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272章 【叫我阿诚就行】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72章 【叫我阿诚就行】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初旬,台风玛丽袭来,造成香港死伤四十余人,受灾1.5万人。此次台风,被香港气象官员列为‘飓风’。

台风过后,自然是要迅速恢复生产,林志超第一时间视察旗下各公司的产业,总体来说影响不大。

受灾的几乎都是穷地方,比如说新界。现实就是你越穷,事情越会找上你。伤亡也是来自穷人,毕竟住的房子不牢靠,而且越穷越会顶风干活。

长江实业的办公室。

黄昌宏汇报道:“老板,已经安排好了,大概一周时间,旗下所有地盘就可以恢复正常施工。”

林志超补充道:“嗯,竹制脚手架要检查好了,不要留下隐患。”

黄昌宏认真的说道:“是,我已经叮嘱了各项目负责人,李经理、陆经理正在现场督察。”

林志超放下心来,毕竟手下能力都不俗,他没有必要操心太多。

目前,鳄鱼恤大厦已经隶属优衣库服装公司;而长江实业的竣工商业项目仅有——盈置大厦、星岛大丸百货大厦,还有就是一些住宅大厦的一层商铺,这些项目的年租金利润可以达到400万出头。

不过明年就会相继竣工三个商业项目——美丽华酒店集团、保利大厦、环球大厦,届时租金大增;就算没有发展地产项目,长江实业的规模也足够庞大。

还有百德新街的商业项目,预计1962年初也会开幕,届时租金又会增加。

接着,林志超说道:“公司的资金应该非常充足吧?”

黄昌宏点点头,说道:“铜锣湾百德新街地盘,我们采取了新的模式,卖光600多个住宅单元,资金就是2400万港币;东亚银行那边,要全部结算给我们。所以资金非常的充足,德辅道中71号的地盘,正好启动。”

讲到这个,黄昌宏精神奕奕起来,他没有想到,老板又开创了新的举措,将风险转嫁给银行。

林志超点点头,这个楼盘是和东亚银行合作,不过为了降低风险,东亚银行要求将首付比例控制50%,期限仅两年时间。

其实简东浦也知道,林志超还在东亚银行存着上亿港币的资金,也足以让东亚银行冒这次风险。

目前这种银行的贷款模式,汇丰、渣打、恒生等银行,纷纷开始研究,并准备入场。毕竟这种贷款模式,实际上比贷款给企业主的风险还低,更重要的是拉拢了客户。

“嗯,德辅道中71号就筹备动工吧!这座大厦就叫做——美的大厦。”

黄昌宏一愣,他好像记得美的电器是老板的一个产业,但只是生产收音机,一家不入流的小公司而已。

于是,他说道:“长江实业还没有总部大厦,老板要不要考虑一下!”

林志超笑着说道:“不急,你见哪个华资置业公司有总部大厦呢!更何况,长江实业集团若真是需要总部大厦,那一定是香港一等一的超级大厦,占地面积五万平方尺以上,高度得五十层以上,这样的摩天大厦,才真正的有意义。”

黄昌宏恍然大悟,说道:“原来老板是这样想的,是我眼光低了!”

林志超笑道:“不是你眼光低了,而是香港的房地产并没有迎来真正的旺盛,等香港经济发展起来后,香港地产才会真正迎来爆发。所以,我们多积累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黄昌宏顿时兴奋的说道:“好的!”

跟着这样的老板,随时都能听到让人兴奋的目标。

一周后,林志超参加官地拍卖会,然后在一个角落居然看见了李家成。

只见他一声不吭,仿佛是一个随从,或者看热闹的,在整个拍卖场异常不显眼。林志超顿时好笑,不出意外李家成就是抱着捡漏的心思,故意躲在角落。

一般来说,林志超这些地产商,或多或少容易被人顶价;反倒是一些默默无闻的人,有时候拍卖地皮,反倒是没有人去顶价。

林志超心中有数,却没有打算再去挤压李家成来。毕竟此时的李家成,塑胶厂区区几百人,每年利润百多万港币,完全没有威胁了。

所以说,今天就放过他一马。

“林生,在看什么?今天张玉良好像没有来!”

正当林志超瞩目的时候,身边传来廖宝珊的打趣。

林志超回过头,立马笑着说道:“张玉良没有来,你这个西环地王来了,看来我今天钱包要少不少了。”

廖宝珊很是高兴,能得到林志超的认可,毕竟这是自己实力的象征。

“看你说的,我和谁竞争,也不会和你竞争。今天我就是来凑热闹的,有机会就捞一个楼盘。哈哈!”

笑声当中,透露着一丝‘狂妄’,倒不是在林志超面前狂妄,而是对其它对手的一个‘轻视’。

廖宝珊的资产已经差不多一个亿,在1959年(去年),他就相继买下西环的均金、均利、祥发、永发、泗河、成昌等货仓,将这些统统夷为平地,又开始竖起一幢赚石屎森林(石屎=混泥土)。恰逢西环扩建马路,巴士线路四通发达,西环的物业涨幅比铜锣湾还猛,利润滚滚而来。

此时的香港地产商,又分出了一个等级,而最大的华资地产发展商便是长江实业、廖创兴置业。至于锦兴置业,目前是被长江置业拖住,很多都觉得张玉良家族要在这个上面栽跟头。其余地产商中,飞艇泰、陈德泰、彭国珍、马锦灿、李高福等,算是第二梯队了。

目前香港一年供应的住宅楼宇,大概是1~1.2万个,这个数据还在增长,预计到银行挤提危机前(1965),将达到1.5万以上一年。

“公平竞争就是啦!不过廖生最近威水香江,既是银行大亨,又是置业大亨,现在你可是潮汕籍商人中最叠水的大佬!”

“不敢当,不敢当,潮汕籍商人众多!对了林生,这个月廖创兴银行在深水埗的分行开业,还请赏光大驾光临!”

“没问题,我正好在香港,一定光临!”

和廖宝珊交往十多年,不管什么开业、开工,林志超只要邀请,他就必到。如今虽然林志超已经地位更高,自然也会给这个面子。

不一会,和几个熟识打过招呼后,拍卖会也正式开始。

这几年,食饼仔已经消失,毕竟当年港府急得要抓人。

现在香港政府一年拍卖的地皮都是上亿港币,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谁敢再去触霉头,肯定少不了被港府调查。

接下的拍卖会,李家成果然如愿以偿拍下观塘的一幅工业用地,面积2.1万平方尺,每平方尺仅80港币左右。

而林志超也拍下一幅北角5.8万平方尺的地皮,以及铜锣湾半山的一幅3.9万平方尺地皮。其中北角的地皮每平方尺差不多110港币每平方尺,而铜锣湾半山的地皮则120港币每平方尺。

值得一提的是,铜锣湾半山的地皮,虽然是豪宅地皮,但却需要高超的技术,才能解决建筑问题。

而这个技术,林志超正好有信心,那就是‘沉箱技术’,解决半山建高楼的地基问题。

一口气消费千万港币,林志超心情非常舒坦。

“李生,恭喜恭喜,没想到你也打算进入地产界!”林志超特意招呼李家成道。

李家成顿时受宠若惊,不过今天总归得偿所愿,拿下一幅工业地皮,并且资金没有超标,所以心情很好。

“谢谢林生手下留情!”李家成谦虚的说道。

刚才,他就发现林志超的目光看向他,本来心情很糟糕,毕竟被大佬盯上的感觉很不好;然而,林志超根本没有报价他手中的地皮。

不管怎么说,他还是非常感谢。今天他拍卖这幅地皮,若是大佬看似,就是200万都有可能;没想到,他仅170万就拿下了。

“客气了,观塘的工业大厦,我已经足够使用了,根本不会投资的。对了,你和廖生应该认识吧?”

廖宝珊随即说道:“有过几面之缘,不过我也惊讶,阿诚居然投资地产,这是好事呢!”

李家成连忙说道:“廖生,我就是打算投资一座工厂大厦,即可以自用,也可以出租。不算进入地产界,你才是我们潮汕商人的地产大佬。”说完,眼光里透露出一丝崇拜。

廖宝珊顿时很高兴的说道:“阿诚过奖了!在林生面前,我们都是学生!”

几人聚在一起聊起来,立马吸引了不少目光,大家都很好奇,李家成是什么人物,居然引得大佬的关注。

林志超这时候扮演起好人来,对李家成说道:“投资工业大厦是对的,塑胶花流行六七年了,很多欧美家庭都已经觉得过时了。而投资工业大厦,最起码能稳定收租。”

李家成顿时感觉轻飘飘,连忙说道:“林生叫我阿诚就行,今天有你的指点,收益颇多。”

阿诚?

你比我还大一个月呢!

“哈哈,阿诚真是谦虚!你若是没有建筑界的朋友,可以找我旗下的保利建筑,给你个朋友报价。建筑质量有保证、效率高,差不多明年下半年,你就可以收租了。”

李家成自然连忙递上自己的名片,林志超就收下,并言晚点让人电话联系他。

“林生,很看好这位?”待李家成主动告辞后,廖宝珊好奇的问道。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我算是有些了解他!当年我们开发出胶杯,他随后不久开发出来;我们开发出双色塑胶花,他也随后就开发出来.很有能力的一个人。而且据我所知,他的塑胶花年利润不过100多万港币,居然敢投资工业大厦。在这一方面上,他就超越了香港90%的工厂主。”

廖宝珊顿时觉得,林志超这份识人的本领,真是毒辣。

他尚且没有认识到,李家成会有多大的前景,但现在听林志超这样一说,自己这个潮汕老乡,似乎很有前途的样子,晚点可以交往一下。

分开之后,林志超坐上自己的汽车朝着写字楼驶去。

他并没有扶持李家成,顶多是几句鼓励的话。

当然,随着林志超的事业庞大,他也不再考虑李家成、包宇刚的崛起,会不会对自己有影响。现在他真正的对手,也只有那些英资洋行,以及世界上舞台上的竞争对手。

黄昌宏走进林志超的办公室,汇报道:“老板,港府决定在八月公开招标安达臣大亚石矿场的开采权。”

林志超顿时来精神了,既然做地产,就要做全产业链;前世的李家成,后期也掌握着香港的水泥、石矿生产;而林志超则打算掌握着香港的石矿、水泥、钢铁,这只是地产原材料的布局。

除了原材料的布局,以后自然还会发展基建、建筑、财务公司、代理公司等,可能有几十家分公司。

“现在香港的石矿产业是个什么情况?这个安达臣大亚的石矿场又是个什么情况?”

黄昌宏暗道,幸亏自己提前准备充分,若是急匆匆的前来汇报,老板的问题答不出来,那就是很丢份。

“安达臣大亚矿产拥有着可提供全港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需求,与此同时,这个矿场投入使用之后,港府会逐渐关闭一些靠近市区的小矿场.”

林志超听完后,说道:“如此说来,这个矿场的标价会高达1.5亿左右。”

黄昌宏点点头,说道:“港府允许分二十年支付,并且是开采后开始支付;所以若是拿下来,每年的石矿收入足够偿还专营权费用。至于需要投资的,就是开采设备机械等的前期投入,预计也得好几年才能真正获利。”

好几年都是乐观的看法了,这么大的矿场,前期筹备时间都得一两年,毕竟需要通过环保等方面的审核,以及基础建设。

如果是1962年营业,那么1965年就得遇上麻烦(银行挤提,地产大跌),到了1967年更是大危机。

不过林志超却不担心,这个石矿场可以在七十年代初上市,成为林志超旗下的又一个上市公司。

林志超的想法是,美丽华酒店集团、安达臣大亚都分开上市,以后再想办法整合。

“嗯,既然如此,那你就和王经理好好研究一下,晚点给我资料。”林志超说道。

此时的吕志河,未必还有魄力来投资这个项目,毕竟他的实力已经砍半。长江实业旗下的石矿企业,这几年发展也非常不错,账上的资金也有近千万。

“好的”

黄昌宏随后干劲十足的离开,此时的长江实业正是发展高峰期,他这个副总经理自然是很有奔头。

到了午餐时间,林志超约了证券经纪莫应基,长江实业的财务经理周福照一同作陪。

“吃个便饭,莫生不会嫌弃吧?”镛记酒家里,林志超笑着说道。

莫应基的人品很不错,这是林志超欣赏的事情,所以将长江实业的股票投资,都交给他做经纪。

“林生客气了,平常我中午都吃镛记酒家的打包盒饭,再做个按摩或午睡,下午接着做市。”

林志超说道:“那就行,改天我们晚上一起喝酒!”

随后,林志超说道:“现在股市行情如何?”

莫应基马上绘声绘色的讲解起来,最后又说道:“虽然股市火爆,但我也很佩服林生的证券投资手法,两年时间不动,你手上的股票也已经升水40%呢。”

赚了四百多万,而已!

林志超笑着说道:“我对股票没有研究,属于外行。不过我对企业和香港经济有研究,所以买了股票之后,也不想动他。”

莫应基说道:“那股票有涨有跌,林生总得高点套现,地点买进吧?”

他不好意思直接说,我指点你一些吧!

毕竟,人家似乎根本不在意千多万港币呢!

林志超说道:“这是肯定的!”

随后便不讲长江实业的股票投资,莫应基也不再过问。

而林志超约他的原因,是请教一些股市的规则,毕竟他即将拥有一家上市公司——亚洲航运。到时候,不要一点规则都不懂。

让人很意外的是,这个时代的股市规则真的很少,很多都可以操作。

不过也可以理解,股市是越来越规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