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港岛家族的诞生 > 第242章 【新官上任】

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242章 【新官上任】

作者:任猪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3:55: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节过后。

林志超来到长江工业集团,在办公室里翻阅了财务报表。在1957年,长江工业集团的利润是8600万港币,投资额度为2800万港币,净流入账户5800万港币;连同以前的流动资金,长江工业集团已经有1.2亿港币的存款。

钱没地方花!

这就是林志超目前的烦恼,包括环球航运也是如此,只能存在账户上吃利息。

环球航运、长江工业集团,这两个集团赚的钱都是外汇,这是让林志超比较自豪的事情。

前世,香港四大家族唯有李家成是靠工业发家的,所以最终的成就也高、眼界也高,并没有局限在地产事业上。

而这一世,林志超的长江工业集团,足以为他增加底蕴了。

“老板,陶经理在美国收获匪浅,一些经销商听闻齐爱公司的报道后,纷纷选择我们长江塑胶厂作为合作伙伴。预计,我们能增加几百万美金的订单。”副总经理王良汇报了一个最新的好消息。

当然,林志超还是很冷静的说道:“这事能有收获最好,没有收获也能促进香港工人的福利,不用太过在意!而且,这点事情也真正影响不到齐爱公司,所以我们也不要再关注了,还是将精力放在自身的品质和技术上。”

王良点点头,说道:“有道理!目前香港有500家塑胶花工厂,而且数量还在增加,这一行竞争实在激烈。”言语中,已经有些担忧。

林志超也明白这些,前世巅峰时期的香港塑胶花,据说有3000家塑胶花工厂;结果就是,大量的工厂刚诞生,就碰到塑胶花产业消退,大量的工厂只能倒闭。

“塑胶花的机器设备,同样可以生产玩具的部分零部件,这部分投资是不亏的。”

王良想了想,说出一个问题:“老板,按照长江塑胶花的规模增长,理论上还需要很多工人,但是我们的用工成本较高;而采取大量代工的话,也会损失部分利润;随着大量的塑胶小工厂成立,利润率也逐渐降低。所以,我觉得固定工人慢慢增加至6000人比较好,说不定本来需要用工8000~10000人。工人虽然成本较高,至少也比代工还能多赚点。”

林志超稍作思考,便说道:“可行,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策略,是没有错的!”

此一时彼一时,他还是小看了塑胶花产业的规模,一开始以为正式工3000人就足够了,不够的部分可以寻求代工。

如今看来,再过两三年,就是六千人都打不住,恐怕代工的工厂都需要大几十家,合计又用到工人五六千。

这样算下来,长江塑胶厂怕是上万工人都可以养活,养六千人是轻轻松松。

目前,长江塑胶厂实行的‘两班倒’工作模式,否则机器成本高。

“好的,晚点我和陶经理等人开会讨论一下。”

“嗯”

待王良离开后,林志超思考了一下。

塑胶花产业会在1967年热度消退,因为那个时候苏伊士运河关闭,运费成本大增(石油运费成本增加,就会增加原材料成本;塑胶花出口时,运费也会增加);待到1973年石油危机,塑胶花产品几乎要受到毁灭打击,因为塑胶花的原材料,就是石油衍生产品。

结合这些信息,长江塑胶厂在1963年就可以考虑‘主要代工模式’,逐渐减少人工、设备的投资。

所以还有七八年的‘赚钱’时间,预计还可以赚个2亿左右。加上‘假发产业’,未来已经预定了2.5亿港币的利润。

至于拉链产业、玩具产业,都是长期事业,将来还能转移至内地投资工厂。

而行李箱、方便面产业,则要移交给长江实业。

2月底,香港迎来了新港督——柏立基,这是原来的星岛总督,也在五十年代初出任过香港的布政司,署理过三次总督职务。

葛亮洪在去年12月便已经卸任,港督一般都会有真空期,是由布政司署理港督职务;所以在香港的三司当中,布政司是真正的一人之下,每当港督休假时,布政司便署理港督职务。

林志超也参与了柏立基的任职活动,心中并没有什么看法,谁做总督都一样。而且柏立基这个港督在前世也有不少贡献,比如收回香港的独立财政大权,无需再向伦敦汇报;收回财政大权后,六十年初又来一位‘郭伯伟爵士’担任财政司,他在任时采取了以“自由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政策,在日后更渐渐发展成“积极不干预政策”,并为历任财政司所奉行。

对于商人来说,这种政策简直就是‘天堂’,港府不干预商业行为,这就是‘优胜劣汰’的商业社会。

举个例子:前世李家成曾公开反对‘对香港资金出入自由’的限制,这是他少有站出来的时候。

同样,这一世对于林志超来说,最重要的也是‘资金出入自由’这一条。道理显然易见,不说别的,若是海外有投资项目,他可以一天之内就可以将资金到位,而不会受到‘外汇限制’等影响。

当天晚上的晚宴上,柏立基特意和林志超多聊几句。这样的行为,也让宾客意识到,林志超的影响力所在。

柏立基幽默的说道:“林先生,我离开香港才三年时间,你是变化得最快的了!”

他为人沉实之余又富幽默感,他在殖民地二十多年的服务生涯也为他带来不少经验,懂得如何管理一个殖民地,那就是和当地的‘财阀’建立一种关系。

因为香港的上层几乎都是英国人,他们了解香港本地情况,都是从华人立法局和行政局的议员、英资洋行的大班,如今要再加一条——华人商业大亨。

林志超同样风趣的回应道:“不是我变化快,而是港督阁下曾经担任香港布政司时期,为香港工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厚积薄发,才有了这几年的香港工业发展迅速。”

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感叹,林志超这‘攀附关系’的本领,真是非常强了。

柏立基在1952.2~1955.3期间,担任香港的布政司(辅政司),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时任总督葛量洪爵士着手处理经济事务。当时的情况很复杂,涌港进来的‘难民’给香港财政带来的负担,以及韩战爆发后,美国实施禁运对香港转口贸易造成的打击等,都是复杂的问题。

林志超如此讲,无疑是赞扬柏立基在那段时间为香港工业做出的贡献,这才有了如今香港工业的发达。

柏立基果然止不住笑意,随后说道:“香港工业有今天的成就,确实让我在星岛都感到称奇,也感到非常欣慰。葛亮洪港督为此我不过是”

谦虚之中,又将自己的贡献确定,这都是人精了!

香港的工业确实发展非常快,而且是比前世同时期好很多,这是因为:

‘假发产业’和‘塑胶花产业’如今是香港第四和第三的产业;而在前世,塑胶花是1957年开始的,假发是1958年开始的。

还有玩具产业、拉链产业,前世都没有如今的规模和压根没有拉链产业。前世,香港玩具产业在1957年的出口总额仅5240万港币,而去年(1957年)长江玩具厂出口总额就高达7000多万港币(利润1650万港币,含娃娃服装),全港玩具总出口额为1.4亿,是前世的近三倍。拉链产业不用说了,前世香港没有这个产业,去年香港产的拉链出口总额高达2亿多。

预计,同期比前世工业产值,高出30%左右。

虽然这些数据,只有林志超明白,但他依旧在心中非常自豪。

而且以后,世界人民谈起香港,会立马想到塑胶花、行李箱、方便面、魔方等,都是香港人发明的,一下子就将香港的影响力打开。

聊了几句,柏立基便和其他人招呼,但停留在林志超身边的时间,甚至高出了一些洋行大班。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林志超的身份在港府高层眼中,已经不低于洋行大班。

几日后,林志超带着长江工业集团的几个高层,在香港考察起拆船地点来。

一圈下来,林志超询问道:“你们觉得将军澳、醉酒湾、牛头角,那个地方最适合拆船?”

王良随即说道:“老板打算投资多大?如果投资大,肯定要多用几个拆船厂的,可以选择投资两个地方。醉酒湾、牛头角是最符合经济利益了,将军澳的交通差点。”

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确实是醉酒湾、牛头角这两个地方最好。其中醉酒湾位于荃湾和葵涌中间,那边有码头;牛头角位于观塘,本身就在工业区,也有码头。

反倒是将军澳,运输不是很方便。当初林志超购买的地皮,一直在炼铜,至于铝合金,现在都是从日本进口,反正也不受影响,就熄灭了想法。

倒是可以成立个炼钢厂,毕竟拆船后,有钢铁可以可以回炉,然后再用到建筑上。

林志超说道:“投资应该很大,就选三个地方吧!将军澳那边,晚点还要成立一个炼钢厂。王副总经理,你最近组建一个子公司——长江拆船厂,并选好地点,随后我安排环球航运的人,加入从世界各大港口挑选待报废的船只。”

王良马上说道:“没问题,保证尽快组建一个专业的队伍!”

林志超点点头,说道:“确实要专业点!”

拆船行业门槛其实并不高,前世香港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涌向出大量的拆船厂。因为只要有一家拆船厂赚了大钱,很快大家都会一拥而上。前世便是因为恒昌贸易率先进入拆船行业,大家纷纷跟进,最后导致旧船的价格都上涨了,拆船的利润也在两三年后,无利可图。

林志超既然看上这个行业,怕是一口气就得买很多艘船,虽然不至于垄断香港拆船行业,但至少也能吃上大头。

有两个时机正好:

第一,今年(1958年)开始,全球会逐渐进入航运‘小寒冬期(1959~1961年)’,又恰逢欧美淘汰二手船的高发期,所以世界各大港口有很多的船出售,部分船只还可以跑跑,绝大部分的船只都只能拆除。

第二,世界各国对钢铁需求增加,战后各国迎来了建筑浪潮,这几年对钢铁需求高,钢铁价格也上涨;就算是香港,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建筑业也会旺盛起来。

这几年的香港拆船企业,养活几千人都不是问题!

至于污染环境这种事,香港还没有资格谈。连饭都吃不饱的地方,压根不需要考虑环境污染的问题,更何况海水是流动的,就算有点污染,也毫无影响。

本来,这些年都有英国、美国将一些航母、军舰,拿到香港进行拆卸,香港的拆船业已经发展多年了。

只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不知道的是,世界各大港口即将停满二手船,他们更多的是等待英美将军舰、航母送上门拆卸。

林志超率先得知这种信息,自然可以获利更多。

蚊子再小也是肉,几年下来获利千万以上还是轻松的。

回到长江工业集团后,林志超还是召集了所有集团管理层,系统化的布局拆船厂、炼钢厂之间的结合。

他投资炼钢厂不一定会投资很大,也不一定要去争‘钢铁大王’,一切都视情况而定。

这些年来,长江工业集团拥有不少技术工人,所以投资这些产业问题不大。

与此同时,香港大学其实早就有了机械专业,太古船坞一直造船,便是用了很多毕业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