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245章 【钢铁帝国】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45章 【钢铁帝国】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长江工业的总部会议室。

林志超看着一众集团高层,以及‘中天钢铁’、‘中天拆船厂’的主要管理层,心中有些满意。

长江工业集团的技术实力很强,一直坚持招聘内地来港、香港大学毕业的机械类、化学类等相关人材,所以公司的科研能力绝对不算弱,能自研、修理各种机械,亦可以冶炼铜。

香港大学不是没有理科毕业生,早在本世纪初,太古船坞便从香港大学招募机械工程师;而太古船坞一直是远东的一个造船基地,巅峰时期工人有6000多人,是一家大型造船厂,造出过6000吨的远洋船。

除香港大学外,还有一些理工职业学校,亦可以培养理工类人才。

香港真正缺的是——产业链的发展,没有像后世新加坡那样,政府进行规划、布局。

“拆船厂筹备得如何?”

听到林志超的发问,‘中天拆船厂’的总经理邓忠发,立即说道:“醉酒湾、将军澳的拆船基地差不多已经筹备好,可以去选购船只,然后拉回香港进行拆船了!”

林志超满意这个进度,他要求的拆船厂可不是一般的要求,而是进行了系统化的规划,尽可能的降低对环境的破坏,以及拆卸好的材料如何处置和堆放。

实际上,拆船虽然容易污染环境,但拆船业属资源环保型产业,用拆船废钢代替矿石炼钢,可减少气体污染86%、水污染76%、耗水量40%和采矿废弃物97%,被誉为“船舶再循环工业”或“无烟冶金工业”。但同时,废船含有大量多氯联苯、石棉、三丁基锡、铅、油污、涂料等有害物质,如处理不当会污染海洋、陆地和大气,威胁当地居民健康和生活环境。

香港最早形成规模的拆船产业,是二战后开始萌芽的。

二战后,香港政府忙于清理海运航道,工业家‘郑植之’敏锐地意识到,维多利亚港湾内有不少沉没的战舰和炮弹壳,正是钢铁工业很好的原料来源。他把自己四兄弟的捷和工厂扩组为有限公司,向香港政府申请承办在海上打捞拆卸战时沉没在港湾内的船只。

打捞上来的沉船是个庞然大物,香港当局颇感难以处理。郑植之独具慧眼,以贱价收买过来,将沉船拆卸。拆卸出来的零件,可用则用,可修则修,不可修又不能用的金属废料,便和向渔民收购来的炮弹壳一起重新熔铸,辗辘制成钢筋等型材出售,变废为宝。

时值香港战后恢复期,百废待兴,各地钢材需求量很大。捷和的业务迅速发展,单纯钢筋的产量便占全香港产量的三分之二。香港政府还发给他们60港元一吨的拆船费,以酬谢他们帮助政府清理港湾。

捷和两边获利,财富迅速增长。

所以说,捷和不仅是拆船厂,亦是钢铁公司;在后世,和‘钢铁大王’庞鼎元的绍荣钢铁,并列香港两家大型钢铁企业。当然,香港亦有其它一些小型钢铁厂。

“好!我会安排环球航运公司的人,和你们进行联合。由他们进行购买船只,交给你们进行拆卸。”

邓忠发明白,论购买废弃船舶的专业性,当然还是环球航运的人。

“好的,我们随时可以进行拆卸工作!”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先是小规模尝试一下,后期会逐渐增加规模,你要做好管理!”

他的想法是,由环球航运的人在世界各大港口挑选船只。能用的就拉回来出售给别人,或者干脆自己投入运营;不能用的,则交给中天拆船厂进行拆除。

这样一来一口气赚了三笔钱:成立船务代理公司自己也兼做二手船生意;以‘拆除价’收购到可以运营的船只,就算价格低一点租赁出去,也是大赚特赚;不能用的船,则拆除,变废为宝。

接下来,林志超对‘中天钢铁’总经理程远雄,说道:“钢铁厂如果缺工程师,就去日本招聘,一定要保证技术水平和质量。”

不能小看香港的炼钢,前世从五十年代末,香港的钢铁还输出至日本,当然占比较大的可能是废铁。

原来,在前世的1959~1961年,世界各大港口停满了待报废的二手船,香港人的眼光和见识,在整个世界都是顶尖的,有一家从这些港口购船回来拆卸,逐渐就形成了一个大产业,巅峰时期有两百家拆船厂,聘请工人几千人。欧美听说香港的拆船业发达后,将报废的军舰、航母都纷纷开到香港,交给香港拆船厂进行拆卸。

结果就是,拆船在香港火起来也就罢了,但东南亚的商人也看到拆船业的赚钱,于是纷纷加入;这样一来,就拉高了二手船的价格,到最后已经无利可图。

所以拆船行业的发达,也就持续了两三年时间,如同昙花一现。

程远雄说道:“我明白!钢铁厂预计明年中就可以投入运营,届时一定可以成为香港最大的炼钢厂,也能冶炼出合格的钢铁。”

他本来是冶炼铜的厂长,如今被集团选中‘中天钢铁厂’的总经理,自然被寄予厚望。

长江工业集团投入某一产业时,最大的优势就是集团可以支援各类人才和管理者。

成为香港最大的钢铁厂,这是个很好的目标,说不定将来还能扩张至全球的钢铁产业。

这些目标不一定要在林志超手上完成,他儿子成长起来后,也可以进行发挥,毕竟老子已经给他们打下了基础。

最后,林志超又讲道:“拆船是一个容易造成污染的行业,但香港饭都吃不饱,所以就算我们不拆,也有别的人迟早发现拆船业的玄机。邓经理,我希望你这样做——在拆船的过程中,总结一个《拆船公约》,有些船舶零部件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如重油、石棉和铅等等。在拆解过程中,由于拆解工人对船舶不甚了解,不清楚哪些零部件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有时未能对其进行妥善处置,并当作一般的废弃材料进行处理。暴露在外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生态环境形成严重污染,危及当地河流、空气和土壤我就希望你们能总结出来,以后交给港府,亦或者交给同行,进行规范。对于拆解工人,希望能做到培训、指导等。”

要做就做行业老大既然是行业老大,自然就可以制定规则。

邓忠发佩服的说道:“老板想得长远,我一定做好这方面的总结工作。对了老板,那可以让环球航运提供一些技术指导,这样我们也可以做得更好!”

林志超眼前一亮,聪明的他,居然也一时间没有想到这个事情。环球航运的技术部,实力是非常厉害的,对船舶的结构了如指掌。

“可行,晚点我会让他们派出指导工程师。不过,你们也要总结、记录,最终中天钢铁厂的拆卸工人,都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后,再上岗。”

既然不能阻止香港拆船产业的发展,那就自己来做,而且做最大的,这样还可以比前世降低污染。与此同时,联合港府,对整个拆船产业进行一些规范,也能降低污染。

傍晚,林志超早早的回家,今天上午他便从医院接回了许彩英、林瑞诚母子,晚上自然要庆祝一下。

家里的七个孩子,有大有小,能上大人的桌子吃饭,只有通过了林志超的考察,那就是不能太过吵闹,且能独立吃饭。如今,仅林瑞寰、林瑞江、林如海三孩子可以达到要求。

饭前,唐彩芸问道:“老公,喝点什么酒?”

林志超说道:“今天是个好日子,自然该喝我们华夏的白酒,就喝茅台吧!”

他前前后后一共购买了一千瓶‘金轮牌’茅台,存放在酒窖中,打算慢慢享用,以及以后送人。总之,到了将来,说不定还能存个一两百瓶左右。据林志超了解,五十年代的金轮牌茅台,前世好像都可以卖到30万以上一瓶。

他倒不是看中升值的价格,而是一种收藏的心理。外销茅台预计今年就会注册‘飞天牌’,届时林志超又会进行大批量购买。

唐彩芸不一会就拿出一瓶已经开封过的茅台,林志超毕竟不是酒鬼,所以没有人陪喝,也就一二两白酒,并不会贪杯。他一个月,最多也就喝一两瓶白酒,红酒反而喝得多一些。

“老公,你喜欢收藏酒,应该买个物业,专门收藏白酒!不然啊,早晚酒窖放不下了。”唐彩芸笑着提醒道。

跟着林志超那么久来,她知道林志超不嗜酒,中午工作时间不饮酒,晚上也喝得不多,应酬也只是三分醉。

但林志超有个特点,那就是晚上是顿顿饮酒,好像一种习惯似的。其实精通养生的林志超,知道适当的饮酒,可能更加健康。

所以,家里的女人也喝红酒,除孕期和哺乳期。

林志超讲道:“有道理,晚点我找机会再购买一幢物业!”

产后三天后的许彩英,说道:“干德道那个洋房怎么样?”

林志超笑道:“哪里以后会被并楼,修建高层大厦的,不可能浪费地皮。好物业多的是,香港岛南边以后就是富人区,深水湾、浅水湾、石澳.对了,最近深水湾80号的业主,也开始松口,有意出售物业。晚点我会买下来,作为你们二房的别墅。”

许彩英扭捏道:“怎么突然提起分房了?”

她觉得和姐姐住在一起挺好的,从小都是那么过来的。

林志超讲道:“不分房怎么行?孩子以后大了,要结婚了,怎么还能如此大一家挤在一起。所以我会花个六七年时间,将深水湾80号重建,将来再考虑分房住的问题!”

许彩英瞬间就明白了林志超的意思,孩子长大后,深水湾79号也只能是作为林瑞寰的婚房,毕竟是长子。而她这一脉,自然也需要一个长子的别墅,那么深水湾80号再合适不过。

“嗯,以后确实有必要!”

林志超说道:“以后这种别墅多的是,既是投资,也是可以满足我们家族的居住环境。”

唐彩芸、许彩英的眼睛都一亮,搬进深水湾79号一年半了,住这种豪宅是非常享受的。

唐彩芸感叹道:“我们当初挤在西摩道、跑马地时,哪里想得到发展如此快,十年的功夫,香港也变化了好多。”

一家人纷纷发表当初到现在的感受,大家都能看到香港整体的变化,此时的香港,可以说已经可以媲美当年的沪市了。

“这个鸡肉是余程万二太吴冰送的吧?”作为美食家,林志超的嘴巴很敏感的。

吴文英说道:“嗯,阿冰隔三差五送我两只活鸡,不收都不行!”

吴冰是个聪明人,有次送乡下农场养的鸡,认识吴文英后,就紧紧的抓住这个关系,是吴文英的牌友。至于他们农场的鸡,口味确实稍微好点,林志超以前赞扬过,就一直被吴冰记在心中,隔三差五要给吴文英。

“经常收也不太好,下次拒绝了吧,我们想吃的时候,再让她去买也行。”

吴文英点点头,说道:“也有道理!这丫头的热乎劲,我都有些害怕,下次教训她一下。”

林志超笑道:“教训就没有必要了,妈你稍微严肃一下,她也就知难而退了。她也不是一定想从我们这里讨什么好处,只是感激我以前帮助过他们而已!”

吴文英说道:“你就是喜欢帮人,所以人缘好!”表情很是满意,她儿子太有出息了。

余程万得到林志超的帮助,命运发生了大的改变,不仅躲过生命劫,还做到了大富大贵,拥有一层楼的门面,和数套出租的住宅,价值已经是近百万。

偶尔大家聚会,他也能从林志超等人身上,学到一些投资物业的学问;余程万还是有商业头脑的,将来成为一个富翁是没有问题的。

翌日,林志超来到环球航运,要开两个会议——管理层会议、技术会议。其中管理层会议不是天天开,但技术会议却非常重要,每一天都会召开。

做完这两件事后,林志超将冯永发叫到办公室。

“安排一个团队,专门负责世界各大港口的待报废二手船的购买,价格一定要便宜。我们买回来后,保养一下还能用的,就通过船务代理售出去,亦或者租给客户;若是不能用的,就准备平价卖给我旗下的长江工业集团,作为拆船用。”

冯永发立即明白老板的想法,知道这是一门新生意,他说道:“嗯,不过今年航运才开始低迷,二手船价格还没有跌至低谷。我觉得,各大港口的待报废二手船会越来越多的,而且还会有欧美支持造船业,而提前报废的二手船。”

林志超点点头,这个副总经理还是能分析出后势的,并说道:“你说的有道理!预计年底和明年初,才开始是真正的航运低谷。所以这半年,你让团队的动作小点,保密一点。”

冯永发说道:“没问题!如果能运气好,也许能捡到性能还不错的二手船,届时几万美金的船,就可以年租金数十万,只是中途的可能会出现故障,但也绝对值得冒险。”

林志超敲打着桌面,这样的事情固然是好事,但也会对环球航运的信誉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要慎重,宁肯卖给别人,也要把好关。”

“如果单程短租的话,可能更好规避这类问题。”

林志超仔细一想,也觉得有道理,说道:“就灵活考虑这种问题吧!但这几年我们收购各大港口的报废船,更多的是替长江工业挑选拆解船。到时候,可以每条船拿点辛苦费就行。重点是,不能买贵,所以今年先尝试性购买!”

“好,我马上去组织团队。”

待冯永发离开后,林志超也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打算这几年招聘一些外籍管理层,主要负责欧美的业务和公关。

一直以来,林志超都使用的是本土职员和管理层,只要是业务都在亚洲;而随着环球航运的业务在欧美增加,本土职员和管理层就有些不方便了,显然洋人和洋人打交道,更有效率。

虽然,环球航运主要的船只,是长租给欧美公司;但就算是这种业务,也需要精心维护和打理。

想到这些,林志超准备最近就开始实施计划,先招募一个洋人‘副总经理’,然后再慢慢吸纳一些西人管理层和职员,主要是驻扎在海外的分部。

毕竟再过两三年,环球航运的油轮将会暴增,业务也将扩大数倍。

随着林志超的事业越做越广,他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管理层的能力,以及准备进入世界商业领域,所以也自然不能只用一直培养的管理层。

当然,林志超自认为自己的管理能力很强,这点事业完全来得及。他除了大脑比普通人强大很多倍外,更重要的是他会利用‘见识’来‘抓大放小’。

例如假发和塑胶花产业,在得知只有一定的‘花季’时,他自然是大胆放权给管理层去搞,他几乎很少参与。

只要学会抓重点,就是再多的产业,也可以来得及管理。

{求月票!}(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