思,最近几年还打算上市。”

林志超笑道:“最近几年上市不划算!当然岳父不要去乱说,这是我一家之言,要是说错了,岂不是得罪堂伯。”

唐仲源点点头,心中不禁熄灭了跟随较劲的想法,还说道:“这是自然!”

唐炳源若是在1964年前上市,资金最多可以购买设备、机器,进行更新换代,又能有多大的发展。

自己的岳父若是听自己的,以后就走南丰集团‘陈廷骅’、华夏染厂‘査济民’的路子,成为纺织业转型最成功的商人。

也就是说,他会鼓励唐仲源在1967年在新界收购‘乙种公函换地证书’,顺势慢慢的进入地产业。再在1972年进行上市,筹集资金。

至少,唐仲源的家族,将来不会输给前世的陈廷骅家族,甚至是更胜一倍有余。

毕竟,当年仅凭将许彩英嫁给他,已经是一种恩德;毕竟,出身名门的唐家女儿,岂有做妾,哪怕是平房的道理。

不过如今看来,很少有人再拿这个事情说闲话了。

随着林志超的地位增加,大家也觉得唐仲源选择对了。

月底。

林志超来到汇丰银行总经理桑达士的办公室,总经理只是汇丰银行的实际首脑,但上面还有一个汇丰银行主席;当然,汇丰银行总经理就是下一任董事局主席。

而桑达士预计还有两三年才能真正成为汇丰银行一把手,不过也足够为林志超所用了。早在桑达士只是进出口部的副经理,便已经在汇丰银行算得上高层,毕竟当时已经预定是项目部经理。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进出口部门是重于项目部,因为受到半岛战役的影响;而如今,汇丰银行早将进出口部分成‘进口部’、‘出口部’。

喝上一口茶之后,林志超翘着二郎腿,靠在沙发上,轻松的说道:“寰宇航运今年要订购两艘油船,日本那边说已经能造13万吨的油船,1100万美金一艘。”

寰宇航运,已经拥有4艘5.6万吨油船、6艘10.3万吨油船(其中两艘为在建);债务方面是1200万美金(含造船的尾款),但利息仅6%。

也就是说,汇丰银行愿意为寰宇航运、香港航空提供6%的超低利息,这是比较好的。毕竟银行存款的利息,有的都比这个高不少。

桑达士说道:“贷款方面没问题还是给予6%的低息贷款。”

随后,他话锋一转,说道:“环球航运今年就可以偿还所有贷款。而明年的利润怕是可以达到1300万美金以上,所以我在想,何不订购四艘油船呢?”

一路走来,他见识过林志超的超强眼光,不仅能分析出航运形势,甚至还能抓住航运机会;与此同时,林志超在各国也擅长和政府打好关系。

这样好的条件,汇丰银行如果投资航运,自然是找林志超加深合作了。

林志超稍作思考后,就说道:“今年造船还算便宜,明年怕是就得涨价,当然我相信航运也会走出低谷,新油船行情可以达到20%回报率。所以寰宇负债高一点,也无妨,就打造四艘,不过得两艘10万吨,两艘13万吨,这样配置比较合理。”

20%的回报率,就是五年回本一艘新船;当然有个前提,那就是别出事故,油船的事故还好,日本造船厂会付全责,若是高级海员操作不当,那只有期望保险赔偿足够。

环球航运也出过一次事故,是二手货轮搁浅,不仅要赔偿货主的钱,还损失一艘二手货轮,但运气还算好,保险的资金足够赔偿货主的钱,就是二手货轮,也能赔偿一部分。

总体说来,环球航运的管理非常不错,损失较少。

桑达士笑着说道:“这些你是专业的,我们不干预!”

如今的寰宇航运,拥有4艘5.6万吨、6手10.3万吨的油船,总吨位不到85万吨。再打造四艘,也才130多万吨。

带着汇丰银行发财,第一是加强和英资的联系,毕竟现在还需要英资盟友;第二是加强和汇丰的合作,有利于以后让汇丰银行为他所用;第三是这样可以减少汇丰银行投资其他航运企业,避免汇丰银行扶持新的船王。

毕竟,如果汇丰银行看好航运,而林志超不愿意带他们发财的话,他们可以立马加大对包宇刚的扶持,或者扶持其他船东。

按照林志超的规划,要在1967年前,将寰宇航运的吨位,提高至300万吨。

而环球航运,则需要800万吨;亚洲航运,要上100万吨。

简单的沟通后,林志超便离开桑达士的办公室。如今,他和桑达士的关系已经非常亲密,每年都有黄金送上。毕竟,桑达士也是需要赚钱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